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鐵路,為江西省第一條鐵路,自九江市至南昌市,長128公裡。1907年1月開工後,曾幾度停工,到1916年5月竣工。這條鐵路開始時由商辦江西鐵路公司於1904年集資興建。1906年發現有日資滲入。1912年改為官商合辦,南京政府時期收為國有。南潯鐵路共設九江、沙河、黃老門、馬迴嶺、德安、永修、塗家埠、新祺周、樂化、南昌10站。牛行(南昌站)與南昌城區中隔贛江,另於省垣章江門外設過渡所,專運旅客過江。
1907年12月,南潯鐵路在九江龍開河舉行啟土典禮
(圖為南潯鐵路瀛上河橋 )
1911年4月,南潯鐵路九江通車到德安,長52.7公裡
(圖為當年的南潯鐵路馬迴嶺車站)
1912年10月25,孫中山蒞贛,主張江西擴展鐵路,
借債建設,並視察了南潯鐵路。
1916年6月6日,南潯鐵路山下渡木橋完工。
九江至南昌(牛行)全線128.35公裡正式通車。
九江至南昌(牛行)客貨車開行。
該工程前後共歷十年。
(圖為當年的南潯鐵路圖)
1935年南潯鐵路客車時刻表
1938年6月初,日本侵略軍逆長江進犯,武昌會戰開始。南潯路奉部令拆軌,自6月12日起,一切客、貨運輸全部停止。6月15日,拆軌破路,6月17日,山下渡橋墩炸毀,鋼梁墜落河底。所有機車貨車及拆卸鋼軌、電訊材料、各項機件等分批向南由南昌轉至浙贛鐵路,向北由九江裝輪運武漢料庫。全路員工1100餘名,路警400餘名,大部分人員調往浙贛、粵漢、湘桂、湘黔鐵路及各省電政局等處。
1938年6月初,日本侵略軍溯長江進犯。
南潯鐵路奉命破路拆軌8月拆軌完畢。
(圖為江西民國日報1938年6月13日
刊登南潯路停止運輸的消息)
1939年3月17日,日軍發動南昌會戰,27日攻佔南昌,至此,南潯全線淪陷。1939年4月至10月,日軍搶修南潯線。修復南潯線後,九江、南昌之敵互成犄角,拱守武漢。據史料記載,1941年4月,日軍從牛行站往贛江中正橋上鋪軌進南昌,直達蓮塘,供軍用列車行駛用。1944年6月,日軍將南潯鐵路上部建築的鋼軌和枕木等拆除,運往平漢鐵路使用,以打通平漢、粵漢路,又將南潯線路基碾平行駛汽車,作公路用。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9月,浙贛鐵路局接管南潯線,並著手戰後修復。經13個月的搶修,1947年6月15日南潯線修復通車,在牛行舉行通車典禮儀式,盛況空前,上萬南昌市民參加。
1947南潯鐵路修復通車。
(圖為1947年修繕的南昌北站外景)
1962年,贛江大橋建成,南潯鐵路與浙贛鐵路相連,
繼而與全國鐵路運營聯網。
(圖為1963年1月10日舉行贛江大橋客車通車典禮時,
首發列車機車組人員合影)
1991年,南潯鐵路一期改造完成。
(圖為1991年1月30日南潯線新建山下渡複線大橋通車)
1993年京九鐵路工程全面開工,
南潯複線建設納入京九鐵路建設工程。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全線開通運行。
沿線南昌、九江、贛州主要站都舉行通車慶典活動。
(圖為南昌鐵路局開行的九江至深圳列車)
2010年9月,江西首條高鐵昌九城際高鐵開通運營。
(圖為9月7日空載試驗的動車組經過贛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