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前浪」們經歷的高考:語文卷上飆英文 考場外備著洗臉水

2020-12-12 四川在線

2020年7月7日,高考將正式拉開序幕。和往年不同,今年的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

老照片、學生證、高考成績單……一個月來,人們曬出各種舊物,緬懷自己那段奮鬥過的青春歲月。時光荏苒,故夢不老。每一件舊物背後,都有一段獨一無二的回憶。每個人的回憶重疊起來,或許就是一個時代的際遇。

【受訪者簡介】

謝謙,四川宣漢人,生於1956年。先後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分別獲工學學士、文學碩士與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謝謙: 語文卷上寫英語 考前喝了三兩酒

1977年冬,570萬考生走進了高考考場。1978年春天,27.3萬名高考制度恢復後的第一屆大學生踏進了大學校園。宣漢男生謝謙即是其一。「我們宣漢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如果沒有高考,我最多在老家讀個師範,然後在本地當個小學老師,一輩子都這樣,而且這還算是我運氣好。」謝謙坦言。

和謝謙的採訪約在川大江安花園。一進謝謙家門,兩扇書櫃奪人眼球。40多年前,這樣豐裕的藏書,讓多數人難以企及。謝謙回憶,當他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後,「非常振奮,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去借書,因為之前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沒有統一的教材,全國各地都不一樣,不斷地在變化。小學中學,一直都是『混』過來的。」所幸他有自己的軌道,「當時我有個高中數學老師,他對我說,你絕對不要放棄學習!」

雖說如此,謝謙仍倍感壓力,兩個月後,高考在即,「(一起參加高考的)老三屆高中生,雖然10多年沒學了,但人家經過系統的學習訓練,我們學都沒學過。」周末變得彌足珍貴,他得趕著去兩三百人的大禮堂聽老師免費講課。他心中的唯一念頭,是「脫知青籍,走出大巴山」。

語文考試時,須默寫毛澤東的《蝶戀花》。「我失驕楊君失柳……」寫完後,謝謙突發奇想,在空白處還用英文寫了一遍。

考完前三科,科科順利。「我很春風得意,哼著歌到街上麵館,與七八個同學圍坐一桌。讓大家驚喜的是,麵館居然特別推出粉蒸肥肉與紅苕酒,且不要肉票酒票,大家各要一碗肥肉,我卻多要了三兩苕酒。」

所幸三兩苕酒並未阻斷謝謙的大學夢。拿到錄取通知書後,謝謙的北京夢終於成真。1978年3月10日,謝謙第一次在天安門留影。多年後,他一直記得這個日子,「時年21歲零71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彭莉

【受訪者簡介】

漆明,四川成都人,1981年考入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德語專業。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勞動與人力資源業務部主任、成都市律協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漆明: 老師拍下我高考的一瞬間 這張照片成為近40年來的珍存

1981年7月7日,全國高考第一天。在成都市第20中學的考場上,一個16歲女生正奮筆疾書。白底碎花襯衫,黑色及膝裙,髮辮紋絲不亂。濃烈的陽光從窗外透進來,映上了女孩的側臉。一位監考老師走過,用相機定格了這個瞬間。

「我們學校的美術老師專門負責拍照,正好拍了我所在的教室。」39年後,漆明向記者回憶起當年的高考,種種細節,歷歷在目。39年來,這幀照片一直在她相冊的首頁。

「高三時比較懵懂。那時想當翻譯,覺得當翻譯是件挺洋氣的工作。」漆明說,對翻譯的想像來自電影和紀錄片,還來自父親的兩個學生。

回憶起高中生涯,漆明說:「我很認真,但那時沒心沒肺的,屬於上課要講小話的學生。有一次班主任罵了我大半節課,一直罵得我痛哭流涕,然後讓我帶著眼淚回教室。」雖然如此,她卻感念班主任,「我們班主任其實挺好。上晚自習的時候,他還會自己掏錢給我們準備蛋糕什麼的,強制性地要求我們必須上晚自習,怕我們出去玩,把我們管得很嚴。現在想起來,我語文寫作的提高,其實是靠班主任。」

高考前,漆明並不緊張,「因為我們家住在老師宿舍,就在學校裡,所以我不緊張。高考前,我沒有提前去學校,卡在高考鈴響前5分鐘衝進教室。當時好像沒有很擔心成績,因為我對自己要求不高,如果考不上南京大學,非重點第一志願的四川外語學院應該會把我錄取」。

捷報傳來,漆明很平靜,「好像真的沒什麼感覺,覺得跟我爸有個交代了」。初到南京,漆明豁然開朗。她說:「很自由、很興奮,沒有父母管了,之前我爸管得特別嚴。在家時,覺得反正有父母;離開了家,很多東西就需要自己獨立去面對、獨立去思考。這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大學4年,給了我選擇的底氣,這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穫吧。」

