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試題難度增加,重在考察三大方面的能力,你需要全盤了解

2020-12-17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欄目|絲說高考複習

地理學科兼有文理兩種特性,近幾年,高考地理命題明顯加強了綜合性,既考察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也考察了學生的分析和創新能力,考試難度有些增加。

創意照片迎接高考

「冷絲說人文教育」根據2018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中的地理試題,為你總結了命題的三大考察方向,期待對你的複習備考有一些參考作用。

高考地理試題綜合性明顯加強,特別注重考察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繫,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

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考查考生對地理空間格局的觀察、概括、歸納以及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特徵的分析與綜合,要求考生運用地圖、圖表等工具,通過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位置關係、空間形態、空間排列方式和空間制約關係、依存關係等的觀察,有條理地推理、概括與歸納,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和價值,展示地理學科獨特視角。

校園創意照片

比如,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37題第2小題,用從烏裕爾河受阻到扎龍溼地形成為案例,涉及水循環、水平衡、陸地水體的轉換等地理學原理的運用,要求考生分析地理過程與變化,通過運用地理空間動態過程的分析、規律概括等學科思維模式,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再如,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37題,以美國龍捲風為案例,展示龍捲風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對人類的影響,題目圍繞4個問題層層展開,逐步深入,要求考生能夠從圖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從緯度位置、海陸差異、洋流、地球自轉運動、地形等多個因素,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邏輯推理過程,逐步分析美國龍捲風溼熱氣團來源、氣流抬升原因、地形和地轉偏向力影響及它們之間的聯繫,用整體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試題的綜合性增強。

試題擴大了開放性,有益於提升學生發散思維品質。

開放性試題答案不是唯一的,對於任何考生來說都有話可說,考生可以根據試題給出材料的提示,從多角度思考,賦予考生自主選擇和個性表達的空間。這樣既保證考生思維的發散,充分表達,同時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標可測,答案可控。

高考倒計時

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增加開放性試題的比例,考查內容與方式具有多樣性,通過設置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比如,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37題第4小題,以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烏裕爾河為外流河還是保持扎龍溼地為案例,引導考生向兩個方向思考並作出判斷,如果選擇前者,可防止鹽分富集,減少泥沙淤積,擴大魚類種群規模,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等;如果選擇後者,則體現出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幹擾,有助於保持溼地水量穩定,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溼地環境變化等。

再如,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36題第4小題,考生通過案例分析,可以認為貴安新區氣候涼爽,電力資源豐富且電價低,沒必要支付節能降耗的成本;但也可以認為節能降耗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是可持續發展模式,從而選擇支持節能降耗的觀點。

可見,開放性試題通過提供具有區域性地理問題的不同觀點,關注學生的價值判斷,使學生辯證地思考問題,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品質。

高考前夕查看考場

又如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43題第2小題,要求考生設計依託「佛手山藥」的旅遊項目,考生通過提取和加工信息,可以從旅遊的遊覽、飲食、購物等多方面思考,旨在引導考生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提出對策、建議等,該題設問及作答要求指向不唯一答案,留給考生充分發揮的空間。

地理試題探究性也大大加強,意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探究學習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究地理問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精選材料,增強試題的探究性,引導學生打破常規和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比如,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37題選取的區域是外流區裡的內流區,是特殊的地理區域,具有飛地性質,第1小題材料指出「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但是「烏裕爾河排水受阻卻形成沼澤溼地」,後者有什麼特殊呢?這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進 一步探索。

人聲鼎沸的ga'kao'da'jun

再如,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9-11題以汾川河流域異常降水為切入點,通過提供氣象、水文資料,探究在極端條件下,水、沙、植被平衡關係被打破後,降水、徑流、含沙量、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本題意在通過對地理過程由量變到質變的辯證認知,引導學生科學認識「人與自然和」的大道理,並進行深化和升華。

「冷絲說人文教育」最後總結一下,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注重考查學科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為高校選拔基礎紮實、具有創新潛質的學生。通過加強試題的綜合性,高考地理注重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又通過擴大試題的開放性,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品質,再通過提高試題的探究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相關焦點

