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濃濃的節日氛圍也悄無聲息地流露出來。這不,就連一些超市的蔬菜區也開始推出「中秋五寶」。先賣個關子,你知道「中秋五寶」是哪「五寶」嗎?
蔬菜區也玩起新花樣
「中秋五寶」悄然上市
隨著中秋佳節臨近,月餅禮盒、枸杞禮盒、茶葉禮盒、堅果禮盒、海鮮禮盒等,毫無意外地成為不少超市內的一大賣點,加之商家們還大力推出「即買即送」等促銷優惠,留住了不少顧客駐足選購。
今年,除了超市的禮盒區,就連再平常不過的蔬菜區也玩起了新花樣。為抓住中秋銷售節點,有的商家在蔬菜區特別推出了「中秋五寶」。近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成都市錦江區某大型連鎖超市,在該超市的蔬菜水果區域一個較明顯的位置上方的標價單上,醒目地註明了「中秋五寶」四個大字。該區域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中秋五寶」已經掛出來有一段時間了。
「中秋五寶」又是哪五寶呢?記者現場看到,其實就是毛豆、紅薯、芋頭、板慄、花生,若將它們全部歸類於蔬菜其實並不準確。銷售人員表示,它們是超市正在大量採購的,加之本身的營養價值也高,才被定義為「中秋五寶」。最關鍵的是,這五類食材還都是應季的果蔬。
「毛豆,緩解疲乏、補脾健胃、防止便秘;紅薯,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芋頭,增強免疫力、解毒通便、潔齒防齲;板慄,健脾養胃、止血消腫、強筋健骨;花生,促生長、抗衰老、止血造血。」從資料來看,這五種食食材在功效上還真挑不出任何缺點來。
「中秋五寶」大量上市
毛豆價格漲幅最明顯
隨後,天府早報記者走訪成都市中心的安居天涯菜市場、成都萬年綜合農貿市場、蓮花菜市場後了解到,「中秋五寶」正迎來大量上市的時候,三個大型菜市場內的菜攤上,這五種食材都能很容易買到,價格懸殊不算大。其中毛豆3.5元—4.5元/斤,紅薯2.5元—3元/斤,芋頭4元—5元/斤,板慄8元—10元/斤,花生5元—6元/斤。
據了解,「中秋五寶」中,今年花生的價格比較穩定,而其它「四寶」的價格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明顯的上漲。成都萬年綜合農貿市場的蔬菜老闆毛大姐告訴記者,可能是今年六七月份雨水多的原因,導致目前蔬菜價格整體還是偏高,其中現在市面上的板慄基本上是產自雲南,每斤漲幅2元左右;紅薯、芋頭每斤至少也漲了1—2元。
不過毛大姐坦率地講,漲幅最明顯的還屬毛豆,「去年剝了殼的毛豆賣8元一斤,有時候6元也在賣。今年至少10元起價嘛,多數都是賣的12元一斤,15元也賣過。主要看進價,反正是漲安逸了。」
雖然價格是實實在在的漲了一截,不過不少菜老闆表示,應季蔬菜還是賣得最好的,市民們都願意買。據了解,目前上市的芋頭賣得相當好,大小適中,體型勻稱,非常適合買回家燒排骨、燒鴨子等。
「中秋五寶」說法不一
但都是當季上好食材
天府早報記者網上查閱了解到,關於「中秋五寶」的內容並不算多。早在2015年,某知名論壇上的博主給出的答案是,「中秋五寶」包括板慄、核桃、石榴、花生、毛豆,雖然這個答案和記者在超市中看到的不盡相同,但到目前該博主的答案已獲得數百網友採納及數千網友點讚支持。
而在去年,一篇《中秋之後吃五寶,身體自然好》的文章被多家主流門戶網站轉載入美食專欄。文章中的「五寶」和記者在超市中看到的相差就更大了些,介紹的是蓮藕、南瓜、毛豆、鴨肉、石榴。不可否認的是,蓮藕、南瓜、毛豆、石榴都是應季或當季非常容易買到的好食材。
該文中,把鴨肉列為「五寶」也似乎也並無不妥之處。秋季降水少,空氣也變得乾燥,許多人在這個季節更易上火。而鴨肉性寒,既可滋補、養胃、補腎,又可消毒熱、水腫,還有止咳化痰等作用,是秋季絕佳的肉類。
川菜中沒有「中秋五寶」說法
但過中秋吃鴨是成都人習俗
就「中秋五寶」是指哪「五寶」這個問題,天府早報記者諮詢了知名川菜大師彭子渝。據他介紹,目前四川菜系中並沒有「中秋五寶」的說法,成都地區也沒有,或是一個新興的概念。
雖然「中秋五寶」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不過彭子渝告訴記者,過中秋節吃鴨子確實是地道成都人延續至今的習俗。「俗語說『秋高鴨肥』,當新鴨子養到秋季,也到了肉最嫩、品質最好的時候。所以秋天成都人對吃鴨子是很感興趣的,尤其在大大小小的節日裡一般少不了。」
彭子渝說,除了肉質壯嫩肥美外,鴨肉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的人食用,所以秋季食療上,鴨肉也是首選。
1、芋頭燒鴨
可以說,芋頭燒鴨應是秋季餐桌上的必備美食了。芋頭營養很豐富,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是秋補素食一寶。鴨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2、板慄燒雞
板慄不僅含有大量澱粉,而且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招牌營養素,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板慄燒雞作為傳統的補益食品,板慄營養豐富,芳香濃鬱,軟糯香甜,它與雞肉可謂是最佳搭檔,同烹後,菜品色澤紅亮、味鹹鮮醇正,香中帶甜、甜中帶鮮、風味極佳,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