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專利敗訴 街電急改技術

2021-01-07 中國網

  從風口歸為平淡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一直難以從專利相爭的泥坑裡抽身。近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街電正在對涉及專利侵權的產品進行升級,通過拆卸和新增零件等方式規避侵權的風險。來電勝訴、街電敗訴的30天內,雙方明面的較量和暗中的博弈從未停止,儘管技術層面的變化有助於街電短期內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然而長期研發問題以及行業前景依然是街電躲不開的困擾。

  街電改裝設備

  對於街電來講,侵權一事板上釘釘後,在有限的期限內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甚至翻身便是當務之急的事情。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中敗訴的街電,正嘗試通過升級的方式對涉及專利侵權的產品進行「改裝」,以避免必須大量下架商品的現象出現。

  原本擔任地推工作的員工,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給出的30天期限內,做起了改裝產品的工作。街電侵權來電的兩項專利名稱為「移動電源租用設備及充電夾緊裝置」和「吸納式充電裝置」,兩者均起到固定共享充電寶的作用,防止強行拔出共享充電寶。

  拆卸並強制零件斷電是街電給出的應急措施。上述人員稱,改造方案實施後,電磁閥軸將不再接觸充電寶,不再具有夾緊作用;矽膠件會起到「填平」作用,使共享充電寶不會插入到原先的位置。「即使拔掉了電磁閥軸,用矽膠件進行了限制,也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營。此前有上述零件,僅僅是為多增幾道防盜裝置,沒有也能保證充電寶正常彈出和退回。」

  街電CEO原源發布朋友圈,稱街電機器已經完成升級,且通過司法鑑定,解決了與來電的專利問題。根據街電提供的北京智慧司法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中心的司法鑑定意見書(以下簡稱「智慧司法鑑定書」)顯示,在對「吸納式充電裝置」的升級過程中,智慧司法鑑定書顯示街電將矽膠件背膠到左右導軌上。街電對充電夾緊裝置的升級,是將原來的電磁閥軸用快幹膠固定,使電磁閥軸並不能插入到移動電源的沉孔中對移動電源進行壓緊鎖定,電磁閥不再能起到夾緊移動電源的作用。儘管街電在智慧司法鑑定書中呈現的升級措施與具體實施方式不同,但均起到了磁閥不再能起到夾緊移動電源的作用。

  「升級的措施其實很簡單粗暴,也並不複雜,畢竟本身的技術含量有限。」向北京商報記者演示升級產品的地推人員解釋。根據街電地推人員的改裝速度,升級一個12個充電寶的設備大約需要5分鐘。街電數據顯示,街電已完成90%以上的設備升級,預計12月29日街電可升級全部設備。但來電CMO任牧對北京商報記者稱,來電並不認可街電完成的升級,街電仍在繼續使用涉訴侵權產品。

  短時期內規避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除對涉及到侵權的產品進行快速升級外,街電正投入不含有侵權零件的新設備代替舊設備。街電向記者透露,右上角帶有「還」字按鍵的設備,市面上6口和24口的設備均是新設備,不帶有侵權的零部件。上述人士直言,二審結束後,街電已經開始對產品進行升級,每個地推人員和城市經理人都有相應的考核時間表。

  街電與來電的專利之爭還在持續,共享充電寶企業比拼之中,技術成為讓行業頻繁處於輿論漩渦和企業搭建護城河的推力。任牧對於街電改裝行為回應稱,街電侵權產品,單方面的升級及鑑定,不具備公信力。涉訴侵權產品「升級」後是否侵權,街電無法自證,需法院或知識產權局判斷。

  同為共享充電寶的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稱,街電採用的改裝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規避一定的風險,但從長期來看,街電需要通過研發進行更為徹底的產品升級。共享充電寶企業一直將專利視為競爭壁壘,但零件的可替換性讓護城河難以成形,較低的技術門檻也讓行業紛爭不斷。

  北京奕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東陽認為,街電進行了司法鑑定意在強調企業已經按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進行了執行,但改裝後的產品是否仍涉及侵權,以及司法鑑定機構作出的司法鑑定效力如何,需由法院進行認定。如果來電認為街電沒有按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執行,來電可以向原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化解成本壓力

  街電加速升級設備時,對完全不帶有侵權零件的新設備投入進度尚未給出明確的進度表。一位不願具名的共享充電寶企業管理者對北京商報記者直言,按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顯示,街電敗訴後,需要停止使用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從市場鋪設狀態來看,街電需要下架大部分產品,要因此承擔較高的資金壓力並面臨市場份額被迫壓縮的風險,資金方面的損失或將達上千萬。

