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優質「正」印助廣西扶貧特產走出大山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國減貧故事)香港優質「正」印助廣西扶貧特產走出大山

中新社南寧12月27日電 題:香港優質「正」印助廣西扶貧特產走出大山

中新社記者 林浩

「通過香港高端認證後,我們茶葉的品質得到認可,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目前已收到很多國際買家的訂單。」廣西柳州市三江縣侗興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莫保治27日對記者說。

莫保治的企業位於桂黔兩省區交界處,屬侗族聚居區。憑藉良好的地理氣候條件,該地出產的茶葉品質優良,但此前由於交通不便,鮮為人知,茶葉銷量不高,價格也長期徘徊低位,民眾只能守著茶山過苦日子。

廣西市場監管局定點幫扶三江侗族自治縣以來,組織當地企業申請香港高端品質認證,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改進茶葉生產工藝,開拓國內外市場。

廣西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何朝建介紹說,2020年,三江縣獲得香港優質「正」印的企業新增產品附加值約4642.1萬元(人民幣,下同),帶動3269餘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在何朝建看來,質量認證是市場經濟「信用證」和國際貿易「通行證」,讓千裡之外的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大山,進入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市場,獲得香港優質「正」印是條「捷徑」。

何朝建告訴記者,廣西在南寧建設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以此為基礎,密切與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合作。近年來,先後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運營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實驗室、香港綠色標誌、安全標誌認證實驗室,實現桂港兩地實驗室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互認。

與此同時,廣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香港高端品質認證,使蔗糖、水果、茶葉、米粉、水牛奶、飲用水等特色扶貧產品質量提檔升級,滿足國際標準要求。

為幫助通過認證的產品快速實現銷量增長,廣西還與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廣西南寧分會、香港協豐供應鏈集團公司等組織和企業合作,在進出口手續辦理、國際倉儲物流服務、產品國際包裝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支持企業在港澳共建辦事處及倉儲展示中心。

「2018年來,我們幫扶211家企業238款產品獲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等高端品質認證證書,上述產品獲得境外消費者快速識別和信任,打開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際市場。」何朝建說。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香港優質「正」印還成為搶佔線上消費市場「金招牌」,廣西獲證企業新增經濟效益超過23億元。

在中國茉莉之鄉廣西橫縣,獲得香港優質「正」印後,茉莉花茶已經順利走進香港市場,並突破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技術貿易壁壘,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廣西順來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珍接受採訪時說,長期以來,由於沒有取得國際高端產品認證,自己生產的茶葉貼上第三方企業商標,才能銷往國際市場,2019年取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後,公司不僅擁有自主品牌,年出口增長40%,產品價格也翻了一番。

廣西市場監管局局長巫家世表示,廣西將聚焦大健康、食糖、農食產品等領域,擴大香港優質「正」印認證範圍,讓更多藏於深山的優質扶貧產品,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完)

