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中村到世界油畫集散地的逆襲之路——大芬油畫村的故事(下)

2021-01-12 手機光明網

  從名畫複製到藝術原創,從臨摹西方到融合東方神韻,大芬油畫村在不斷書寫著新的篇章,這不僅是產業升級轉型的故事,也是找到文化自信的故事。

  登上首屆文博會——通往世界舞臺的重要轉折

  隨著大芬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到1990年代中期,大芬村聚集了幾百名畫工。畫筆、畫布、顏料等周邊配套產業陸續進村。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和大芬村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美術工作者雲集至此,進行大批量的油畫製作與銷售。

  從1998年開始,龍崗區政府開始介入,對大芬村這個市場經濟下自然形成的「油畫村」進行產業引導和環境改造,投入大量資金在大芬村修路、拆遷舊屋,昔日的窮鄉僻壤變成了偏居龍崗的「歐洲油畫小鎮」,大芬村的油畫產業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漸走上正軌、茁壯成長。

大芬美術館外景

  而真正讓大芬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源於文博會這個平臺。2004年,深圳貫徹「文化立市」的戰略,籌辦首屆中國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展商和客人前來。得知這個消息,龍崗區政府決心為大芬村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依託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優勢,經過努力終於將大芬村爭取到了作為當時唯一分會場的機會。

  「我還記得,為了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村裡舉辦了千人同時畫油畫的活動,在場的畫家、畫工和展商們都十分激動,許多外國藝術家和畫商都被大芬所吸引,和我們親切地交流和相互切磋。」周永久告訴記者,登上文博會舞臺對大芬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首屆文博會,大芬作為唯一分會場的開幕場景

  當年,大芬油畫村便創造了「藝術與市場對接、才華與財富轉換」的奇蹟。2005年時,世界70%的油畫來自中國,大芬村以一己之力貢獻了其中80%的份額。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大芬村的油畫產業實現2.79億元產值,2007年上升至4.3億元,2018年實現總產值45.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油畫生產、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

  培育原創力量——用藝術內涵打造大芬品牌

  31年的成長曆程當中,大芬村並不是沒有經歷過風雨,臨摹複製缺乏原創性、同質化生產導致產能過剩等問題,也一度讓這裡遭受質疑和發展瓶頸。然而,面對這一命題,龍崗區進行了積極的主動選擇和自我革新,通過高端文化引領和帶動文化產業還是文化事業的發展。科學、系統性地培育和引導,如今的大芬已擁有旺盛且可持續的生命力。

2019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入選作品

  「從前,大芬以『行畫』為人們熟知,也就是商品氣息很濃、藝術性不夠的畫作,大芬畫家常常被稱作是『畫行畫的』。」大芬畫家石湧說,然而近年來通過堅持原創,一大批職業畫家越來越受到海內外的認可,開始登上國家級的藝術殿堂。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扶持原創油畫「軟」「硬」加碼——投資一億元建成大芬美術館,為畫家們搭建了公共展示空間;對接、舉辦一系列海內外展覽、講座;引導大芬油畫村形成以商業複製為基底、原創定製和衍生品為中堅、原創作品為塔尖的「金字塔式」產業結構;通過對藝術人才的培育實現「以點帶面」,提升畫家整體藝術水準。

大芬美術館

  2012年開始,龍崗區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合作舉辦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著力提升大芬的原創能力和藝術高度。經過6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大芬不僅在國內藝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逐漸受到世界藝術舞臺的關注。

2019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入選作品

  2018年,「首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在深圳市龍崗區紅立方公共藝術館開幕。這是全國首個以油畫為主題的國際雙年展,展覽和活動內容兼具國際性、學術性、藝術性。

