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熬出了頭?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近期,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消息甚囂塵上,一眾漲價哀怨聲中還夾雜著幾條共享充電寶安全隱患的吐槽聲。

2015年,共享經濟崛起,萬物共享的概念深入人心。彼時共享經濟正火熱,單車、充電寶、雨傘、鮮花等物品被資本炒上風口,其中充電寶作為人們高頻使用充電工具,也十分受資本青睞。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我國有355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

不過,2015年至2018年,充電寶市場處於培育階段,各家充電寶品牌低價搶市場,大多數品牌定價多是1元/小時,或者比1元更低甚至是免費。只是,即便價格如此低廉,在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不少充電寶品牌被市場淘汰,就此銷聲匿跡。

如今,活下來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各有優勢,且智慧型手機電池技術在原地打轉,遠沒有充電5分鐘續航一整天的能力。所以,共享充電寶依然是外出人群的必需品,這隱形的剛性需求也就造就了頭部充電寶品牌成長和盈利。

不得不感嘆,網際網路風口是個圈,前幾年被唱衰的共享充電寶又回歸大眾視野了。

共享充電寶捲土重來

走在大街小巷,你會發現共享充電寶已遍布小商店、大商場、火車站、機場等各類生活消費場景。而且,共享充電寶品牌五花八門,不同地區共享充電寶計時價格也不一樣。

從興起到沒落再到現在的悶聲發財,共享充電寶品牌東山再起離不開用戶需求的增長。

一方面,打電話、支付、查詢,多功能手機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移動充電已成為市場剛需,而共享充電寶正是解決出門在外的人們充電需求的最佳渠道。另一方面,伴隨5G時代的到來,手機耗電量將進一步增加,人們對及時充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共享充電寶市場需求持續上漲,吸引來眾多分羹者。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520家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的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2020年1-11月,我國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註冊量達70餘家。

重要的一點是,即使共享充電寶漲價了,消費者熱情依舊不減。

現今,共享充電寶品牌幾乎全面告別「1元/小時」時代。有媒體統計,目前市面上共享充電寶價格多為1.5元/半小時、2元/半小時。部分特殊場景比如電影院,有的是2.5元/半小時,景區則是4元/半小時,甚至10元/每小時。

不過價格上漲,並沒有給共享充電寶市場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用戶規模依舊可觀。據艾媒諮詢《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仍可達2.29億人。

共享充電寶市場再次熱鬧起來,最開心的莫過於苦熬多年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終於看到了曙光

2017年,共享充電寶品牌歷經洗牌,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已有十幾家企業宣布停運,包括樂電、河馬充電、泡泡充電及小寶充電等品牌在內,連僅入局兩個月的美團也宣布結束共享充電寶試運營。

共享充電寶品牌接連倒閉引來資本唱衰潮,其中最為知名的事件莫過於,豪門創業二代王思聰與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的賭約。據悉,王思聰特意在朋友圈寫下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就吃翔,還說特意立帖為證。陳歐也特意轉發了這條朋友圈,並且說感謝王思聰的監督。

彼時,消費者置身事外、科技媒體看熱鬧、資本熱情退去,市場進入加速搶佔市場的階段,「三電一獸」等共享充電寶品牌紛紛燒錢留用戶,以期在市場謀得一席之地。而在這一階段,關於共享充電寶品牌裁員、倒閉的消息同樣層出不窮。

在此情境下,陳歐頂下輿論壓力布局共享充電寶市場,依託聚美集團資源優勢持續構建「不斷電生活圈」,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率先突破「唱衰牢籠」。

布局一年時間,聚美優品就在財報中表示,街電實現了首次年度盈利。再過一年,街電官方透露,截止2019年底,街電累計用戶數突破2億,訂單峰值突破200萬,實現全國95%以上城市覆蓋,包括吃喝玩樂遊購娛以及交通、公共服務等全業態場景覆蓋。

以街電為標杆,來電、小電、怪獸等共享充電寶品牌通過精細化運營,提高價格來降本增效,也先後宣布實現盈利或盈虧平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三電一獸」四家公司已壟斷共享充電寶市場96.3%的份額(街電佔28.6%,小電佔27%,怪獸佔25.1%,來電佔15.6%)。

一句話: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苦熬多年終於走出了市場唱衰陰霾。只是,市場整體向好發展,但從個體品牌發展問題還很多。

安全問題緊隨

與共享充電寶漲價一同上熱搜的還有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的安全提醒。

近期,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個人信息。此消息一出,共享充電寶老生常談的安全問題,又湧上風口浪尖。

共享充電寶誕生初期,由於大部分充電寶使用的電池都是鋰電池容易短路,而且監管標準未完善,自燃事件時有發生。關於充電寶起火、爆炸的質量問題曾引發消費者眾怒,現在信息安全問題再次引發消費者恐慌,一定程度上影響共享充電寶品牌發展。

