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訴專利侵權後,來電與街電雙方高管來了一場深度對話!

2020-12-24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8月8日報導(文/郭倩茹)

兩個月前,「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的融資速度;兩個月後,「24起案件、累計糾紛額6900萬元」的專利糾紛大戰。

共享充電寶,這個在風口上被吹起來的行業,佔據熱門話題可謂長達半年之久。在來電對街電進行多次訴訟侵權後,7月底,街電開始進行反擊。

本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為何捲入這麼多是是非非?近日,街電CEO原源與來電CMO任牧就在騰訊平臺上進行了一場關於「共享充電寶專利」的互懟與自我證明。

雙方各持己見,「你說我侵權,我告你我擁有三項專利,都逃不過我們的門檻」「你說你比我早進入,我說你惡意競爭」,可謂水火不容,互不相讓。

獵雲網通過分析雙方對話,發現雙方聚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大點,一是對自己專利的保護與申請的必要性,二是侵權案件中存在的五點爭議,包括進入行業早晚與專利權、互指對方在黑自己、是否存在碰瓷情況等。

專利申請的必要性:技術研發難度大

自今年以來,共享充電寶被廣泛關注,無論是媒體還是大微號都在唱衰這個行業。相信陳歐與王思聰吃翔的話題,大家還記憶猶新。

但是加入行業的企業卻不這麼認為。來電科技CMO認為,來電作為共享充電領域的開創者和定義者,在2013年底就進行了商業模式探索和軟硬體底層邏輯的定義,無從借鑑的技術和研發環境,意味著高門檻。而且,從公司成立開始,來電便構建了自己的專利牆,不是為了打造武器攻擊別人,而是為了構建堡壘,保護自己的技術不受侵犯。

在這一點上,雙方似乎很有共識。

街電CEO原源認為,專利大戰的意義在於通過專利作為企業發展業務拓展市場的絕對壁壘和護城河。因此,街電直接與共享充電寶專利的主要發明人劉同鑫先生取得了聯繫,並於今年5月購買了劉同鑫的三個專利。

據其講述,劉同鑫自2014年11月開始,向國家專利部門申報共享充電寶充電箱及充電更換系統及充電方法等三項項發明專利,這三項發明專利申請系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先期申請,早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批通過與登記公示。相當於共享充電寶的「從0到1」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

「不管哪些企業想玩專利碰瓷,都要先過劉同鑫先生這一關,誰也繞不過去。」原源說。

侵權案件中存在的爭議

在分析雙方存在的爭議時,我們先來回顧下案件歷史:

2017年5月17日,來電公司將街電公司訴至深圳中院,共計6案索賠6000萬元;

2017年6月6日,來電公司將街電公司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共計6案,索賠600萬元;

2017年6月27日,7月12日,來電將街電公司訴訟至深圳中院,各計6案,索賠額度小。

2017年7月,街電開始反擊,旗下天津西瑞爾公司將來電公司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共計3案索賠300萬元。

在這之前,2016年,來電還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多輪次專利訴訟。其中,來電公司與深圳市雲充吧科技有限公司的侵權糾紛,兩審均以來電公司勝訴為結果。

而兩批案件的核心,均在於對方是否侵犯己方專利。

1.進入行業早晚與專利權之間有無關係?

來電表示,作為共享充電領域的開創者和定義者,在2013年底就進行了探索。2015年底,來電第一代櫃機和充電寶在投入市場後,雖然後期全部作廢,但此時街電還尚未入場。

在這期間,除了見諸媒體的50項國內專利外,來電還獲得了17項國際發明專利,而且在更多專利看不見的方面,如怎樣保證充電寶的安全性能、設備的穩定性與場景兼容度、用戶體驗度等,也是來電很看重的。

在來電方看來,共享充電寶不是純網際網路,而是技術驅動。他們認為,共享充電行業的壁壘有四個層面,即最底層是核心專利與核心技術,往上依次是供應鏈能力、渠道拓展和佔領場景的能力、融資能力。

街電方則認為較之於來電進入早這樣的言論,他們購買的劉同鑫的三項專利,從2014年11月就已經開始,並不比來電晚。因此,街電方認為,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街電掌握著共享充電寶領域核心專利的核心控制權,不管競對怎樣詆毀,這個事實改變不了。

