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院士研究小兒積食7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脾王,少給娃吃

2020-12-16 健康新經

相關兒科曾做過統計,前來醫院就診的小兒中,超過80%是積食引起的疾病,其中典型的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過敏性哮喘等小兒問題,都是積食引起的,可惜的是,每次都是等到孩子需要手術了,父母才意識到積食的危害有多大。

今年已經96歲高齡的臧柄春院士,研究小兒積食已經70餘年的時間了,在臧院士看來,小兒積食如此高發,而且能夠成為小兒常見病的主要病原,跟家長的餵養習慣有很大關係。雖然小兒積食看起來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但是久而久之,它所產生的危害可能是家長承受不了的,如果孩子長期積食,到2歲的時候腺樣體肥大,要求手術,又有多少家長能不心疼呢?

臧院士提醒:3種食物是爛脾王,少給娃吃

1、蛋糕、糖果

蛋糕和糖果類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糖分,糖會在體內產生溼氣,而溼氣又需要脾來運化,孩子脾常不足,運化食物都已經耗費大半精力了,現在又要運化溼氣,所以很容易就出現脾虛積食了,作為家長一定要少給孩子吃蛋糕、糖果類的甜食。

2、肉乾零食

肉乾類零食一般是肉類做成的,其實口感比肉類還要硬,而且非常不好消化,這些肉乾一般會做成零食的形式,家長也是以零食的形式給孩子吃,殊不知這樣不僅增加消化負擔,還影響孩子胃口,導致積食脾虛。

3、豆類食物

比較典型的是黃豆,綠豆,家長認為這些豆類食物中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經常讓孩子吃的話,對身體的營養補充有一定好處;殊不知豆類食物很容易脹氣,尤其是黃豆,若是孩子已經積食,會讓腹部更加不舒服。

還有一種是綠豆,因為積食往往會表現為上火,所以家長想著用綠豆來清火,但綠豆屬於寒性的食物,如果積食期間再吃綠豆的話,不僅會加重積食,還會導致寒熱夾溼。

小兒脾胃的「修復器」找到了,連喝4天,改善積食,脾胃更強健

柳果刺鋅中含有很多健脾合胃的成分,是目前中醫改善小兒積食常用的方法,它其中以柳果、雞內金、猴頭菇為主要成分,配上麥芽、山楂、橘皮、金銀花等,雞內金和麥芽、山楂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待積食化解後,柳果、山藥、橘皮能夠改善脾的運化功能,猴頭菇起到養胃健胃的效果,因很多孩子在積食時容易鬱熱,所以添加了金銀花清熱解表。

綜合來講,柳果刺鋅是比較全面的一款消食水,如果父母缺乏育兒醫學方面的知識,可以提前準備,因為整體是比較溫和的,所以可以放心給孩子喝,哪怕是幾個月都可以喝。

小兒積食預防,教你3招,脾胃更好

1、別給孩子吃太多,他們的脾胃功能有限,一旦吃得多了,運化不了,就很容易積食,此時若是父母發現不了,積食就會繼續發展,危害小孩身體;

2、常帶孩子運動,運動能夠加快腸胃蠕動和新陳代謝,在中醫上講,脾主四肢肌肉,小孩經常運動,他的脾胃功能可以得到強化,減少積食;

3、關注情緒,這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總是對孩子沒有耐心,孩子情緒不穩定會導致肝木過亢,克制脾土,導致脾的功能低下,也會誘發積食的出現。

