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大文章越來越精彩

2020-12-13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12日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

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六年來

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1.2億人直接受益

其中

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

約6900萬人受益

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

惠及人口約5800萬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

創新管理 中線運行六年達效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年供水量逐年遞增,中線一期工程運行六年實現達效。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

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

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

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通過優化調度,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並藉機向沿線39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提升了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集中檢驗了工程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

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超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提出的中線一期工程口門多年平均規劃供水量85.4億立方米,標誌著工程運行六年即達效。

綠色發展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持之以恆開展水源區生態保護,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中線一期工程有效助力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自2018年實施生態補水以來,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

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實現了河清岸綠水暢景美。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為22.49米,與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3.68米,昌平、延慶、懷柔、門頭溝等區的村莊都出現了泉眼復湧。

焦作市南水北調徵遷戶張小平說,「煤城焦作現在轉型成了旅遊城市,總乾渠兩岸的天河公園既保護水質,又美麗了城市,居民愛水、節水成為自覺行動。」

東線工程增加了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髒亂差的「煤都」徐州如今成為綠色之城。江蘇段工程結合河道疏浚擴挖,提高了部分航道通航等級。山東段工程延伸了通航裡程,使東平湖與南四湖連為一體,通過補水改善了小清河水質和生態,保證了泉城濟南泉水持續噴湧。

節水優先 調水節水雙抓雙促

南水北調工作是調水、節水工作雙抓雙促雙硬的工作。從現實和長遠考量,南水彌足珍貴,只有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的治水思路,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戰略性基礎性作用。近年來,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單位依託南水北調建築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水護水宣傳活動,增強了全民節水護水意識。

增進福祉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沿線各級政府積極統籌、合理安排、科學調度,在用足用好南水上下工夫。據統計,南水的到來,加快了沿線城鄉供水一體化,中線工程沿線數千個村鎮數千萬群眾受益。

近幾年膠東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山東段工程4次應急調水抗旱解困。今年4月,蘇北地區用水形勢嚴峻,東線9級泵站投入省內抗旱運行,保證了蘇北1600萬畝水稻豐收。今年9月,引江濟漢工程為長湖、廟湖生態補水,緩解沿線群眾用水困難,助推魚米之鄉經濟發展。

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完成後,各級政府在移民「能發展、快致富」上下工夫,出臺多項幫扶優惠政策,制定安穩致富規劃,把移民後扶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移民群眾迅速融入新環境,實現了靈活就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倍左右。