另外,任意計費、押金難退、客服聯繫不上等共享充電寶服務問題也只多不少。《湘問·投訴直通車》近一年數據顯示,有關共享充電寶的投訴400餘條,涉及怪獸、搜電、街電、小電、來電、雲充吧、速綠、倍電等品牌。其中,怪獸186條,小電161條,搜電67條,投訴量居前。

總而言之,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服務又有了新的擔憂,因此在安全層面,共享充電寶品牌還需下苦功夫。

資本入局,戰火重燃

雖然共享充電寶漲價、安全問題飽受消費者吐槽,但廣闊的藍海市場仍在吸納著新玩家加入。

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規模79.1億元。預測未來四年複合增長率可達到40%,意味著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3.9億元。

近期,美團宣布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據悉,目前美團共享充電寶項目已在全國百餘個城市開始瘋狂地推並且斥巨資招兵買馬,發展勢頭強勁。對於美團共享充電寶這一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三電一獸」也十分忌憚。

一方面,即使「三電一獸」已經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頭部品牌,但是線下知名度卻不高,經常被掛上「雜牌」的標籤,所以知名度較高的美團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對其他品牌來說是一大威脅。另一方面,共享充電寶品牌精細化運營之爭已全面展開,而擁有網際網路基因、海量用戶的美團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不管怎樣,「三電一獸」舊品牌與美團這一重入局的新巨頭對壘必有一傷,這也預示著共享充電寶戰火春風吹又燃了。

