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人,這47個「15分鐘生活圈」正在規劃中!

2020-12-13 騰訊網

15分鐘可以走多遠?

按照正常散步的速度計算

5分鐘大概可以走200-300米

10分鐘差不多能走500米

15分鐘800-1000米

快的話是1500米

在你家附近

步行15分鐘以內

800-1500米的地方

有學校嗎?有醫院嗎?有銀行嗎?

衣、食、住、行全能解決嗎?

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能買到嗎?

有其他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設施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出門就有果蔬超市

抬腳就是公園綠地

分分鐘就到學校衛生站……

在不經意間

15分鐘生活圈的模式

已經悄悄扣響銀川人的生活大門

01

城市越來越好

銀川人樂享15分鐘生活圈

銀川

近日,《銀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已經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也正式納入到了規劃體系中,47個15分鐘生活圈初步劃定。

社區生活圈作為重要的規劃創新理念

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至關重要

隨著城市人口聚集

城市越來越大

現代化城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發展短板

幸福感、獲得感

取決於家門口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是否完善

這讓銀川城市建設者

不得不用繡花功夫勾勒宜居生活

構建15分鐘生活圈

是推進城市文明發展進程的

一個重要步驟

15分鐘生活圈

也成了醫治城市快速發展短板的一劑良藥

#銀川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科負責人表示:

「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在居民步行5分鐘、10分鐘、15分鐘的可達範圍內,分級配備生活所需的各類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區生活平臺。

聚焦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內容,15分鐘生活圈的布局統籌了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娛樂休閒等基礎保障類設施和改善提升型設施,對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和配置提出了更能滿足市民需求的要求。

相信大家和發布君有同樣的感受

在提升生活幸福感、體驗感這方面

銀川所做的努力從未停止過

01

教育方面

今年,銀川市自然資源局結合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陸續規劃新增了18處幼兒園、5處小學、2處中學。

02

醫療方面

為了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城市新區和資源薄弱區集聚,市自然資源局陸續完成了自治區中醫院擴建、銀川市兒童醫院擴建和閱海萬家E區、玉皇閣北街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址工作。

03

街道治理方面

在系統梳理了中心城區的路網結構後,多條斷頭路、瓶頸路貫通一新,多條背街小巷成了文藝小巷、網紅打卡地。

04

停車方面

為了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市自然資源局充分利用政府儲備用地、街頭邊角地等規劃為停車場用地,陸續增加社會公共停車泊位10000餘個。

05

綠化方面

通過均衡布「點」、見縫插綠,市自然資源局攜手多個部門豐富完善小微公園規劃建設,按照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和「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宜居城市目標,近7年來已在全市建設小微公園58處。

在教育資源的倒轉騰挪、均衡布局中

在地下空間、閒置土地的精密利用中

在立體過街天橋的精準選址中

15分鐘生活圈

正一點點從銀川人腳下延展開來

02

滿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

47個15分鐘生活圈已經布局

目前,《銀川國土空間規劃(2019-2035)》將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納入到規劃編制體系中。

#據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沈愛紅介紹:

按照完善「城市主中心-地區中心-社區中心」三級公共活動中心體系、搭建「兩帶六軸多中心」格局的要求,銀川市中心城區將劃分47個15分鐘生活圈,這些15分鐘生活圈將對城市功能進行統籌布局,交通、教育、醫療、養老、託幼、公園、體育、商業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將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目前,市自然資源局已經按照15分鐘生活圈規劃建設要求,對現有的控制性詳細規划進行查漏補缺,計劃逐步分級配備生活所需的教育、醫療、停車、綠地等各類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

47個15分鐘生活圈中

興慶區10個、金鳳區24個

西夏區9個、賀蘭縣4個

平均每個生活圈約能服務4萬人

這些15分鐘生活圈

將以1000米為半徑構建起

15分鐘可達、適宜的公共服務網絡

15分鐘生活圈必須配備教育設施(中小學、幼兒園)、醫療衛生服務設施(社區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養老設施(養老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商業服務設施(農貿市場)、文化與體育設施(運動場地、文化活動站等)以及公用設施與公共運輸場站設施(停車泊位)等。

15分鐘生活圈強調

完善性、緊湊性和便捷性

使居民抬腳可達

抬眼可望、觸手可及

目前

銀川市已經開展了一系列

基於優化城市空間品質

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工作

沈愛紅告訴記者,後疫情時代更要提升城市韌性,銀川市自然資源局正進一步研究「五分鐘生活圈」,在小區封閉情況下保證小區的正常運轉

這麼密集的「15分鐘生活圈」

生活其中

幸福指數

滿滿滿!

