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江南芳菲正當時,莫負人間四月天。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暫停鍵的江蘇休閒旅遊農業正在加速復甦,4月28日,「蘇韻鄉情」鄉村休閒旅遊農業專場推介活動在常州舉行,而在一個月前,泗陽桃花節開幕活動就已拉開我省「蘇韻鄉情」系列節慶活動的帷幕。陌上春色璀璨,正是唱響鄉村休閒旅遊農業致富經的好時節。
圍繞春季觀花踏青、夏季避暑納涼、秋季採摘美食、冬季民俗文化體驗等四季特色休閒旅遊,我省鄉村休閒旅遊農業正在發展成為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改善、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是鄉村產業中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的重要增長極。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一些地方的鄉村休閒旅遊農業仍然面臨著品類不夠豐富、內容不夠有創意、不注重細節等問題,制約了更高質量的發展。
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是衡量鄉村休閒農業發展水平的一把標尺。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尤其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實現提檔升級,為消費者營造優良的休閒體驗。以健全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為重點,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善鄉村旅遊廁所、景區道路、停車場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全面提升鄉村休閒農業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
鄉村休閒旅遊農業要通過差異化發展走出新路。以春日常見的「賞花經濟」為例,如何避免花開時爆滿、花謝後驟冷、旅遊飯只吃得成一季的尷尬?這就需要創新思路,拉長美麗經濟產業鏈,比如打造「四季花海」,開發衍生品。此外,因地制宜發展休閒觀光、農事體驗、養生養老、親子旅遊等多種業態,建設各具特色的農業景區、美麗鄉村、休閒農莊,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形成產業帶和產業群。有效利用鄉村歷史文脈資源,對鄉土風情和民俗習慣進行深度加工和創新設計,挖掘深層特色內涵,開發出具有獨特鄉土氛圍的休閒旅遊農業精品項目。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看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新商機。當數字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對休閒旅遊農業經營主體來說,就要提高線上營銷的意識和本領適應新要求。不妨將數字文化創意與鄉村旅遊、民俗文化、現代農業結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品牌,利用網絡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開展線上線下互動增加消費者粘性,提高重複消費頻次。同時,推動休閒旅遊農業經營主體與周邊農戶和有關農業生產基地建立農產品直供合作關係,利用各類果蔬配送平臺實現農產品產銷對接,提升休閒旅遊農業營銷能力。
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