按照國務院批准的方案,2014年以來北京市與河南、湖北兩省相關市縣,天津市與陝西相關市縣深入開展了多方位的對口協作,累計投入協作資金55億元,實施對口協作項目1300多個、投資總額超400億元;互派掛職幹部400多人次,培訓專業人才上萬人次,有力促進了水源區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受水區的對口協作和有關中央單位的定點扶貧下,有力地幫助水源區十堰鄖陽等貧困縣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脫貧摘帽目標和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賡續偉業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施國家水網」。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對南水北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南水北調打造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為南水北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0月23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南水北調管理機制體製取得深刻變革和重大突破,為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完善工程體系、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原標題:《南水北調大文章越來越精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南水北調西線大爭論看公共事務決策
    兩封信、一本書、一次民間考察 2004年6月18日,《科技導報》發表魯家果的學術文章《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應慎重決策》,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工程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可持續發展及風險因素」提出異議,進而質疑前期工作的科學性與民主性。同年12月魯家果給溫家寶總理寫信,陳述西線工程風險,總理批覆給水利部。2005年12月,魯家果再次上書溫家寶總理。
  • 怎麼不直接把黃河與通天河打通,而修建難度大的南水北調工程?
    那麼,為何不直接把黃河與通天河打通,讓長江豐富的水資源源源不斷的直接注入黃河源頭河段,而要去修建難度大得多的南水北調工程? 的確,黃河的發源地和通天河之間的直線距離相對來說並不遠,但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周圍的地形和水資源儲備看出,黃河的發源地的地形並不適合水資源的體量過大,河谷和盆地地形如果外來水源過大很容易造成洪災
  • 南水北調專屬表情包
    南水北調專屬表情包 2020-12-10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水北調後微山湖機遇何在
    1953年建微山縣時,微山湖總面積1226平方公裡,南北長125公裡,東西最窄處6公裡,最寬處達到25公裡,湖周長311公裡,可兼水47·3億立方米,是山東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全國11大湖泊中名列第9位。  1957年在微山湖興建了二級壩,將湖水從最窄處攔腰截住,以發展當地農業灌溉,並以此壩防洪除澇。以二級壩為界,湖分為上級湖和下級湖,上級湖的44%的水面容納88%的區域來水。
  • ...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綠化帶四個節點公園集中開園,位置示意圖公布!
    如今,伴隨著南水北調城區段10公裡綠化帶、大沙河35公裡生態景觀帶等工程相繼建成,「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宜居焦作向我們闊步走來。市民對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城市越來越宜居的感受,有權威認證——近日,《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出爐,在宜居指數上,我市位居全省第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焦作入圍全國百強,位居全省第三!
  • 這篇大文章,越寫越精彩——習近平總書記江蘇考察激勵各地堅定走可...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各地幹部群眾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從做好「水」這篇大文章入手,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話長江之水  【總書記說】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2021與你繼續同行
    共築起南水北調的抗洪「長堤」這身影說不上挺拔但是卻讓人很放心說不上熟悉但也絕不陌生11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超額完成年度水量調度計劃這標誌著工程運行6年即達效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戌時 19:00-21:00南水北調總調中心近555平方米的大廳依然燈火通明這裡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大腦」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輸水量、水位等數據不論春夏秋冬 白天黑夜調度人員全天24
  • 南水北調之路,如此壯美!
    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江水已進入了北京。丹江口位於漢江和丹江的交匯處。丹江口水庫橫跨鄂豫兩省,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渡槽,簡單來說就是架空的水槽。河南鄧州湍河渡槽全長1030米,共18跨,單跨重量達1600噸。這是被稱為「世界第一渡槽」的平頂山沙河渡槽。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信語南水北調向那些安土重遷卻為了南水北調工程而背井離鄉的移民們致敬向那些艱苦卓絕奮戰一線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工程建設者們和南水北調人們致敬!
  • 「神獸歸籠」後,南水北調在幹嘛?
    「神獸歸籠」後,南水北調在幹嘛?工作人員指著農夫山泉瓶標籤無不自豪的回答:「南水北調的水和農夫山泉都產自丹江口水庫,甘甜可口,稍加處理便可直接飲用!」>010203040506目前,南水北調中線正值大流量輸水期間,流速較大、水深坡滑,氣溫逐漸升高,中小學開學給防溺工作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
  • 南水北調精神的內涵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明顯。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所形成的南水北調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實踐。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通過優化調度,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並藉機向沿線39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提升了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集中檢驗了工程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
  • [大河網]大美中國 南北同源——南水北調中線行
    主創人員 集體(大河網、千龍網、荊楚網、河北新聞網) 採編過程 從2014年3月份開始,河南大河網、湖北荊楚網、河北新聞網、北京千龍網等4省市的全國重點新聞網站,共同發起「美麗中國 南北同源」——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全媒體採訪報導活動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信語南水北調向那些安土重遷卻為了南水北調工程而背井離鄉的移民們致敬向那些艱苦卓絕奮戰一線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工程建設者們和南水北調人們致敬!
  •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公司正式揭牌 南水北調概念股一覽
    10月23日,國有獨資的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暫定註冊資本1500億元。該集團將切實建好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加快形成「四橫三縱」國家骨幹水網。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已超過三峽工程,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 陝西被忽略的城市,南水北調的核心所在,北京市民的重要水源地!
    安康全景 網絡圖片在陝南有這樣一個城市,它是南水北調的核心所在,一條江水從中穿過,留下了風景秀麗的陝南風光。這座城市就是陝西的安康市。湖北丹江口正是有了南水北調的利民工程,便從此改變了中國南澇北汗,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據說其中北京人喝得一杯水有半杯都是來自於陝西安康,所以請一定不要忘記安康這座城市。
  • 南水北調 澤被南北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9月26日,是我省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正式建成投入運行5周年的日子。9月25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6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5年來的有關情況。
  • 陝西被忽略的城市,南水北調的核心所在,北京市民的重要水源地!
    安康全景 網絡圖片在陝南有這樣一個城市,它是南水北調的核心所在,一條江水從中穿過,留下了風景秀麗的陝南風光。這座城市就是陝西的安康市。湖北丹江口正是有了南水北調的利民工程,便從此改變了中國南澇北汗,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據說其中北京人喝得一杯水有半杯都是來自於陝西安康,所以請一定不要忘記安康這座城市。
  • 南水北調,調來了什麼
    原標題:南水北調,調來了什麼 浩浩湯湯,奔湧北上。 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啟,蓄勢已久的「南水」沿渠向北,穿行1432公裡,流經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一路潤澤著北方乾渴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