你們

期待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來源:銀川發布

責編:馬俊

編輯:龍歐宇

相關焦點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
    「15分鐘生活圈」將不以行政區劃,而是以人的活動尺度來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方便居民生活。  據研究顯示,15分鐘內的步行時間,是較多人可以接受的步行時間。老年人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10至15分鐘,一方面是由於老年人生活節奏慢,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強;另一方面步行是老年人常見的健身方式之一,對時間的敏感性就比較弱。中青年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5至10分鐘,比老年人短。
  • 濟南110個街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太方便!在這試點...
    重大消息濟南將劃定110個街區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以後在這些街區不論是出門取錢,買菜還是健身,看病步行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是不是感覺很棒並且110個街區如何規劃目前王舍人、制錦市街區選為改造典範「15 分鐘社區生活圈」,是指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 長沙縣重點規劃打造22個「15分鐘生活圈」
    長沙晚報記者 姜國 通訊員 林暢   站在向陽路與板倉路交會處,吳創環顧四周,風尚酒店的法式風格建築優雅而有國際範,中茂城玻璃幕牆流光溢彩,不遠處,高聳的摩天輪在藍天白雲下緩緩轉動……這一刻,他有點恍惚,仿佛置身自己常去的長沙市中心。實際上,這就是自家樓下的風景。
  • 來自15分鐘生活圈的西寧幸福感
    自我市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圈」以來,市民生活品質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強……這也為西寧市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助力加碼,說起來自「15分鐘幸福生活圈」的西寧幸福感,市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個「圈」串起我們的幸福生活
  • 九裡亭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圈」有哪些規劃和亮點?
    以家為中心,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享有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這樣的美好社區生活你是不是很嚮往呢?近日,市規劃資源局發布了15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試點區域。
  •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看長寧如何打造→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上海城市2035總體規劃」明確提出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概念,其旨在打造社區生活的基本單元,即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配備居住、就業、交通、服務、休閒等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 濟南中心城114個街道劃定「15分鐘生活圈」 其中歷城區最多
    走出家門,在15分鐘步行範圍內,就可以享受到「衣食住行、文教體衛」等基本服務,絕對是「嚮往的生活」了。20日,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自去年4月啟動編制的《濟南15分鐘社區生活圈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形成研究成果。
  • 78個15分鐘生活圈!蘭州中心城區未來這樣發展……
    蘭州中心城區劃分78個15分鐘生活圈在詳細規劃編研和空間治理情況方面,蘭州市自然資源局詳細規劃編制科科長趙莉介紹,近期,市自然資源局編制完成了《蘭州市十五分鐘生活圈配套設施規劃研究與導則》,15分鐘,是以步行尺度丈量的服務半徑。
  • 濟南要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怎麼搞你說了算
    針對現狀公共服務不足、居民需求多樣化、步行可達性差、新舊城區差異明顯等問題,濟南規劃局在16日向社會公布了濟南15分鐘社區生活圈專項規劃研究初步方案,通過對老城區、規劃新區和新城區三類生活圈空間模式,打造一個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 步行15分鐘內就能到達!你知道身邊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嗎?
    什麼是15分鐘便民生活圈?「15分鐘便民生活圈」是指在住宅小區,居民步行15分鐘的時間內,要規劃配套養老、醫療、教育、購物、交通、健身休閒等各種生活必需的配套設施,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細心的小夥伴應該注意到 現在柯城的各個小區都有15分鐘便民生活圈啦! 走進荷花街道新荷社區冠苑小區, 15分鐘便民生活圈導視圖就清晰地張貼在大門旁的醒目位置。