對於進入行業遲早,街電是這麼回應的:「大家在做產品做趨勢的過程裡,先用資本快速加工一批垃圾產品投放到市場,不管它們的好壞與實用性,就可以稱自己為『市場先行者』了呢?」可見,街電方並不認同對方一直強調的進入行業早擁有優勢這一觀點。

2.互指對方用黑稿黑自己

雙方存在的第二個爭議點是,來電說街電在用公關稿黑自己,而街電卻說是來電在利用黑稿做小動作。

來電方認為,有文章在發黑稿之前,把法院保全設備的照片在微博小號上發了刪,刪了發,不斷調整姿勢,再經由媒體援引網友爆料誤導為「司法查封」我們的截圖。而對於媒體報導內容,他們在肯定媒體客觀報導的同時,並歡迎媒體公開透明報導。但是「黑稿」卻放大報導,多次顛倒黑白,自吹自擂,所找的小號時隔多日數次調整姿勢,現在還刪掉了相關微博。

街電方則指出,是有人利用文章一事件主動策劃了一些傾向性嚴重的PR稿件進行傳播,歪曲了訴訟過程中的真實情況,甚至用這些稿件配合線下地推人員進行不正當競爭,並展示出了圖片證明。

3.司法查封和保全證據的說法不一

第三個爭議點,到底是查封還是保全證據。

街電CEO在回答中提到, 「街電已經正式對來電進行了起訴,法院目前也已經對來電的產品進行了取證,法律層面的是非對錯,」

但來電方認為,街電對來電存在惡意的宣傳與誤導。在街電發布的公關黑稿中,通篇對來電都是查封,但對街電卻成了「證據保全」。

4.街電質疑:來電存在以1變24

街電方通過利用媒體報導,指出來電存在以1變24的事實,這是在浪費司法資源。「這算不算佔用公共司法資源,算不算博取眼球實行不正當商業競爭,大家同樣可以自己判斷。」原源說。

針對這一質疑,來電是這樣回答的,來電確實在深圳和北京兩地分別起訴了街電,當然還有其他侵權企業,這些都是公開信息可查。至於採用不同時間、6項專利組合的方式進行法律訴訟,是因為來電發現市場上抄襲者的時間有先後。其次,選擇不同的專利進行訴訟,也是根據不同抄襲者、不同的產品選擇的最相關專利組合。

來電指出,專利法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只要未經專利權人允許,使用侵權產品同樣是被法律禁止的行為。對此權利人對未經權利人允許的使用人,提起侵權訴訟,都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來電之所以如此起訴,針對的是不同的使用者,只要有侵犯來電專利權的行為,來電都將維權進行到底。也就是說,來電並不承認存在以1變24的說法,是街電存在錯誤解讀。

 5.來電質疑:街電被起訴後才購買他人專利碰瓷

如上所述,街電於今年5月購買的劉同鑫的三個專利權。對此,來電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來電方認為,正如街電CEO原源提到,「專利這件事其實存在盲區,誰都能申請專利,尤其是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不利的局面下會採用專利碰瓷等手段博眼球博出位。」專利的確存在盲區,所以要經過法律抗辯的專利才有價值。但前提起碼是通過自主研發申請專利,而不是花一個億買,然後靠買專利來碰瓷。

來電還質疑的一點,就是街電在來電起訴之後,才匆忙購買劉同鑫的專利,然後再以此對起訴來電,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通過以上五點,可以看出雙方現在處於劍拔弩張之勢,並無休戰之意。

事實也是如此。8月1日,街電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請求宣告來電6項專利無效;作為反擊,來電在也8月4日向專利覆審委員會請求宣告街電的專利無效。

曾幾何時,這樣規模龐大的專利之爭大多出現在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比如,華為與三星互訴專利侵權,諾基亞與蘋果公司之間的專利侵權案等。雖然能獲取一定的賠償,但一般這種案件耗時較長,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對於雙方而言,都需要消耗不少的時間與精力。

