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塔下題名處,居易曾作少年遊

2020-10-19 真主雄鷹

在唐朝的時候,每當新科進士及第後,大唐的皇帝都會在杏園賜宴,並舉行曲江聚會飲酒、慈恩塔下題名等風俗活動。而筆者從小就很喜歡盛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在金榜題名以後,在大雁塔下寫了一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這次在西安旅遊,筆者便刻意前往大雁塔走了一遭。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家做一番介紹。



一、大雁塔與大慈恩寺之間的淵源

或許有些小夥伴發現了,每當談起大雁塔,總是離不開大慈恩寺,而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兩者之間堪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據歷史記載,大慈恩寺的前身是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在位時建造的淨覺寺,該寺後來毀於戰火。唐朝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時任太子的李治為了懷念他的生母長孫皇后,並為她祈求冥福,報答母親的恩德,奏請了他的父親太宗李世民敕建佛寺,太宗皇帝賜名該寺為「慈恩寺」。



在當時,大慈恩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和國立譯經院,佔當時的唐朝首都長安城晉昌坊半坊之地,共分為13庭院、屋宇1897間,堪稱整個大唐長安城最宏偉壯麗的寺院。



慈恩寺建成以後,太子李治又邀請當時的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而玄奘法師又在這裡創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慈恩寺就此成為了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隨後,唐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為「大慈恩寺」。




二、走進大雁塔,一覽前生今世

而大雁塔則在大慈恩寺裡面,最初的功能是玄奘法師從印度歸國以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的地方。



前文已經講過,玄奘法師被唐高宗李治邀請擔任慈恩寺主持,隨後玄奘法師以「安置、保存従西域請回來的經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二是借之以顯大國威風;三是作為釋迦牟尼佛的故跡垂世,供人瞻仰」當做理由,向當時的皇帝唐高宗李治申請建造一座高塔。



而這座新建的佛塔便是雁塔了,之所以後來被稱為大雁塔,則是因為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讓兩者區分開來,所以慈恩寺塔又被稱為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稱為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據說,大雁塔最初的時候每層都存放著舍利,除了保存著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的上百部貝葉梵文真經,大雁塔內一共存有舍利子上萬餘顆。而現如今,大雁塔第二層,供奉著一尊銅質鎏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像,據說是明朝初年的文物,被視為大雁塔的「定塔之寶」。



夜幕即將降臨的前一刻,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個人撐著一把傘行走在慈恩寺裡,望著那古樸而又莊嚴的佛教建築,心情也忍不住激蕩了起來。


