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O MUSEUM 美秀美術館
《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展覽現場MIHOMUSEUM
2019年3月21日,
日本滋賀縣MIHO MUSEUM美秀博物館
《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
春季特別展開幕了,
由於大德寺龍光院從不對外開放,
因此龍光院收藏的曜變天目最為神秘,
是本次展覽的最大看點。
大德寺龍光院收藏的曜變天目MIHOMUSEUM
現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有三件,
全部都收藏在日本,
並被列為國寶。
從3月到6月間,
這三件國寶曜變會分別先後在
滋賀、東京、奈良展出,
三個展覽的展期有一個月的重疊時間。
也就是說只要合理安排行程,
就能在幾天內一次看遍這三件曜變天目。
這也是有史以來,
它們第一次同期對外公開,
機會實在太珍貴,不能錯過!
MIHOMUSEUM
除了曜變,在這場春季大展上,
你還能看到龍光院傳承400年的寶物,
茶器、書畫等等,
而《一條》作為唯一受邀
內部展覽會的中國媒體,
有幸成為第一批目睹這些寶物的人,
並獲得拍攝許可,
為大家帶來獨家報導!
撰文|白汶平 攝影|李宇豪 孫鵬
藏於深山裡的國寶
3月20日,一條接受美秀美術館的邀請,前往日本,參加了美秀美術館春季大展《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的特別預覽會。這也是整個展覽期間,唯一能公開拍攝的一天。
美秀美術館是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傑作。它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距離京都市區車程一小時。
上午我們乘著館方安排的巴士,從京都站出發,窗外沿途的公寓慢慢轉為平房,再變成一片翠綠,車慢慢驅使逐漸被森林包圍,進入傳說中的桃花源鄉。
原本以為能遇到櫻花季,但山裡才開始轉為翠綠。隨行的中文接待員說,上周這裡才下過一場雪,枝垂櫻剛結上花苞,沒來得及用盛開的粉色迎接美秀美術館的春季開幕。
傳承400年的國寶有史以來全部公開
穿過長長的隧道,美秀美術館出現在眼前。《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展覽區塊位於北館,宣傳海報中,大德寺現任住持小堀月浦捧著耀變天目,茶碗在自然光照下閃透著斑斕光輝:將珍貴的心愛之物,慎重地呈現給大眾。
大德寺住持小堀月浦背影MIHOMUSEUM
展覽名稱中,很多人注意到「國寶曜變天目」,怎麼會和「破草鞋」放在一起?破草鞋到底是什麼?其實破草鞋象徵的是一種禪意,龍光院歷代的住持、修行者,踏破草鞋四處布教的精神,和國寶同樣是無價之寶。
MIHOMUSEUM
展廳入口布置得像寺院一樣,讓人有一步一步走進龍光院的儀式感,展區規劃上主要以龍光院創建人江月宗玩的書畫、茶具為主,以及圍繞在他周邊的畫師、藝術、文化人等的相關文物。
密庵鹹傑《法語·示璋禪人》被日本列為國寶MIHOMUSEUM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尤其宋代杭州的徑山茶宴又被視為源頭,宋代密庵鹹傑禪師奉行的「禪茶一味」,不管對待客人、有佛緣的人、修行者、外來的俗人,都要遵守煎茶點湯的禮儀,初步形成徑山特有的茶宴。
後來茶道經由僧人傳到日本,龍光院裡的密庵茶室正是日本三大國寶茶席之一,裡頭的《法語·示璋禪人》是密庵鹹傑寫的警示法語,不但是日本國寶也是現存唯一的密庵鹹傑墨跡。
展覽現場搭建的密庵茶室MIHOMUSEUM
密庵茶室幾百年來都沒有改變過樣貌,僧人的茶禮茶儀也都保留當年傳統,雖然不能把茶室搬進展廳,但館方搭建出茶室的背景並搭配預錄好的茶道視頻,在有限的空間裡,儘可能貼近真實。另外也將部分茶具,陳設在有館內原本就有的茶室實景中,讓展品看起來更生動。
美秀美術館曜變天目展廳MIHOMUSEUM
