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北京地理試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020-12-11 中國網

一、在傳統文化上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信意識

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形成光輝燦爛的優秀文化,是全球人類文明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文明成果引領了世界範圍的文化交流與交融。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素材,強化地理內容中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從地理學的視角,欣賞傳統優秀文化的博大精深。2016地理試題延續了2015年試題中關注我國古代科學理論如二十四節氣的內容,引導學生感悟祖國文化中對人地關係規律的正確認識。試題涉及對祖國大好河山如"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的感嘆、漢代文化遺址的旅遊價值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愛國主義的自豪感,堅定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自信心。

二、在主幹知識上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能力培養是全方位、綜合性的。地理主幹知識是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據。構建和諧的人地關係是地理學基本思想,地理學科以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為研究對象,涉及人口、資源、經濟和環境等不同層次的要求。試題圍繞培養未來合格公民、培養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的需要,注意體現四大發展戰略布局,注意貫徹"綠色、開放、共享、創新、協同"五大發展理念,把主幹知識的考查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機融合。

第1題以2016年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地理學大會主題 "構建我們的和諧世界"為背景,直截了當地引入人地關係這一地理學思想,引導學生關注建立和諧的人地關係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

第3題以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圖和北京空氣品質指數為話題,考查天氣狀況與大氣汙染的關係,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大氣汙染的出現,不僅與人類活動相關,同時也與自然條件密不可分,從而使學生樹立客觀、全面地認識地理現象或過程,避免以偏概全。

第9、10題選擇北歐國家芬蘭為設問話題、第41(1)以法國馬賽港為設問背景,連同第1、2題在北京召開國際地理學大會的相關材料,旨在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關注全球問題,具備全球化、國際化的眼光,具備洞察世界發展的戰略思維能力。

第36題選取大別山區為立意背景,要求學生對區域的自然地理條件特別是地形條件、水利和公路工程等瓶頸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針對大別山區面臨的脫貧任務,提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合理化建議。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學基本理論,通過對具體區域的分析,訓練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三、在圖像表達上著力,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

積極的、正確的、樂觀的美學素養與"德"密不可分,立德樹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需要使學生形成真善美思維習慣。地理圖表既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同時又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美學態度和情感、提升美學素養的重要手段。

2016年試題致力於地理圖像的美學設計與融合表達。與2015年試題相比,圖像數量有所增加,在表現形式上力求多樣、融合,並增加了地理素描圖的比重。圖1 把時區與地理坐標融合,圖2將海平面氣壓圖與空氣汙染質量圖融合,圖3是地球圈層空間和時間變化融合,圖4表示流域動態演化與地物形態的融合,圖5將氣溫與日出日落融合、把季節、日、小時集為一體,圖6同時顯示了農作物(燕麥)分布與人口分布,圖7把出行能耗與出行次數融合,圖13兼顧馬賽地理位置和港口概貌融合、現實分布與歷史面貌融合,力求使學生在分析圖像信息的過程中,感受地理圖像的魅力與美學價值。

四、在時代發展上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016年試題延續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的立意,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地理事實出發,關注國內外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熱點問題,把握時代發展脈絡,與時俱進,逐漸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

第1、2題的立意背景列舉了1992年華盛頓、2000年首爾和2016年北京等三屆國際地理學大會的主題,學生從中可以看到地理學人地關係思想在不同時代的演變和具體體現,感受到地理學發展與時代的關聯與創新。

第11題涉及城市功能區調整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密切關係,進而強化學生對綠色出行、人文出行和科學出行的創新理念。倡導學生從地理學的視角,體驗如何調整城市功能分區、創新城市管理手段。

第36題選取我國實施重點扶貧區域的大別山區,圍繞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和精準扶貧政策,考查學生對本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認識。培養學生如何關注區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從具體案例分析中培養學生的時代創新力。

