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郵輪運力首下滑 航線單一 少有「回頭客」

2020-12-23 樂居網

今年僅有一艘新船來華 母港郵輪量縮水近四成 航線單一 包船運營制約市場發展

難有回頭客 國內郵輪運力首下滑

來源: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 5月18日,作為首次來到中國新船地中海輝煌號在上海首航,正式開啟了2018年航海季。自2006年歌詩達郵輪進入中國以來就打開了國人度假旅行的一扇新的大門,十餘年來其增速迅猛,但是2017年開始郵輪市場增速放緩,到了今年更甚之,來華新船僅有地中海輝煌號一艘。記者深入了解發現,航線單一、中國包船模式等問題是制約國內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郵輪旅遊正從規模化轉向品質化,而無論是郵輪公司還是政府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探索一條更加健康持久的郵輪之路。

市場

僅一艘新船來華

郵輪市場「縮水」

記者整理了各大郵輪公司公布的2018年航海計劃後看到,今年全年國內母港郵輪布局僅為11艘,而去年為18艘,縮水38%,不僅如此,全年運營的郵輪也從去年的5艘減少到了2艘,即上海母港的皇家量子號和歌詩達賽琳娜號。在新船方面,去年有諾唯真喜悅號和盛世公主號來到中國,而今年僅有地中海輝煌號1艘。無論是市場容量還是新增量,今年都不敵去年。

2006年,首艘歌詩達郵輪進入中國,給中國的遊客增添的一種新的出遊方式,也正式打開了中國母港的郵輪時代。在十餘年的郵輪發展中,中國郵輪旅遊客流量已經連續十年增長速度在40%-50%或以上。

據《2017-2018中國郵輪港口發展年度研究》顯示,從2006年中國母港郵輪市場開始,截至2017年全年,中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到5807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量達到1813.54 萬人次。根據中交協郵輪遊艇分會統計,2017年中國共接待郵輪1181艘次,同比增長17%,郵輪乘客近248萬,同比增長8%。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受地緣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郵輪市場增速已開始放緩;而2018年,中國郵輪運力預計將首次出現下滑。

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國第一家本土豪 華郵輪公司天海郵輪則宣布,其旗下新世紀號將於2018年5月27日於上海港開啟告別感恩航季,8月29日,新世紀號將迎來最後一個航次,前往日本福岡,直至9月2日結束在中國市場的運營。

原因

航線單一 少有「回頭客」

導致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航線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中國的對外郵輪航線中,日、韓作為旅遊目的地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從2006年至今中國郵輪出境95%以上都是日、韓的城市。但日、韓郵輪航線很容易受到中日、中韓政治關係影響,一旦出現國際關係的變動,將對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以天津母港和上海母港為例,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集中在4晚、5晚、6晚的航線日韓,儘管郵輪公司在停靠點上做出了諸多改變,但仍然無法滿足中國遊客的旅行需求。比如郵輪公司將日本停靠的港口已經從最初的福岡、長崎、鹿兒島三大港口擴大到了下關市、佐世保市、八代市、熊本、境港市、舞鶴市……並且有的日本港口還可以下船住宿一天。雖然港口增加了許多,但是旅遊資源依然比較單一。 嘉年華集團中國區主席陳然峰認為,目前遊客對郵輪產品的不滿意之處,主要集中在岸上遊。

航線單一,停靠點也單一直接導致了讓郵輪幾乎沒有什麼「回頭客」。

包船運營 品質難保障

除了上述原因,包船的運營模式也讓其在品質上受到影響。

據記者了解,國內的遊輪大多數是旅行社包船的經營模式,即一艘郵輪讓一家很有實力的旅行社以優惠的價格「包下」所有艙位。其或者自行消化船票或者分銷給別的旅行社一些艙位。

在包船模式下,郵輪公司把責任推給了郵輪代理,銷售的風險由郵輪公司轉移到國內旅行社身上,旅行社背負巨大的銷售壓力。

從目前中國郵輪容量來看,載客量在2000-4000人的郵輪成為主力。比如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贊禮號最大載客量為4834人,海洋量子號為4160人,而海洋航行者號為3114人,歌詩達旗下郵輪賽琳娜號和幸運號最大載客量也在3000人以上。而最新的這艘地中海輝煌號最大載客量也達到了4363人。郵輪航海季平均每周發一班,就意味著每周得讓4000多客人上船,這確實對市場的壓力巨大。

