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精品!日本美秀美術館,館藏東亞、西亞、南亞的珍寶級文物!

2020-12-11 大咖la暢遊博物館

西亞精品金器。日本美秀美術館藏。美秀美術館是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的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小山美秀子,由美國建築師貝聿銘聯同日本紀萌館設計室。館藏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

中國商周時期珍品青銅器。日本美秀美術館藏。她的收藏是從1941年開始的,一開始收集的是日本古茶道器物,後來就轉移為以東歐、亞洲、中東各地的古物。

南亞精品銀器。日本美秀美術館藏。美秀美術館陳列的中國青銅器和金銀器,有很多來自中國河南洛陽金村。那裡曾經是東周王室的墓地。洛陽金村出土的玉器是世界高古藝術品收藏界的第一品牌,而這裡出土的青銅器也不例外,見證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輝煌的頂峰。

西亞精品石雕。日本美秀美術館藏。

中亞精品雕塑。日本美秀美術館藏。

中亞精品絲織品。日本美秀美術館藏。

日本精美藝術品。日本美秀美術館藏。

日本精品字畫。日本美秀美術館藏。

日本精品摺扇。(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廿載桃源夢——貝聿銘先生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紀行
    《桃花源記》在中國乃至東亞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在中日韓三國都有不少以此為主題而創作的繪畫,在《桃花源記》的結尾中後來的尋訪者都再也沒有找到這一神秘的「世外桃源」。但卻有一位偉大的建築師通過建築設計,營造出了一個現代版的「桃花源」。這便是貝聿銘先生為日本神慈秀明會會長小山美秀子的個人藏品所營建的一處山中美術館——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 美秀美術館,照進現實的桃花源理想 | 藝術客
    作為美秀美術館的創始人也是日本藏家,小山美秀子僅憑她一個人的藏品,就給大家構築了一個藝術的桃花源。1910年,正值日本國力上升的階段,這個東亞島國逐漸走向擴張之路,也走向歷史的不歸路。這一年小山美秀子出生於文化氛圍濃厚的傳統日本家庭。人們總以性格解釋人生的成果,殊不知性格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潛移默化影響了的。
  • 日本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中國文物介紹
    眾所周知,中國很多文物漂泊在世界各地,然而很少人知道,在日本有一個「世外桃源」的博物館,竟是中國文物撐起了半壁江山!
  • 流失在日本美秀美術館的國寶青銅器
    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 是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的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小山美秀子,美術館由貝聿銘設計。館藏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
  • 舉世聞名的美秀美術館
    美秀美術館建在京都的近郊,琵琶湖的東南方、信樂縣立自然公園的重山之中,聽說這裡就是日本最早的歌集《萬葉集》的故鄉。美秀是一座專門收藏以絲綢之路為脈絡的西亞、中國和日本古代藝術品的美術館,這裡面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來之於古代中國的藝術精品,以前聽老先生描述北宋官窯的陶瓷國寶——汝窯官瓷,但一直沒有見過真品,想不到,居然在這裡看到了,聽說現在傳世的才只有十來件,真是嘆為觀止啊!又參觀到了貝聿銘大師設計的作品,又能看到宋瓷官窯中的極品,真是不虛此行。
  • 「在路上」日本美秀美術館——尋道者的旅途!
    美秀美術館藏匿於距京都1小時車程的深山(滋賀縣自然風景區附近長崎的山腰),建造於1996年8月,創辦人為小山美秀子,美術館由貝聿銘設計。館藏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
  • 打造成世外桃源的日本美秀博物館,80%埋在地下!自然與藝術結合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它遠離都市,位於一個原始山林的深谷,為了儘可能地將自然環境保留和復原,有位華裔大師將她變成了《桃花源記》。美秀博物館,她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館藏內放有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設計者是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他設計靈感來源於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帶著女兒看世界|走進貝聿銘最美作品美秀美術館,走進日本京都
    去年暑假的八月,丫頭和她的兩個小夥伴,一行總共7人,我們又去了日本京都和大阪浪了11天~~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容我慢慢給大家介紹~~今天首先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個非熱門但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已故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美秀美術館。
  • 「日本窩藏百件被盜古羅馬文物」
    義大利去年宣布美國蓋蒂博物館部分藏品為被掠奪的文物後,欲把「尋回走私藝術品」行動之火蔓延到全世界,現在,他們把搜索的矛頭從西轉到東,指向日本。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義大利專家懷疑日本境內起碼藏有超過100件的古羅馬藝術品「來路不正」,多由偷盜走私出境而來,義大利政府正準備要求日本政府「幫助」它們回家。
  • 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首次同期公開!
    此次文物外借美秀美術館,讓世人有機會一窺額這座寶藏閣裡的豐富「寶藏」,展品多達數百件,館方還得在展覽期間替換展品,才能把所有的文物展完。 MIHOMUSEUM 宋代傳世的曜變天目只有完整的三件,全部收藏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廳列為最高等級文物——國寶,分別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 兩大館藏展亮相山東美術館 百件精品奏響「時代敘事」新篇
