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是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的主流經營形式

2020-12-20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家庭農場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形式,至今世界上的現代農業,幾乎都是家庭農場,特別是糧食生產。」5月20日,在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的辦公室,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畢業於上海農學院的盛亞飛,1985年8月起先後擔任上海縣委書記、上海市郊縣工業管理局副局長、崇明縣委書記,以及2006年起任松江區委書記至今,松江家庭農場便是其任內倡導,並力主推行的基層試驗。

  作為一個基層改革的開拓者,盛亞飛為什麼會想到在松江推行家庭農場試驗?他又怎麼來看這場已持續了6年的試驗?而對於家庭農場的未來,他又有什麼想法?

  盛亞飛對本報記者說,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記者韓丁(William Hinton)用自己一家種3000畝糧地的實踐為中國樹立了一個現代農業的典範,可惜許多人後來淡忘了。

  韓丁,與中國農業有著50多年緣分的美國人。1936年被哈佛大學錄取卻放棄學業選擇週遊世界,1937年韓丁來到中國,此後便與中國農業結緣。他不僅早在1948年,便幫助解放區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拖拉機手,1949年之後,韓丁亦多次來中國訪問和工作,並圍繞農業機械化問題做了大量調研。

  而中國的農業現代化,盛亞飛說,在1974年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周恩來總理做報告說,到本世紀末要實現四化。但農業現代化是什麼樣子呢?

  盛亞飛說:「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一個基本形式就是家庭農場。」

  盛亞飛表示,世界上農業現代化過程就是一個農民不斷減少、種地農民數量越來越少,種地農民素質越來越高,種地農民種的土地不斷增長、產量比較穩定的一個過程,這就是農業現代化的標準。

  也是因此,盛亞飛認為,松江的家庭農場是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手段是機械化、水利化、電器化,衡量的標準是勞動生產率。

  盛亞飛的觀點,也得到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下稱「國研中心農村部」)調查報告的認同,去年7月,國研中心農村部對松江家庭農場進行了全面調研。

  國研中心農村部調查報告認為,家庭農場是推進現代農業的最有效形式之一。而松江區進行的最有價值探索之一是——在經濟高度發達階段,仍然選擇了將適度規模家庭農場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的經營組織。

  盛亞飛表示,通過集體資產改革,把每一個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確權、確地,「在農村改革配套完成情況下,然後留下小一部分人種地,他除了種自己一部分以外,種其他村民的部分就支付流轉費,這幾件解決好了,農業現代化才可能發展起來。」

  「松江試驗的家庭農場與均分制下的超小規模農戶比,儘管保留了家庭細胞的內核,但是其經營行為和生產函數均發生本質變化,它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以利用機械為主要手段、以純務農收入(而不靠兼業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適度規模家庭農場是與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農業相匹配的。」國研中心農村部調查報告稱。