首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入選作品

  龍崗區政府一直不斷為大芬原創藝術搭建與海外交流的橋梁和「走出去」的平臺。打開這扇藝術之窗,一大批原創畫家登上世界舞臺,與各國畫家進行藝術交流、對話;推開這扇文化之門,龍崗區正進一步提升城區文化品位和國際影響力,以高端文化為引領,以開放融合的姿態前進,釋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以前大芬的畫家一度不敢說自己是大芬村出來的,怕被藝術圈裡的人看不起,但是近年來,無論是海內外的商業藝術市場還是專業收藏市場,大芬都證明了自己。」畫家蔣慶北說。

  從培養「經濟作物」的思路轉向打造「藝術家搖籃」,大芬的原創力量迅猛發展。目前,大芬已有原創畫家群體近300人,其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8人。

  回歸文化自信——新模式走出廣闊天地

  2008年以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面對複製藝術品出口貿易額大幅下滑,大芬人並沒有氣餒,而是通過原創作品,以及衍生品開發等途徑撬動國內這個巨大的市場,在國內市場創作暢銷的藝術品,進而重新殺回國際市場,實現了經濟與藝術的雙豐收。

  在芬雅特藝術品公司的車間裡,不少畫師正在用玻璃、摺紙、布料、陶土等綜合材料繪製具有東方意蘊的裝飾畫。公司負責人周峰告訴記者,從2008年外單下滑開始,他便將重心轉移到國內市場,而在這一過程中,他發現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國內消費者越來越有文化自信。捕捉到這一信號後,他的團隊開始原創「新中式」藝術產品。

  而這種回歸「文化自信」的進程,也助長了大芬畫企和畫家們的自信。目前,芬雅特的原創產品已經遍布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擁有幾十家直營店,具有中國元素的產品備受青睞。

  「在我眼裡,大芬村是一個充滿活力,四處洋溢著對油畫的熱情的村落。在這裡,對於什麼是美,每個人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理解,可每個人的骨子裡又流淌著傳統的血液。」法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雷米·艾融說,「感謝中國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種「原創藝術產業化」模式,正是大芬畫企近年來不斷探索出的新道路,即不再簡單機械地複製畫作,而是採取籤約藝術家和購買版權的形式,對優秀原創作品進行複製和衍生品設計生產,讓原創和產業化結合,充分挖掘附加值。這一新模式打破了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鴻溝,原創藝術的複製品和衍生品滿足了公眾對藝術的渴望,從供給側滿足著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深圳市龍崗區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彭罡看來,這是因為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大芬油畫村總能敏銳把握市場的變化,及時尋找藝術發展新方向。「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高端展覽與交流的配套服務,提升大芬本土油畫家的國際視野和審美、藝術水平,讓大芬油畫的原創能力持續提升。」彭罡說。

  從地方到全國再到國際,大芬正一步步努力升級,用充滿色彩與想像的人文力量,努力追求走向世界的藝術夢想,增強深圳乃至中國的對外文化輻射力。(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黨文婷)

[ 責編:孔繁鑫 ]