當然人潮聚集最多的,還是曜變天目的展廳。這件曜變過去只展出過三次,且為日本現存的三件完整曜變天目中,最少公開的,非常難得有機會見到實品。館方布置了純黑色的展廳,只有一束光,打在曜變天目正上方。
一般來說,曜變天目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成色最明顯、最多變,但館方的設計則是以「黑夜星辰」為概念,去除額外的光源幹擾,凸顯曜變神秘魔幻的光芒。
MIHOMUSEUM
今年的春季特別展《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是400年來京都大德寺龍光院,第一次將寺院裡傳承的茶器、書畫、包括牆上的匾額、茶室的拉門都拆下來,幾乎把全數「可移動」的文物都送往美秀美術館,堪稱有史以來最完整的展出。
美秀美術館館長熊倉功夫為媒體做開展介紹MIHOMUSEUM
美秀美術館為本次展覽編寫近600頁的簡介MIHOMUSEUM
正因如此,這次展覽非常受到注目,以往美秀美術館發出的內部展覽會邀請只有300個名額,這次參與的人數超過1000人,光是媒體就有60家,而且只有當天可以拍攝。3月21號開展後,展廳內部一律禁止攝影。館方還為此編寫了開館以來最厚的簡介,將近600頁。
京都大德寺
大德寺龍光院:禪宗和茶道中心
大德寺建於1325年,位在京都北部的洛北一帶,地位很高,不僅是鎌倉時代洛北的禪宗中心,同時傳承了日本重要的茶文化。寺院因戰亂焚毀後,由高齡80歲的一休大師接管住持而開始重建,由於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是一休大師的弟子,也因此開啟了大德寺與「茶道」的淵源。
後來,村田珠光的徒孫千利休集日本茶道之大成,被封為茶聖,他先後擔任過戰國三傑中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御用茶師,三人大力促成大德寺的繁榮,並使大德寺成為茶道中心,寺院因而收藏了不少中國傳至日本的文物。
龍光院平時不對外開放,有「不公開的寶藏閣」之稱
大德寺有24間子院,除了常年對外開放的4個院落外,還有一些院落會做短期開放,不過龍光院完全不對外公開,因為龍光院創建人江月宗玩和尚,是個文化人也是茶人,寺院裡藏有許多國寶和茶器,為了保護這些文物,歷代住持輪流守候,從不大量對外借展,也不開放參觀。
此次文物外借美秀美術館,讓世人有機會一窺額這座寶藏閣裡的豐富「寶藏」,展品多達數百件,館方還得在展覽期間替換展品,才能把所有的文物展完。
大德寺住持一休大師的墨跡MIHOMUSEUM
龍光院創建人江月宗玩相MIHOMUSEUM
山水?菊?牡丹園三幅對MIHOMUSEUM
龍光院收藏的茶道具置於展廳內部的茶室MIHOMUSEUM
油滴天目附螺鈿唐草紋天目臺MIHOMUSEUM
江月宗玩、玉室宗珀、澤庵宗彭墨跡三幅對MIHOMUSEUM
唐物丸壺茶入附菱形內黑外屈輪紋盆
牧溪《柿?慄圖》二幅對
MIHOMUSEUM
宋代傳世的曜變天目只有完整的三件,全部收藏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廳列為最高等級文物——國寶,分別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坂藤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三件要在同一時間、不同展館裡展出,4月13日到5月19日這一個月,將是三件曜變的同期展出的黃金期,只要算好時間,就能一口氣看完這三件國寶。
何謂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一詞來自於日本,曜變是來自「窯變」的諧音,天目指的是浙江天目山。宋代時期,不少日本僧人到中國修行,當時天目山寺院非常多,有很多日本僧人來求法,歸國時會帶走所學的茶禮、茶器,其中黑釉茶碗就是從天目山寺院帶出的,所以後來把這些茶碗,稱作天目。在國內則叫「曜變建盞」,因為燒出曜變的地點,在福建的建窯。
如何鑑定曜變天目?
曜變的出現被視為偶然,無法被複製,是在燒制過程中,窯裡發生特殊的變化,導致釉面出現氣泡爆裂產生一點一點的多彩釉斑,非常奇異罕見。認定曜變的標準在於三五成群的曜斑、隨光線變換的多彩光暈、一次性燒成並非二次上釉、收藏歷史流傳有序。
曜變天目有多珍貴?
