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景區「籤名」刻傷塔墓林

2020-12-25 壹點說

西安大雁塔是一處5A級景區,據說是唐玄奘為了存放經卷佛像,而建造。大雁塔是我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悠久的文化和歷史。

就在大雁塔高牆內,位於大雁塔左前方的位置,有一處塔墓林。塔墓在佛教徒的心目當中極其的神聖,那裡是寺院高僧的安息之地,是個十分莊嚴的地方。然而,在一些遊客的眼中,卻變成了見證足跡的「籤名牆」。

每一座塔墓的磚體上都幾乎被寫滿了「籤名」或「到此一遊」。

有人還留下了籍貫地,似乎在提示後來的遊客,有他這麼一號人物來到此處並提字。

提字文化,在我國歷史上就一直存在著。往往都是某位名家到達某處之後,常常提字以作收藏或留念。有些在後來甚至成為了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大雁塔景區的這些「提字」卻顯得扎眼。不僅成為不了文化,反而是對文化的一種踐踏。

對於提字的遊人來說,你的名字不僅不能被後人所牢記,反而會遭到後人的唾罵。

在歷史的痕跡之上塗鴉,並不能彰顯你的氣質,反而體現了你「前所未有」的庸俗和「卑劣的品質」。

愛護歷史文物,人人有責。對此,你有什麼看法,不妨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陝西塔—西安塔—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長安年間(701年-704年),朝廷又對大雁塔進行了第三次修建,武則天打破了唐朝佛塔業已形成的陽性奇數層高的慣例,將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數10層。(另一說,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捐資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為七層青磚塔。
  • 為何說大雁塔不僅是一座塔,竟然還代表了西安的歷史文化高度?
    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標和象徵。整座建築氣勢恢宏,造型簡潔大方,比例適中,風格古樸清新。據說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唐代磚塔。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每一個到西安的遊客都可以去的地方。它位於市區,有四個連接巴達,許多巴士可以直達,你還可以享受全國最大的音樂噴泉。事實上,西安不僅有一座大雁塔,還有一座小雁塔。
  • 探訪深圳兩大著名景區 「到此一遊」刻傷錦繡中華
    蓮花山桉樹被示愛刻字所傷。  南峰塔數十處出現  「到此一遊」字眼  「景區內有一座塔上已經被人亂畫的不成樣子了。」在景區內一位保安員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景區內南峰塔看到,該塔約十幾米高,繞塔一周後,記者看到該塔一至兩米高處的外牆上均被密密麻麻、深深淺淺寫滿了文字,有的是用白色粉筆的,有的是用硬物刻上去的,不僅外牆被塗滿了文字,塔的內部也遭了塗鴉。記者粗略一數,內外牆壁上有不下幾十外上寫著「到此一遊」。
  •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這話很真實!塔內有文化,塔外有傳承
    一是這裡位於市區,地理位置好;二是大雁塔本身就是西安的象徵,實在不該錯過;三是以大雁塔為中心,周邊衍生了一系列景區,如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等,可逛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再次,大雁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西安文物古蹟中最珍貴的……本次我們就從塔文化開始聊聊大雁塔吧!
  • 太原雙塔大景區能否成為太原的「大雁塔景區」
    大雁塔景區(大唐不夜城景區)是西安的四大王牌景區之一,也是作為大唐帝都的西安展示盛唐氣象的兩大核心景區之一。中國的古塔眾多,但成功開發的寥寥無幾,大雁塔無疑是最成功的。大理三塔很有名,但開發比較原始,有些旅遊團甚至只是路過三塔時讓遊客在大巴上遠觀一下。
  • 一個平凡的塔:大雁塔
    一個平凡的塔:大雁塔曾經,遊遍了許多的山水,以為山水才能夠算上是詩情畫意,有著樸素的自然之情,可不料走過了一些古鎮和古舊的城牆,才明白並不是那樣的,即便是殘垣的城牆與青石瓦礫,也依舊透露著一些秀氣,而它散發的書香氣息並不亞於山水墨畫的。
  • 大雁塔有哪些建築特色
    【學員問題】大雁塔有哪些建築特色?  【解答】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2011年1月17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正式獲批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大雁塔也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絲綢之路申遺中國段22處申遺點之一。
  • 大雁塔:塔下題名處,居易曾作少年遊
    在唐朝的時候,每當新科進士及第後,大唐的皇帝都會在杏園賜宴,並舉行曲江聚會飲酒、慈恩塔下題名等風俗活動。而筆者從小就很喜歡盛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在金榜題名以後,在大雁塔下寫了一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這次在西安旅遊,筆者便刻意前往大雁塔走了一遭。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家做一番介紹。
