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瑞彩農業公司蔬菜基地員工採收豌豆尖。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南陽日報報導:「咱家庭農場生產的蔬菜也能換外匯了!」初冬時節,在方城縣趙河鎮桃園村農民周西林創辦的裕隆家庭農場裡,正採收露地蔬菜的周西林笑著向記者介紹,他的家庭農場以河南瑞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3000畝高效農業基地為依託,採收後的蔬菜就地裝箱,由冷藏車外運至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部分蔬菜還遠銷新加坡、泰國等地。
今年6月份,在方城縣趙河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革試驗區,慕名而來的河南瑞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700萬元,高品位建設3000畝露地蔬菜生產基地。8月10日以來,蔬菜進入收穫期,每天運至深圳、廣州等地3萬斤以上,另一部分轉運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截至目前,短短4個月時間,已銷售蔬菜600多萬噸。
「公司+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是公司的運營策略。目前,該公司與3個家庭農場結成一體,家庭農場的蔬菜種植面積佔公司總經營面積的一半。「技術上的事根本不用操心,蔬菜的生產風險和銷售風險都由公司承擔,咱就是出個笨力。」裕隆家庭農場的主人周西林向記者介紹,公司對家庭農場進行「四統一」管理——統一安排生產計劃、統一機械化耕作、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市場銷售,家庭農場投資勞動力和部分生產資料。這種模式用公司總經理裴森林的話說,是「肩並肩的合作」。
蔬菜生產全程都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以微生物發酵後的雞糞、鴿子糞、羊糞等作底肥,蔬菜出芽前補充有機肥,青苗期追施專用複合肥,噴施葉面肥;使用低毒易分解的專用農藥,蔬菜成熟前10天停止使用農藥。種植的蔬菜以廣東菜心、芥藍為主,廣東菜心一年可種8茬,芥藍一年可種4茬,年產量均在1萬多斤,每斤平均價格3~4元。此外,還種植豌豆苗和少量的雪鬥、春菜、江門白等蔬菜。
身為鎮人大代表、桃園村黨支部書記的周西林是當地第一個當上家庭農場主的,「不為別的,只想讓更多的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從而改變生產習慣和生活觀念,達到致富奔小康的目標。」對於蔬菜基地帶來的新變化,方城縣人大代表、孫彰村黨支部書記趙成群如數家珍:「僅10月份一個月,俺們村在蔬菜基地打工的上百名員工共領到工資29萬元。現在村上打牌、聊閒話的人沒有了,大家每天都是風風火火到菜地裡幹活,連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去菜地採摘豌豆尖,蔬菜基地給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說起家門口就業,趙河鎮黨委書記餘瑞平信心滿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俺們今後要引入更多的農業企業,帶動更多的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談起下一步發展打算,裴森林告訴記者:「我們將在『公司+家庭農場』模式的基礎上,以家庭農戶為作業單位,採取面對面合作模式,由公司為農戶提供設施、技術、生產資料,農戶按公司統一生產計劃和技術標準種植蔬菜,與公司籤訂蔬菜回收合同,讓當地更多農民從種植蔬菜中受益。同時,進一步提升蔬菜基地各項生產和管理標準,努力將基地打造成方城縣第一家國家級蔬菜園區,讓瑞彩農業蔬菜品牌成為全國現代農業中一張閃亮的名片。」(記者 孟新生 特約記者 陳新剛)
責編:牛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