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千年古鎮保留一份鮮活歷史

2020-11-14 光明網

李國慶

在雲南與廣西交界的一個被譽為「滇粵關津」的千年古鎮剝隘已沉入江中10餘年,之後剝隘古鎮又重新「浮出水面」——這是江邊易地重建的恢復了部分古建築的新鎮。今天我欣喜地看到一本搶救了剝隘部分歷史文化的書《剝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鎮》(以下簡稱《剝隘》,雲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出版發行了,書的作者是張俊。

張俊是土生土長的昆明人,自然也是地地道道的雲南人,他深情地眷戀和摯愛著腳下的這片紅土地。從青年時代起,他只要一有閒暇,便立刻打起行裝自費出門旅遊、採風,距離或遠或近,時間或長或短,幾十年間幾乎走遍了雲嶺大地的平壩、山川、森林、草原、牧場、湖泊……每到一地,他頻頻按動快門,把美麗和神奇攝入鏡頭,化作永恆;同時打開筆記本,記下沿途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作為素材留存在記憶中。因此,我們才能有幸欣賞他的一幅又一幅攝影佳作,品味他的一篇又一篇美文佳構,領略他的一本又一本「精神套餐」。

如今,又一本嘔心瀝血之作《剝隘》擺在了我們面前。

張俊去探訪剝隘,目的在於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積澱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鎮不留痕跡地沉入江底,他要盡力搶救這些即將消逝的歷史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了解並記住這些寶藏。如今, 17年前作者探訪過的一些熟知剝隘歷史文化的老人已經謝世,幸運的是有了這本書,這些有價值的文化遺產仍然活在了書中,而且還將繼續活下去。

捧起此書,便不忍釋卷。為什麼一本風物誌能有如此魅力呢?因為《剝隘》是一部別開生面、引人入勝的新型風物誌,它視野新,角度新,手法新,做到了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科學性、考據性、資料性的統一,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剝隘》全書分為「古鎮滄桑」「商潮起落」「奇風異俗」「蒙昧與開化」4個章節,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向我們展示了剝隘古鎮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能吸引著外鄉人的眼光,激起興趣,且深入了解,實屬不易,同時也讓人看到這個地方的迷人之處和價值所在。

剝隘,一個千年的古鎮,一段千年歷史文化,一方水土的變遷,她的輝煌與沉寂,在其興衰更替的歷史長河中,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傳說、特點、特色,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思。閱讀《剝隘》,讀者不僅可以從中領略到剝隘獨特的亞熱帶風光、人文歷史、民風民俗,聆聽到這個處於滇桂交界重要門戶中的千年古鎮所帶來的種種神話般的故事,在書中,作者告訴了我們關於「剝隘」的來歷;講述了6個碼頭的故事,搜集、講述了一些民間傳說、故事……對於一個遊客或者採風人來說,可以說書裡已經為你規劃好了你期盼遊走的線路,是助你解讀剝隘、了解富寧的航標。

《剝隘》雖然是一部地方志書,但作者在行文時特別講究構思巧妙,視野獨到,語言優美,格調高雅,其中的許多篇章,完全可以當遊記來讀。

請看《風光迷人的馱娘江》——

進入馱娘江仿佛走進一個山水畫廊。沿岸風光綺麗多變,江畔時而阡陌縱橫,江面開闊,水流平緩柔和,給人開朗輕鬆之感;時而兩岸山勢險峻,江面狹窄,水流湍急,似遠遠傳來野獸的咆哮聲,讓人頓生壓抑、緊張之情。進入奇峰高聳,林木蔥鬱,藤蘿纏繞的峽谷。如遇大雨之後,懸崖上隨處可見一條條窄窄的瀑布飛流直下,跌落江中,景色十分壯觀。

……

兩岸的亞熱帶河谷植被還保持著原生態狀,有季雨林、栓皮櫟林、董棕、紅椿、蜆木、雲南蘇鐵、熱區灌木草叢等植物81個科,400多種。其中扁桃被選為富寧縣的縣樹。人面子樹載入雲南古樹名錄,是當地壯族祭祀的「龍樹」。板達村有棵最有「面子」的「人面子」樹,樹齡300餘歲,樹高31米,胸圍229釐米。

我們的船在馱娘江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後駛入馱娘峽,江中突然矗立起幾堆巨大的礁石,其體積應該是稱小石山更恰當……但見崖間古藤如簾,山雉翠鳥競鳴。仰望藍天一線,兩岸峭壁險峻。剝隘鎮上的一幅對聯:「野趣天成一線天,鬼斧神工馱娘峽」,正是此景貼切的寫照。