相關焦點

  • 從城中村到世界油畫集散地的逆襲之路 ——大芬油畫村的故事(上)
    然而,一個美麗的偶然,讓這塊面積僅0.4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三十多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全球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商業油畫,被人美譽為「世界油畫,中國大芬」。  大芬所象徵的,不僅僅是「深圳奇蹟」的精彩篇章。
  • 從世界油畫仿冒第一村,到中國油畫文化空間,大芬村用十年大變革
    下了深圳3號線(龍崗線)大芬站,步行大概500多米,一個城中村樣子的區塊出現在面前:世界著名的油畫生產基地——中國油畫第一村,大芬村就在眼前了;布吉的大芬村,曾經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更多的是一間間前店後廠的油畫生產作坊。畫布、顏料、木材、畫框、半成品、成品,在一家家的商鋪裡面堆著或掛著,雜亂然而有序,過道裡畫師正在對照著手機作畫。走進大芬村,你會發現畫廊是大芬油畫的一個窗口,油畫的很多批發、零售業務都是在這裡完成的。一些國際油畫商慕名長期來大芬村下訂單收畫,這也成為了油畫出口的重要途徑。據稱,很多大買家都跟大芬村有長期的業務往來。
  • 深圳大芬油畫村 遊客值得去嗎?
    深圳 一個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個飛速發展的國際化城市;大芬油畫村是一個具有獨特藝術氛圍的小村莊,在深圳龍崗區布吉鎮,是深圳最特別的城中村。我們從車水馬龍的大街拐進村子,立刻感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無論是大街小巷、房內屋外滿滿的全是油畫,油畫作品掛滿了牆壁,整個村子籠罩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這裡,畫工們各自為陣,手持平板電腦或者擺放著正在臨摹的作品,在調色板前一筆一眼地對照模仿,紛呈線條與濃墨重彩的油畫作品漸漸顯現,而這些複製藝術品將遠銷海內外。他們生活在陋室的環境中,沉浸在油畫的事業裡,不僅自己身心愉快,還能讓人賞心悅目。
  • 疫情下的大芬油畫村
    【口舌之勇】曾經熟悉的大芬油畫村,正在不折不扣、原汁原味地回歸。孫勇大芬油畫村(簡稱大芬村),位於深圳龍崗布吉街道,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是中國最大的油畫生產、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
  • 浩翰景深第52期| 疫情下求轉型的大芬油畫村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4月2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楊浩翰 張喆)大芬油畫村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是全國最大的油畫生產、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疫情下,大芬油畫村的商家們也在積極找尋轉型銷售之路。
  • 大芬油畫村:文青浪漫好去處
    大芬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以前這裡還是二線關之外,屬於深圳城郊,後來城市建設,這裡的交通變得更為便捷了,不僅有很多大小巴可以去,而且深圳地鐵也可以去了,在深圳市內各地鐵站可以轉乘龍崗線,到大芬站下,往布吉沃爾瑪方向500米即是大芬。
  • 深圳最特別的城中村,大芬油畫村,也是中國第一油畫村!
    大芬油畫村,位於深圳龍崗區布吉街道大芬社區,佔地面積0.4平方公裡,有著中國第一油畫村的稱號。這裡免費遊覽,交通也很方便,地鐵公交直達!據了解在1989年,香港油畫家黃江在大芬村辦畫室,並且招募一批學生和畫工進行油畫的創作與銷售,因此大芬村和油畫產業也就聯繫在一起。
  • 廣東深圳市大芬油畫村,藝術韻味很濃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大芬油畫村是大都市廣東省深圳市眾多本地客家村落的其中一個,大芬因為油畫藝術享譽海內外。油畫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大芬社區,核心區域面積約0.4平方公裡,原住居民300多人。大芬村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是全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
  • 大芬油畫村
    大芬油畫村旅遊概述大芬村是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的一個自然小村落,方圓4平方公裡。一些喜歡漂泊的繪畫人員聚居到這裡,他們當中有繪畫愛好者、美術學院畢業生、以及一些聲名漸響的畫家,在大芬村開始了自畫自賣的「畫工生涯」。大芬村的油畫漸漸成了一個產業。
  • 從油畫流水線畫工到藝術者,大芬油畫村的轉型之路
    大芬村,只是深圳龍崗區布吉一個不到0.4平方公裡的小村,這裡卻成為了聞名世界的油畫村。自1989年設立第一家油畫工廠開始,30年時間,大芬村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被譽為「世界油畫工廠」。