  設備本身的成本和代理費用讓街電面臨著經濟賠償的高風險。北京商報記者從獲取的街電代理政策了解到,配有4個電池的6口機櫃為每臺1509元,配9個電池的12口機櫃為每臺2500元;蘋果電池每個99元,二合一電池每個108元。街電一位地推人員稱,在北京地區根據需求,每個區域的設備數量、密度不同,三裡屯的設備較為集中約為2000多臺。如果按照2000臺、均為12口機櫃的標準,北京商報記者粗略計算,僅三裡屯街電下架設備的資金將高達500萬元。

  不僅限於設備本身,為街電鋪開市場的代理商同樣面臨風險。根據街電代理政策,街電代理商級別分為黃金、白金和普通三個級別,對應的代理商門檻為50萬、30萬和10萬元。上述業內管理者稱,街電敗訴後,部分二線城市出現了代理商退出的現象,除資金損失外,相應的市場份額也有所縮減。對於是否有代理商退出,截至記者發稿,街電並未給出官方答覆。

  進入2018年曾經火熱的行業鮮有聲音,共享充電寶進入整頓期。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共享充電寶報告預測,2018年市場增速可高達71.4%,而2019年與2020年市場增速僅為48.2%、44.8%。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認為,共享充電寶行業已進入中盤調整期,企業間的差距逐步拉開,經過這一輪的淘汰休整,行業需要快速回歸理性。目前行業中尚有空間待挖掘,資本的加持體現為資金和資源兩個維度,將為企業擴大用戶規模以及後續的市場拓展奠定實力基礎。

(責任編輯:單徵宇)

