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的視頻火了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

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記者: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取得巨大成功

記者Donald McNeil表示,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將會逐漸重新開放經濟,讓人們回工廠復工,儘管這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我們通過無人機看到中國城市的面貌,「街上都沒有車輛和行人」「這看起來很糟糕」。但實際上,這只是為了落實主要措施而做的準備,這些措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抗擊疫情,那就是不斷地檢測、檢測、檢測,找到病毒。

此外,記者Donald McNeil還介紹稱,中國的醫院建有單獨的發熱門診,和普通門診區分開;在中國很多地方都需要測量體溫,體溫異常的人會被送到發熱門診;在中國,醫院會首先給病人做CT,檢查肺部影像是否存在異常,這給病毒檢測起到了很好的前期篩查和輔助作用。而在美國,新冠肺炎的檢測流程卻非常緩慢和低效。

主持人:美國所做準備與中國天差地別

節目主持人也感嘆,民眾肯定會把這一段採訪剪出來送到各地衛生部門。美國把病毒檢測搞砸了,美國所做的準備與中國天差地別。

編輯|盧祥勇 杜波

相關焦點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實情的視頻火了
    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火了:和美國天差地別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的記者Donald McNeil在電視節目中談到中國的疫情防控,在6分鐘內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在新冠疫情早已得到控制的中國,多數人正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跨入新的一年。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第一次走進玉狗梁
    美國的《紐約時報》記者要來咱玉狗梁了!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民發覺不對了……
    在新冠疫情早已得到控制的中國,多數人正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跨入新的一年。 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 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民發覺不對了
    (圖為今年3月《紐約時報》一篇抨擊中國防疫措施嚴酷、代價巨大的報導,撰寫該報導的記者Amy Qin如今便參與撰寫了該報今天這篇質問中國為何不提早封城的報導中)(圖為今年2月和3月《紐約時報》先後推出的兩篇分別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攻擊中國的防疫措施,和指控中國的防疫措施「損害全球經濟」的報導)其次,《紐約時報》這篇污衊中國的報導還迴避了一個更本質的問題,即中國作為疫情最先出現的國家
  • 《紐約時報》:關稅、疫情未抑制中國出口增長
    摘要:美國《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高級記者柏凱斯(Keith Bradsher)8月31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川普關稅?新冠病毒?中國出口無論如何都在增長》報導,認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及美國加徵關稅後,中國反而展現出強勁的出口能力,繼續保持向全球提供消費產品和電子商品。
  • 《紐約時報》:疫情強化中國製造業地位,美國一些政客願望落空
    《紐約時報》14日稱,中國11月對美國出口按美元計價達519.8億美元,同比上漲46.1%,創下歷史紀錄。這令那些指望借疫情「減少貿易逆差、促進位造業回流」的美國兩黨政客們,願望落空了。《紐約時報》:美國人被困家中,與中國的貿易回升今年1月底,中國率先向全世界通報新冠病毒的發現、以舉國之力抗擊疫情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竟拋出「疫情有助於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等言論。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詳戳:饒毅在紐約時報發文:武漢親戚挺過來了,紐約的叔叔去世了之後,饒毅把視角轉回了現在,稱當新冠肺炎疫情在中美先後暴發後,他在武漢的12名親屬都平安無事地度過了疫情的衝擊,可他在紐約的叔叔,卻因為新冠肺炎醫治無效死在了那個「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經濟最富裕,醫學最先進的國家」。
  • 《紐約時報》解讀CDC數據: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或被嚴重低估
    而《紐約時報》28日的一篇報導中卻指出,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數據統計,疫情導致的實際死亡人數或遠高於目前公布的數字。報導稱,雖然CDC的最新數據只是局部的,並且極有可能嚴重低估了近期的死亡人數。但通過它仍可以說明被新冠病毒襲擊過的地方死亡人數出現了激增,並有可能比公布的統計數據還要多。
  • 《紐約時報》資深衛生記者:美「派對式」居家隔離遠遜中國
    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導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4月29日刊載了對《紐約時報》科學和健康版記者小唐納德·麥克尼爾的訪談,麥克尼爾在《紐約時報》從事了數十年的傳染病報導。他報導過的疫情包括愛滋病、伊波拉、瘧疾、豬流感、禽流感和SARS。麥克尼爾認為,美國的居家隔離相比中國就是「花園大派對」,而且越來越鬆散。
  • 中國桂林山水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中國桂林山水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   中新社桂林10月16日電 (楊陳)中國桂林山水從10月起走出國門,登陸「世界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曼哈頓時報廣場,向世界宣告:這就是桂林。
  • 中國控制疫情犧牲了「自由」?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新年伊始,儘管中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疫情,但是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成為世界的「安全島」。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 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100多年下來,《紐約時報》被公認為美國最有權威性的報紙,它擁有無比倫比的新聞權威,並且是決策者、精英人士和越來越多普通人的信息來源。三、《紐約時報》擁抱數位化簡史《紐約時報》擁抱數位化是比較早的,根據這本書介紹。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在去年年底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遊客蜂擁前往黃鶴樓遊覽,以至於這座地標性建築在一家大型旅行社的「國內最熱門景點」排行榜上高居榜首。報導稱,國慶節期間,中國啟動了「十一」黃金周這個一年一度的購物和旅遊狂歡節。自疫情得到控制以來,這也是中國迎來的第一個重大節假日。報導指出,不管在哪一年,黃金周消費都是備受關注的反映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今年的情況可能尤其如此。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
  • 天士力公益宣傳片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綻放中國企業社會...
    核心提示:2020年3月5日,天士力公益宣傳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播出,以連續7天、每天30次的頻度,向世界展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擔當與抗擊疫情風採。這是疫情期間中國屏首批集中展現的民族企業品牌,也是天士力首次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 「空曠」的紐約時報廣場,在疫情中迎接新年
    中新社紐約1月1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空曠」的紐約時報廣場,在疫情中迎接新年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與往年一樣,紐約時報廣場上的水晶球伴隨焰火緩緩落下。與往年不同的是,當晚的廣場裡沒有擁擠的人群。
  • 直擊| 這裡是紐約 美國疫情「震中」
    3月30日拍攝的美國紐約賈維茨中心內改造而成的臨時醫院區。3月30日,工人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搭建臨時醫院。新華社發(廣羽攝)紐約地鐵仿佛重回1904年因疫情按下暫停鍵,這座曾繁華喧囂的國際大都市驟然間「空」了。
  • 福鼎宣傳片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那就是—— 福鼎在被稱為 「世界十字路口」的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C位」亮相啦! 紐約時報廣場播出現場 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1月2日,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