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兩岸領導人會面在新加坡香格裡拉大酒店正式舉行。
當地時間下午3時,習近平、馬英九同時步入會見大廳。在數百名中外媒體記者的矚目下,在此起彼伏的鎂光燈閃爍中,兩岸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共同翻開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這一刻將載入兩岸關係史冊。
這一握,跨越了66年。時間: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地點: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兩岸領導人66年來首次會面。習近平佩戴紅色領帶,馬英九藍色領帶,兩人握手1分10秒,揮手30秒。
隨後,習近平說:「不管兩岸經歷多少風雨,沒有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相信兩岸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本次「習馬會」行程如下:
1,兩岸領導人握手。
2,然後開始正式會面。
a,一是公開階段,媒體朋友可以在現場採訪;
b,二是閉門階段,兩岸領導人集中精力就一些重要問題交換看法。
(註:兩岸領導人將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探討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等重大問題。)
3,會面結束後,由兩岸雙方各自召開記者會。
4,記者會後,兩岸領導人將共進晚餐。
據了解,晚宴是一張14人的圓桌,雙方分別會有7人赴宴,習馬並肩而坐。
值得一說的是,為體現對等原則,雙方本次晚餐餐費實行AA制。
(註:無論吃啥,都是感情。)
會面有6大意義
1,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
2,有利於兩岸雙方增進互信,
3,鞏固共同政治基礎,
4,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5,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6,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馬英九說——
馬英九今早六點乘坐專機前往新加坡,出發前在臺北松山機場發表簡短講話。
馬英九表示,這次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回顧過去,前瞻未來,透過這次會面鞏固和平。
馬英九說,現在是66年來海峽兩岸關係最穩定的時刻,是兩岸領導人會面適當的時機,希望把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機制建立起來。
馬英九表示,此行保證盡全力達成原先設定的目標,致力於讓臺海更和平,兩岸更合作。
兩岸同屬中國,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除了兩人談什麼之外,禮儀如何安排、晚餐吃什麼、互相贈送的禮物是什麼,這一切都會引發人們的好奇心,同時背後也有豐富的含義。
自馬英九2012年連任以來,曾經多次表達要舉行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願望,但他也多次表示,兩岸領導人的會面要秉持對等、尊嚴的原則。從這個角度講,習近平和馬英九如何會面還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
回望兩岸高層的交往歷史,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2005年4月,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首站南京,高潮之處則是4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面。
當時胡錦濤率先從大會堂內部舉行會談的會議廳走出來,站定之後,連戰則從外而內,兩人互相把手伸向對方握手,時間長達數秒之久,這樣才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
握手完之後,雙方一起走入會議廳。雖然大陸是以主待客,但還是走出來而非直接在會議廳內部等到連戰的到來,也是照顧了臺灣方面的感受,以對等原則而待之。
這一次「習馬會」地點在第三方,最可借鑑的是1993年舉行的首次「汪辜會談」。根據當事人的回憶,在會談安排環節非常強調對等原則,籤署協議之時,為了凸顯這一點,四項協議籤署兩項之後換位置再籤署。
由於兩人不存在語言障礙,根據之前雙方商定的方案互稱「先生」,兩人第一句話會如何稱呼對方,馬英九在講話的時候喜歡稱呼自己為英九,而且在之前的一些講話中也曾稱呼習近平為習先生。屆時是直接稱名字冠以先生以更親切,還是以姓加先生或者全名加先生以顯示更加規範呢?