相關焦點

  • 專利戰後的街電怎麼樣了?
    日前,科技圈的熱門事件「街電專利侵權案」,在網絡上發酵良久後,終於落下帷幕。2018年5月25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來電與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結果:街電專利侵權成立,街電產品下架並且賠償人民幣200萬元。
  • DJI專利敗訴Autel全面退出美國市場?小龍蝦笑出了豬聲…
    隨後兩家公司圍繞技術專利在國內外開始了漫長的法律糾紛。(道通智能 X-Star無人機,來源:amainhobbies.com)比如在2016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玩具展,道通智能的公司展臺被當地法院派出的法警持「臨時禁令」查抄,緣由是該公司無人機產品X-Star被指涉嫌外觀設計侵權大疆創新。
  • 群創光電狀告惠科專利侵權的17個案件全部敗訴
    在過去的兩年間,群創光電與惠科經過多次對決,最終法院指出,惠科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既不相同也不等同,群創光電現有證據未能證明惠科的行為構成對其發明專利權的侵害。法院判決書指出,對群創光電關於判令被告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等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 街電來電專利案:別讓專利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唯一
    街電,這家共享充電寶行業帶著明星光環的公司,最近被專利官司纏上了。4月25日,針對「街電」與「來電」關於侵犯實用新型專利糾紛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二次審理。這也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首例公開審理的專利侵權案件。實際上早在去年年中,來電公司就曾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街電以及將場地租給街電的永旺夢樂城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
  • 上海拓璞遭「老對手」發起專利訴訟 招股書中直言:敗訴可能性極小
    新版招股書顯示,在撤下申報材料的當月,上海拓璞即遭到主要國際競爭對手——迪菲厄工業公司(以下簡稱「迪菲厄」)發起的專利訴訟,後者要求索賠2656.82萬元,而2019年上海拓璞還處於虧損狀態。不過公司表示,其敗訴的可能性較小,且即使被認定侵權成立,賠償金額也不會超過100萬元。
  • 戴姆勒在夏普專利權案中敗訴或被禁在德國銷售汽車
    9月10日,德國慕尼黑一家法院判決,戴姆勒在針對日本夏普關於移動技術的專利訴訟案中敗訴,該法院認為,戴姆勒未經夏普許可使用了其技術。法院的這一判決將允許夏普要求在德國禁售戴姆勒汽車。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戴姆勒三周內第二次在移動技術專利訴訟案中敗訴。
  • 蘋果,FaceTime訴訟再次敗訴……賠償11億美金?
    #蘋果敗訴虛擬iphone生產商#美國德克薩斯法院駁回"減少virnetX賠償金"的請求在與virnetX的專利訴訟中敗訴的蘋果在推翻陪審團裁決上失敗了。蘋果和virnetX共進行了兩項專利訴訟。訴訟是從2010年virnetX和蘋果起訴開始的。當時virnetX主張蘋果在iPhone4、ipod touch、ipad等產品上擅自盜用了本公司的訂購型VPN技術。但是德克薩斯法院法官表示蘋果有故意侵害專利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賠償金額。陪審團對蘋果徵收的金額是每臺iphone為1.2美元。
  • 隆基關於韓華起訴公司專利侵權的進展公告
    ,韓華確認公司採用替代技術方案的產品不構成對韓華專利的侵權,並且不應受到任何排除或停止和終止命令。因此,即使德國隆基最終敗訴,公司也能夠通過更換產品設計方案,保障包括德國隆基在內的公司各主體未來在德國市場正常開展業務,故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影響相對有限,不會對公司的業績和持續經營產生重大不確定性影響。
  • 任天堂申請眼鏡獨創專利 2D效果秒變3D
    任天堂在3ds專利上被索尼前員工告上了法庭賠償了巨額侵權費,主機方面wii/wiiu又被飛利浦起訴並且敗訴賠款。接二連三的官司讓任天堂認識到依賴人家的專利技術始終會受制於人,必須要有自己獨創的專利技術才能光明磊落的做人。
  • 專利打臉, 押金隱患,陳歐的街電還能走多遠
    雙方各持己見,「你說我侵權,我告你我擁有三項專利,都逃不過我們的門檻」「你說你比我早進入,我說你惡意競爭」,互相指責對手碰瓷、黑自己。共享充電設備的專利技術,主要包括收納充電寶的櫃機設備,及相關識別技術、共享充電設備的租借系統、共享充電設備的租借方式這三大方面。而來電和街電的爭論主要圍繞在誰專利申請更早,誰掌握核心專利這兩個方面。
  • 漫遊超人盜用專利技術方案,產品侵權鐵證如山
    而創新是企業發展不變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自信的來源,如果一個企業以偷盜他人部件、技術來換取公司的進步和成長,那麼,它也不會長時間存在,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近日,漫遊超人旗下多款隨身WIFI路由器及手機產品技術盜用漫遊寶專利技術方案,消息一出不禁令人唏噓。
  • 互訴專利侵權後,來電與街電雙方高管來了一場深度對話!
    來電科技CMO認為,來電作為共享充電領域的開創者和定義者,在2013年底就進行了商業模式探索和軟硬體底層邏輯的定義,無從借鑑的技術和研發環境,意味著高門檻。而且,從公司成立開始,來電便構建了自己的專利牆,不是為了打造武器攻擊別人,而是為了構建堡壘,保護自己的技術不受侵犯。在這一點上,雙方似乎很有共識。
  • 日本松下否認「斷供華為」;高通反壟斷案敗訴;百種常用藥價上漲;餓...
    (新華網)5.高通反壟斷案敗訴,股價創近兩年半最大單日跌幅高通在反壟斷案中敗訴,法院判決認定高通存在捆綁銷售,限制競爭等行為。並下令採取5條補救措施,其內容包括不得以限制晶片供應要挾提高專利許可費,不得要求獨家供應,不得拒絕其他晶片廠商獲得許可等。
  • Sorry,有兩項專利技術不是咱的!
    比起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好了太多,而隨著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優化了電池組封裝技術,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缺點,所以在今年,磷酸鐵鋰電池殺了個回馬槍,國產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EV,宏光MINIEV等車型都採用了磷酸鐵鋰電池。
  • 拍月亮專利被駁回!華為又丟失一項專利技術?
    小編先來:華為手機的拍攝技術比較牛,拍攝時即使放大50倍還是比較清晰。除此之外,華為還申請了一項「拍月亮的專利」。據說,只要打開華為手機的預覽界面,就能自動識別月亮,並在識別到月亮後進入月亮拍攝模式,從而自動對焦月亮,使預覽界面中顯示輪廓清晰的月亮圖像。
  • 基因編輯專利大戰第二局: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美國專利商標局審查與上訴委員會作出裁決,支持博德研究所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所擁有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權,也就是說加州大學敗訴。但今年2月15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做出裁定,認為張峰以及博德研究所申請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利申請中的CRISPR發明並不重複,因此張峰以及博德研究所的十餘項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權得以保留。
  • 鄭州華領發布六大新技術專利
    2019年8月18日,在業內專家、專利智慧財產權部門和多家主流媒體代表的共同見證下,華領2019年度六項新專利技術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華領醫療美容醫院舉行,鄭州市整形美容協會副理事長簡玉洛出席會議。
  • 專利技術吸波防輻射產品亮相高交會
    專利技術吸波防輻射產品亮相高交會 2003-10-17 08:26:40
  • 專利之戰再起!中環、阿特斯「開撕」
    創立於1985年的SunPower擁有超2000件光伏技術專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疊瓦技術,對此SunPower申請了多達70件的專利,2019年7月進一步正式獲得中國疊瓦專利授權。此外,持有疊瓦專利的還有Solaria。
  • 2億元的專利侵權訴訟將終結?
    兩年前,Intel被控侵犯中科院微電子所FinFET專利,預計將賠償2億元。而為了應對微電子所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Intel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專利無效申請,希望撤銷微電子所已獲得授權的專利。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口頭審理了英特爾的專利無效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