  而目前,盛亞飛認為,松江家庭農場與願景中的發展目標相比,僅僅完成了50%。

  對於未來,盛亞飛透露,他們準備健全補貼制度,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制定實施相關政策,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下階段將通過兩到三年努力,基本實現100%機農一體,加快種養結合推進速度,組建和推廣各類蔬菜園藝類家庭農場組成的專業合作社。」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印發新規劃: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權威解讀來了……
    《規劃》中專門談到了加快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之一的家庭農場。說到家庭農場,大部分國家都是針對農場經營主體是農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經營的農場,不論它是大農場還是小農場。目前我國家庭農場基本特徵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
  • 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和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方式探討
    從2019年1號文件可以看出,家庭農場與合作社是我國農業將來重要的農業經營主題,而在丘陵和山區,小農戶也將與家庭農場以及合作社長期共存。那麼探討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以及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方式就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家庭農場市場潛力大,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一般仍存在著財政投入少、人工成本高、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對當前家庭農場市場進行細分會產生新的發展機遇,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簡單作為參考。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問: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
  • 家庭農場 農業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製圖:汪哲平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經營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康怡家庭農場負責人餘培英難掩興奮。這家農場經營土地120畝,家庭勞動力4人,主要生產食用菌、核桃、蔬菜,年產值達到110萬元,去年純收益實現20多萬元。欣欣向榮的家庭農場,正成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經營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永豐家庭農場推動農業向縱深...
    中國吉安網訊(劉浩軍)「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11月5日,十九大代表、永豐縣佐龍鄉富裕村黨支部書記鍾光平,在自己創辦的家庭農場向鄉親們宣講十九大精神,並傳授大棚蔬菜管理技術。
  • 公司+家庭農場=高效農業
    初冬時節,在方城縣趙河鎮桃園村農民周西林創辦的裕隆家庭農場裡,正採收露地蔬菜的周西林笑著向記者介紹,他的家庭農場以河南瑞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3000畝高效農業基地為依託,採收後的蔬菜就地裝箱,由冷藏車外運至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部分蔬菜還遠銷新加坡、泰國等地。
  • 家庭農場帶動規模經營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其中,「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記者走訪即墨、膠州等地發現,近年來,青島已經自發發展起幾十家家庭農場,成為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之外的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
  • 青島家庭農場發展調查(上)家庭農場帶動規模經營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其中,「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記者走訪即墨、膠州等地發現,近年來,青島已經自發發展起幾十家家庭農場,成為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之外的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
  • 發掘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璀璨珍珠!南京啟動首屆「最美家庭農場」評選...
    百花盛開,茶香魚肥,農場的春天正美。為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由南京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南京市首屆「最美家庭農場」評選系列活動近日啟動,活動將評選出10家最美家庭農場,集中展現家庭農場在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中的地位、作用和形象。南京市農業現代化水平位居全省第一、都市農業發展水平高居全國第三,離不開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支撐。
  • 小農戶幸福的家庭農場
    以家庭經營為特徵的小農戶經營,既有其精耕細作等優勢,也有其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等劣勢。積極培育和發展小微型家庭農場,能有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但作為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民所面臨的不是局限於村落世界的封閉的、落後的、自給自足的社會體系,而是一個開放流動、日新月異的社會,他們有著日益社會化的生產生活及社會交往方式。由於馬克思主義小農理論所描述的社會環境與當今中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環境不同,才會出現 「小農」與「社會化」相契合這一悖論事實。
  • 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中新社漳浦3月20日電 題:福建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作者 張羽 張文藝  20日一早,臺灣果農蔡平全趕往漳浦縣城發貨到廈門、浙江等地,又匆匆回到他的檸檬園,與員工們繼續忙碌起來。
  • 發展家庭農場,打造農業致富「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我市,一個個「小而精」、「小而新」的家庭農場星羅棋布,在發展新型農業助農增收的同時,也為周邊市民帶來不同體驗。
  • 中山市民眾鎮借鑑工業發展理念發展現代農業 「家庭農場」
    原標題:中山市民眾鎮借鑑工業發展理念發展現代農業 「家庭農場」   自去年中山市民眾鎮綠田農場順利入選中山市首批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以來,該鎮「家庭農場」逐漸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新路子。以綠田農場為例,該農場投入資金約52.5 萬元,佔地面積 21畝,卻帶動周邊親友共同種植50畝。
  • 推行「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勢在必行
    總而言之,一戶多塊責任田弊病多多,嚴重影響和制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發展,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偉大目標的障礙和消極因素,必須以「壯志斷腕、破釜沉舟」之勇氣和毅力,堅定不移地破解這一難題——全面實行一戶一片的新型「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勢在必行。這種新型「家庭農場」經營模式是邁向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現在處於還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過渡時期的最佳選擇。
  • 投資家庭農場機會已然顯現 農業經營模式正在變革
    「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一時間,家庭農場廣受關注。毫無疑問,家庭農場是新型的農業經營模式,它的出現,也讓更多投資者又多了一個選擇,即當個家庭農場主。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經過多年摸索和努力,松江區發展適度規模家庭農場,以農戶家庭為經營主體,依靠家庭勞動力,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約化,大幅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同時也在創建糧食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基礎上發展建立了種養結合、機農結合的家庭農場生產模式。截至2020年末,松江區家庭農場戶數838戶,其中家庭農場黨員數量35人,總經營面積13.4萬畝,戶均經營面積160.2畝。
  • 綠維文旅:家庭農場的運作模式
    (一)誰可以經營「家庭農場」?「家庭農場」的官方概念中提出:「家庭農場」的經營主體和主要勞動力是家庭成員。而根據我國目前的城鄉二元結構和戶籍制度(據稱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中國、朝鮮等極少的幾個國家仍執行嚴格的戶籍制度),「家庭成員」應如何定義,是專指「農村家庭成員」,還是包括「城市家庭成員」?如果「家庭農場」將發展成為一種農業經濟的經營形式和創新體制,那麼它就是一個經濟組織,它所從事的生產活動就是一種經營行為。
  •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遼寧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見習記者劉璐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50個,我省鐵嶺縣蔡牛永濤家庭農場和本溪縣鳳馳玉米種植家庭農場入選。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 寶山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唱主角」
    近日,在寶山農場有限公司一畝莊園大米加工廠,社長李軍拿著包裝好的稻花香大米說道,採用技術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一畝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僅用3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擁有20戶社員的產業基地,成為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