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兩岸領導人會面在新加坡香格裡拉大酒店正式舉行。
當地時間下午3時,習近平、馬英九同時步入會見大廳。在數百名中外媒體記者的矚目下,在響成一片的快門聲中,兩岸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共同翻開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
這一刻將載入兩岸關係史冊。
兩位領導人握手時長長達70秒
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歷史會記住今天。」習近平在今天的會面中說,「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習近平講話全文)
尊敬的馬英九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兩岸領導人見面,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刻,歷史將會記錄今天。曾幾何時,臺海同胞隔海相望,親人音訊斷絕,無數家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傷痛,甚至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然而,兩岸兄弟親情,擋不住同胞對故土的思念,以及家庭的渴望、同胞親情的渴望,終於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兩岸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
過去7年,臺海局勢,安定祥和,兩岸關係發展成果豐碩,兩岸雙方同胞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因為有這7年積累,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在此,我要衷心感謝。
兩岸66年曆程表明,不管兩岸經歷多少風雨,沒有力量能讓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親人。
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不會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的生活,讓我們子孫後代共享和平。
對民主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我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奮鬥,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的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馬英九: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馬英九在會面中說,」習先生,為了兩岸人民,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和平燦爛的未來。」
(馬英九講話全文)
習先生,大陸與臺灣代表團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場的媒體朋友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與習近平先生分別以臺灣與大陸領導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時空,伸手相握,握著兩岸的過去與未來,也握著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深具歷史意義。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與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會面,籤訂了4個協議,為兩岸制度化協商打下了基礎。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東亞經濟高峰會」上,與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資政對談。當時我們都認為:「兩岸的發展,要以人民的利益為依歸」。 此刻,我和習先生相對而坐,共聚一堂,在我們背後的,是兩岸分隔超過一甲子的歷史;在我們眼前的,是這幾年來,雙方致力「以對話取代對立、以和解替代衝突」的成果;在我們手上的,是永續和平與繁榮的目標。此時此刻,海峽兩岸正大聲向全世界宣示鞏固臺海和平的決心,以及促進區域和平的訊息。 這66年來,兩岸在不同的體制下發展,能夠從軍事對抗轉為合作交流,絕非朝夕之功。7年多來,兩岸籤訂了23項協議,創造了4萬多學生交流、每年800萬旅客往來與1700多億美元貿易的空前榮景。這些巨大改變的基礎,都在於「和平」。 歷史為兩岸留下了錯綜複雜的世代課題,這正是「尚書」所說的「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對於各自堅持的敏感議題,需要雙方正視現實,以智慧、耐心與誠意務實處理。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努力在雙方這些年來建構的「制度性協商」之下,達成了兩岸和解與合作,推動了永續和平與繁榮,而這也是兩岸及國際社會所共同期待的。 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在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兩岸推動和平的共同政治基礎,正是因為雙方共同尊重九二共識,過去7年半來,我們才能獲致包括達成23項協議在內的豐碩成果與和平榮景,讓兩岸關係處於66年來最和平穩定的狀態,這一部分,等一下在會談的時候,我會做進一步的說明。 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兩岸目前已不再處於過去的衝突對立,雙方應持續降低敵對狀態,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目前兩岸尚未結案的議題,例如貨貿協議、兩會互設機構、與陸客中轉等,應儘速處理,以創造兩岸雙贏。 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兩岸目前在海基會、海協會首長之間,與陸委會、國臺辦副首長之間,都已設有聯繫機制。今後應在陸委會、國臺辦首長之間設立熱線,以處理緊急與重要問題。 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這五點主張不是為一己之私、單方之利,而是為了後代子孫的幸福。我誠摯地希望,雙方都應該重視人民所珍惜的價值與生活方式,維護兩岸和平,以中華文化蘊涵的智慧,確保兩岸互利雙贏。 習先生,當前的兩岸關係,已經是1949年以來最為和平穩定的階段。這幾年,我常常在臺灣的大學校園中,看到兩岸學生一起討論、一起運動、一起演奏、一起歡笑的畫面。那種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讓我既欣慰,又感動。他們有熱情、有創意;但他們沒有仇恨,沒有包袱;他們能在人生較早的階段建立友誼,一定可以為兩岸永續和平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好好珍惜、擴大這個基礎。 北宋大儒張橫渠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習先生,為了兩岸人民,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和平燦爛的未來。「這更像是一家人在走親串戚,」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這樣評價今天兩岸領導人的會面,「這次會面帶著酒和禮物,和一般的會面並不一樣」。不過,除了形式,大家更期待兩位領導人會談的內容和影響。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面後的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這次會面具有六大意義:
一、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翻開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為兩岸關係開啟了新的空間。
二、這次會面是對兩岸關係66年來的發展回顧。是2008年以來兩岸和平發展取得成果的肯定,表明兩岸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三、這次會面是對九二共識的再確認。
四、這次會面是兩岸交往互動層次的提升,有利於促進兩岸溝通對話、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同胞。
五、這次會面向世人表明,兩岸的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六、這次會面有利於激發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同心協力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
這次會面的地點在新加坡的香格裡拉酒店,香格裡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這是否也寄託了兩岸領導人心中對於兩岸光明的未來充滿期待和信心呢?
