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黃驊:15分鐘生活圈 讓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2020-12-20 河北頻道

原標題:河北黃驊:15分鐘生活圈 讓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黃驊市航拍圖。通訊員 盧騏銘 攝

長城網記者 董輝 通訊員 盧騏銘

「在黃驊,15分鐘能做什麼?」「出門吃飯,超市購物、廣場健身,到綜合文化站學習書法……給我十五分鐘時間這些需求統統都能搞定。」面對記者的提問,家住河北省黃驊市金都雅居小區的沈桂康給出了這樣一份答案。

沈桂康告訴記者,他所居住的小區周邊學校、醫院、餐館、超市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除衣食住行外,社區服務中心還配備有黨員活動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日間照料室等多個功能室,小區的配套設施齊全,大大方便了居民們的日常生活。

該小區只是黃驊市292個小區的一個縮影。伴隨著黃驊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推進,該市堅持硬體軟體一起抓,全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從市內任何一個小區步行15分鐘,都能找到一家便民超市、一座運動場、一處文化活動中心、一家醫療服務機構……並以推行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提供優質高效公共服務,讓市民過上了文明幸福的好生活。

每天一大早,家住黃驊市方莊佳苑小區的劉孟利大爺都要到小區南面新開業的驊東便民市場轉轉,買菜的同時順便鍛鍊身體。「原來買菜都得去2裡地外的馬路市場,不但市場環境髒亂差而且很多食品衛生得不到保障。這個新市場不但環境好了,海鮮區、蔬菜區還都分開,讓人買菜也放心。」談及前後變化,劉孟利深有感觸地說。

居民在家周邊公園看書。通訊員 盧騏銘 攝

便民設施的建設是黃驊市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一大特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該市堅持把解決民生實事作為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大力推進購物、娛樂、醫療等便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服務保障力度,確保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

為實現全市所有小區「15分鐘生活圈」全覆蓋,黃驊市堅持以群眾視角優化資源配置,從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入手,投資1.4億元實施了老舊小區及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完善了水、電、氣、管、路等基礎設施,安居小區、教育家園、鹽場小區等30多個小區舊貌換新顏;投資1200餘萬元開展了「社區服務中心達標提升工程」,改造後該市各社區服務中心面積均達到5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超過3000平方米,圖書室、健身房、文化活動室等各功能室一應俱全,為市民享受「15分鐘生活圈」便利提供了堅強物質保障。

在推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為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黃驊市建立起「街道-社區-網格」相互支撐、無縫覆蓋的組織管理架構,編織了一張覆蓋全市的為民服務大網,實現「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服務零距離」,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效能。「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忒到位了,他們直接上門給我辦理高齡老人補貼手續,我連家門都不用出就把錢領啦!」家住驊西街道安居社區的 87歲老大爺王連友開心地說。