  • 龍泉寺「三絕」之普濟和尚墓塔
    五臺山龍泉寺有聞名遐邇的「三絕」,影壁、漢白玉石牌坊和普濟和尚墓塔。龍泉寺內三座院落橫向排列,相互聯通,又各有山門,自成格局。東院叫殿院,中西兩院為塔院,中院的塔叫普濟塔,是南山寺普濟和尚的墓塔,雕刻的異常精緻。
  • 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
    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西安大雁塔景區一遊
  • 順昌縣寶山齊天大聖信俗文化走進大雁塔景區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後,帶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貝葉梵文真經及八尊金銀佛像。為了供奉和珍藏帶回的佛經、金銀佛像、舍利等寶物,經朝廷批准,玄奘親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
  • 大雁塔小雁塔 西安的這些唐塔你去過幾個?
    近日,當人們路過大雁塔時,就會發現大雁塔外側搭起了高高的綠色腳手架。原來,專業人員正在對大雁塔進行塔簷養護養護工程,千年古塔大雁塔迎來了21世紀最大規模修繕工作。  此次養護工程包括管架搭建、磚體表面清理脫鹽、磚體替換、塔體底部潮溼監測等流程,此外還將向磚體表面淋灑文物保護專業試劑,以增加磚體表面抗風化能力。
  • 古代六大名塔排行榜:嵩嶽寺塔第五,大雁塔第二,第一無實至名歸
    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國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很少知道叫黃妃塔,很多人是從《白蛇傳》知道此塔,雷峰塔現在是西湖十景之一。第五嵩嶽寺塔,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簷式磚塔,塔上下渾磚砌就,層疊布以密簷,外塗白灰,內為樓閣式,外為密簷式,塔身呈平面等邊十二角形,中央塔室為正八角形,以其獨特的平面型制和優美的體形輪廓而聞名。
  • 大慈恩寺、大雁塔、賽格、長安大牌檔
    毫不誇張的說,快繞博物館一周了……於是我們當即決定放棄,改天再早點來排隊吧,所以轉道去了大雁塔。這裡要說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到大雁塔距離還是挺近的,我們騎了共享單車,大概花費10分鐘這樣吧。大雁塔是西安很重要的坐標,非常值得遊覽。景區前廣場上玄奘的雕塑熠熠生輝,映襯著不遠處的大雁塔,一瞬間讓人覺得內心平靜。
  • 好好的大雁塔怎麼斜了?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已然成為西安必去的旅遊景區。大雁塔傾斜的原因是什麼?大雁塔景區還有哪些好景色?雖然地下水的補充有可能可以抑止古塔地基的沉降,但是降雨本身會對塔身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
  • 古城西安城坐標、大雁塔
    到西安遊覽時一定要看看大雁塔被視為西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都的象徵。三年唐勇回族,藏族僧經典和建設,七塔高64.5米的。 2011年,西安大雁塔 - 大唐芙蓉園正式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旅遊景區。鵝還公布了首批22分中國段的國家文物局絲綢題詞題詞。
  • 歷史古蹟大雁塔,講述上千年的故事,領略大唐風華
    大雁塔的由來大雁塔從前叫做雁塔,後來因為在長安薦福寺內修築了一座較小的塔,所以這個原本叫雁塔的佛塔,也就叫做了大雁塔。所以大雁塔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大慈恩寺佛塔,一個叫大雁塔。塔身從下到上,慢慢從粗變細,漸漸減少了它的周長,我猜想玄奘在世時,一定經常坐在寶塔的最高處吟誦經文吧。雕刻碑文大雁塔身上到處都刻有經文,從塔座處就可以一睹門楣上的文字,當然是我們看不懂的那種,在塔的底部,還有當時大書法家所寫的碑文,甚至還有後來唐高宗親手豎立在這裡的碑文。
  • 漫遊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雁塔景區是一處佛教聖地,與唐代玄奘法師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是中國最偉大的佛學家玄奘的譯經處,唐僧取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余光中登頂大雁塔:笑稱杜甫登塔肯定沒我快
    參觀大雁塔  華商網訊 8月4日上午,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一行參觀大雁塔。已經86歲高齡的余光中先生一口氣登頂大雁塔,並笑稱「我並不是來追隨杜甫的腳步的,我感覺杜甫在我前面剛剛上去,不過他肯定沒我快」。  老當益壯 一氣登頂大雁塔  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就是這7層塔的魅力
    ,早在唐代詩人們的描繪中所呈現出來, 比如 說岑參就稱讚大雁塔「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塔的的氣勢油然而生。這樣一座磚仿木質結構的塔很特別,遠看幾乎以為是木質的塔,塔總共有7層的高樓,每個樓層裡都有不同的歷史故事和歷史所存在的東西,還有較為著名的佛教人物釋迦牟尼佛像等一一呈現,如今的大雁塔是傾斜的,因為曾經的大雁塔是遭受過破壞。古代的高塔有傾斜的現象很正常,當時的人們沒有如此精密的建築技術,如今的大雁塔也經過數百年,這個大雁塔是磚仿木的結構,雖說有傾斜,但是還是很牢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