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多了,才覺範仲淹牛的不止《嶽陽樓記》,還有篇不起眼的妙文

2020-12-19 美詩美文

提起範仲淹,似乎就不得不提《嶽陽樓記》。公元1046年,范文正公被貶於鄧州,寫下了這篇驚豔了900多年的散文。從此,嶽陽樓便成了很多詩詞愛好者的嚮往之地,而這篇散文也成了中學必讀甚至必背的作品。

不管是論文風,還是論意境,這篇散文都是北宋文壇中的精品。只說其中的千古名句,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曾經,筆者把這幾句話當成了人生箴言,希望自己能跟范文正公一樣,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但是在經歷的事多了後,筆者才發現有時候真的做不到。僅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個字,體現的就是一種物我兩忘的人生境界。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做到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確實是太難了。所以這篇文章在筆者看來,雖然字句夠優美,但其中的哲思卻離普通人太遠了。

事實上,經歷多了後,會發現範仲淹真正牛的文章並不止《嶽陽樓記》,還有一篇不起眼的妙文。與《嶽陽樓記》相比,這篇家訓不但更接地氣,而且對言行的要求也更加具體,就現實意義來說,更適合被我們當成人生箴言,讓我們來讀一讀: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報五穀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分文可分成10行20句,一共正好是100字。范文正公把為人處理的準則,都用銘文的形式記錄的下來。從內容上來看,它寫得是很具體的,基本上每一句都落到了實處。但是從意境和辭藻來看,它確實與《嶽陽樓記》相差挺大,它看上去是這麼不起眼,所以平時咱們很少提到它。

第一行,先講到什麼是孝,孝順父母應該盡力,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不過時的。第二行,提到兄弟要守望相助後,還有一句關於慈悲的理解。範仲淹主張慈悲也該是有度和分寸的,這個說法一方面是指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善,一方面也是指什麼人、什麼事得幫是要有原則的。相信這一點,大家在平日生活裡應該也是有很深的體會的。

第三行,是好學和尊重師長,讀書不是亂讀,而是要讀聖賢書。第四行,是要求後人以禮待人,對鄰裡謙遜,和他們和睦相處。第四行,則是敬長、扶幼、恤孤,這與我們現在的為人準則也是一樣的。接下來的4行,則由對外轉對自身修養的要求,只有自己能修身養性,有好的品性了才能做到前5行。範仲淹認為一個人的修養就是要戒驕戒躁,做事要順應天理,處事要有八德。最後一行,則是勉勵兒孫們要以這家訓為人生準則,只有種下了善,才能讓範氏家族長久興旺下去。

縱觀這100字,可謂是字字珠璣,它從立身、立人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清楚楚地告訴了後人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筆者看來雖然它文採不如《嶽陽樓記》出眾,但比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來,它不但更具體,而且也更適合普通人。此文經歷了900多年流傳至今,雖然文中忠君的思想並不適合我們現代,但除此以外的其它字句卻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

