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計數系統都採用10進位,但為什麼在描述時間上要用60進位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說法。
有人認為在古羅馬帝國,最吉利的數字是6和0,因此在古羅馬時期,帝國人民就採用60進位,而後這種計時方法因通商而傳播開來,並沿用至今。
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時間是按天幹、地支60甲子來劃分的,這是中國古人根據「易經」進行換算的一種方式。
另一種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的觀點認為,60的可分性(divisibility)更好。
10隻有2和5兩個約數(divisor),而60有1、2、3、4、5、6、10、12、15、20、30、60這12個約數。
而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某一數被分成2、3、4、5等分的情況,所以60進位比10進位更容易避開小數(decimal)的複雜計算。
你現在了解了嗎?
今日推薦
divisibility [d,vz'blti] n. 可分性
divisor [dvazr] n. 除數;因子
decimal [desml] n. 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