實際上,習近平和馬英九之間並非沒有互動,在當選黨的領導人之時,雙方就互致賀電,比如2013年7月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習近平的賀電是「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我謹表祝賀」,只有先生一詞。稱謂非小事,互稱先生本身就是雙方達成的一項共識。
握手之後雙方落座,會有致辭,誰先發言、誰後發言同樣值得關注,當然更值得關注的是講什麼。以前大陸領導人在見臺灣方面高層時,先進行非常簡短致辭之後就請對方發言,以釋放善意。這次會如何互動?大家拭目以待。
兩岸領導人正式會面,穿深色西裝、白色襯衣是大概率事件,但打什麼顏色的領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話題。在臺灣國民黨屬於「藍營」,自然比較傾向於藍色,大陸方面顯然是紅色。
▲ 2013年2月26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臺灣各界人士一行。這是自2005年來的第12次「胡連會」。
但是不是說大陸領導人領帶就打紅色,臺灣領導人就打藍色呢?2005年胡錦濤和連戰會面時,胡錦濤是紅色領帶,連戰是藍色領帶。但後來雙方再度會面之時,也有胡錦濤打藍色領帶、連戰打紅色領帶的時候。這凸顯的則是互相支持和默契。
▲ 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讓全球目光聚焦。
1993年「汪辜會談」的地點是新加坡海皇大廈,本次兩岸領導人會面選在香格裡拉酒店。
▲ 香格裡拉酒店正門
香格裡拉酒店是許多大型會議的首選,包括每年召開的亞洲安全對話會議,也就是所謂的香格裡拉對話會。香格裡拉酒店周圍有樹木遮蔽,出入飯店也只有一條通道,非常便於安保。「習馬會」選擇這樣的地點估計有安保方面的考慮。
而據報導,具有歷史紀年意義的海皇大廈目前正在整修,當年汪道涵和辜振甫在26樓會面的會議廳已經不復存在。
據媒體報導,兩邊各有7人參會,也就是說除了領導人之外還有6人,臺灣方面包括領導人辦公室幕僚長曾永權、副幕僚長蕭旭岑、「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大陸事務部門主委夏立言、「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和大陸事務部門副主委吳美紅。
大陸方面,隨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辦主任慄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按照以前大陸領導人會見臺灣高層的慣例,上述三人參會屬於大概率事件,同時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前往新加坡出席的可能性也很高。以前在APEC場合會見臺灣代表時,國臺辦主任都會趕往參加。
首次「胡連會」之時,時任政治局委員的吳儀曾經參加會談。因此這次和馬英九會面,還會有誰參加,也頗受關注。
毫無疑問,「習馬會」到底談什麼是本次會面最重要的內容,兩人不可能為了見面而見面。根據之前雙方公開的消息,兩岸領導人將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探討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等重大問題。
實際上,當下兩岸問題面臨著臺灣島內可能出現政黨輪替而帶來的變數。在野的民進黨明年有可能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民進黨並不認可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如何讓兩岸關係的發展不受島內政治的幹擾、建立起穩定的架構應該是雙方最主要的話題之一。
至於兩人最終談了哪些內容,以會後舉行的記者會為準。
除了見面之外,雙方還會一起共進晚餐,晚餐吃什麼、喝什麼酒水?據臺灣方面的消息,馬英九帶上了馬祖老酒。如果要喝老酒,基本可以確定吃中餐,兩岸中國人在一起吃飯,吃中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習近平是陝西人,馬英九祖籍是湖南,如何照顧雙方的口味恐怕費一點思量。
但不管吃什麼,可以肯定的是這頓飯將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並傳為佳話。
還是回望歷史,當年「汪辜會談」後代表團共進晚餐的一些菜名就很有意義,比如叫「手足情深」等。而連戰首訪大陸時,胡錦濤曾設宴款待,根據雙方當事人的回憶,當時宴會上有東坡肉,喝的是國酒茅臺,據稱雙方喝了不少。2014年連戰以國民黨名譽主席身份訪問大陸,習近平設家宴款待,由於連戰少年時期曾在陝西住過一段時間,習近平特別為連戰準備「家鄉菜」陝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Biang面」。
值得一說的是為體現對等原則,雙方本次晚餐餐費實行AA制,如果這樣,臺灣方面帶了馬祖老酒,大陸方面估計也會有所表示,到底帶了什麼,值得期待。
領導人會面,難免會贈送禮物,禮物未必非常昂貴,但必須體現特色,並且有寓意。以前海協會和海基會領導人會面時,會有贈送禮物的環節。比如2008年6月,兩岸兩會恢復協商之後,當次海協會贈予海基會的禮物是產自福建泉州德化的富貴紅花瓶,而海基會回贈海協會的禮物是著名竹雕藝術家陳銘堂的作品。
「習馬會」之後,馬英九將與習近平共進晚餐。馬英九此行將以「臺灣藍鵲」的手工瓷器作為伴手禮;同時帶上他最愛喝的「馬祖老酒」,讓習近平品嘗地道的臺灣味。
據了解,晚宴是一張14人的圓桌,雙方分別會有7人赴宴,習馬並肩而坐。
馬英九熱愛「馬祖老酒」眾所周知,他還以「馬家」的「馬酒」為榮,主動幫它代言,因此臺灣方面這次特別空運8壇「馬祖老酒」,準備讓習近平品嘗。
「馬祖老酒」不同於一般的白酒,而是與大陸紹興黃酒比較類似,度數相對於白酒比較低,口味略甜,其飲用方式也很特別,為了讓老酒溫潤順口,還會用電熱壺加熱,再配上生薑絲、9茶匙紅糖等增添風味,讓習近平能嘗到平常喝不到的臺灣味。
馬英九帶的禮品為手工瓷器「臺灣藍鵲」。臺灣藍鵲是臺灣特有鳥類,俗稱長尾山娘,在低海拔山地,時常可見臺灣藍鵲的美麗身影;馬英九要送的這件作品長31公分、寬28公分、高53公分,重量約2.7公斤,「禮輕義重」。
本文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