在產品缺乏差異性的前提下,會出現郵輪價格一降再降以及旅行社低價甩單的情況。而成本固定,收入減少的前提下,旅行社也降低了郵輪在餐飲、服務、配套等方面的品質,導致遊客體驗感不佳。比如岸上遊覽購物時間過長、自費項目過多等等。

記者了解到,包船模式是從2010年之後開始在中國開始時興起來的。日韓兩個目的地,在最近幾年不斷簡化郵輪客人的入境手續,去年,日本對中國郵輪客人實行了免籤登陸。

然而,在供給量劇增甚至超出短時期內的需求的時候,包船模式的弊病逐步顯現——價格戰。

業內普遍認為,低價的包船是不健康的模式,未來或將退出中國市場。

轉型

開發「目的地」

提高遊客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郵輪旅遊也正從規模化轉向品質化,即不再過於強調旅客接待量上的快速增長,而是在郵輪旅遊產品品質提升上努力。而作為目前中國郵輪接待量最大的母港,上海市旅遊局局長徐未晚曾表示,目前上海已經開始試點郵輪公司只售船票的服務,遊客購買了船票,就和郵輪公司之間達成了「合約」,將對郵輪產品本身的質量起到一定約束作用。另外,其與國家旅遊局合作制訂中的中國郵輪旅遊產品標準,也將進一步對市場起到規範效果。

據記者了解,嘉年華旗下的歌詩達郵輪也已開始嘗試更多模式,除包船外,大切艙、小切艙、直銷等都已開始,與旅行社之間的合作也開始試行國際通用的佣金制度,這對提升郵輪品質和客戶體驗都大有益處。

此外,對於郵輪目的地的開發也是未來發展方向。「港口建好了,但若沒有合適航線,遊客無處可去還是不行。」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郵輪市場離不開中日韓「黃金三角」航線,其他長航線發展受制於當下的休假制度,難度較大。業內有聲音認為,郵輪目的地建設必須要走出去,這有助於提升中國影響力。

國內一些企業已開始參與東南亞地區的港口建設,若能同時結合旅遊目的地打造,既可方便中國遊客,也能吸引當地遊客來中國。

背景

國外中高階層人士最愛

郵輪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歷史。20世紀初,由於飛機技術還不成熟,一些人開始登上郵輪漂洋過海,郵輪旅遊開始發展。目前,郵輪仍是歐美國家非常喜歡的度假方式之一,其更適合於中老年人以及追求享受的中高階層人士。