小船繼續向前,駛入了鴛鴦峽,又稱雌雄關,窄窄的江水被兩大塊礁石分為兩條水道,靠廣西一側叫雄關,靠雲南一側為雌關。

馱娘峽的兩塊礁石,在民間有著一段感人的傳說。北宋時,婭拜的丈夫黃達參加儂智高起義,攻打廣州失敗,回來飲恨投了馱娘江。後來與婭拜變成了江中的兩塊巨石,故名鴛鴦峽。

……

夕陽西下,一棵棵扁桃樹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兩岸,像一座座豐滿的谷堆,又似一座座突兀的石山。青山、綠水、飛鳥、牧童,村寨在嫋嫋升起的炊煙中升騰,構成了一幅幅樸實動人的風景畫,酷似俄羅斯19世紀著名風景畫家庫因治的手筆。馱娘江,不是仙境勝似仙境,沿江的風光風情和浪漫悲壯的傳說,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剝隘人不僅創造了眾多的財富,也創造了豐富的文化。

誠如作者本人所言,《剝隘》的出版為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鎮保存了一份永恆的歷史檔案,書中較全面地融匯了有關剝隘的史料、傳聞、趣事,其內容不僅可供存檔,而且風趣、幽默,對讀者有吸引力,可以廣泛而長久地為富寧傳播地域文化。