相關焦點

  • 廣西29家優質"正"印獲證企業亮相香港 助特產銷售
    2019年05月17日 09:28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廖欣 編輯:陳麗婕   5月15日,廣西特產走進香港展示活動舉行
  • 「疆」字號特產借道廣西獲香港優質「正」印 開拓國際市場
    中新網南寧12月8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市場監管局8日介紹,來自新疆的三家駝乳粉企業,日前向位於廣西南寧市的廣西-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香港標檢」)遞交產品認證申請,順利通過檢測。
  • 「龍湖年貨」助力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此次,龍湖聯手市商委,將酉陽、彭水、城口等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請」出大山,在龍湖時代天街開設「公益助農專場」,讓更多市民直觀感受到這些來自大山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了一次大規模展示和銷售機會。讓這些原產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 扶貧助農,《大國好物》布局「新消費」
    (原標題:《扶貧助農 布局「新消費」》)12000多罐經典灌裝紅糖、10萬多瓶刺梨飲料、23000多斤糯米蕉、55000多箱百香果、2.3噸特色土豆……6月28日起,一批批品質優良、帶著濃鬱原生態氣息的貴州特產由原產地直發用戶家中,一場以「大國好物—助力脫貧」為主題的大型直播活動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同時也意味著中國首檔原產地道地物產電視購物直播節目
  • 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秀山特色搭上消費扶貧「專車」走出大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4時40分訊(記者 李成 陳攀)今(18)日,「消費扶貧·渝你同行」秀山縣消費扶貧周(以下簡稱消費扶貧活動)走進重慶江北區觀音橋,通過現場銷售、展示、直播帶貨、特色文藝匯演等形式向廣大市民朋友推介秀山優質扶貧產品,展示秀山脫貧攻堅成果。
  • 茂縣10萬元農特產大禮包借力電商平臺走出大山
    7月8日,中國農業銀行茂縣支行攜手中國農業銀行台州分行利用電商平臺將茂縣10萬餘元的農特產大禮包發往浙江省台州市華聯超市有限公司,為茂縣群眾開闢了一條增收致富新途徑。在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精選各種農特產品,土雞蛋、野生菌、中蜂蜜、花椒、木耳、臘肉等原生態優質農特產品被包裝、上車、出貨,大家忙得不亦樂乎。茂縣是農業大縣,憑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當地擁有土雞蛋、野生菌、中蜂蜜、花椒等一批獨具茂縣特色的農產品。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受制於品牌推廣和物流運輸等因素,這些農產品並未真正拓寬銷路。
  • 走出大山 奔向小康 進出口銀行定點扶貧的岷縣實踐
    走出大山難,擺脫貧困更是難啃的硬骨頭。從中央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到基礎設施改善、產業入戶,再到今天群眾不斷增收,位於大山深處的岷縣正經歷著飛速變化。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包括張家堡村在內,岷縣共有131個貧困村退出,3.82萬戶、16.83萬人實現穩定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硬仗中的硬仗。」
  • 公益助農專場來了,優質農產品買買買!
    公益助農專場來了,優質農產品買買買!此次龍湖聯手重慶市商務委,將酉陽、彭水、城口等地扶貧農產品「請」出大山,在龍湖時代天街開設「公益助農專場」,讓更多市民直觀感受到這些來自大山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了一次大規模展示和銷售機會,讓這些原產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 抖音扶貧達人用山間美食吸引666萬網友,帶動家鄉農產品走出大山
    不知不覺間,666萬網友被他的美食吸引,而來自鬍子哥家鄉的和貧困山村的各種山貨,也跟著他的視頻走出了大山。2019年,鬍子哥先後通過短視頻幫助重慶巫山脆李、陝西富平柿餅、甘肅禮縣蘋果等貧困地區推廣農產品,讓上百戶貧困農戶實現增收。從食物的生長採摘拍起,清洗、醃製、在溪流邊劈柴燒火,架鍋做飯。
  • 粉象生活扶貧助農 推動臨安天目山小香薯走向全國
    粉象生活扶貧再行動,此次粉象生活「一地一品 萬象助農」助農扶貧活動走進臨安天目山小香薯基地,幫助當地農特產找到良好銷路,走向全國,讓當地農產品通過社交電商平臺取得長足發展。讓當地老百姓真正能夠通過種植農特產過上經濟充裕的幸福生活。
