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還記得21年前的「五八事件」: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美國轟炸機悍然轟炸。
雖然當年美方第一時間出來道歉,陳述了一些所謂「誤炸」的理由,但中國人民根本不相信這套無恥說辭。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關於美國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原因,也漸漸浮出水面。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為摧毀南斯拉夫通訊系統
事件發生5個月後,英國和丹麥先後有媒體發表文章,稱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是蓄意為之。
報導中稱,美國軍方懷疑,中國大使館當時除了外交功能還有另一重身份——南斯拉夫軍隊的「無線電轉播中心」,南斯拉夫正在利用裡面的通訊系統指揮作戰。
美方給出的依據是,在南斯拉夫總統官邸被摧毀後,國家軍事指揮通訊系統一度中斷。線路恢復後,北約通訊監測部門發現,電波信號來自於中國大使館所在區域,但當時中國不予承認。
美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要摧毀南斯拉夫的通訊系統。
為阻止中國獲取軍事技術
1999年4月,南斯拉夫曾擊落一架美國隱形戰鬥轟炸機F-117,因為當時中國對南斯拉夫多有援助和支持,我方提出將F-117戰機部分設備和殘骸提供給中國軍事專家進行研究。
根據協定,南斯拉夫方面把飛機的導航設備、塗層表皮和一些耐高溫部件秘密交給中國。中國將這些部件放到了大使館的地下室,供專家分析研究。但很不幸,美國軍方通過定位獲悉此事,為防止中國獲取美國核心軍事機密,美國發動空襲。
在美國投擲的五枚精確制導飛彈中,有一枚專門針對地下的飛彈,不過它意外地沒有爆炸,F-117戰機殘骸得以保留。
後來,這些部件被取回,輔助中國隱形戰機的研製,使我國專項科研水平提高不止十年,少走了不少彎路。
對於這種猜測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因為F-117的技術在當時並不是最先進的,而且轟炸大使館與飛機擊落相隔一個多月,美國不至於這麼「馬後炮」。
為了幹掉米洛舍維奇
據英國《衛報》報導,這場轟炸並非為了摧毀設施,而是為了解決掉一個人,他就是當時的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
報導中指出,轟炸當天米洛舍維奇就藏身於中國大使館。該說法被爆出後,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潘佔林立刻予以否認。
關於這個原因,很多人也表示不可信。因為如果美國的目標只是總統一人,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要那麼多無辜的人搭上性命。這種目標明確的大規模飛彈襲擊,其嚴重後果完全可以預料得到。
並且從戰術上講,美國可以在米洛舍維奇進出大使館的時候發動襲擊,只要人在總會現身,這個猜測也有一些牽強。
為逼迫國際資本離開中國
當年南斯拉夫想與俄羅斯建立友好關係,一旦兩國交好,俄羅斯南下直接多了一條通道,等於擺脫了北約的監視,美國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此外,歐元的流通勢在必行,如果能把戰火引向歐洲,攪亂歐洲市場,歐元的發展也會受阻,這樣美元的貨幣地位就不會受到影響。
基於這樣的想法,美國轟炸了南斯拉夫。可很快美國發現,國際市場上的資金有很多流入中國香港,為此,美國轟炸了中國大使館,希望以此舉逼迫國際資本流出中國。
當然,美國的想法又一次失算了,事件發生後,中國經濟並沒受到負面影響,相反北約國家的金融市場和匯率倒是受到了衝擊。
為了擠壓中國國際空間
美國攻打南斯拉夫,曾遭到與南聯盟交好的中國的反對。當時中國不僅在國際輿論上支持南斯拉夫,還給予它各種軍事援助,包括派出軍事顧問等,這讓自詡世界老大的美國很不爽,於是就有了對大使館的野蠻轟炸。
美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敲打和教訓中國,以此擠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空間;另一方面,美國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強大霸權,表明自己想打誰就打誰的霸道。
總結
以上這些說法均有一定的道理,也極有可能是促使美方作出該決定的因素。不過,轟炸中國大使館一事事關重大,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緣由,那就需要交給時間來慢慢揭開了。
我們目前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五八事件絕對不是誤炸,只有認清這點,我們才能認清美國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