相關焦點

  • 來電街電小電怪獸,這三電一獸如何把充電寶練成了吞金獸?
    最終也成就了共享充電寶市場的「三電一獸」(來電、街電、小電和怪獸充電)。 效果也很明顯,街電CEO萬裡稱,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經過市場驗證實現規模營收,截止2019年上半年,街電累計用戶量已達1.07億。而聚美優品的財報顯示,街電去年營收超8億,營業利潤約3700萬元。 數據也應證明了街電的說法。
  • 來電與街電又一起專利權糾紛案結果出爐!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街電科技)、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電科技)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來電科技認為:街電科技未經來電科技許可,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使用被訴侵權產品。經比對,被訴侵權產品落入來電科技訴請保護的專利權範圍。
  • 街電來電專利案:別讓專利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唯一
    街電,這家共享充電寶行業帶著明星光環的公司,最近被專利官司纏上了。4月25日,針對「街電」與「來電」關於侵犯實用新型專利糾紛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二次審理。這也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首例公開審理的專利侵權案件。實際上早在去年年中,來電公司就曾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街電以及將場地租給街電的永旺夢樂城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
  • 專利戰後的街電怎麼樣了?
    日前,科技圈的熱門事件「街電專利侵權案」,在網絡上發酵良久後,終於落下帷幕。2018年5月25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來電與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結果:街電專利侵權成立,街電產品下架並且賠償人民幣200萬元。
  • 共享充電寶「街電」與「來電」之戰終落幕!
    起因 共享充電寶行業自2016年起開始興起,如同共享單車一樣,資本和創業者一擁而入,來電、街電、小電這些企業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企業當屬街電和來電。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何時休?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
  • 來電回應街電起訴怎麼回事? 事實認定是否存在偏差
    站長之家(Chinaz.com)6月15日消息:針對日前街電稱起訴來電不正當競爭一事,來電今日發布聲明稱,從未要求與街電公司存在合作關係的商家必須怎樣,不存在不正當競爭。街電方面日前再次發布聲明,稱來電科技將未生效的判決發函給街電的合作夥伴,此前亦曾藉助司法保全手段、進行媒體的相關報導製造輿論壓力,意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實現其不合理的商業目的。針對街電方面的指控,來電今日回應稱,從未要求與街電公司存在合作關係的商家必須怎樣,不存在不正當競爭。
  • 小電科技衝擊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原標題:小電科技衝擊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浙江省證監局官網日前披露,共享充電寶
  • 街電、怪獸等共享充電寶齊漲價 借幾次比買一個還貴
    近日,中新經緯客戶端走訪了位於北京王府井商圈的多個共享充電寶門店,包括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等品牌。據了解,大部分共享充電寶每小時價格在2-3元左右。此外,共享充電寶機柜上並未標註使用價格,消費者只有在掃碼後才可得知當前機櫃的收費標準。在客流量相對較大的晚餐時間段,許多共享充電寶機櫃前並無人問津。
  • 街電等共享充電寶計費大漲價 被指難逃盈利困局
    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已經上線「白銀會員」。北京商報記者在街電App上看到,會員金額為每月9.9元,開通後消費者租用設備5小時內免費,訂單日租金5元封頂。  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也有所改變,目前普通用戶計費標準提升為2元/小時,每24小時10元封頂。以前計費標準是1元/小時。
  • 互訴專利侵權後,來電與街電雙方高管來了一場深度對話!
    侵權案件中存在的爭議在分析雙方存在的爭議時,我們先來回顧下案件歷史:2017年5月17日,來電公司將街電公司訴至深圳中院,共計6案索賠6000萬元;2017年6月6日,來電公司將街電公司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共計6案,索賠600萬元;2017年6月27日,7月12日,來電將街電公司訴訟至深圳中院,各計6案,索賠額度小。
  • 街電COO何順:現在的街電比任何時候都強大
    12月11日,街電COO何順向街電全體員工發出站內信,對街電創業兩年以來的成績和戰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街電與來電的專利大戰一錘定音,稱現在的街電比任何時候都強大。何順在站內信中強調,近期的專利戰判決結果雖然對街電不利,但專利涉及的技術功能非常局部和微小, 目前已經找到了快速升級規避專利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會對用戶體驗和商家帶來困擾。
  • 小電搶跑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7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登錄浙江證監局官網發現,共享充電寶服務商「小電科技」(以下簡稱「小電」)已同浙商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創業板掛牌上市。如小電成功上市,將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根據第三方數據,小電在2019年佔有27%的市場份額,領先於怪獸充電的25.1%和來電的15.6%,但不及街電的28.6%。
  • 街電怪獸被薅羊毛?破解共享充電寶在二手平臺倒賣,還賣破解教程
    近日,在某知名二手電商平臺上,出現了「怪獸」「街電」等知名共享充電寶的破解教程(也有人稱為「軟解教程」),售價8元至20元不等。賣家們聲稱,通過這個教程可以學會破解市面上多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將其據為己有,且個人微信、支付寶等信用值不受影響。賣家們強調「破解過程不需要拆充電寶機身」,也就是「軟解」。
  • 街電:極少數情況
    街電方面對中證君表示:「個別媒體報導的5元/小時的情況在街電是極少數的,我們的佔比不到0.01%,此類收費情況考慮商家特殊場合的實際運營成本,因此會與商家共同協商制定,是極個別的情況。」中證君實地探訪發現,街電、來電、小電等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租金標準不同,多為每小時1元至2元,每小時5元的標準僅是個別區域的個別點位。
  • 小電科技搶跑 「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日前,據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共享充電寶服務商小電科技正在接受上市輔導,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從並不被外界看好,到如今謀劃上市,小電科技為何有望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而對於共享充電寶行業而言,小電科技的上市又對行業競爭帶來什麼影響?
  • 小電科技再曝員工盜竊同行充電寶醜聞 同質化競爭屢遭亂收費投訴
    卡位戰引發惡性商業競爭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山西平遙、榆次、介休等地的街電充電寶機箱接連被盜,累計丟失100多塊充電寶,產品損失逾一萬元。經調取監控發現,系同行小電科技員工所為。該工作人員回應稱,盜取充電寶完全是因為個人原因。
  • 小電共享充電寶員工被曝「丟失」競對公司產品被拘留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 呂雪慧)不久前,微博爆出共享充電寶小電科技的員工因涉嫌「丟失」競對公司機器被拘留案件,小電科技為此做出經濟賠償3130元。記者聯繫到此次事件的當事人,當事人拒絕透露相關細節並表示會讓小電科技給記者回電,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接到任何小電科技有關此次事件的聯繫。記者也聯繫了處理此次案件的大嶺山分局電話,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近日,抖音上還流傳一則小電共享充電寶在一家店內自燃的視頻,攝像頭記錄現場火光四射,十分危險。
  • 小電科技衝擊IPO:盈利模式單一、收費亂象待解
    日前,浙江省證監局官網披露,杭州小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電科技」)已同浙商證券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這意味著,小電科技或將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據了解,小電科技背後的資本實力雄厚,不乏騰訊、蘇寧易購與國內知名VC加持。但與此同時,小電科技仍存在盈利模式單一與收費亂象等問題。
  • 街電侵權案塵埃落定:其頻頻發聲卻被反覆打臉
    然而與此同時,關於「街電」和「來電」兩大品牌之間就因專利糾紛的官司也上演了許久,如今,這場上演多時的糾紛終於得以蓋棺定論,街電敗訴已塵埃落定,北京法院要求街電在判決後三十日內(即12月21日前)下架侵權產品。本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街電在隨後聲明中稱自己仍然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戲劇性的是,一方面不肯承認自己侵權說要繼續上訴,另一方面又下線侵權產品稱馬上就要升級改造完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