中秋佳節到來之際,說一說王獻之《中秋帖》

2020-12-20 陽光田園遊
晉 王獻之《中秋帖》
我試臨的,算是拋磚引玉!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此帖文辭內容無法解讀,也就無法作標點,據說原來有五行字,但保存下來只剩三行,由於文辭不通,有人就推測是後人集王獻之的字,也有人推測是米芾臨作,由於咱不是收藏鑑定家也不是考證家,只是書法愛好者,咱只關注書法水平高不高,寫得好不好。所以咱不能光看,一定要臨一臨才能深一層感受法帖的妙處,我說一說我臨此帖的感受吧,頭三遍臨的就光顧著單個字,根本就沒法顧及連接下一個字,臨了五六遍又連得過快收不住手了,原帖是行草相間,收和連非常有節奏,控制自如,水平太高了,另外感覺原帖筆力雄強下筆果斷,我臨的時候還下筆猶猶豫豫,不知筆從何處起從何處止,原帖寫得是筆力雄強但卻顯得松馳飄逸。

此帖上收藏和鑑賞的印章蓋得滿滿的,說明此帖流傳有序,獲得大家的肯定,此帖也是乾隆三希堂三希之一。值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想到了此帖,遙想王獻之在中秋節時寫下此一千古佳作,更能體會出此帖頭兩個字「中秋」王獻之是在全家團聚,歡度佳節時寫下如此美好的兩個字,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此時寫一寫此帖。也祝各位朋友中秋節快樂!中秋、國慶長假玩得開心!