  • 唱著跳著快樂脫貧——廣西融水縣走出「扶貧+旅遊」扶貧新路子
    近日,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風雲榜單正式出爐,廣西5個案例入選該榜單。其中,南寧市獲評「2020年度中國高鐵旅遊名城」,「融水文旅扶貧五大模式」被列入「2020年度旅遊扶貧典型案例」,「廣西南丹:推動非遺文化活態保護與傳承」被列入「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廣西農戶大山深處養香鴨 山清水秀助脫貧
    廣西農戶大山深處養香鴨 山清水秀助脫貧 2017-09-22 13韋鼎標 攝 9月22日,又一批成熟的鴨子出欄銷售,廣西融水縣四榮鄉的香鴨養殖合作社農戶喜笑顏開。 蒙鳴明 攝貧困戶農民展示他們原生態養殖的地理標誌產品融水香鴨。 蒙鳴明 攝9月22日,廣西融水縣四榮鄉的香鴨養殖合作社農戶將成熟的鴨子裝車出欄。
  • 安吉助力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一批批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入更多百姓家中。「以海拔500米為靈感,打造章村地理標識商標,推行母子品牌建設,重點發展高山蔬菜、高山茶葉、高山堅果、高山中藥材等優質農產品。」章村鎮農業農村辦主任邱偉介紹說,通過搭建平臺,積極對接市場資源,整合做好品牌策劃、線上線下營銷等工作,使章村優質的綠色農產品走向更大市場。浙北朱家灣農場是「康旅章村500」品牌首家專營店。「以前經營範圍比較有限,以外地來章村的遊客為主。」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科技扶貧:石頭山變身「花果山」圖:左雪鋒在操作無人機作業。(攝影:穆功)「這些果樹就是我們的致富樹!」瀘水市老窩鎮老窩村黨總支書記左雪鋒在該村的沃柑果園說。老窩村的土地零碎分散在大山之間,土壤偏酸,人均耕地僅為1畝。
  • 曾在香港打拼 廣西瑤鄉小夥藝術化包裝家鄉特產走俏全國
    高東風 攝(新春走基層)曾在香港打拼 廣西瑤鄉小夥藝術化包裝家鄉特產走俏全國中新網河池2月12日電(高東風 李雪松)十幾名工人正在趕製具有瑤鄉特色的年貨,熬製紅糖大鍋裡的糖漿沸騰著泛起層層「浪花」,冒著熱氣的一排蒸籠中飄出陣陣「芳香」,一雙粗糙而具有靈性的手迅捷靈巧地包出一個個「三角粽」,一把刃薄鋒利的刀將米花糖分割成一個個
  • ...榮獲「中國全面小康消費扶貧十佳支持平臺」,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幫助農戶從源頭解決產品銷售問題,讓更多優質農特產品走出農村,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福袋生活積極響應領導號召,踐行著助農扶貧,鄉村振興的發展路線方針,結合「直播+公益助農」 模式,福袋生活與貴州民生實業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數字鄉村+電商直播+文商旅+雲交易 一體化的助農扶貧新業態!
  • 浙江26縣農特產雲上「走運」 「網」連天下共赴小康
    助農年糕 網上農博供圖中新網杭州1月1日電(記者 李典)遂昌農家烏香腸、德輝梅乾菜酥餅、慶元香菇乾貨……掃一掃二維碼,隨即進入新年走大運扶貧助農展示專區,頁面中的浙江26縣助農館裡各式特產讓人目不暇接。
  • 晉中市消費扶貧聚人氣 助農增收奔小康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一頭連著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是打通農產品內循環的重要抓手。農博會上,由太谷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太谷區工信局、區扶貧辦聯合推出的消費扶貧專櫃,展出太谷區各村的優質農產品,旨在為當地農特產品提供銷售展示平臺,幫助農民打開銷路,助農增收致富。
  • 未來集市成電商黑馬 公益助農彰顯企業擔當
    社交電商平臺未來集市成立之初就積極響應國家電商扶貧號召,推動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9月初,未來集市就在北京啟動「故鄉計劃」,旨在讓貧困「故鄉」的產品走出大山,助力故鄉優質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湖南湘西的獼猴桃、四川巴州的柑橘、福建平和蜜柚、山東霑化冬棗、安徽碭山的梨……未來集市「故鄉計劃」啟動的多個扶貧助農活動,直接惠及數千家農戶。
  • 淘寶愛心助農帶動貧困縣農產品走出大山 土貨鮮食頻道月銷售額超過...
    2月6日,淘寶在全網率先啟動「愛心助農」,幫助農產品在疫情期間的銷售。「土貨鮮食」頻道成為愛心助農計劃幫助貧困縣農貨走出大山的重要陣地,連續舉辦了「暖春守『胃』戰」、縣長直播、食用菌等專場活動。「扶貧要授人以漁,要幫助當地貧困戶學會電商的操作技能。」阿里巴巴派駐山西平順縣的脫貧特派員聶星華,在當地一對一、手把手的教農戶開淘寶店、上淘寶直播帶貨……3個月內培養出一批電商新人,其中一家店3個月就銷售出3000斤沙棘。疫情期間,普安茶農在採摘紅茶把貧困縣農貨賣出大山,還要把貧困縣農貨的招牌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