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金羊網記者 彭紀寧
通訊員 伍廷顯 何勇
省委書記李希日前在雲浮調研時強調,雲浮要充分發揮溫氏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繼續探索完善「企業+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用現代化的生產組織方式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全國知名農業龍頭企業,溫氏近年大力推行「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推進精準扶貧,從而為各地鄉村振興提供可複製、可借鑑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模式。近日,記者從溫氏獲悉,由新興縣政府及溫氏股份共同打造的全省首創的扶貧養殖小區即將建成。
新農人成鄉村振興領頭人
在新興縣簕竹鎮良洞村,46歲的秦振德正悠閒地坐在現代化的家庭農場監控室裡喝茶,作為新一批的華農溫氏新興分公司高效化家庭農場主,他的生活很悠閒,養殖場裡僱傭了兩名村裡的工人,秦振德和他們管理著場裡2000多頭肉豬。
養殖小區裡現代高效的設備是他們悠閒工作的保障。記者見到,養殖小區裡共有兩棟全自動高效化豬舍,配套有自動餵料系統、自動刮糞系統、水泥漏縫板、風機、水簾、自動溫控系統等自動化設施,豬場採用先進的環保處理模式,利用「降解床+降解床菌種」進行發酵降解處理,養殖廢物經處理可達到零排放效果,符合生態養殖、綠色環保的產業升級理念。通過使用自動化生產設備,秦振德日常只需到豬舍巡欄觀察豬群情況,外出時還可以通過手機APP物聯網信息技術對豬群的飼養進行遠程管理監控。相比傳統養殖,自動化模式飼養有效提高了養殖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改善了養殖環境。
秦振德說,他原為一名工程包工頭,2016年12月加入簕竹鎮現代化新農村示範片區建設隊伍,在享受公司無息墊資政策後,投資建設高效化養殖小區,開始與溫氏股份合作養殖。
與秦振德一樣,一年前,35歲的家庭農場主溫文選在簕竹鎮新田村成立了華農溫氏新興分公司高效家庭農場。溫文選早年從事交通運輸業,2016年12月,在享受公司無息墊資政策後,開始建設高效化養殖小區。目前,該小區已經出欄兩批肉豬,兩批共獲得收益約51萬元。
記者了解到,像秦振德、溫文選這樣的現代新農人不在少數。「我們是通過農民自己投入、政府支持及溫氏股份墊資相結合的方式來幫助農戶修建農場。現在的模式,生產更加規範了,而且特別注重環保。」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介紹。
據介紹,在2007年至2017年期間,溫氏合作家庭農場養殖總效益達到424.57億元。2017年,與溫氏合作的5.54萬戶農戶,全年合計獲養殖收益79.39億元。溫氏依託「公司+農戶(家庭農場)」模式,切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扶貧養殖小區開花結果
記者了解到,溫氏股份首創的扶貧養殖小區也即將在新興縣開花結果。為實現新興有勞動力貧困戶參與長效穩定的產業項目,今年2月下旬,新興縣政府與溫氏股份籤訂了《政企合作產業扶貧框架協議》,從2018年至2019年,將在全縣適養區或限養區中按照「宜豬則豬,宜雞則雞」的原則,建設養豬、養雞養殖小區若干個,計劃總投資約3.5億元(整合統籌各類扶貧專項資金約2億元,餘下部分由溫氏集團墊資),規劃年出欄肉豬12萬頭、肉雞1500萬羽,預計年創可分配收入4000萬元。第一批試點在簕竹鎮雲龍杉仔角養殖小區以及紅光雲秋洞養殖小區。
記者在簕竹鎮紅光雲秋洞養殖小區見到,這裡現在進行基礎工程建設。簕竹鎮紅光雲秋洞養殖小區建設用地36.7畝,規劃建設7棟80—90米、寬15米的雙層環控雞舍,合計飼養面積18600平方米,小區配套288平方米的員工宿舍,按照13隻/平方米的飼養密度,雙層平養可存欄24.18萬隻/批次,總投資金額約650萬元,預計2018年7月建成投產。
據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新興縣政府將成立扶貧開發平臺公司,經營模式為「溫氏+縣扶貧開發投資平臺+基地+貧困戶」,資產屬於縣政府扶貧平臺公司所有,按溫氏的養殖小區和家庭農場的模式運作,具體每個養殖基地、養殖小區的日常管理由溫氏股份委託屬下實體公司進行託管。
新興縣委書記唐誼表示,本著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在自願、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共同投資建設扶貧養殖小區,將進一步促進新興縣畜牧養殖轉型升級發展,整合全縣養殖資源的力量,結合當前環保治理,助力全縣貧困戶脫貧,推動新興縣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編輯:Qiu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