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種植達人秀」候選人展示
馮桂華
懂行的人都知道,車釐子是種植在高海拔地區,每下降幾百米的海拔對果品和管理上都增加了風險和難度。可是偏偏有人想反其道行之,來自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唐家鎮富源村的馮桂華就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極限,成功在低海拔種出車釐子,堪稱車釐子界的種植達人。
瞄準市場,勇敢嘗試
生於土,長於土的馮桂華與土地種植有著不可解說的淵源。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馮桂華在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唐家鎮富源村高海拔地區種植李子。他發現,車釐子市場很好,需求量非常大,但因車釐子普遍種植在高海拔(1700米左右),每到車釐子上市時間大批量的果子湧入市場,價格無法提上去。如何能讓車釐子提前上市,搶佔先機?他了解到,如果能移栽到低海拔區域種植,則會隨著氣溫升高,加速養分吸收而達到提前上市的效果,這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由此他便開始了在低海拔(1100米左右)地區種植車釐子的探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海拔地區天氣比較冷,病蟲害比較少。移到低海拔地區種植時,就會遇到很多困難,病蟲害會加重,管理上就更費時費力,人工上的投入也比較大。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在低海拔種植過,只是都沒有成功。因為他們種好了就不管了,採取粗放管理方式,沒有摸索出合適的管理技術。
2008年,和大多數嘗試低海拔種植車釐子的果農一樣,馮桂華種植的十幾棵車釐子以失敗告終,樹雖茁壯,卻只果未收,所以都被砍了。然而,高額的市場效益催生他不斷試種的想法,因為認準了車釐子市場,所以他屢敗屢試,而他的失敗最終迎來了成功。
精耕細作,克難攻堅
「大家都種植失敗了,為啥您還敢繼續種植呢?」「效益好啊,現在科技進步了,以前都是粗放型種植,現在是精耕細作了。」馮桂華笑著告訴我們。
馮桂華真正做到了精耕細作,他發現了不少問題並首創了許多技術。面對車釐子不結果的問題,馮桂華了解到是樹的內源激素不夠,便通過葉面噴施增加樹的內源激素。同時他發現如果對車釐子進行粗放管理,枝條就會一直向上長。很多人沒注意過這個問題,但這會嚴重影響開花結果。所以他在樹苗小時候就用繩子把它拉平拉直,不讓它向上長,這樣就能促進它生長,增加開花。此外,他還發現種植車釐子要特別注意炭疽病,這個病一般每年的六七月份發病最厲害,會嚴重影響樹苗第二年的花芽分化。而且,管理車釐子一定要捨得花心力,在哪棵樹上發現了劣果,就要及時摘除,並把附近的其它的車釐子都套上袋子。
高收益也意味著高成本。據馮桂華介紹,除了大棚種植,這種低海拔種植的車釐子是陸地栽培最早上市的。「我們這種植出來的車釐子在四月底五月初上市,比高海拔地區種植出來的提前一個月上市,車釐子平均下來30多塊錢一斤,剛上市時可達50多塊錢一斤。所以,地租也貴,每畝地一年需要2000租金。從2013年到現在,我投資了200多萬。」 馮桂華說。善於思考,把握市場行情的他大膽投資,今年便有了四萬斤的產量,而管理得當,產量會快速增加。「今年產量4萬斤,明年將翻一番。」
政府支持,跨省推廣
作為移植到低海拔地區的先行者,困難重重,不僅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其次是沒有相關經驗可借鑑。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馮桂華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總是通過網絡,書籍,專業探討會尋求答案以提升自身專業技能,解決各種難題。所以本需七八年才能結果的車釐子,他只用了四年就讓它們結出了豐碩果實,這與他精耕細作是分不開的。
馮桂華低海拔高產車釐子的事跡傳播開來,引起大量同行與非同行的關注。唐家鎮農技站一些領導特別邀請他教課傳授技能,每次都有數百人前去學習。今年已經講了八場大型課程。
更新奇的是,馮桂華從2008年就開始用野生的櫻桃樹來培育樹苗兒,如今他培育成功的樹苗已經吸引了不少同行慕名前來購買,已經賣到了雲南元謀,四川達州等地。此外,他還專程親自去雲南省元謀市為果農技術指導。在指導過程中馮桂華時常向大家推薦貴州西洋實業生產的肥料西洋85度和西洋三代,他說:「西洋的肥效持久,能夠給車釐子提供所需的養分,車釐子下樹一段時間了,它的樹勢依然茂盛,再好的精細管理也離不開好肥料做保障。」
成功將車釐子從高海拔移植到低海拔地區,讓馮桂華闖出了種植業的另一番天地。他首創了技術培育樹苗,不僅僅賣車釐子和車釐子的樹苗,甚至還通過講課和實地提供技術指導賣技術,帶動了當地車釐子種植產業的興旺和發展,被當地村民稱低海拔種植車釐子第一人。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種植大戶參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