【作者簡介】 真主雄鷹,獨立撰稿人、職業旅行者、微博籤約自媒體。

相關焦點

  • 西安的代表建築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大雁塔位於西安城四公裡的南郊,地理坐標為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廣場東路3號,大雁塔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了西安。在西安旅遊可以說是必去的一個景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大雁塔的前世今生。大雁塔幾經風雨幾十年後邊頹廢欲倒了。消息很過傳到朝堂,當時武則天當政,武則天知道後,下令重新修復,據說武則天自己和一些王公貴戚還都各掏了一些腰包。這次使用的是純青磚修成方形樓閣式十層寶塔,登塔攀梯也改為盤道式的。然而經歷歲月的吹打和戰火的破壞雁塔又出現殘破不堪的局面,原來的十層剩下了七層。
  • 陝西塔—西安塔—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長安年間(701年-704年),朝廷又對大雁塔進行了第三次修建,武則天打破了唐朝佛塔業已形成的陽性奇數層高的慣例,將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數10層。(另一說,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捐資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為七層青磚塔。
  • 大雁塔景區「籤名」刻傷塔墓林
    西安大雁塔是一處5A級景區,據說是唐玄奘為了存放經卷佛像,而建造。大雁塔是我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就在大雁塔高牆內,位於大雁塔左前方的位置,有一處塔墓林。塔墓在佛教徒的心目當中極其的神聖,那裡是寺院高僧的安息之地,是個十分莊嚴的地方。
  • 登上大雁塔最高處,俯瞰西安城的美景
    登上大雁塔最高處,俯瞰西安城的美景圖、文/長安18子最近的西安城,難得有這麼晴朗的好天氣,微風拂面,藍天上飄著幾朵白雲,陽光暖暖地普照著大地。11月19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西安另一個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大雁塔。
  • 西安大雁塔:堪稱唐代「摩天樓」1500多年仍傲然屹立
    大雁塔聳立在西安和平門外4公裡處大慈恩寺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裡最大的佛寺。創建於隋代,原名無漏寺。法堂的北面就是塔院,馳名中外的大雁塔就矗立在這裡。大雁塔是玄奘為保存帶回國的大批經典和佛像而奉請建造的藏經塔。創建於唐永徽3年(公元652年)。建造時,玄奘親自背磚運石。最初立塔5層,高60米。因土心磚表,漸次頹壞。
  • 古城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的歷史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時塔為五層,磚表土心。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地的文人學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試(相當於省級考試)結束後,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
  •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這話很真實!塔內有文化,塔外有傳承
    一是這裡位於市區,地理位置好;二是大雁塔本身就是西安的象徵,實在不該錯過;三是以大雁塔為中心,周邊衍生了一系列景區,如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等,可逛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再次,大雁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西安文物古蹟中最珍貴的……本次我們就從塔文化開始聊聊大雁塔吧!
  • 一個平凡的塔:大雁塔
    一個平凡的塔:大雁塔曾經,遊遍了許多的山水,以為山水才能夠算上是詩情畫意,有著樸素的自然之情,可不料走過了一些古鎮和古舊的城牆,才明白並不是那樣的,即便是殘垣的城牆與青石瓦礫,也依舊透露著一些秀氣,而它散發的書香氣息並不亞於山水墨畫的。
  • 為何說大雁塔不僅是一座塔,竟然還代表了西安的歷史文化高度?
    西安曾被稱為長安,是十三朝的都城,其中最著名的是盛唐時期。如今,西安的政治、文化、經濟水平日益提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標和象徵。整座建築氣勢恢宏,造型簡潔大方,比例適中,風格古樸清新。據說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唐代磚塔。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每一個到西安的遊客都可以去的地方。
  • 西安大雁塔,巍然獨立
    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坐落於慈恩寺內。該塔由唐高宗提議建造,並由唐代名僧玄奘從西域歸來後主持建造,又於武則天時代重修。該塔是舊時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之一,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盡收佛學經典,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就是這7層塔的魅力
    大雁塔因近幾年的大唐不夜城,更是不能錯過的,大雁塔的魅力之處便是磚仿木的建築,也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不到大雁塔,不算到 西安 」,不愧是 西安 的代表之一,還是唐朝佛教的建築的藝術魅力的一個代表建築,早在唐代詩人們的描繪中所呈現出來, 比如 說岑參就稱讚大雁塔「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塔的的氣勢油然而生。
  • 古代六大名塔排行榜:嵩嶽寺塔第五,大雁塔第二,第一無實至名歸
    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國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很少知道叫黃妃塔,很多人是從《白蛇傳》知道此塔,雷峰塔現在是西湖十景之一。第五嵩嶽寺塔,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簷式磚塔,塔上下渾磚砌就,層疊布以密簷,外塗白灰,內為樓閣式,外為密簷式,塔身呈平面等邊十二角形,中央塔室為正八角形,以其獨特的平面型制和優美的體形輪廓而聞名。
  • 中國古體詩欣賞;世界名塔,古絲綢之路佛教遺產,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世界名塔,13朝帝京西安歷史遺典。襄國布衣2020絲路萬裡,駝馬兩千載。佛教興盛,與絲路商貿有關。物資的交換,也帶來文化宗教的傳播。唐代聖僧活佛陳玄奘,便應運而成就佛教在中國和世界的傳奇。大雁塔,也在唐貞觀盛世出現。至今已千年之久。祥風集瑞聚關中,十三朝代漢唐隆。絲路萬裡通歐亞,玄奘慈恩譯佛經。梵音道場興長安,撩雲盛世秀古城。
  • 歷史古蹟大雁塔,講述上千年的故事,領略大唐風華
    大雁塔的由來大雁塔從前叫做雁塔,後來因為在長安薦福寺內修築了一座較小的塔,所以這個原本叫雁塔的佛塔,也就叫做了大雁塔。所以大雁塔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大慈恩寺佛塔,一個叫大雁塔。地宮傳言有專家曾經用設備檢測過大雁塔的底部,設備顯示大雁塔底部確實有著大量的空洞,這樣也能夠證明大雁塔的確存有地宮,只是當今人們沒有去仔細查看過罷了。畢竟所有的古老佛塔都有其神秘之處,大雁塔也是這樣的。
  • 余光中登頂大雁塔:笑稱杜甫登塔肯定沒我快
    參觀大雁塔  華商網訊 8月4日上午,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一行參觀大雁塔。已經86歲高齡的余光中先生一口氣登頂大雁塔,並笑稱「我並不是來追隨杜甫的腳步的,我感覺杜甫在我前面剛剛上去,不過他肯定沒我快」。  老當益壯 一氣登頂大雁塔  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 什麼是西安大雁塔?
    >樓閣式方塔(大雁塔主體結構,註:土塈為溼土夯築的風乾磚,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由於磚砌塔身較為厚重塔的內部空間相對狹小僅有中心部位的筒體空間和伸向四邊的門洞(大雁塔內部空間,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 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展現了中國佛教建築和歷史文化
    到西安旅遊,大雁塔是必須要去的網紅打卡景點。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2014年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34;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雁塔大雁塔的塔體成方錐形,七層,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64.7米。
  • 西安旅遊1-----大雁塔
    到達後,稍作休整,開啟我們的西安旅遊。第一站大雁塔,離我們入住酒店很近,可以步行前往,傍晚的音樂噴泉很漂亮。大雁塔位於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又稱「慈恩寺塔」,為保存玄奘從天竺取回的佛經、舍利和佛像等而修建的,玄奘取經後就是在這裡講經譯經的。西遊記我們都熟知,而西遊記中玄奘真人取經後的故事我們可以從大雁塔略知一二。
  • 西安地標大雁塔的前世今生‖未解之謎
    大雁塔是閣樓式磚塔,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米,塔身呈方形角錐體,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螺旋木梯可盤旋而上。唐中宗神龍年間,「塔雁題名」就已形成風俗,凡新科進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園遊宴,然後登臨大雁塔並題名塔壁留念。當年,27歲的白居易成為進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劉滄更豪邁的題下「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驗曲江頭。紫豪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其當時春風得意的喜悅心情可見一斑,後來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題名」的情景。
  • 西安大雁塔:唐僧親自建造,中國的比薩斜塔,五一旅遊的好去處
    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佛家經典,他便在自己住持的大慈恩寺中修建了一處寶塔——大雁塔。),這座塔最初名稱為慈恩寺塔,後來根據玄奘在西域聽聞的當地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改稱雁塔,最終為了與薦福寺內的小雁塔相區別而被改名為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