相關焦點

  • 《嶽陽樓記》那麼牛,卻有人說範仲淹不該寫它,他們的說法有理嗎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公元1046年,面對內憂外患的北宋,範仲淹寫下了《嶽陽樓記》。此文一出,論辭藻誰比得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論境界,誰比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嶽陽樓記》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來的?範仲淹沒有登過嶽陽樓?
    《嶽陽樓記》誕生的條件說到嶽陽樓,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範仲淹,想到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嶽陽樓記》開頭寫到滕子京貶謫嶽州,在北宋慶曆四年,滕子京就是滕宗諒。重修嶽陽樓在慶曆五年,範仲淹作《嶽陽樓記》在慶曆六年。根據《范文正公年譜》的記載,範仲淹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作《嶽陽樓記》。
  • 《嶽陽樓記》除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還有範仲淹的同學滕子京!
    在熱播劇《慶餘年》中,因為滕梓荊這個角色,讓《嶽陽樓記》開篇一句「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刷屏,也讓《嶽陽樓記》以一種有趣的方式進入大家的視野,但是寫出《嶽陽樓記》的範仲淹,連嶽陽樓都沒見過。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範仲淹一次嶽陽樓都沒去過,他是怎樣寫出名篇《嶽陽樓記》的?
    高中時在教科書裡讀到《嶽陽樓記》時,深深被範仲淹的文筆和理想折服,那時候還在想,他一定是在嶽陽樓呆了很久,才能寫出這樣深刻的文章。後來才得知,原來範仲淹終其一生,從沒到過嶽陽樓,因此他對於嶽陽樓景色的生動描寫很是令人詫異。這篇《嶽陽樓記》,是範仲淹受好友滕子京之託而作。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
  • 清平樂人物譜之範仲淹:因為能背《嶽陽樓記》,數萬人免費登樓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滕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是同榜進士。滕子京真是找對了人,樓建好後他請範仲淹作了《嶽陽樓記》,隨著這篇文章的廣為流傳,嶽陽樓名揚天下,也讓滕子京至今還是個大名人。嶽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時東吳魯肅操練北軍的閱兵臺,唐北元四年,中書令張說在此建樓。
  • 《嶽陽樓記》起作者之爭 範仲淹被指沒到過嶽陽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以「憂樂」二字關情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作者範仲淹被認為是封建士大夫的傑出代表,一千年來一直被歷代百姓所謳歌和讚頌,然而,近日一位撰寫了一篇《新嶽陽樓記》的被稱作與韓寒、唐家三少、郭敬明並稱為「新四大才子」(張一韓二唐三郭四)的湖南籍青年作家張一一卻撰文指出「《嶽陽樓記》作者非範仲淹而是滕子京」,一石激起千層浪
  • 範仲淹最強背誦天團成員,其嶽陽樓記廣為傳頌,卻因滕子京遭質疑
    最強背誦天團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團隊,而是同學們對於那些作品需要背誦的文人的"暱稱",範仲淹就憑藉《嶽陽樓記》成功加入這個團隊。 範仲淹向來心懷天下,從他《嶽陽樓記》中的憂國憂民思想就可以看出,他不僅心繫百姓,而且忠於皇上。從慶曆變法開始,範仲淹就向皇上提出了十項改善措施,後人也稱之為慶曆新政。
  • 仰巴陵勝景,覽湖光山色,與範仲淹一同遊覽嶽陽樓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名樓是同樣也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嶽陽樓。嶽陽樓坐落在湖南省嶽陽市,瀕臨洞庭湖。自古以來,它就和武漢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齊名,被人們譽為江南三大名樓。嶽陽樓的名聲得歸下功於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了。
  • 範仲淹寫《嶽陽樓記》時並不在場,多少人誤以為這是一篇遊記?!
    很多人中學時代曾經背過一篇古文,名叫《嶽陽樓記》,這是北宋名臣範仲淹在「慶曆新政」失敗以後,觀嶽陽樓之後寫下的千古名篇。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範仲淹在寫《嶽陽樓記》時,並不在場。「慶曆新政」失敗以後,範仲淹被貶,前往河南鄧州。
  • 慶曆四年,《嶽陽樓記》背後的風雲變幻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範仲淹《嶽陽樓記》,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慶曆四年是1044年,這一年,宋仁宗三十五歲,在位已經二十一年。自寶元元年西夏元昊自立為帝,宋夏曆經五年交戰,雖然宋敗多勝少 ,但西夏也沒討到多少好處,連年戰事兩國國計民生都深受其害。
  • 中學生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嶽陽樓記》第三,第一難倒學霸
    中學生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嶽陽樓記》第三,第一難倒學霸中學生學習語文難度加大,不僅有古詩還有大量的文言文。文言文又難理解,又難背,下面就來說一說這4篇文言文:第四名:白居易《琵琶行》這一篇文言文命名很特別,文章對仗整齊,描寫得非常的細膩出色,以景動情,中間有一段是必須背誦,考試時也需要默寫的。雖然這篇文言文有韻律,對仗整齊,但是篇幅較長,並且考試時又容易考到,所以大家覺得既重要又難得背出來!
  • 《嶽陽樓記》,沒到過現場的遊記,卻能名揚天下!到此一遊的尷尬
    大部分遊記,都是到了某一個地方,才寫文章或記錄影像的,但凡事總有例外,不少聞名天下的遊記、風景類文章,作者並沒有到過當地,甚至是一輩子都沒有到過這個地方。當然牛人之所以牛,就是發個感慨都能驚鴻一瞥,如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嶽陽樓有「四絕」《嶽陽樓記》只是其中一絕
    李大嘴 大嘴讀史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鼎鼎大名,老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讓人印象深刻。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的嶽陽樓重修總共有「四絕」,膾炙好文《嶽陽樓記》只是其中之一。 那麼,另外「三絕」是什麼呢?
  • 家長建議將《嶽陽樓記》移出教科書,只因裡面提到一人,有理嗎?
    ——宋·范仲淹《嶽陽樓記》 範仲淹,文正公,中國古代名臣的典範之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覺悟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端正態度堪稱群臣表率。
  • 《清平樂》中,範仲淹在桐廬寫的2首詩,是11年後《嶽陽樓記》的註腳
    昨天看到第7集開頭,範仲淹被貶睦州。我們就談談範仲淹。這是1033年。距離範仲淹寫下著名的《嶽陽樓記》,還有整整11年。但是文中關於天下憂樂、個人榮辱的人生觀,其實1033年這時候就已有了。劉鈞扮演的範仲淹,濃眉大眼,標準的正面人物,同時也演出了很剛直,不圓滑、不苟且的形象。
  • 君子範仲淹與《嶽陽樓記》的喜憂
    範仲淹用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 成就了千年不朽的大功業。 範仲淹在被貶睦州時, 曾寫過一篇《嚴先生祠堂記》, 盛讚東漢嚴光的氣節和操守: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
  • 範仲淹《嶽陽樓記》原文、翻譯及通假字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嶽陽市資訊|《醉翁亭記》和《嶽陽樓記》,一樂一憂一醉一醒,900年...
    嶽陽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醉翁亭記》和《嶽陽樓記》,一樂一憂一醉一醒,900年難分高下說到北宋文學,有兩篇千古絕唱不得不提,一篇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一篇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 嶽陽樓行記
    楹聯中間有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文章,我讀著那熟悉的文字,開始回憶上學時是如何將這篇文章背誦的滾瓜爛熟的。尤其是最後幾句,至今仍然能背誦出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 水天一色嶽陽樓
    嶽陽樓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系清代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嶽陽樓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