    近日,山東美術館在對館藏作品深入梳理與研究的基礎上,策劃推出了「時代敘事——山東美術館館藏精品展(2015至2017)」和「時代敘事——山東美術館館藏精品展(2018至2019)」兩大展覽,旨在充分發揮藏品價值,讓藏品真正為民所享。
  • 日本美術館特展,竟有多件是中國失傳的頂級文物?
    [摘要]日本藤田美術館舉辦了一次大特展,分兩批展出九件日本「國寶」級文物,這些文物中,不僅有來自中國的曜變天目茶碗等珍貴文物,還有一些文物與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與眾不同的是,這場拍賣會,參拍文物全部來自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這也使得藤田美術館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實際上,在日本,藤田美術館規模比較小,而且是座有六十年歷史的老建築,但藤田美術館卻收藏了頗多世所罕見的珍貴文物,現在日本各地博物館還有很多珍貴文物號稱是藤田美術館的舊藏。而此次拍賣,正是藤田美術館為了籌款重建新館舍。
  • 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海南開展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53件,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等類型,吸引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 新華社記者郭程攝11月23日,觀眾在觀看徐悲鴻中國畫作品《奔馬》。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
  • 歐洲重要美術館之一 館藏美術作品超10萬件 國內藝術家作品卻很少
    英雄廣場的對面有一座醒目的新古典樣式的高貴建築,它就是歐洲重要的美術館之一,其館內擁有超過10萬件世界美術精品藏品的匈牙利國立美術博物館。匈牙利國立美術博物館,最初的時候並不是美術館,而是1802年成立的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因為是博物館的緣故,所以最初的時候這裡陳列和展示的藏品僅限於國家的歷史文物和史料文獻之類的。後來隨著博物館不斷地擴大了收藏的範圍,館藏的文物和藝術品更是包羅萬象,藏品的數量不斷的攀升,而且其中不乏世界精品。
  • 2件日本國寶13件重要文化財產,這家美術館珍藏的中國陶瓷厲害了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語: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おおさかしりつとうようとうじびじゅつかん),日本著名陶瓷博物館,以來自中國與朝鮮的珍貴陶瓷收藏著稱。美術館成立於1982年,曾經獲得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得到一批重要捐贈。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包括中國及韓國千餘件藏品的「安宅收藏」,由住友集團協力捐贈給大阪市,大阪市政府因此動議新建美術館,專項展出。而博物館也不斷擴充藏品,逐漸躋身世界同類博物館的前列。
  • 藤田美術館修繕前大特展 多件頂級文物來自中國
    最近,紐約佳士得拍賣行舉辦了一場大型拍賣:《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與眾不同的是,這場拍賣會,參拍文物全部來自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這也使得藤田美術館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作者 謝田因此在修繕之前,藤田美術館舉辦了最後一次大特展(截至2017年6月11日),分兩批展出九件被譽為日本「國寶」的文物,不僅有來自中國的曜變天目茶碗等頂級文物,還有一些文物與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
  • 雲南省博物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 展出文物154件
    戰國時期的牛虎銅案、西漢時期的鎏金騎士、宋代純金鑄造的佛像、現今存世不足10件的北宋名家郭熙作品之一的《溪山行旅圖軸》,還有黃公望、唐伯虎等名家真跡等館藏文物……12月1日至28日,雲南省博物館適逢建館60周年之際,推出「春秋——慶祝雲南省博物館建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展出文物達154件,其中涵蓋青銅器、民族文物、宗教文物、陶瓷器
  • 16件衢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赴臺展覽
    衢州市博物館館藏的15組16件文物將赴臺展出,展覽時間將近3個月,展覽地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早在今年6月,浙江省博物館就「出借」62件浙江珍貴文物與臺灣廣達文教基金會在臺北籤署協議,浙江的珍貴文物將亮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的「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展覽時間從10月8日至12月26日。
  • 請投「莞城美術館」一票!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啟動
    為促進國家美術藏品資源共享,提升美術館專業化建設水平,促使國家美術藏品資源進一步惠及廣大群眾,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人民網共同出品的「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線上展覽平臺啟動,展示了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35家美術館館藏展覽項目,邀請觀眾領略不一樣的美術風景。
  • 日本三件國寶曜變天目同期展出:一生一次的邂逅
    三件日本國寶曜變的展訊 圖片來源:奈良國立博物館官網 今年3月到6月間,這三件國寶曜變會分別先後在滋賀美秀美術館、東京靜嘉堂文庫、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 建盞雖源自中國,但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自元代以來極少有人了解建窯,它是被日本人和美國人重新發現的,20世紀初才逐漸回到中國人的視野之中。建盞在日本卻是家喻戶曉的神聖之物,甚至幾乎達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截至2001年6月,日本共計有1059件文物被指定為國寶,陶瓷只有14件,其中中國古陶瓷就佔了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