【受訪者簡介】

黃立新,四川大竹人,1966年生,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四川人民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黃立新: 考前看了場外國電影 考完後把壓卷的鵝卵石揣回家

當年,18歲的大竹男生黃立新有一個夢,身居江南,日日年年,與書為伴。彼時能看的書不多,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魏巍的《東方》和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的《屠場》。

北大畢業後,黃立新入職出版社,和18歲的夢裡一樣,他真的開始了朝夕伴書的生活。機緣巧合,他所在的出版社,出版了他喜愛的《屠場》。告別北大30餘年後,已任職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多年的黃立新告訴記者,由夢境直抵現實的,是一座叫「高考」的橋。

「一定不能在省內上大學,走得越遠越好,想自己去漂一下、自己去感受一下。」 黃立新坦言,「離開」對自己「很重要」,「18歲以前都在父母身邊,沒到過大城市,去的最大的城市是重慶,也是呆一晚就走了。想離開這個地方,想翻山越嶺看看外面的世界。」按母親的建議,他填報了北京大學,「當時我在大竹縣中學,那個地區最好的中學之一,每年都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中國科技大學」。

重點中學裡,苦學成風。父親給黃立新許了個願,預考出色就給他買個手錶。很快,18歲的黃立新如願得到了一枚30元的鑽石牌手錶。

1984年7月7日,高考來臨。「高考前一天,我一點都不緊張。為了放鬆,父親還陪我去看了一場外國電影,好像叫《西部遊俠》。」這樣的輕鬆沒能持續至高考當天,「我們應屆生縮手縮腳,大氣都不敢出。」黃立新還記得,「考試前,教室裡會準備風油精,讓考生提神。有的教室門口還準備了洗臉盆,讓人洗個臉清醒清醒。有的考生久經考場,已經考了三四次。他們一會洗臉、一會搽風油精,動個不停,跟我們完全是不一樣的狀態。」

每個人的考卷上都鎮著一枚鴨青色的鵝卵石,「壓著不讓考卷被風颳走。離場時,我很緊張,回家後發現,我把鵝卵石揣回來了。」高考三天,黃立新每天都能吃上一個雞蛋,「平時只有過生日時才能吃」。

8月的一天晚上,父親打聽到,黃立新考了455分。這個消息讓黃立新的心情瞬間大黯,「嚇一跳!怎麼這麼低?心跌到谷底了。」柳暗花明。黃立新很快得知,原來所謂的455分,其實是本科錄取線,他的考分為551分。

一天下午,黃立新剛走到校門口,一位中年化學老師笑眯眯地叫住他說:「黃立新!你考上北大啦!」黃立新回憶說:「我很高興,然後去看,我的名字已經寫在黑板上了。」

打開錄取通知書,信封上寫著:「黃立新同志」。「第一次有人叫我『同志』,瞬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打開信封,裡面寫著紅色的『歡迎新同學』一類的字詞,覺得自己成了北大一員,特別驕傲,非常興奮。」

北大四年影響了黃立新的一生,「回想起來,工作這麼多年了,如果是學人文社科的,其實打的整個底子都是在大學,或者說碩士以前。那個時候積澱的東西,決定了你一生。雖然還要繼續教育、繼續學習,但這種底色,在那個時候就打下了。以後,永遠都撿不回來。因為你的心境變了、時間變了,可能沒那麼執著、沒那麼純粹了,而那個時候的純粹是很可貴的。」當記者問及四年大學生活對他最大的影響時,黃立新沉吟了一下說:「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這非常重要。」

考生注意!看考場這些細節看清楚

7月6日,2020高考考生就可以提前進入考場,熟悉考場及周圍環境。對此,省教育考試院發布提醒:考生看考場切勿走馬觀花,需要對交通、考場分布、座位信息等細節儘快了解和熟悉,還要對考點和考場的防疫措施了解到位。

開考前考生可提前前往考試地點進行「踩點」,熟悉考點周圍的環境,將有利於考生做好準備工作,順利進入考試狀態。

去「踩點」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考生應自備口罩前往考點,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可佩戴一次性手套並做好手衛生;進出考點和考場時須佩戴口罩,就座後可不用佩戴口罩。在進入考場時,應配合考點工作人員進行防疫安全檢查。

熟悉考場時,一定要從家裡/高考住的酒店出發,也就是說沿著赴考路線走一遍。算一算,從家或酒店到考場需要多長時間。為了不耽誤考試,考生和送考人員,一定要掌握好時間,最好提前1小時出行,儘量錯開出行高峰期到達考點。路途一定要注意安全,避開高危路段。