而街電和來電作為初創公司,也嘗試運用這以方式。如果能勝訴,就可以將對手趕出這個行業。究竟孰是孰非,誰又能先把對方擠出這個行業,拭目以待。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街電來電專利案:別讓專利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唯一
    街電,這家共享充電寶行業帶著明星光環的公司,最近被專利官司纏上了。4月25日,針對「街電」與「來電」關於侵犯實用新型專利糾紛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二次審理。這也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首例公開審理的專利侵權案件。實際上早在去年年中,來電公司就曾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街電以及將場地租給街電的永旺夢樂城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
  • 來電與街電又一起專利權糾紛案結果出爐!
    另外也要考慮判決停止侵權給公共利益和社會資源所造成的影響。 深圳中院經審理認為,來電科技涉案專利被授權後,繳納了專利年費,該專利處於合法有效狀態,依法應受到法律保護。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和法院查明的事實,本案爭議焦點為:一、被訴侵權產品是否落入訴請保護的權利要求範圍。二、來電科技指控街電公司許諾銷售、銷售、使用侵權是否成立。
  • 上市輔導期被訴專利侵權,獨角獸小電科技「共享充電寶第一股」遇阻?
    被供應商起訴,被競爭對手起訴專利侵權,兩起案子是否會影響到小電科技的IPO進程?關鍵要看訴訟涉及的專利是否是核心技術專利。至發稿時止,小電科技尚未回應。 從裁判文書網已經披露的判決書來看,來電科技就專利侵權和街電科技、雲充吧科技有過多次訴訟。小電科技此前就和來電科技的專利權訴訟提起管轄權異議,多被法院駁回。
  • 街電COO何順:現在的街電比任何時候都強大
    12月11日,街電COO何順向街電全體員工發出站內信,對街電創業兩年以來的成績和戰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街電與來電的專利大戰一錘定音,稱現在的街電比任何時候都強大。何順在站內信中強調,近期的專利戰判決結果雖然對街電不利,但專利涉及的技術功能非常局部和微小, 目前已經找到了快速升級規避專利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會對用戶體驗和商家帶來困擾。
  • 專利戰後的街電怎麼樣了?
    日前,科技圈的熱門事件「街電專利侵權案」,在網絡上發酵良久後,終於落下帷幕。2018年5月25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來電與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結果:街電專利侵權成立,街電產品下架並且賠償人民幣200萬元。
  • 專利打臉, 押金隱患,陳歐的街電還能走多遠
    一年的訴訟和互懟:專利之爭由來已久事實上,關於共享充電設備領域的「專利風雲」其實已經上演一段時間了,尤其是作為行業頭牌的來電、街電,它們二者之間的互訴從去年開始就時有發生。去年,在聚美優品高調宣布3億元收購街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陳歐就表示這筆錢已經全部花完,轉化成了硬體資產。
  • 共享充電寶「街電」與「來電」之戰終落幕!
    起因 共享充電寶行業自2016年起開始興起,如同共享單車一樣,資本和創業者一擁而入,來電、街電、小電這些企業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企業當屬街電和來電。
  • 來電回應街電起訴怎麼回事? 事實認定是否存在偏差
    街電方面日前再次發布聲明,稱來電科技將未生效的判決發函給街電的合作夥伴,此前亦曾藉助司法保全手段、進行媒體的相關報導製造輿論壓力,意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實現其不合理的商業目的。針對街電方面的指控,來電今日回應稱,從未要求與街電公司存在合作關係的商家必須怎樣,不存在不正當競爭。
  • 補救專利敗訴 街電急改技術
    來電勝訴、街電敗訴的30天內,雙方明面的較量和暗中的博弈從未停止,儘管技術層面的變化有助於街電短期內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然而長期研發問題以及行業前景依然是街電躲不開的困擾。  街電改裝設備  對於街電來講,侵權一事板上釘釘後,在有限的期限內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甚至翻身便是當務之急的事情。
  • 運動品牌斯凱奇在中國被訴專利侵權
    和同為美國企業的耐克公司的專利糾紛還未落幕,運動鞋品牌斯凱奇(Skechers)又因涉嫌專利侵權在中國被告上了法庭。 據悉,此次涉案專利為「具有層次感發光效果的提花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專利號:ZL200610086745.X)。小編使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檢索後發現,涉案專利的申請日期是2006年6月20日,獲得授權的日期為2009年7月8日,涉案專利維持年限已經達到了10年之久。 隨即,斯凱奇中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涉案專利無效宣告請求。
  • 漫遊寶訴漫遊超人專利侵權