相關焦點

  • 94歲教授研究積食50年,勸告:這3種常見食物是爛脾旺,別給娃吃
    94歲的王哲亭教授研究積食50餘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而家長卻不自知,很多情況下家長以為「疼愛」孩子,卻實際上在「害」孩子,以至於孩子生病了也找不到原因,所以更多的小孩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 95歲院士,研究積食50年,勸告:4種食物傷脾胃,少給孩子吃
    95歲的肖院士,研究積食50餘年,發現十個孩子九個積食,並且家長有時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出現了積食,直到孩子出現了一些嚴重的症狀,比如:反覆發燒,咳嗽,甚至是肺炎,到醫院來,經醫生提醒才知道是積食了。而這個時候,往往孩子的積食就比較嚴重了,損傷到了孩子的"元氣"。
  • 85歲院士研究宮頸癌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宮王」,要少吃
    今年已經85歲的陳院士,研究宮頸病症已經有50逾年的臨床經驗。中醫認為宮頸病變是一種因氣血虧虛、陰氣不足而引發的虛火表現,而在陳院士看來,宮頸病變更多的是因為一些平時不良行為習慣的不加節制而引發的,其病症源頭在於HPV病毒感染,而這些錯誤的行為習慣則起到了重要的「幫兇」作用。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表現出積食的時候就及時幹預,而且積食對孩子日常的成長發育也非常有影響。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
  • 研究癌症60年的91歲老院士,誠心提醒:3種食物有致癌風險
    在對人體的研究上,孫燕院士已經潛心研究了60年。對於腫瘤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而這位老院士今年已經91歲了,為很多癌症患者找到一線生機。而經過他的總結後發現,癌症的預防應該重於治療。從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做好預防顯得更加重要。
  • 87歲院士研究骨疏鬆3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骨王,儘量少吃
    今年已經87歲的徐院士,研究骨質疏鬆已經有30逾年的經驗。在徐院士看來,骨質疏鬆之所以在現代人群中高發,跟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雖然骨質疏鬆不像其他疾病那樣發病起來會產生直接的危害性,但是無異於在體內埋下了一個極大的隱患,若是受到一些外力刺激,就可能導致脆性骨折的後果,使人們喪失部分勞動能力。
  • 89歲院士研究皮膚60年,提醒:皮膚色斑怕3種食物,多吃可美白
    王院士,今年已經89歲高齡了,在很多皮膚專著和報紙期刊上都發表過諸多著作,在皮膚病防範和皮膚美白祛斑方面具有深刻且獨到的見解。一次記者採訪中,有記者詢問道,"女性色斑為何總是去不掉,易復黑,有什麼方法可以徹底解決嗎?"
  •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孩子出現積食不消化,臉上會有3個變化,家長一眼就能看懂。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1、面黃肌瘦
  • 85歲院士研究胃癌50年,提醒:4種食物是爛胃王,儘量別吃
    今年已經85歲的趙院士,研究胃病和胃癌已經有超過50多年的經驗。在趙院士看來,胃癌之所以能夠成為目前發生率最高的一類惡性腫瘤,跟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後,反而在飲食方面往往比較疏忽粗心有很大關係。一些不良的食物和食材攝入過多,是導致胃病發作和誘發胃癌出現的關鍵禍因。
  • 提醒各位家長:脾虛愛積食的孩子,往往喜歡這3種食物,要少吃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人們常說想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簡單來說,就是若想要孩子健康成長,飲食上切勿吃的過飽,每餐7分飽即可,因為孩子的脾胃還處於發育的狀態。
  • 醫生支招打好小兒積食「保胃戰」
    2018-01-31 11:18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飛飛3歲,一周前就開始舌苔發白,厚厚的一層,嘴巴裡口氣重,這兩天胃口一直不好,吃幾口就下飯桌,追著往嘴裡塞也不願再多吃一口,按一下小肚子鼓鼓的,而且他三天沒有排便
  • 89歲院士研究高血脂50年,提醒:1種食物是升脂王,儘量少吃