來源: 雲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江西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鎮,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蹟
    江西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鎮,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蹟江西千年古鎮江西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鎮,不僅保持著濃鬱的風情,還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蹟。因此,享受一次古鎮之旅,是很多遊客的選擇。在江西進行古鎮之旅,可以先從瑤裡古鎮開始。
  • 浙江最原汁原味古鎮,曾經繁榮千年,如今成了可以懷念歷史的景區
    浙江是我國最具江南特色的旅遊城市,境內的知名旅遊景點有很多,各種保留著江南風貌的古鎮經常能夠吸引遊客的目光。其中比較出名的有烏鎮、西塘等,都是聞名全國的熱門旅遊景點,每天接待的遊客數不勝數。皤灘古鎮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獨具特色,沒有過度的商業開發,最好的保留了江南水鄉的原汁原味。這裡的建築雖然看起來比較古舊,但觀賞性一點也不比那些後來修建的人造景點差。反而能讓人覺得更真實,更純粹,更有古時候的那種味道。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皤灘古鎮從興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這裡的古建築保存得還相當完整,使我們能夠一窺當年的歷史風貌。
  • 丙安古鎮——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紅色古鎮
    我的紅色之旅丙安,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它曾是貴州最具魅力的四大古鎮之一。古鎮建立在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靠大山,三面環水,壘石為牆,砌石為門,木質懸空的吊腳樓經千年風霜仍穩如磐石,堅固牢靠,古鎮的吊腳樓群風格獨特,保存完好,貴州少有,全國都罕見
  • 中國「最美」古鎮,近千年歷史,少有保留著古味未被商業化的景點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古鎮之一,發祥於宋朝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已有近千年歷史,因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為什麼說那是一個沒有商業化的小鎮,一個是黃姚古鎮真的不大,兩天一夜就遊夠了, 二是,其實她的很多地方都在開發的地方和未開發的地方,古鎮的內部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著, 有人說:「黃姚古鎮像千年詩集一樣,被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人們不情願地走著,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優雅的格調很快徵服了人心」。
  • 擁有千年歷史的南潯,是被人遺忘的古鎮,中西文化合璧別有風味
    談起江南,杭州、蘇州等著名旅遊勝地,這些城市都迎來了假日,遊客眾多,人潮擁擠,這樣的體驗並不好,其實,從美麗的江南到另外的地方,就是美,還有不少人拿著幾千年的南潯歷史,人多忘卻了古鎮,中西文化各有情趣。
  • 千年懷遠 古鎮風情
    一磚一瓦是文章懷遠歷史上經濟發達,商賈雲集,為地方重要的商埠和貨物集散地之一。1966年搞「文化大革命」成為重災區……懷遠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洗禮,一磚一瓦都鐫刻上歷史的痕跡,如今成為了全國重點鎮,全區百鎮示範鎮。經唐宋,歷明清,幾千年風雨中,懷遠古鎮遺存了眾多歷史文化。境內八灘山懸棺葬、兩千年翔鷺紋銅鼓世所罕見,匯集了明、清、民國時期的硃砂繪畫和文字的古波巖畫則充滿神秘色彩。
  • 曾是淮安繁華千年的古鎮,2500多年歷史,貴為5A卻十分冷清
    2200年歷史的淮安,有14座古鎮,今天就重點為大家介紹一下河下古鎮。河下古鎮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這是一個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的古鎮。這裡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34;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為國家5A級景區周恩來故裡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為5A但和杭州西湖一樣也是免費的景點,但可能交通不便,到這裡的遊客並不是很多,平日裡還稍顯有些冷清。
  • 芙蓉鎮: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景色迷人!
    芙蓉鎮: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景色迷人!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這種滄桑的歷史孕育出許多具有悠久歷史的古鎮,遊走在這些具有千年文化的古鎮之中,古鎮那神秘而古老的魅力令你陶醉,鳳凰古城、大理古城等都很有名,但鮮為人知的是,這裡是中國唯一一個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比鳳凰更樸素,所以被稱為「小南京」。
  • 嘉興唯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省級千年古鎮
    來源:樂享平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好消息咱們平湖新增一個省級千年古鎮啦!日前,浙江省「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公布!全省僅10個其中,平湖市乍浦鎮榜上有名是嘉興市此次唯一入選浙江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單位1九峰蒼蒼,乍水泱泱乍浦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灣北岸一座依山傍海、風光秀麗的千年古鎮對於平湖人來說「乍浦」兩字一定不陌生
  • 四川綿陽一千年古鎮走紅,隱藏在城市最深處,從此多了一份安靜祥和!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案例來自以往的事件,只為警醒民眾,提高安全意識,注意自身以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 除了景德鎮,江西還有這麼多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這裡不僅存有我國革命的搖籃和紅色文化的發祥地,還保留著不少悠悠古韻的千年古鎮。它們或是特色卓著,聞名天下,或是寧靜而處,遺世而立,現在我們就一起去認識它們,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絢爛與秀美。這座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吳城古鎮位於江西省永修縣東北部,鄱陽湖、贛江、修水交匯於此。
  • 成都適合周末遊玩的千年古鎮,歷史媲美黃龍溪,至今沒有商業化
    成都如果人們說到古鎮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一時間想到:黃龍溪古鎮,的確黃龍溪古鎮是成都最近幾年人氣最旺,知名度最高也是商業化最嚴重的一座千年歷史古鎮其實在距離成都市中心兩小時車程的:平樂古鎮歷史一點不輸黃龍溪古鎮,而且至今平樂古鎮的商業化痕跡較少。
  • 雲南真正的古鎮,距今千年歷史,風景秀麗
    這個古鎮叫沙溪古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距離大理古城約160萬裡,車程2個半小時左右。沙溪古鎮處於大理和麗江之間,大理、麗江、劍川均有班車直達。沙溪是一個真正的古鎮,距今千年歷史,它曾經是茶馬古道上一個很熱鬧的集市,連接著西藏和東南亞,南來北往的馬幫絡繹不絕,如今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保留著完整的古戲臺、寺廟、街道、民居、商鋪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 鳳凰古鎮——千年歷史,靜謐古樸,一個讓靈魂變慢的地方
    渴望一方天地來洗滌疲憊的心靈那擁有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鎮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民間故事總有著令人無法忘卻的獨特味道這裡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繁華的商店、有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傾聽的故事這一份不被打擾的靜謐和古樸,令人著迷
  • 廣東有個歷史古鎮,至今保留完好,有「小香港」之稱
    在火船碼頭上還有著一座五層樓的中西建築,它就是建於民國時期的松江旅社,這裡曾是當時最豪好的酒店,在1924年的時候蔣介石還曾住在這裡過,如今已經成為鬆口華僑文史博物館,這裡記錄著鬆口古鎮的歷史文化。在很久之前,鬆口古鎮是十分繁華的,作為交通樞紐的古鎮,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的,十分熱鬧,在當時還是閩粵贛三省的商貿重鎮,與汕頭的澄海、順德杏壇和南雄珠璣被稱為嶺南四大古鎮,如今雖然早已不再繁榮,但是也依舊保留著過去的模樣。
  • 廣西有座「千年古鎮」,被稱「人類藝術殿堂」,就在賀州
    歷史氣息,以及古風情調。>賀州昭平縣,灕江的下遊處是古鎮所處的位置,古鎮的名聲雖不是很大,可是古鎮的歷史確實十分悠久了,千年的時間成就了現如今的黃姚古鎮,經過歷史的洗禮,不斷地展現自己的芬芳,像夢一樣的家鄉。
  • 還原城廂古鎮千年風貌
    城廂古鎮坐落於成都市青白江區,曾是金堂縣城所在地,有著1400多年的縣治歷史。連片的民居院落,清晰的街巷肌理,構成了保留完好的「龜背」縣域格局,但就在幾年前,這裡還鮮有人知,且亟需修繕保護。如何讓古鎮保留歷史風貌,並煥發新的魅力,成了橫在馮向偉面前的一道難題。
  • 一座被忽略的千年古鎮,原汁原味,就在廣西
    曾有人這麼形容此處:「黃姚古鎮如同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地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徵服了人心。」這個中國最美的十大古鎮之一: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也是灕江的下遊處,一座座山峰如屏風一般,將古鎮隔離開來,因此近千年的原始風貌,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 青巖古鎮-這裡保留了貴陽的歷史文化
    這裡是貴陽人逛吃逛吃的最佳場所更重要的是:這裡保留了貴陽的歷史文化現在是青巖的"歷史博物館",在這裡每一個廳都裝滿了青巖古鎮的歷史和文化,展示著這個小鎮曾經的輝煌。「趙公專祠」身處一片很大的古建築當中,修建於清朝同治年間。
  • 回望流年的歷史文化—潭灣是辰溪的千年古鎮!
    潭灣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並為五溪之千年古鎮,這一切,可以用無數事例佐證,證實潭灣有著繁榮的歷史和燦爛的星光。  據史志載,堯舜時期大賢善卷,就曾住潭灣境內的大酉山,如今山上還有善卷祠和善卷墓(後宋祥符間敕封為天子墓)遺蹟。中唐大詩人,官居禮部尚書的劉禹錫,他被貶時曾到過辰溪,並登大酉山,遊善卷祠,參拜大賢善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