    漫遊寶方面表示,漫遊超人產品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盜用漫遊寶「行動裝置漫遊方法及系統」的專利技術方案,涉嫌專利侵權。「行動裝置漫遊方法及系統」通俗來說,就是漫遊寶通過該專利技術方案,將用戶所在地與用戶去往外地的網絡運營商連結起來,購買多個運營商流量,經分布式流量算法分發至需要使用網絡的用戶,有效解決出境遊用戶無障礙使用網絡問題,實現跨國界網絡無縫連接。
  • 街電侵權案塵埃落定:其頻頻發聲卻被反覆打臉
    然而與此同時,關於「街電」和「來電」兩大品牌之間就因專利糾紛的官司也上演了許久,如今,這場上演多時的糾紛終於得以蓋棺定論,街電敗訴已塵埃落定,北京法院要求街電在判決後三十日內(即12月21日前)下架侵權產品。本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街電在隨後聲明中稱自己仍然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戲劇性的是,一方面不肯承認自己侵權說要繼續上訴,另一方面又下線侵權產品稱馬上就要升級改造完成等。
  • 國產智能插座風靡全球,卻在美國被訴專利侵權!
    晚飯後想看場電影,一鍵就可以構建出影院的環境氣氛。半夜去衛生間,通往衛生間的燈一個個陸續打開,返回臥室後,身後的燈全部自動關閉。Gosund在美國被訴專利侵權據法律犀牛報導,近日,Kortek工業有限公司向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區地區法院提起了對深圳市酷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侵權及損害賠償訴訟。訴訟中的專利包括美國專利號9,465,377、9,590,427和10,429,869。
  • 繼續縱容來電的惡意中傷和商業詆毀,就是對共享經濟嚴重的破壞
    街電的一紙聲明,再次讓人注意到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硝煙瀰漫。具體怎麼回事?原來,2018年5月25日,歷時一年、備受關注的來電科技和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但街電認為此次事實認定存在偏差並當庭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此次判決尚未生效,並非終審。
  • 聚美投「街電」3個億,要一個月「花掉」?
    除了3億元投資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街電」),他還挖來了淘票票前總裁原源擔任聚美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街電總裁。5月19日,原源在深圳接受南都記者獨家專訪時說,陳歐讓他一個月之內花掉3億元的投資,街電未來還可能走進海外市場。截稿前,關於街電原CEO王哲的去向還不清楚。
  • 新iPhone產業鏈起硝煙:勁勝智能子公司被訴侵權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向伯恩光學和歐菲光供應3D玻璃自動玻璃精雕機的深圳市創世紀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創世紀」)近日被訴侵權。在智慧財產權專家看來,假如伯恩光學和歐菲光對侵權知情,必須停止使用侵權設備。創世紀是勁勝智能(300083.SZ)旗下於2015年收購而來的公司,在收購了該公司後,勁勝智能2016年扭虧為盈。
  • 某品牌飲水壺專利被侵權,獲賠百萬!
    某品牌飲水壺專利被侵權,獲賠百萬!近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對上海聚藍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藍公司)訴沃爾瑪華東百貨有限公司(下稱沃爾瑪華東公司)、萊卡健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稱萊卡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
  • 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熬出了頭?
    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終於看到了曙光2017年,共享充電寶品牌歷經洗牌,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已有十幾家企業宣布停運,包括樂電、河馬充電、泡泡充電及小寶充電等品牌在內,連僅入局兩個月的美團也宣布結束共享充電寶試運營。共享充電寶品牌接連倒閉引來資本唱衰潮,其中最為知名的事件莫過於,豪門創業二代王思聰與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的賭約。
  • ...前產業鏈起硝煙:勁勝智能子公司被訴侵權 歐菲光、伯恩光學被捲入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向伯恩光學和歐菲光供應3D玻璃自動玻璃精雕機的深圳市創世紀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創世紀」)近日被訴侵權。在智慧財產權專家看來,假如伯恩光學和歐菲光對侵權知情,必須停止使用侵權設備。  創世紀是勁勝智能(300083.SZ)旗下於2015年收購而來的公司,在收購了該公司後,勁勝智能2016年扭虧為盈。
  • 漫遊超人盜用專利技術方案,產品侵權鐵證如山
    而創新是企業發展不變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自信的來源,如果一個企業以偷盜他人部件、技術來換取公司的進步和成長,那麼,它也不會長時間存在,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近日,漫遊超人旗下多款隨身WIFI路由器及手機產品技術盜用漫遊寶專利技術方案,消息一出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