    鄭大叔今年47歲了,在縣城裡開了一家熟食店。其實這也是滿足了他小時候的願望,小時候他最希望的就是能有怎麼吃也吃不完的肉,後來長大了,他就特意學了製作肉食的手藝,然後開了這家店,鄭大叔滷肉的手藝非常絕,尤其是他做的滷雞爪,十裡八鄉的人都會來買。
  • 91歲院士研究血脂50年,提醒:3種食物會喚醒高血脂「因子」
    王院士,91歲,主要從事臨床血脂研究。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出版了60多本關於血脂的書,翻譯了不下100本。他對高脂血症的病因、危害和預防措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提醒:三種食物會喚醒高血脂的「因子」,平時要少吃:1.葡萄酒。
  • 研究癌症60年,91歲院士提醒:4種食物會喚醒「癌細胞」,勸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歲高齡,大約從30歲便開始針對於肝癌的研究,直到現在,已有60餘年了。別看孫燕院士是九旬高齡老人,但是依舊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仍在抗癌前線,讓人很是羨慕。在一次的記者訪問會中,有人向孫院士提問:「孫院士,如今肝癌頻發,患病人數越來越多,並且難以治癒,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呢?」孫院士回答道:「所謂病從口入,根據我日常生活的習慣做出總結,那就是,別吃致癌食物,有幾種食物,我從不吃。」
  • 5歲娃天天這樣吃,積食脾虛住院,醫生痛斥:這3種食物哪能多吃
    姥姥近半年來都是如此,所以這些不該吃的食物經過日積月累造成了積食,看著在住院的孩子,婷婷爸媽都很後悔自己忙於工作,把孩子的健康忽略了。這幾種食物是"積食大王",家長們注意了,千萬要不能給小孩吃個不停。1、 甜食糖果、蛋糕、葡萄等含糖量比較高,不應該給小孩多吃,不過很多小孩都喜歡吃甜食。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有可能塞給孩子一塊糖,讓孩子停止哭鬧並安靜。甜食是滋生溼氣的食物,吃多了脾虛,脾胃本一家,脾虛了,胃的運作能力就會下降,久了就會脾胃不和,積食成疾。
  • 1種食物堪稱天然「化積王」,孩子若愛吃,積食退避三舍
    導語:積食,顧名思義就是指食物積存在胃中,日久成積。小兒出現積食,中醫上認為是脾胃受損,導致受納運化受影響所致。一般診斷會以號脈,舌診等去判斷。發現後若不積極進行調節,久而久之會導致營養物質無法輸送到其他臟腑,誘發多種表現,這也剛好印證了,小兒百病,積食為先這句話。
  • 對付小兒積食的「秘密武器」,柚皮蘿蔔消食水,健脾袪積食、止咳
    10歲以下的寶寶消化系統大都未發育完善,消化、運化能力都比較弱。只要平時稍微餵養出現問題,就會有積食出現,等積食嚴重就會引起脾虛以及其他併發症。冬天,少給孩子吃這3種水果,積食又上火肉湯類湯類食物固然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並不能過度攝入肉湯。肉糖類含有較多油脂,即使是大人的脾胃都很難運化,更何況是孩子。而且即便是瘦肉,也會夾雜著過量油脂,建議還是少吃的好。
  • 1種零食,正在偷偷讓娃積食脾虛,醫生提醒:6歲以下的娃要少吃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孩子積食脾虛呢?引起孩子積食脾虛的原因其實有非常多,比較常見的就是:吃得過多、偏食挑食、加餐、運動量少、受涼等,都會影響脾胃的運化,使孩子積食脾虛。研究發現,6個月到6歲之間的孩子是積食的「主力軍」。
  • 醫生忠告:餐桌上的4種食物,或是孩子積食「元兇」,讓娃難長個
    表姐帶娃去看了醫生,醫生說娃是出現了積食,需要及早消掉,不然會影響到娃的脾胃功能,孩子就很難發育。昨天抽空去表姐家看了看一下孩子,終於明白孩子為什麼會積食了。原來表姐的娃身體素質比較差,表姐經常給娃吃一些大魚大肉,什麼有營養就給娃吃,卻沒有想到孩子的脾胃承受能力,導致孩子越補越虛,娃才會積食難消化,影響了孩子的長個頭,家長切忌不能大意。
  • 兒科醫生:孩子積食並不全是「撐」出來的,3種食物才是積食真相
    現在帶娃的家長基本上都清楚,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會出現積食的情況。而大多數家長只覺得孩子積食,就是因為吃撐了,給孩子少吃一點就可以了。當聽了醫生的分析之後,朋友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積食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但之前卻一直沒有在意。兒科醫生:孩子積食並不全是「撐」出來的,3種食物才是積食真相1、寒涼的食物這種食物是最容易損傷娃脾胃,降低孩子脾胃運化能力的,從而食物難以運化,就會更容易讓孩子形成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