相關焦點

  • 中秋節賞王獻之《中秋帖》比賞月還陶醉
    今天,巧手媽媽帶你欣賞下 書畫家們的中秋題材佳作。 1 (傳)晉代,王獻之,《中秋帖》,收藏於北京故宮。 《中秋帖》總共3行22個字,為:「中秋不復不得相, 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沒有落款,帖正文右上角還有乾隆的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
  • 中秋帖上賞中秋
    中秋帖上賞中秋 2019-09-15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0年前浙江人收藏的國寶《中秋帖》怎麼流傳至故宮的?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國寶《中秋帖》竟與浙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書寫《中秋帖》的「二王」之一——王獻之(344—386年)晉代書法家,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書聖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
  • 中秋佳節的來歷 說給孩子聽聽
    中秋佳節的來歷 說給孩子聽聽時間:2020-10-01 15: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佳節的來歷 說給孩子聽聽 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在民間,中秋節有著比較特殊的寓意,其地位僅次於中國新年春節。 中國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就是中秋節。
  • 王獻之草書刻本《復面帖》
    王獻之草書刻本《復面帖》,來源:明萬曆13年董漢策刊《二王帖卷》。 更多推薦 董其昌《勤政勵學箴》楷書精湛之作 清朝最摳門的王爺,沒收老婆嫁妝,吃死馬肉,因書法名留青史! 誠邀您「品茗、品書、品樂——雅人、雅事、雅集」,會中秋之夜。
  • 「小聖」王獻之雖才華橫溢,書藝不次其父,但惜天妒英才
    特別是出現了「書聖」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父子二人被世人並稱為「二王」,王獻之有「小聖」之稱。今天我們賞論「二王」王獻之的書法藝術。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曾任建威將軍,吳興太守、中書令等官職,世稱「王大令」,後族弟王珉代替他中書令一職,王珉為小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
  • 匯聚佳節情滿月圓 古北香堤嶺中秋嘉年華
    古北香堤嶺攜手上海匯之星奔馳舉辦  9月22日,在中秋傳統佳節到來之際,古北香堤嶺攜手上海匯之星奔馳在位於南匯迪斯尼版塊的古北香堤嶺會所舉辦「匯聚佳節 情滿月圓—古北香堤嶺中秋嘉年華」主題活動。 匯聚佳節情滿月圓 古北香堤嶺中秋嘉年華  約50餘位上海匯之星奔馳客戶以及古北香堤嶺客戶到場參加,精彩的沙畫和魔術表演、中秋民俗互動遊戲猜燈謎和DIY繪畫燈籠、參觀環境優雅的香堤嶺、試駕奔馳車,這些環節均讓到場嘉賓為之吸引
  • 中秋佳節,月下共飲一瓶酣客酒
    每當佳節時刻,古代詩人總會有感而發,留下充滿悽涼的遺憾。而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距離已不再是問題,節日與親友相聚也不再是一種奢望,我們不必再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寂寥。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即將到來,在與親朋好友一起感受花好月圓的美滿時刻,不妨準備一瓶醬香濃鬱、幽雅細膩的酣客醬酒,與所愛之人共享幸福喜樂。
  • 詩情畫意裡的中秋,這次不要再賞月了,來賞賞這些優秀作品吧
    中秋遇上國慶,快樂加倍,就跟過年似的熱鬧。對於中秋節,大家都很熟悉了,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的故事和習俗相當豐富多彩,今天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看關於中秋的優秀作品。詩——《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南宋文學家胡仔曾這樣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 故宮六百年鑑賞|「桂彩中秋特地圓」,名跡裡的皎月之美
    月圓人好,又逢中秋佳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史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這一天,因秋日清朗明淨,也幾乎是文人最寄情舒意的日子。詩文之外,在藝術領域,目前已發現最早與之相關的,當數漢畫像石的四幅《嫦娥奔月》。
  • 澳大利亞各地華僑華人喜迎中秋佳節
    綜述:明月千裡寄相思——澳大利亞各地華僑華人喜迎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澳大利亞各地華僑華人以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連接起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紐帶,也寄託著海外遊子對家鄉故土的思念之情。在澳大利亞最大城市雪梨,唐人街早早就張燈結彩慶祝中秋節到來。從唐人街到華人區,超市貨架上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琅滿目,從傳統的豆沙、五仁,到創新的榴槤、巧克力,軟皮、酥皮、冰皮,應有盡有。有的餐館還推出中秋節特別菜品。
  • 傳統月餅PK現代月餅,中秋佳節到來之際,你會選擇什麼月餅與您共度...
    中秋國慶放假8天,小夥伴們是宅家做現代版的月餅還是拎著傳統月餅走親戚呢?不管如何度過這個小長假,在這個團圓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又要給大家科普一下月餅了。
  • 花團錦簇特色園林造型迎接國慶中秋佳節
    在國慶、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市中區市政園林人員在光明廣場、東湖等景區公園和路段,用一串紅、萬壽菊等時令草花,擺放成「立體花壇」等一組組富有特色的花壇和造型,營造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迎接佳節的到來。
  • 國慶遊春城 中秋團圓在昆明|中秋佳節至,月圓人團圓,春城中秋有故事~
    「中秋」一詞最早出自《周禮》,《禮記》中又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記載。中秋佳節的文化內涵逐漸豐富起來,除了與家人團圓、共饗月餅這一主要習俗外,更因地域的不同而衍生出觀潮、賞桂、燃燈、拜月、舞火龍等特殊風俗。這個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去認識昆明中秋節那些豐富有趣的習俗,讀懂那些習俗背後的春城故事。
  • 花好月圓 中秋快樂
    ∆ 東晉王獻之《中秋帖》農曆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宋·林光朝)。∆ 五代人浣月圖軸"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仲秋"即"中秋"。而在《周禮》一書的《春官》篇中記載,周代已經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等習俗。
  • 從米芾臨摹的《十二月帖》和《王略帖》品讀其書法造詣
    米芾臨《十二月帖》首先是《中秋帖》,此帖是米芾節臨王獻之的《十二月帖》。(此已成定論,劉九庵先生、徐邦達先生等已經發表論文詳細討論過,不再做討論。在此,我們只關注於兩帖之間書法藝術風格的異同。)在用筆上,王獻之書法筆畫瘦勁,提按變化不明顯,正如米芾所云:「運筆如火著劃灰,連屬無端末」,而米芾臨作用筆都較肥腴,點畫提按變化、粗細對比明顯,如「相」、「還」等字。在章法上,由於內容字數的變化,使得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方式也產生了變化,如原作「中」、「秋」兩字沒有連帶,而臨作將其連帶在一起,原作「如」、「何」兩字由於在行末而縮小擠在一起,臨作中放大而且舒展開來。
  • 太湖高爾夫酒店邀您一起悅中秋 給您帶來難忘的中秋佳節
    酒店中西融貫的現代裝修風格,讓每一位客人都能感受到低調中的奢華。酒店擁有現代感十足的西餐廳和濃鬱蘇州風味的中餐廳,在中秋佳節,由擁有精湛廚藝的大廚為您準備了各色美食,等你到來!在中秋到來之際,蘇州太湖高爾夫酒店特別推出悅中秋特惠活動,讓您和您的家人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
  • 中秋佳節,遇見最美的中秋詩詞
    中秋佳節,家家團圓,而孤獨的旅客在外,自己抱著自己想念著家鄉,想喝酒卻找不到酒,那滋味,別提多難受了。《丙申中秋不見月》宋代:朱弁中秋萬裡月,何處駕冰輪。中秋,本是賞月的好日子,中秋佳節不見月,漂泊也無酒,此夜難眠。
  • 海南八所邊檢站官兵與外籍船員共度中秋佳節
    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海南八所邊檢站官兵登上八所港口碼頭船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們共同分享中國這一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和特別意義。  期間,該站執勤業務一科官兵登上馬紹爾群島籍「費羅拉」輪,為外籍船員送上了月餅、中國結等禮物,並誠摯地表達了節日的祝福。
  • 山東嵐山邊檢站官兵與外籍友人共慶中秋佳節
    法制網訊 (李桂軍)「中秋快樂!」一群不同國籍的船員匯集在嵐山港報檢大廳與山東公安邊防總隊嵐山邊檢站官兵共同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為傳播中國文化,提升邊檢站服務水平,嵐山邊檢站推出「中秋文化套餐」,開展中秋節邊檢文化服務活動,為港區外籍船舶獻上中秋大禮,營造團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