相傳大約是明代,曜變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由於發生「曜變」的機率非常低,幾乎是萬中取一、十萬中取一,才有可能發現的罕見現象,至今都沒有研究出燒制方法,考古學家發現,在宋代建窯遺址附近找到數以十萬計的瓷器殘片,疑似都是燒制曜變時留下的失敗品。
MIHOMUSEUM
最神秘的曜變
藏於大德寺龍光院
1951年定為國寶
口徑: 12.2cm 高度: 6.4cm 足徑: 3.8cm 重量:未公開
器形為束口、深腹,它的釉色是三件中最低調的,細看釉斑會隨著光線變成五顏六色,黑斑點外套著藍紫色光環,光彩雖不是特別耀眼,卻具有幽玄之美。
在龍光院裡,這隻曜變被定為佛器,內壁好幾道深淺不一的劃痕,明顯有使用痕跡。據傳這件曜變在明朝傳到日本,是龍光院的創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被視為鎮院之寶,作為佛器供奉,未曾易主。
MIHOMUSEUM
根據日本文獻資料,這件曜變只在1990年、2000年、2017年展出,今年是有史以來的第四次對外公開,一般人很難見到實物。就連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紀錄片時申請外借,都不被許可。這次在美秀美術館展出,《一條》攝製組獲準在現場拍攝照片,隨著每個角度切換,色彩也跟著變換,低調而奇異。
美秀美術館藏的曜變油滴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MIHOMUSEUM
這次除了有龍光院的曜變天目,美秀美術館本身也館藏了一件曜變油滴,而且很少對外開放。趁著這次春季開館,館方也低調地展出這隻曜變油滴,細緻的油滴斑紋,透著彩虹般的光輝及紅紫色的光暈,十分絢麗。
《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
展出時間:2019.3.21-5.19
展出地點:美秀美術館
天下第一盞
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1951年定為國寶
口徑: 12.2cm 高度: 7.2cm 足徑: 3.8cm 重量: 276g
器型為束口,顏色三件中最為鮮豔,有明顯的藍色光輝。˙實物的顏色和曜斑光環,又會隨著周圍光線角度的不同,變幻出而斑斕的光彩,多變綺麗的色澤十分妖豔,被日本人喻為「碗中宇宙」,不僅最為聞名,還有天下第一盞的讚譽。
這件曜變最早如何傳去日本,並沒有詳細記載,後來傳入了德川將軍家,被視為代代相傳的傳家之寶,也是傲視天下的象徵。德川家的長孫德川家光出生後,他的乳母齋藤福因長年照顧有功,又被日本天皇賜名「春日局」夫人,因此德川家把這件曜變送給她以表謝意。春日局夫人後來把這件曜變傳給母家稻葉家的子孫,並取名「稻葉天目」。
經過290年後,幕府時代結束,1918年這件曜變不知為何落入小野哲郎之手,1924年進入拍賣,被三菱集團第四代社長巖崎小彌太以16.7萬日元拍下成交,在大正時代16.7萬日元相當於125.25公斤黃金,價值將近3758萬人民幣,在當時簡直是天價。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巖崎社長購入後,認為這件曜變是天下至寶,自己不配使用,只是一直珍藏,直到1940年,巖崎家成立了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這件曜變建盞成了鎮館之寶。由於並非常設展品,遊客需在特別展出期間才能看到,且不許個人拍照,外界僅能透過NHK拍攝的紀錄片,看見此曜變的動態光彩變化。
《日本刀之華 備前刀》
展出時間:2019.4.13-6.2
展出地點: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最多彩的曜變
藏於大坂藤田美術館
1953年定為國寶
口徑: 12.3cm 高度: 6.8cm 足徑: 3.6cm重量: 250g
器型為束口,口沿扣銀,腹壁弧斜,修胚流暢,口大足小,燒制時火候較高,導致外釉不及底足有聚流現象。
雖然內壁的曜變斑群聚不明顯且偏少,但顏色是三件曜變中最多彩、最讓人目眩的,加上帶有銀絲般的兔毫,讓色澤變化更有層次,轉動茶碗,曜斑和銀絲在光線的切換下,像極了一場夜空中的流星雨;外壁釉面上布滿若隱若現的斑點,宛如夜空星辰,十分細膩優雅。
日本實業家藤田傳三郎
這件曜變的來源同樣是德川家流出,為水戶德川家的家傳。和靜嘉堂那件曜變一樣,在1918年流出,隨著當時的新興日本資產階級崛起,取代幕府時期的大地主,這件曜變也流到拍賣場上,被藤田集團的藤田傳三郎以53800日元買下,相當於40公斤黃金,相當於人民幣1200多萬元。
奈良國立博物館
藤田家於1954年創立藤田美術館,同時這也是日本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私人博物館,此件曜變也是館藏之一,目前藤田美術館休館中,文物借展到奈良國立博物館。
《國寶的殿堂 藤田美術館——曜變天目茶碗和佛教美術的光輝》
展覽時間:2019.4.13-6.9
展覽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
國內燒制曜變的作坊
曜變天目是來自中國的國寶。在中國,這些年,經過了上百萬次燒制,但最終只能製造出極為類似曜變的茶碗,像是油滴盞、兔毫盞,卻無法重現宋代燒制的迷幻光澤。
直到現在,國內有4000多家廠家仍在試驗,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失敗品;眾多學者、專家投入研究其中的奧秘,期望有一天,能找回這項失傳的中國文化,讓曜變的發源地,也能留下一件完整的曜變天目以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