  • 2014年廣東高考文綜地理試題點評:整體難度中等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高考結束,廣州卓越教育針對2014年廣東高考各科試題進行了解析,並第一時間公布了2014年廣東高考試題答案,供廣大考試進行估分。以下是2014年廣東高考文綜地理試題點評,請及時查看。
  • 2019高考重慶地理試題點評
    重慶外國語學校地理備課組長代賢勇認為,此次高考的地理試題較2018年總體難度平穩。試題結構與內容有變化,但基本延續2016-2018年風格,穩中漸變引領課改方向,凸顯《考試大綱》中「創設與學習、生活、學科發展密切聯繫的情景,著重考察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試題要求。
  • 浙江高考地理卷共有各式圖表22幅,考查學生這項學科核心能力
    其中,地理試題取材於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注點多種多樣:從浙江某地的「秀珍菇+光伏發電」到日本的芒果種植;從數字產業的發展到半導體產業布局;從機場與城市的協調發展到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從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日落現象到飛機飛過時形成的白色雲帶;從自然災害的形成原因到災害的監測系統等,培養學生分析其背後形成的地理原理和規律的能力,注重考察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保持一貫風格,也進行了適當的創新。  2.滲透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深化關鍵能力考查  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與推理能力,是地理教學的基本目標與任務。這既是地理學科的特性,也是地理教學的難點。地理空間思維與推理能力可以通過地理區域性、綜合性來體現。地理區域性、綜合性是地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也是本套試題重點考查的方面。
  • 有道精品課一線名師解析2019高考全科試題
    考綱沒有變化,那麼高考題的難度也大概率不會有太大波動,或者說知識點上、考察的方法上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同學們不必過於擔心,哪怕你是理轉文或是藝考生,只需要跟著老師踏踏實實地學習,老師來研究考題變化和方向就OK啦。然後還是說兩個新東西。
  • 回歸單科考試,難度有升有降!名師分析物理、化學、歷史和地理試卷...
    明年實行新高考後,物理考試會變成單科考試,總體來說,難度將有所下降。因為原來的理綜題量較大,大部分學生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全部題目。物理是一門綜合學科。高考試題近年來的趨勢更側重於物理基礎原理考核及知識點與生活相結合,反而弱化它跟其他科目的關聯性。
  • 2018全國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
    地理:把脈考綱精準備考  解讀人: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郭文莉  與2017年相比,地理學科2018年的考試大綱說明從能力要求、考試範圍、試卷結構等方面來看均無任何變化。預計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難度、知識點布局、命題特點等會延續往年的風格,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掌握情況,突出對地理學科素養的考查。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高考地理試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延續了以往特點,給考生以熟悉感和親切感。試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綜合考查為主線,通過優選考試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維品質,實現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
  • 藝考文化課丨高考地理二輪複習策略,高分必備
    1、側重方法,夯實基礎 高中地理三大板塊即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此,複習以區域作為綜合和運用知識的基礎,逐漸形成綜合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上海高考新政下高中6科目試題難度:應介於高考和合格考之間
    上海高考新政下高中6科目試題難度:應介於高考和合格考之間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通訊員 焦葦 2016-10-09 08:59
  • 「小高考」難度究竟如何 南通名師點評
    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考生認為今年「小高考」難度不大,試題靈活,全面二孩政策、抗戰勝利70周年、引力波、「習馬會」等熱點入考卷。對於能否「衝A」成功,考生回答各有不同。那麼,今年「小高考」難度究竟如何,又有何導向性呢?昨天,記者邀請了市一中各科名師對今年考題作出點評。
  • 試題庫 | 2020年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學科試題答案
    北京2020年將首次實施新高考,由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3+3選考」模式,此次模擬測是一次重要的演練。  繼上海、浙江實行新高考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份也將與2020年執行新高考。前期,山東已經進行了全省模擬考。疫情期間,北京的高考適應性測試改為居家統考。但考試試題受到考生和家長的極大關注。山東等省份的考生完全可以在家自行進行測試診斷,再次感受下新高考的題型和難度。
  • 2016年高考北京地理試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素材,強化地理內容中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從地理學的視角,欣賞傳統優秀文化的博大精深。2016地理試題延續了2015年試題中關注我國古代科學理論如二十四節氣的內容,引導學生感悟祖國文化中對人地關係規律的正確認識。
  • 2020山東新高考全省模擬考試題分析(悅好教育版)
    綜合來看,雖然以後高考不一定意味著就這樣看,但這次統考的語文試題至少意味著以後的語文高考試題會越來越靈活。語文試題朝向考查語文素養的方向變一變也好,這樣有助於學生注意對平常語文的學習與積累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所以,以後的語文學習不能只關注於考前「磨槍」,一定要更注重平常的日積月累,逐步提高語文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 2020高考地理難度「史詩級」?衡中名師總結4點新變化
    來源:河北衡水中學2020年文綜地理全國Ⅰ卷堅持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接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落實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試題整體難度比去年大,保持了穩中有「變」,變中求「新」。三、創設了新的情境形式,增加自然部分的考察1.試題情境創設方面有所改變,部分設問方式進行了大膽創新,注重地理過程推理及地理要素關聯分析。
  • 浙江省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
    「穩定」指試卷題型結構、難度係數、命制風格等方面與2019年保持一致,給受疫情影響的考生提供熟悉的「界面」;「提升」指在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等考查內容上科學提升語文命題的質量,進一步加強高考的選才功能和教學引導作用。今年語文高考命題高度重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高考試題點評·英語|題目更加靈活 作文話題生動有趣
    點評人: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任蒞蓉今年高考的英語試題(全國Ⅱ卷)從容量、難度、區分度來講,基本和去年持平,體現了近年來英語高考試題「穩」的特點。從知識考查範圍來看,本次試題以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為主,同時考核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和思辨能力,符合高考作為人才選拔性考試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一、題目「穩中有變」,體現創新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 2017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二)地球運動  考點分析  地球運動在綜合題中考查佔10--12分;  14年27題考查:日出早晚問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晝夜長短變化;  重要性  地球運動地理意義是地理高考複習中的重難點,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成為體現地理高考試題難度的重要知識點。
  • 高考試題點評·英語 | 題目更加靈活 作文話題生動有趣
    點評人: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任蒞蓉今年高考的英語試題(全國Ⅱ卷)從容量、難度、區分度來講,基本和去年持平,體現了近年來英語高考試題「穩」的特點。從命題角度來看,今年的題目更加靈活,延續了去年高考「穩中有變」的特點,對學生的篇章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語言素材來看,語言地道、貼近生活,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從知識考查範圍來看,本次試題以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為主,同時考核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和思辨能力,符合高考作為人才選拔性考試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 福建高考試卷命題啥特點?請看泉州一線老師分析
    張旭陽(泉州九中數學教研組長)——今年高考數學重點考察基礎知識和應用,試題穩中求新、求變,難度比去年有所提升,文理共題分值增加。試卷對高中基礎內容在選擇題、填空題中進行了有效的考查。今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體裁多樣題材豐富,包括了就/創業指導、老師幫助建立學生自信、智能鍵盤、空氣品質等內容,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和勞動精神的考查。而完形填空題則以新聞報導形式出現,試題素材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考察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區分度大、考點效度高,主要測試考生語篇圖式建構能力和詞語知識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