資料圖:香格裡拉大酒店
香格裡拉飯店,這是新加坡一家老牌的五星級酒店。知名的「香格裡拉對話」(亞洲安全峰會),每年5月或6月在這裡舉行。1993年的「汪辜會談」也曾打算選在這裡進行。
馬英九此行將以 「臺灣藍鵲」的手工瓷器作為伴手禮送給習近平。臺灣藍鵲是臺灣特有品種,具有濃厚的「臺灣味道」。製造方表示,藍鵲為群居型動物,很有家庭觀念,贈禮也象徵著「兩岸一家親」。
馬英九將贈送給習近平的「臺灣藍鵲」手工瓷器作品
這款臺灣藍鵲瓷器長31公分、寬28公分、高53公分,重量約2.7公斤,由設計師李國欽設計創作,「禮輕義重」。
據了解,臺灣藍鵲的工藝複雜,目前市面上沒有流通,製造商表示,最快也會在會面後半年內生產。
馬英九將與習近平共進晚餐;馬英九辦公室在晚宴上準備2瓶由高華柱珍藏的1990年份金門高粱酒,以及8壇馬祖老酒。
馬祖老酒
馬祖老酒:馬英九熱愛「馬祖老酒」眾所周知,他還以「馬家」的「馬酒」為榮,主動幫它代言,因此臺灣方面這次特別空運8壇「馬祖老酒」,準備讓習近平品嘗。
「馬祖老酒」不同於一般的白酒,而是與大陸紹興黃酒比較類似,度數相對於白酒比較低,口味略甜,其飲用方式也很特別,為了讓老酒溫潤順口,會配上生薑絲、黑糖等加熱增添風味,讓習近平能嘗到平常喝不到的臺灣味。
金門高粱酒
金門高粱酒: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對於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今天的晚宴,馬英九辦公室特別準備臺安全部門秘書長高華柱珍藏的2瓶高粱酒。
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陳以信說,這2瓶高粱酒具特殊意義,是「和平之酒」。1990年9月兩岸紅十字組織在金門籤署協議,當時高華柱在金門擔任127師師長,因覺得很有意義,就買了金門高粱酒作為紀念,之後擔任副司令,高粱酒一直珍藏。
陳以信說,兩岸經過緊張、和平到今天,歷史都沉澱在酒裡面,在習馬晚宴時品嘗別具意義,這2瓶酒可稱為「和平之酒」。
圖解:兩岸關係66年曆程上的重要節點一覽
本文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由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編輯製作,其它公眾號請勿轉載。如果您覺得不錯,請點擊右上角省略號關注天津廣播或轉發給您的朋友。您還可以關注「天津廣播」新浪、騰訊官方微博。
天津廣播,一個值得關注的微信公眾號
@天津廣播 新浪官方微博 | @天津廣播 騰訊官方微博
有用的資訊 | 有趣的新聞 | 有態度的評論
關注我,帶你了解天津
……
搜索微信公眾帳號「天津廣播」或「audiotj」
獲取天津最權威、最快速的天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