而在亞洲,乘坐郵輪是舒適、豐富的休閒旅行,還能避免更換酒店、轉機、轉車所帶來的舟車勞頓,最受攜帶長者或兒童的「家庭式」遊客。

文/記者 王思思

2018年入華郵輪

及停靠母港的時間

郵輪名稱 母港時間

諾唯真喜悅號 5、6月天津 其他月份上海

皇家量子號 全年上海

廣告

盛世公主號 1、2月上海 7、8月上海

歌詩達賽琳娜 全年上海

地中海輝煌號 5月上海首航 7月、8月底—10月上海

天海新世紀號 1—4月上海 4月15—5月27日廈門、

上海 10月8日—11月底臺灣

皇家贊禮號 6—10月天津

歌詩達幸運號 1—10月天津

歌詩達大西洋(4.940, 0.11, 2.28%)號 10—11月廈門

星夢世界夢 1—3月廣州

皇家海洋航行者 7月深圳

2006年—2017年

我國郵輪市場情況

中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到5807艘次

接待出入境遊客量達到1813.54 萬人次

其中接待母港郵輪3720艘次,母港郵輪接待客源741.41萬人次

接待訪問港郵輪2087艘次,接待國外遊客 125.36 萬人次

數據來源:《2017-2018中國郵輪港口發展年度研究》

責任編輯:陳永樂

相關焦點

  • 航線單一難有回頭客 今年僅有一艘郵輪新船來華
    自2006年歌詩達郵輪進入中國以來就打開了國人度假旅行的一扇新的大門,十餘年來增速迅猛,但是2017年開始郵輪市場增速放緩,到了今年更甚之,來華新船僅地中海輝煌號一艘。記者深入了解發現,航線單一、中國包船模式等問題是制約國內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郵輪旅遊正從規模化轉向品質化,而無論是郵輪公司還是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探索一條更加健康持久的郵輪之路。
  • 民航大藍洞:疫情對國內航線影響與航線運力恢復
    國內航線統計範圍是選定時段內計劃運力排名前100的航線。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計劃運力前20名的國內航線的三個衡量要素的極差歸一化後指標結果。指標值越接近1則表明運力取消絕對值越高,運力取消比例越高,影響產生前客座率越高。對三項要素指標進行綜合考慮,給出最終的影響程度量化結果。
  • 郵輪暑期回歸
    經歷一年多調整,郵輪產品銷量增加,價格上漲,業內認為國內郵輪市場實現復甦仍需時日在經歷近年的困頓後,國內郵輪市場正不斷展開調整。一方面是縮減運力,另一方面則是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上嘗試創新。日前,皇家加勒比推出了俄羅斯航線,成為國內首款包括俄羅斯目的地的郵輪產品。在經歷一系列調整後,今年暑期,不少郵輪產品迎來漲價,據代理商反映,產品銷量也同比增長。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郵輪市場離徹底復甦仍需時日,供需平衡依然是當務之急。
  • 2018上半年國內出發郵輪航線大盤點
    去年,也有很多窮遊用戶也帶著父母或孩子踏上了自己的第一次郵輪旅行。但也仍然有朋友存在這樣的疑惑——航線怎麼選?今天窮遊君就邀請藍莓醬來繼續和大家聊一聊2018年上半年國內出發郵輪的全部航線安排。相信看完後,大家會更容易選出適合自己的郵輪旅行。
  • 價格上漲,今夏郵輪有望回暖
    經歷一年多調整,郵輪產品銷量增加,價格上漲,業內認為國內郵輪市場實現復甦仍需時日在經歷近年的困頓後,國內郵輪市場正不斷展開調整。一方面是縮減運力,另一方面則是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上嘗試創新。今年3月,本土郵輪品牌天海郵輪宣布將於今秋關閉,也為國內郵輪市場發展敲響警鐘。近兩年,國內包括公主郵輪、歌詩達郵輪等主要郵輪公司紛紛調整運力,並且這一策略未來仍將持續。
  • 國內機構搶灘郵輪遊市場 「國產」郵輪比國際郵輪便宜一半
    郵輪遊,估計是今年出境旅遊市場最熱門的名詞。近期舉行的第九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乘坐郵輪出境旅遊人數有望突破70萬人次。明年在中國經營的郵輪數量將翻番,遊客將突破百萬大關,預計2020年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
  • 郵輪旅遊火爆增長 韓國、東南亞成熱門航線
    近日,香港啟德郵輪碼頭首航,為中國郵輪市場再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中國郵輪市場邁入全新時代。記者從在線旅遊網站芒果網了解到,截止到目前為止,郵輪旅遊的出遊人次再創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2006年至今,是中國郵輪旅遊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國內OTA迅猛發展的時期。2013年國家旅遊局將全年主題定為「中國海洋旅遊年」,郵輪旅遊發展勢頭迅猛。據芒果網旅遊業務部助理總經理侯楠楠介紹,2013年國際郵輪公司投入國內市場的運力翻倍增長,不僅投入的郵輪數量增加了一倍,且出行的航期次數也暴增,郵輪旅遊的出遊人次相應得到高速增長,同比增長了50%以上。
  • 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將開始逐步增加國內航線運力!
    澳大利亞澳洲航空集團4日宣布,其旗下的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將開始逐步增加國內航線運力,計劃在本月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15%。根據澳航集團當日發布的新聞公告,目前他們的國內航線運力大約是疫情前水平的5%,新增的10%運力相當於每周增加300多個往返航班。與此同時,如果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之間的邊界重新放開、出行需求進一步上升,這兩家航空公司還計劃在7月增加更多航班,爭取在7月底恢復到疫情前國內航線運力的40%。