  • 【文化】大芬油畫村:一場美麗的蝶變
    將鏡頭拉遠,一幅幅油畫在街巷中排列堆疊,人流穿梭,空氣中都是木板和松節油的味道;再拉遠,大芬村的全貌逐漸清晰,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中,這裡聚集著大小畫廊1200餘家,近萬人從事著油畫相關職業。深圳大芬村這裡是深圳大芬,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而30年前,它還是一個原始的客家小村落,村民以種水稻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 在深圳有個小村莊,那裡盛產油畫和藝術家,它的名字叫大芬油畫村
    但是,由於這裡聚集了很多油畫創作者和藝術家。而且,據統計,2005年前後,歐美市場70%的油畫來自中國,而其中的80%則來自大芬。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才再次地刷新了人們地這個地方的認識。每年也會有很多美術和油畫愛好者,慕名而來。想要一探究竟,到底這裡有啥子魔力。可以讓這麼多愛好美術的創作者和藝術家扎堆於此呢?
  • 深圳最有特色的村:大芬油畫村遊玩攻略
  • 探訪大芬油畫村,藝術氣息濃厚,深圳最大的油畫產業聚集區
    你知道中國油畫第一村在哪嗎?被國內外藝術同行所給予的較高的榮譽,它就是大芬油畫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大芬村,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大芬油畫村景區概況:縱然大芬村,整個村莊都是跟畫有關的文化產業,臨街全是油畫店鋪,很文藝,也很清淨,據個人觀察,遊走在此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文藝人或商販,也有一些遊客慕名而來,到這裡喝茶品畫
  • 大芬油畫村:一場美麗的蝶變-光明日報-光明網
    將鏡頭拉遠,一幅幅油畫在街巷中排列堆疊,人流穿梭,空氣中都是木板和松節油的味道;再拉遠,大芬村的全貌逐漸清晰,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中,這裡聚集著大小畫廊1200餘家,近萬人從事著油畫相關職業。    這裡是深圳大芬,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而30年前,它還是一個原始的客家小村落,村民以種水稻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 大芬油畫村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
    近日,根據《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認定深圳特色文化街區的通知》,大芬油畫村成功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大芬油畫村在完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在整體規劃、提升改造、文化氛圍、文產融合的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建設,突出街區文化特色。
  • 深圳大芬油畫村 悠遊其間 , 猶如欣賞一場文藝的美學組曲
    1989年,香港畫商黃江來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學生和畫工進行油畫的創作、臨摹、收集和批量轉銷,由此將油畫這種特殊產業帶進了大芬村。小村落被更名為「大芬油畫村」,一棟棟普通的民居,開始刷起了各種彩色顏料。隨著越來越多的畫家、畫工進駐大芬村,「大芬油畫」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 深圳大芬油畫村,在這裡有很多著名油畫作品,藝術氣息很濃厚
    很多小夥伴一聽,就會說深圳世界之窗,深圳灣,還有深圳鹽田海濱棧道以及各種各樣的沙灘、海岸之類的,但是,實際上,很多小夥伴都遺漏了在深圳有個特殊的村落——大芬油畫村,在這裡有很多著名油畫作品,藝術氣息超級濃厚,今天來跟小編一起體驗油畫的精髓吧!深圳大芬油畫村,坐落於深圳龍崗區布吉街道,一般坐地鐵就可以直達。下完地鐵之後,往前走,就可以直接到達小編口中所說的大芬油畫村了。
  • 走進大芬油畫村,原來深圳是如此地文藝
    說到深圳的旅遊景點,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世界之窗,歡樂谷和東部華僑城。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深圳布吉的一個小村落,竟有著「中國第一油畫村」的稱號,這個地方就是深圳大芬油畫村。這個面積只有0.4平方公裡的小村,卻在油畫產業市場發展的鼎盛時期就佔有60%以上的份額。
  • 大芬油畫村遊記
    秦瀚 冬日,小雨,孑然遊大芬油畫村。 青石小巷。 慢行,細看,一間間畫室,一處處作坊,如夢如真,如虛如實。 每遇到有畫匠在作畫時,我便繞道近前,靜悄悄地在其身邊多停留幾分鐘,看那五彩斑斕的油畫顏料,如何被一挑、一抹、一撇,幻成一片葉,一點花,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