「踩點」當天抵達考場後,考生要配合學校的要求,有序進入考場。各考點候考區都有考場分布示意圖,考生在「踩點」時,應認真對照準考證與考場及座位信息是否一致,一定要記準自己考場號和座位號的具體位置。

考生看考場時,防疫語音提示將不間斷循環播放,考生要認真聽考點的防疫語音提示。高考是非常嚴肅的國家教育考試,需要用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考生要根據防疫語音提示充分了解考點防疫措施、安檢流程,準備必要的防疫用品,做好個人防護。

考生「踩點」時,特別要注意仔細閱讀《考場規則》,對考試禁止的事項要提前做好準備。禁止帶入的東西有:手機、手錶、各種電子設備、計算器、紙張等。 據川報觀察

哪些路段管制,如何停車?

成都交警發布高考出行指南

高考臨近,7月4日,成都交警發布中心城區(含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高考考點行車、停車等出行指南,屆時,考點周邊部分路段進行臨時管控。成都交警將安排警力對各考點周邊交通秩序進行維護,請廣大考生和家長配合執勤民警的指揮管理,做到車輛行停有序。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那些年「前浪」們經歷的高考:語文卷上飆英文,考場外備著洗臉水
    1984年參加高考的黃立新:考前看了場外國電影考完後把壓卷的鵝卵石揣回家【受訪者簡介】有的考生久經考場,已經考了三四次。他們一會洗臉、一會搽風油精,動個不停,跟我們完全是不一樣的狀態。」每個人的考卷上都鎮著一枚鴨青色的鵝卵石,「壓著不讓考卷被風颳走。離場時,我很緊張,回家後發現,我把鵝卵石揣回來了。」高考三天,黃立新每天都能吃上一個雞蛋,「平時只有過生日時才能吃」。
  • 那些年的高考:語文卷上飆英文,考場外備著洗臉水
    8月的一天晚上,父親打聽到,黃立新考了455分。這個消息讓黃立新的心情瞬間大黯,「嚇一跳!怎麼這麼低?心跌到谷底了。」柳暗花明。黃立新很快得知,原來所謂的455分,其實是本科錄取線,他的考分為551分。「當時那個場景我記得非常清楚。我們中學校門處有一塊黑板,到了高考錄取季,老師會畫上表格,用毛筆寫上被錄取考生的名字,像紅榜一樣。
  •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難度如何?上110分能算優秀嗎?
    高考順利進行了,首先祝學子們取得優異成績。對於語文科目,一般情況下很難拿到太高的分數,再就是,歷年來大家比較關心的,基本都是作文題目。「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難度如何?上110分能算優秀嗎?」我們逐個分析。
  • 2017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評析
    2017年高考新課標Ⅱ卷語文試題,繼續沿用2015、2016的命題思路,命題比較規範,難易適中,有適當區分度的同時,又能夠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它繼續秉承著「穩中有變」的命題原則,加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回歸了語文本色,更貼近生活。 一、試卷新變化 1.
  • 福州高考百態:家長早起祈禱煮太平面 老師在考場外等待陪伴
    不到8點,福州三中考場外已經擠滿了考生 鄒家驊攝  人民網福州6月7日電 (詹託榮 蔣巍念 鄒家驊)「高考只是她人生一次小小的戰役,不要把自己的東西強加在孩子身上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九點十分,考生已經在試卷上認真作答,在福州三中考點外,一位家長對記者說:「孩子12年重要的學習生涯將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必須要陪她,陪她完成這人生的一場戰役。」  今年高考,福建全省共有18.93萬人參加考試,其中福州有2.94萬人,第一天九點到十一點半考試科目是語文。
  • 2019河南高考語文卷答案解析 全國卷一河南卷語文真題
    2019河南高考語文卷答案解析 全國卷一河南卷語文真題  2019年全國統一高考6月7日開考。2019年河南省高考報名人數超百萬。高考是熱血青春的印記,它見證了我們的拼搏、奮鬥、堅持和成長,它詮釋了什麼是「不負韶華」!2019年高考來了,祝願考生金榜題名,願每位考生合上筆蓋的剎那,有著俠客收劍入鞘的驕傲!
  • 2010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試題評析
    山東省安丘市第一中學 劉慶波  今年監高考,有幸最先看到了山東高考語文試卷。總體評價:整張試卷難度不大,貼近實際。嚴格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試題在設計形式、難度及題量等方面,與往年相比,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
  • 高考史上最「淡定」狀元,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仍上了北大
    每年高考,咱們除了關注遠親近鄰的孩子高考成績,各省各市的高考狀元也是談論的焦點,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高考狀元們常常是以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分,在還沒有公布成績之前,就接到清華北大招生辦老師的電話了。其實關注教育的朋友們會發現,高考狀元們不僅成績好,綜合素質也很高,很多記者去採訪狀元們的時候,他們都是非常淡定自如的。
  • 2018年高考全國卷2(II卷)語文作文題目解析 倖存者偏差是什麼意思