「時代進步,百姓的需求在變,『15分鐘生活圈』的內涵也要不斷創新。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黃驊市建成了以公園、廣場為代表的等休閒設施,貿易城市場提升、驊東市場新建等工程順利完工,新客運站、緊密型醫聯體等一大批民生設施建成開放,將為市民提供更多生活便利,讓百姓收穫更多幸福。」黃驊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來自15分鐘生活圈的西寧幸福感
    「『15分鐘幸福生活圈』,過去想都不敢想,但現在來看,真的實現了。」  「15分鐘,以前能幹的事情太少,現在能幹的事情太多,不僅時間節省了,而且有地方健身、有廣場休閒、能就近送孩子上學的憧憬都實現了,生活品質比以前提升了很多。」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
    「15分鐘生活圈」 讓生活的腳步更從容圖為鳳凰世嘉第二社區「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15分鐘生活圈」將不以行政區劃,而是以人的活動尺度來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方便居民生活。  據研究顯示,15分鐘內的步行時間,是較多人可以接受的步行時間。老年人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10至15分鐘,一方面是由於老年人生活節奏慢,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強;另一方面步行是老年人常見的健身方式之一,對時間的敏感性就比較弱。中青年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5至10分鐘,比老年人短。
  • 15分鐘,「圈」出幸福宜居未央
    在城市多中心格局下,區域價值以中心為原點層層凸顯,人們常以15分鐘生活圈,來定義美好舒適生活的標準——即在15分鐘步行範圍內,就能方便地解決大到社保、醫療、文化、體育,小到繳費、買菜、吃飯、美容等各類生活所需。「15分鐘便民服務圈」的概念也呼之欲出。
  • 麒麟區珠街街道: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便捷生活近在咫尺
    掌上曲靖訊 為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曲靖市珠街街道在轄區內的4個社區分別規劃「15分鐘便民生活圈」,為社區居民解決生活、就醫、就學、休閒娛樂等問題,讓社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15分鐘便民生活圈」既社區居民15分鐘步行範圍就能到達的地方,這些地方包括醫療教育機構、文體活動場所、公共衛生間、超市、市場等。「現在買菜、看病都很方便,娃娃讀書也近,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住在珠街社區的王大媽笑著說。此外,為方便群眾辦事,珠街街道要求各社區將服務事項集中到社區便民服務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 黃驊網上房展:29個黃驊城區,黃驊新城在建、待建樓盤匯總
    中梁控股集團26載厚積薄發,秉承「為美好生活創造價值」的理念,布局全國,覆蓋20多個省市130餘座城市,打造近400個項目,為180000家庭,540000客戶提供品質生活。發展潛力TOP1,成長速度TOP1,運營能力TOP1,融資能力TOP7,成功踏入「千億房企」陣列,躋身地產20強,成為值得信賴的行業領先品牌企業。
  • 步行15分鐘內就能到達!你知道身邊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嗎?
    什麼是15分鐘便民生活圈?「15分鐘便民生活圈」是指在住宅小區,居民步行15分鐘的時間內,要規劃配套養老、醫療、教育、購物、交通、健身休閒等各種生活必需的配套設施,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每天一大早,孫女士的媽媽會步行5分鐘去裕豐菜場買菜,爸爸和爺爺則走10分鐘的路程前往市民健身公園鍛鍊。吃完晚飯,一家人會趁著散步的功夫,步行15分鐘去大潤發超市逛一逛。在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同時,小區藉助創文契機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健身器材、休閒涼亭等設施煥然一新,進一步完善了小區居住環境和生活服務水平,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 銀川人,這47個「15分鐘生活圈」正在規劃中!
    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也正式納入到了規劃體系中,47個15分鐘生活圈初步劃定。 」是在居民步行5分鐘、10分鐘、15分鐘的可達範圍內,分級配備生活所需的各類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區生活平臺。
  •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看長寧如何打造→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上海城市2035總體規劃」明確提出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概念,其旨在打造社區生活的基本單元,即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配備居住、就業、交通、服務、休閒等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 石獅打造社區「15分鐘生活圈」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10月14日上午,來自江西省的小吳到金曾社區公共服務站辦完相關登記工作後,想就近找個超市購置生活用品。經工作人員示意,小吳用手機掃了掃牆上《金曾社區「十五分鐘生活圈」示意圖》對應的二維碼,立馬獲取最近的德輝超市位置及導航路線。事實上,除了金曾社區,石獅市其他26個社區也都構建起便民、惠民、利民的社區「15分鐘生活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河北的黃驊,一座走向星辰大海的北方港口