  • 雲頂郵輪集團入駐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
    雲頂郵輪集團宣布集團正與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國內知名旅遊企業在三亞成立合資公司,將其船隊的旗艦豪華郵輪引進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發展,共同為旅客打造更為舒適的旅遊體驗,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郵輪旅遊試驗區的落實和發展。
  • 開拓海外航線 郵輪公司逃離國內低谷市場
    原標題:開拓海外航線 郵輪公司逃離國內低谷市場   郵輪市場正在步入新的調整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家國際郵輪公司增加了海外航線的開設。皇家加勒比、公主郵輪紛紛推出了針對中國遊客以國外母港出發的海外航線,相比之下,國內則並沒有太多新的動作。
  • 上海市資訊|2020年中國郵輪市場運力恢復增長
    2020年中國郵輪市場運力恢復增長據《郵輪行業新聞》相關研究顯示,中國郵輪市場在經過調整期後2020年,由於新船「歌詩達威尼斯」號和「海洋光譜」號繼續全年運營,新船給人們帶來的興奮仍然持續,因此中國郵輪市場將繼續向前發展。同時,作為新市場參與者星旅遠洋郵輪旗下的「鼓浪嶼」號郵輪將在中國全年運營。據了解,除了2019年在廈門、深圳和上海開展航線之外,2020年「鼓浪嶼」號將前往更多的國內港口進行運營。歌詩達郵輪公司全年有三艘船,是2020年在中國投放運力最大的郵輪公司。
  • 請郵輪「大腕」來青開航線
    請郵輪「大腕」來青開航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10.30 星期四 、亞洲各郵輪港運營方、百強旅行社、郵輪專家學者及郵輪相關產業的特邀嘉賓等約300人將出席峰會,爭取更多國際知名郵輪公司來青島運營母港航線將成為此次峰會的重要議題。
  • 春秋航空換季新開20條航線,國內運力增至去年同期150%
    春秋集團董事、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在會上表示,疫情以來,春秋航空的國內航線運力已經增長至去年同期的150%,平均客座率達85%,新開通國內航線60餘條。「據前一階段不完全統計,春秋航空是全球航司恢復地最快最好的。」
  • 雲頂郵輪集團將進駐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
    ,攜手國內知名旅遊企業在三亞成立合資公司,將其船隊的旗艦豪華郵輪引進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發展,共同為旅客打造更為舒適的旅遊體驗,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郵輪旅遊試驗區的落實和發展。
  • 明年號稱亞洲最豪華的郵輪海洋光譜號抵滬首航,華東郵輪市場格局...
    目前中國郵輪市場上的母港航線產品,多以短途鄰國航線為主,目的地相對單一,岸上觀光側重跟團購物遊。而消費者的需求則已開始從嘗鮮式出行方式,轉變為多樣化深度休閒體驗的度假方式。在此大趨勢下,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宣布隆重推出2019超量子系列新船和新航線在華部署計劃。
  • 郵輪遊新玩法來了 坐郵輪去普陀祈福去衝繩潛水
    市場上的郵輪產品都差不多,航線單一,如何從激烈的價格競爭中突出重圍?最近,上海一家旅行社包船開了一條新郵輪航線,郵輪經停舟山郵輪港碼頭,先開啟普陀山祈福之旅,再開往日本衝繩,最後駛回上海,全程5天4晚,把舟山旅遊資源和日韓旅遊資源巧妙地結合在郵輪遊上。
  • 雲頂郵輪集團將進駐三亞中央商務區 推動國內郵輪航線發展
    雲頂郵輪集團宣布集團正與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國內知名旅遊企業在三亞成立合資公司,將其船隊的旗艦豪華郵輪引進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發展,共同為旅客打造更為舒適的旅遊體驗,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郵輪旅遊試驗區的落實和發展。
  • 國內最大郵輪母港綜合體投運
    11月17日,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首次靠泊南沙,這標誌著國內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同時,與國內正在營運的郵輪母港相比,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在交通疏導、航站樓設計、商業配套和岸電系統方面都進行了極大優化升級,實現了與公交、地鐵、港澳水上客運等交通方式無縫連接,為旅客集散提供多重便利。項目就位於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出口,是國內第一家實現與地鐵無縫接駁的郵輪母港。
  • 政策開閘 國內無目的地郵輪航線春天來了?
    5月7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指出,海南可以試點由中資五星紅旗郵輪(船上懸掛五星紅旗)開展無目的地航線,這也是放開郵輪公海遊後的又一次政策開閘,不過業內專家指出,無目的地航線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海南的郵輪產品,但依舊面臨不少限制,能否獲得市場青睞還要「打個問號。」
  • 雲頂郵輪集團將進駐三亞中央商務區以海南為中心國內郵輪航線
    2020年9月1日,香港/三亞– 雲頂郵輪集團宣布集團正與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國內知名旅遊企業在三亞成立合資公司,將其船隊的旗艦豪華郵輪引進三亞,推動以海南為中心的國內郵輪航線發展,共同為旅客打造更為舒適的旅遊體驗,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