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民航大藍洞 ,作者民航大藍洞
民航大藍洞
面向航空運輸業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專業的分析諮詢報告。
2019年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並且疫情爆發時間恰逢春運。春運是民航運輸行業一年中最為繁忙的運輸高峰時期之一。疫情影響下,乘客出行計劃的大量取消對民航運輸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本文以計劃運力TOP100的國內航線為統計研究對象,將疫情對各個航線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並對後期航線恢復提出一些參考。
航線受影響程度
為儘量客觀衡量航線受到疫情影響的程度,需要考慮到航線本身的運力規模、未受影響時的客座率情況、以及疫情影響下的航線運力的取消比例。當未受影響時的客座率越大,而疫情發生後運力取消的絕對值越大,航線運力取消比例越高,則說明該航線受到疫情的影響越為嚴重。
衡量要素:航線運力取消絕對值、運力取消比例、原本訂票的客座率;
指標構成:為綜合考慮三個衡量要素的影響,對各個要素的數值進行極差歸一化處理,即X=(X-Xmin)/(Xmax-Xmin),從而使得各項指標處理後數值均在0到1之間。
對主要的國內航線受到的疫情影響的程度進行評估並給出綜合排名。統計數據的時間範圍為1月23號(疫情影響開始顯現)至2月9日。國內航線統計範圍是選定時段內計劃運力排名前100的航線。
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計劃運力前20名的國內航線的三個衡量要素的極差歸一化後指標結果。指標值越接近1則表明運力取消絕對值越高,運力取消比例越高,影響產生前客座率越高。對三項要素指標進行綜合考慮,給出最終的影響程度量化結果。
對比國內航線TOP20的受影響度與計劃運力,航線受影響程度指數與計劃運力的相關性為0.934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計劃運力較高的航線通常受影響度也較高。計劃運力TOP20航線由於其本身就具備需求充足的特徵,因而航線客座率自然也相對更高(需求和供給匹配度更高),因此航線受影響程度和計劃運力產生了更強的關聯。
國內航線TOP20按照受影響程度進行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北京-上海航線受到疫情的影響最大,疫情影響前客座率為91%,計劃運力171277座,實際投入運力68667座,運力取消比例達到了59.91%,返程的上海-北京航線受影響程度排名第二。北京、上海是受影響程度最高的航線城市對,其次是深圳、上海城市對,上海、廣州城市對以及廣州、北京城市對。國內航線TOP20中,北京-上海航線疫情前的客座率處於較高水平,受疫情影響,該航線運力取消最多,取消比例也最高,受影響程度最高(0.7733);重慶-上海航線在疫情前客座率在TOP20中最低,同時疫情中運力取消絕對值和取消比例都是TOP20中較低,是受疫情影響(0.3644)最小的航線。
下圖中列出了計劃運力前100名的國內航線的影響程度量化指標的完整結果。對比國內航線TOP100的受影響度與計劃運力,航線受影響程度指數與計劃運力的相關性為0.6205,計劃運力與受影響度仍舊具備一定的正相關性,但相比TOP20航線的相關性有所減弱。
統計TOP100航線的受影響程度指標,分析100條航線受影響程度的具體分布。計劃運力TOP100中受影響最小的航線是大連-上海航線(0.1182),受影響最大的是北京-上海航線(0.7733)。TOP100航線受影響程度指數分布如下圖所示。有14%的航線的受影響指數在0.5以上,是受影響最為嚴重的航線;有62%的航線的受影響指數在0.3到0.5之間,是分布最為密集的區間;其他24%的航線的受影響指數在0.1-0.3之間,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
下圖中是計劃運力TOP100航線的受疫情影響程度,航線顏色越深則航線受影響程度越高。
受影響指數在0.5以上的14條航線的具體信息如下表所列。每條航線的起訖點城市均有一個或兩個是北上廣深中的城市。此外涉及的城市包括武漢、杭州、廈門。武漢是此次疫情的最早爆發地也是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武漢封城後相應的民航航線也不再是正常運營狀態。杭州、廈門都屬於經濟發達、民航運輸較為領先的城市。這些頭部航線原本計劃運力高、需求旺盛,在疫情衝擊下,取消的航班和運力也較高,受到的影響最大。
航線恢復
對航線的運力恢復優先級主要從以下幾個要素進行評估:目前運力取消比例與旅客的出行願望,對於旅客出行願望高而取消比例較大的航線優先進行運力的恢復。另一方面,航線運營與疫情的關聯度,以航線起訖城市本身的現存確診比例來衡量。對於疫情現在較為嚴重,起訖城市確診比例高的航線考慮到對疫情控制的需要,在運力恢復上應更為慎重。
衡量要素:航線運力取消比例、旅客搜索指數、城市現存確診比例;
指標構成:為綜合考慮三個衡量要素的影響,對各個要素的數值進行極差歸一化處理,即X=(X-Xmin)/(Xmax-Xmin),從而使得各項指標處理後數值均在0到1之間。
統計對象:計劃運力TOP100國內航線中,2月10日至3月10日一個月間搜索指數排名前20位的國內航線進行航線恢復優先級的評估,綜合上述三個衡量要素,給出恢復優先級排名。
對20條國內航線的三個衡量因素進行統計計算並綜合考量,得出航線運力恢復的優先級排名,如下圖表所示。優先級指標最高的是北京-上海航線(0.5993),其運力取消比例最高(0.49),旅客搜索熱度較高(0.71),確診比例指數居中(0.4);20個航線中排名末位的是深圳-北京(0.1834),主要是由於確診比例指數最高(1)拉低了最終的優先級排名。
小結
從歷史數據來看,京滬、滬深、滬廣等一線城市之間的最熱門航線受影響最大,原本出行需求旺盛的商務航線在疫情衝擊下,運力取消接近一半,而由於嚴格的防控措施也導致了近期內商務出行需求將繼續受到抑制,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水平。
雖然TOP20航線本身計劃運力較高,但由於充足的出行需求和普遍較長的飛行距離,導致航線客座率也相對更高(需求和供給匹配度更高),因此航線受影響程度反而直接和計劃運力產生了更強的關聯,這點在分析範圍擴散TOP100航線得到了對比驗證。
計劃運力TOP100航線中只有少數航線受影響程度較大,超過半數的航線受影響程度相對接近,處於受影響中等水平,還有部分航線受影響程度較小。
從TOP100航線受影響程度的分布來看,約14%的頭部航線最嚴重,對於航空公司、機場而言,頭部航線的恢復意願應最為強烈。當進一步考慮航線恢復問題時,除了航線本身受影響程度外,也結合了OTA的搜索數據、各大城市的疫情控制情況。隨著疫情的有力管控,部分地區逐漸下調了應急響應級別,企業復工後商務出行需求也在逐漸積累,因此航空公司、機場等應結合旅客出行意願、城市疫情傳播程度等各類指標逐步調整運力恢復高需求航線,例如京滬、京廣等。
民航大藍洞
秉承協助建設民航強國為宗旨,基於飛常準大數據,民航大藍洞致力於為全球民航提供高端效能分析和專業諮詢服務。服務對象涉及空管、航空公司、機場和社會公眾,服務內容包括空中交通運行性能評估,空域資源利用評估,航空公司/機場運行水平分析和評價,出行方案設計和優化等。
依託單位:南航大-飛常準交通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
郵箱:BIGBLUEHOLE@CARNOC.com
原標題:《民航大藍洞:疫情對國內航線影響與航線運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