    提起渤海灣邊濱海城市,大家張口就可以說出天津、秦皇島、唐山等耳熟能詳的城市,其實河北還有瀕臨渤海的小城,名字叫黃驊。黃驊市,位於河北省東部,渤海灣西岸,河北省轄縣級市,由滄州市代管。這是河北唯一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市,此地因紀念1943年犧牲於此的冀魯邊區司令員、革命烈士黃驊而得名。
  • 鄰裡中心項目開建 海鹽武原暖心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15分鐘可以走多遠?最快可以步行1500米。15分鐘能幹什麼?可以滿足購物、買菜、理髮等民生需求。今年,海鹽縣武原街道通過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為居民們構建「幸福生活圈」。近日,武原街道京浦花苑北鄰裡中心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社區15分鐘生活圈」布局規劃的6個社區鄰裡中心便民服務點之一,位於城東路西側,鹽平塘東路東側,京浦花苑小區北側,鹽北路南側,總用地面積23024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鄰裡中心、農貿市場、商業用房等,總建築面積約6.25萬平方米,項目估算總投資42000萬元。
  • 九裡亭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圈」有哪些規劃和亮點?
    以家為中心,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享有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這樣的美好社區生活你是不是很嚮往呢?近日,市規劃資源局發布了15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試點區域。
  • 濟南要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怎麼搞你說了算
    針對現狀公共服務不足、居民需求多樣化、步行可達性差、新舊城區差異明顯等問題,濟南規劃局在16日向社會公布了濟南15分鐘社區生活圈專項規劃研究初步方案,通過對老城區、規劃新區和新城區三類生活圈空間模式,打造一個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 上海松江「圈」出15分鐘美好生活
    一場太極、一把綠菜、一次散步,這些細枝末節裡的幸福源於松江區傾力打造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3平方公裡、15分鐘路程,就能滿足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近年來,該區緊緊圍繞居民的衣食住行,從養老、醫療、健康、文體、購物等多方面共同發力,營造便利、健康、共享的品質空間,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為居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原標題:為居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本報訊(記者翟蘭蘭 通訊員熊剛 楊長權 熊白莉)家住沌陽街聯投半島小區的劉婆婆去社區辦老年證,不再需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長途跋涉,而只用下個樓就能搞定。昨天,記者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了解到,為讓轄區居民能夠享受「15分鐘生活圈」的便利,將原轄的33個社區重新「塑形」。
  • 社區志願者手繪「15分鐘生活圈」 為居民提供民生地圖
    近日,一張「光華社區『15分鐘生活圈』」手繪地圖引來蘇錦街道光華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讚。這張「15分鐘生活圈」手繪地圖,以姑蘇區政府為中心,以步行、騎車或是公交15分鐘內為限向四周輻射,標註了銀行、菜場、超市、醫院、衛生服務中心、電信移動聯通、市民健身中心、圖書館、商業廣場、學校、派出所、社保中心、行政中心、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黨群服務中心等,涵蓋了光華社區轄區內的政務服務、社會事業服務、生活配套服務場所。
  • 濟南中心城114個街道劃定「15分鐘生活圈」 其中歷城區最多
    走出家門,在15分鐘步行範圍內,就可以享受到「衣食住行、文教體衛」等基本服務,絕對是「嚮往的生活」了。20日,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自去年4月啟動編制的《濟南15分鐘社區生活圈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形成研究成果。
  • 長沙侯家塘街道推出「15分鐘生活圈」手繪地圖
    手繪地圖帶你暢玩侯家塘 「15分鐘生活圈」內購物閱讀健身醫療停車等信息盡在掌握 侯家塘街道推出的「15分鐘生活圈」手繪地圖,既萌趣又實用。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 攝 長沙晚報8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走出家門不到15分鐘,你可以購買到新鮮的菜蔬水果和日用百貨,也可找到閱讀和健身的最佳場館,還能享受醫療、養老、停車等全方位優質服務,而這些場所你只需打開一張實用又萌趣的Q版地圖,就能順利找到。
  • 美蘭區潮立方美食街15分鐘便民生活圈啟動
    美蘭區潮立方美食街15分鐘便民生活圈啟動儀式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9月21日電 9月20日上午,美蘭區白龍街道15分鐘便民生活圈潮立方美食街正式啟動,這是美蘭區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打造椰城全域旅遊美食新名片的又一重要舉措。
  • 濟南110個街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太方便!在這試點...
    重大消息濟南將劃定110個街區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以後在這些街區不論是出門取錢,買菜還是健身,看病步行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是不是感覺很棒並且110個街區如何規劃目前王舍人、制錦市街區選為改造典範「15 分鐘社區生活圈」,是指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