    2018年的高考語文已經結束了,這次的全國卷2(II卷)中的作文題目比較長,需要大家閱讀材料之後才能答題,那麼這段材料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呼和浩特市教師解讀2018高考全國二卷作文 戰機防護與彈痕分布】2018年高考全國卷2(II卷)語文作文題目分析:  2018全國2卷(全國II、甲卷)語文高考試卷適用範圍:甘肅青海 內蒙古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寧夏 新疆 陝西 重慶 海南  以下是2018年全國2卷(全國II、甲卷)語文高考作文真題題目。
  • 高考前嘮叨幾句:雷同卷認定不限於"同一考場"
    原標題:高考前嘮叨幾句:雷同卷認定不限於"同一考場"   2014年高考即將來臨,對於考生來說,高考前的準備工作細節至關重要。考生們考前要做些什麼準備?在考試中要遵守哪些考試紀律?根據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最新發布的《2014年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百問》,有些規矩我們作一番提醒。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
  • 2018年普通高考江蘇卷語文科目評析(作文外部分)
    2018年語文試題評析(作文外部分)王夫成(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今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依據2018年語文《考試說明》,結構和題型與2017年大體保持一致,難度也大致相當。
  • 高考作文的今生:日本全國統考不考作文
    作文考試最大的特點是問題意識強,大多要求考生根據指定的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以自己的經歷、閱讀和觀察來論證這一觀點。也就是說,美國作文考試的命題者意在激發學生的思考,了解其真實經歷和價值取向。比如,有一道題「人們爭取成功的動力來自個人的滿足感還是金錢和名譽」,要求「用推理以及你的閱讀、學習、經歷和觀察所得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觀點」。
  • 2019年高考作文出爐!福建題目是……內附大量考場外感人照片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高考作文題出爐每年高考作文也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語文考試剛結束2019年全國高考作文福建考的就是這個啦!可以看到,資料上密密麻麻都是用記號筆做的筆記。考生們進了考場,高考倒計時的日子歸了零,桌上留下的「5年高考,3年模擬」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大早,在各個考點門口,你都能看到身著大紅衣裳的家長和老師,他們用這種方式為孩子們加油鼓勁,討個好彩頭。
  • 2020高考結束 平原考場外鮮花共笑臉一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郭穎如 見習記者 方正 平原報導7月10日12時30分,平原縣第一中學內隨著鈴聲響起,部分考生結束了高考之旅考場外,考生們帶著笑容跑了出來,不少老師和家長將提前準備好的鮮花送給考生,慶祝這一特殊「成人禮」的結束。
  •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試題解讀
    另外提及一點就是今年的新課標1卷第19題考查了標點符號的作用,其實在2019年新課標2卷也考查過標點符號的作用,所以考生在備考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研究自己省份的題目,高考出題一直是會參照、對標其他地區的試卷,往年經常出現題型復用的情況。
  • 2019高考語文和數學考試結束,作文題江蘇省最難,數學考了朵雲!
    萬眾矚目的2019年高考已經考完了一天,昨天各大省份的考生們結束了高考語文和數學考試,然後語文的作文題成了網上的熱點,眾多網友對比各個地區的題目,然後展開了一番討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今年的作文題江蘇省的最難。
  • 高考考700分是什麼概念,難度到底有多大?
    1卷的,那麼,使用全國1卷的省份,高考考700有多難?小編作為過來人和已經陪考這麼多年的經歷來說,這已經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是否能上青天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 數據來說話 就以2018年高考成績為例,我們來查閱一下,這10個使用全國1卷的省份,2018年共有多少個700分的考生。
  • 世界各國高考作文題都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的高考,英文通常是在整個高考的最初幾天,英文考試類似於中國的語文考試,大體上分為閱讀和寫作兩大塊。和中國的語文考試不同的是,英文高考有時候不單單是在一天考完的,澳大利亞有一些州的高考英文甚至會分為卷一、卷二、卷三,其中第一天會有一篇作文,第二天還有兩篇作文,總共會歷時三天才把英語考完。在澳大利亞,部分高考作文題目是學生在考試前就可以知道的。有一年高考是讓同學們根據《公民凱恩》這一部電影設定的題目來作答,讓學生們分析電影主人公的性格。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7 月 7 日,2020 年高考拉開帷幕。在疫情、新高考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語文作為開考的首個科目,備受社會關注。今年的高考語文釋放出了哪些教改信號?圍繞社會關切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學者、一線語文教師,從不同角度解析 2020 年高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