第40(2)題以近期考古界的熱門話題海昏侯墓的發掘為話題,以開放性的設問方式,要求考生歸納遺產旅遊的價值所在。需要考生對所學的旅遊地理知識進行提煉,並具體分析可能帶來的重要影響,創新性立意考查躍然紙上。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試題難度增加,重在考察三大方面的能力,你需要全盤了解
    文|冷絲欄目|絲說高考複習地理學科兼有文理兩種特性,近幾年,高考地理命題明顯加強了綜合性,既考察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也考察了學生的分析和創新能力,考試難度有些增加。高考地理試題綜合性明顯加強,特別注重考察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繫,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
  • 2019高考重慶地理試題點評
    重慶外國語學校地理備課組長代賢勇認為,此次高考的地理試題較2018年總體難度平穩。試題結構與內容有變化,但基本延續2016-2018年風格,穩中漸變引領課改方向,凸顯《考試大綱》中「創設與學習、生活、學科發展密切聯繫的情景,著重考察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試題要求。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高考地理試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延續了以往特點,給考生以熟悉感和親切感。試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綜合考查為主線,通過優選考試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維品質,實現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
  •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http://www.huaue.com  2020年7月9日  來源: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 浙江高考地理卷共有各式圖表22幅,考查學生這項學科核心能力
    對湖南高考生來說,2021年新高考各科目到底會怎樣考,題型有哪些變化,一直是備受老師和考生關注的事情。日前,2021年高考首場考試——浙江省2021年首場選考和學考落下帷幕。1月10日,浙江省公布了物理、思想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等選考科目的命題思路。
  • 2014年廣東高考文綜地理試題點評:整體難度中等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高考結束,廣州卓越教育針對2014年廣東高考各科試題進行了解析,並第一時間公布了2014年廣東高考試題答案,供廣大考試進行估分。以下是2014年廣東高考文綜地理試題點評,請及時查看。
  • 北京新東方學校名師貢亞鵬將做客網易直播 解析高考地理試題
    2019年全國高考將於6月7-8日舉行,網易教育特別邀請了北京新東方學校的多位名師做客網易直播間,解析各科試題,敬請關注。北京新東方學校地理名師貢亞鵬將於6月8日14:00-15:00做客網易直播間,解析2019年高考文綜試題!
  • 2016年成人高考歷史地理綜合考試模擬試題(1)
    2016年成人高考歷史地理綜合考試模擬試題(1)2016年成人高考歷史地理綜合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1),是針對成人高考文科的模擬試題。一、單選題301.春秋時期城濮之戰的交戰雙方是( )A.晉國與齊國B.晉國與楚國C.楚國與齊國D.吳國與越國30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問是( )A.1913~1917年B.1913~1918年C.1914~1918年D.1914~1919年
  • 試題庫 | 2020年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學科試題答案
    北京2020年將首次實施新高考,由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3+3選考」模式,此次模擬測是一次重要的演練。  繼上海、浙江實行新高考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份也將與2020年執行新高考。前期,山東已經進行了全省模擬考。疫情期間,北京的高考適應性測試改為居家統考。但考試試題受到考生和家長的極大關注。山東等省份的考生完全可以在家自行進行測試診斷,再次感受下新高考的題型和難度。
  •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緊貼時代,突出考查語文關鍵能力
    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19高考文綜全國Ⅰ捲地理試卷點評 「地理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
    「2019年全國Ⅰ卷的地理試題整體延續了近幾年來穩中求新、綜合全面的特色,體現了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材料的選取和設問角度都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很有探究性,飽含濃濃的地理味。」6月8日,猿輔導高中地理教研中心老師崔亞飛說。
  • 2020年首次「高考」命題思路與試題評析看這裡
    時空觀念的培養更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如24題定位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蘇關係,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描述和解釋地圖信息,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並且調動和運用課本信息,辨別事實,作出歷史解釋。命題組以注重基礎概念、凸顯綜合能力為目標,力求試卷既能檢驗高中物理「教與學」的成效,又能滿足各類高校招生選拔優秀學生的要求,能夠體現教育改革的新課程理念,引導中學物理教學注重基礎和能力培養。一、立足教材,堅持原創,凸顯高考選拔的公平性1.立足教材。部分題目源於課本,在引導學生重視教材的同時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課本材料。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 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考命題如何體現時代性?這是今年高考面臨的挑戰。"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志勇認為,2020 年高考語文命題經受住了考驗,緊扣時代脈搏。將重大的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是語文命題的應有之義。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講好中國故事,樹立文化自信;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引導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關注思維品質培養,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同時,強調聽說讀寫四項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要求。
  • 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試卷權威解析
    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科目的考試已經結束了,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們對2020年高考英語(北京卷)試題進行了權威解析,一起來看↓  2020年高考英語(北京卷)試題(以下簡稱「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的命制以教育部制定的四省市教學指導意見和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並結合中學英語教學實際,堅持穩中求進的命題指導原則,注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高考]備考指導:高考狀元葉文嬿談地理的複習
    我分析過歷年來的高考試卷,發現在地理部分地圖的份量佔得非常重,培養地圖技能對地理成績的提高應該有很大幫助。  在培養自己的地圖技能時我首先注意的是圖與圖之間的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局部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其次是圖與文之間的轉換:儘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
  • 2018年高考文綜北京卷歷史試題評析
    2018年高考文綜北京卷歷史試題貫徹和強化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標,貼近北京市中學歷史教學實際,突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的考查,體現了基礎性、應用性、創新性和綜合性的原則。試題測試目標明確,考查方式與角度合理、有效、靈活,開放多元,難度適中。
  • 無錫市北中學名師:高考地理試題不迴避熱點!
    近年來,江蘇高考地理試題以圖表為載體,通過真實的地理情境,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思維發散能力、創新意識、環保意識等。系列專題《高考"臨門一腳"》,今天(6月16日)約請設有江蘇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的無錫市北高級中學名師推出第七篇:地理。
  • 2020年高考全國二捲地理試題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全國二捲地理試題答案解析 2020-07-08 19:04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