  • 鄰裡中心項目開建 海鹽武原暖心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今年,海鹽縣武原街道通過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為居民們構建「幸福生活圈」。近日,武原街道京浦花苑北鄰裡中心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社區15分鐘生活圈」布局規劃的6個社區鄰裡中心便民服務點之一,位於城東路西側,鹽平塘東路東側,京浦花苑小區北側,鹽北路南側,總用地面積23024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鄰裡中心、農貿市場、商業用房等,總建築面積約6.25萬平方米,項目估算總投資42000萬元。
  • 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公示 港東新城將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對控規修編方案進行公示。&nbsp&nbsp&nbsp&nbsp港東新城位於濱海新區南部片區的北部,是大港老城區的東拓區域,東至板橋河,南至上高路,西至漢港路排水溝—津歧路,北至港塘路,總用地規模為20.04平方公裡,控規共分為DGa(09)04、05、06、07四個單元,現狀用地構成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村鎮建設用地等。
  • 將蘭州中心城區劃分78個15分鐘生活圈,未來的城市發展是這樣的……
    蘭州中心城區劃分78個15分鐘生活圈在詳細規劃編研和空間治理情況方面,市自然資源局詳細規劃編制科科長趙莉介紹,近期,市自然資源局編制完成了《蘭州市十五分鐘生活圈配套設施規劃研究與導則》,15分鐘,是以步行尺度丈量的服務半徑。
  • 四季都會新品面市,為北上海15分鐘生活圈注入活力
    四季都會新品面市,為北上海15分鐘生活圈注入活力 踏著2020年的尾聲,位於上海寶山楊行鎮的熱銷樓盤四季都會再推出兩大產品。
  • 企業拿地規劃需配建教育醫療等設施,武漢從源頭打造「15分鐘生活圈」
    4宗地塊均是涉住宅用地,規劃分別要求配建養老設施、幼兒園、社區服務機構。企業拿地有門檻,規劃設計有要求,武漢著手從源頭打造「15分鐘生活圈」,提升市民生活質量。本場土地拍賣包括東湖新技術開發區3宗、蔡甸區1宗,出讓總面積約20.71萬平方米。
  • 河北黃驊:15分鐘生活圈 讓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黃驊市航拍圖。通訊員 盧騏銘 攝長城網記者 董輝 通訊員 盧騏銘「在黃驊,15分鐘能做什麼?」該小區只是黃驊市292個小區的一個縮影。伴隨著黃驊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推進,該市堅持硬體軟體一起抓,全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從市內任何一個小區步行15分鐘,都能找到一家便民超市、一座運動場、一處文化活動中心、一家醫療服務機構……並以推行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提供優質高效公共服務,讓市民過上了文明幸福的好生活。
  • 為居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原標題:為居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本報訊(記者翟蘭蘭 通訊員熊剛 楊長權 熊白莉)家住沌陽街聯投半島小區的劉婆婆去社區辦老年證,不再需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長途跋涉,而只用下個樓就能搞定。昨天,記者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了解到,為讓轄區居民能夠享受「15分鐘生活圈」的便利,將原轄的33個社區重新「塑形」。
  • 廣州槎頭將建高品質社區 三線地鐵匯聚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令人關注的是,片區將側重發展居住功能,住宅建築面積多達56%,並實現交通零換乘一站式服務以及城市綜合體「15分鐘生活圈」便民體驗。三線地鐵、一線江景外加便民體驗,這意味著槎頭未來將擁有高品質的社區。該規劃明確了全市60個場站綜合體的用地範圍和交通配套設施規模,槎頭站便是其中之一。據悉,槎頭站場站綜合體為槎頭站東西側兩個地塊。東地塊正在實施軌道交通工程的徵收工作,徵收紅線尚未確定,目前暫不具備綜合開發條件,因此本次控規暫不進行調整。西地塊為市土發中心已實物收儲用地,此次控規即結合土地收儲實際情況及綜合體近期建設需求,擴大槎頭站綜合體西地塊的用地範圍並優化規劃方案。
  • 煙火市集來了 開福區首個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建成
    王家壠社區庭院鄰裡中心是巷子裡的「15分鐘生活圈」重要一環。螺螄殼裡未必真能做道場,但開福區卻在0.4平方公裡的老舊街巷裡建成了一個便捷有序卻又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小巷「15分鐘生活圈」。  3日是元旦小長假最後一天,開福區首個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在東風路街道王家壠社區迎來新年第一撥客流。
  • 石獅打造社區「15分鐘生活圈」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10月14日上午,來自江西省的小吳到金曾社區公共服務站辦完相關登記工作後,想就近找個超市購置生活用品。經工作人員示意,小吳用手機掃了掃牆上《金曾社區「十五分鐘生活圈」示意圖》對應的二維碼,立馬獲取最近的德輝超市位置及導航路線。事實上,除了金曾社區,石獅市其他26個社區也都構建起便民、惠民、利民的社區「15分鐘生活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