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絲路|為什麼叫「闖」關東?

2020-12-14 悠遊吉林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觀,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之一」。

中國近代史有三次規模宏大的人口大遷移,即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而其中尤以「闖關東」所歷經的時間最長、人數最多。

論時間,三百年;論人口,三千萬。

從順治年間的招民開墾,到康乾時期的封禁弛禁;從清末關東解禁,到民國大量移民;從搶奪勞工,到「開發北大荒」,闖關東的先民們挑著擔子,帶著無奈,懷著對新生活的憧憬,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奔赴關外苦寒之地,遷徙移民、艱辛跋涉、苦難奮鬥,開墾東北。他們闖出了一段延續300餘年的歷史篇章,給後世書寫了一段背井離鄉的辛酸回憶,同時也留下了一幅以奮鬥拼搏爭取新的生存空間、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壯麗畫卷。闖關東是百年時光千萬生命譜寫的交響史詩,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它深藏在每個東北移民後代的血脈裡,世代凝聚而成的「闖關東精神」,更是在黑土地上千千萬萬的人心中深深紮根。

長久以來,東北代表著中原王朝統治的地理極限之一。直到清朝崛起前,每當中央政府有實力加強對東北邊疆的統治時,中原便會有人口遷入東北地區的南部;一旦中央政府失去控制,東北南部的漢族又將南遷,北部的少數民族則挾凌厲的攻勢而南下。人口的南下和北上,往往交匯於遼河中下遊即遼瀋地區,該地區也成為東北最早開發之地。但在清前,關內移民東北者並不算多,且都會為因局勢不穩而遷回關內做準備。

清王朝建立之初,因為關東人煙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戰爭的影響,人們四處逃亡,導致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裡,有土無人」;但關東又是「龍興之地」,為強根固本,清廷即屢頒詔令,命地方官「招徠流民」,開墾荒田。1653年(順治十年),順治帝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布開放遼東。規定:「遼東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

龍興之地

當然,開禁遠沒有這麼順利。有清一代「反清復明」之聲不絕於耳,滿漢之見始終難以消解,所以一經開禁,「燕魯窮氓聞風踵至」,引起了清廷的不安。康熙七年(1668),清政府宣布關閉山海關的大門,《條例》廢止。當然,清廷也清楚,僅「閉關」仍不足以抵制「漢俗」的侵襲,流民泛海可至遼東,經蒙古亦可進入關東腹地。有鑑於此,清朝於順治年間就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裡長的「柳條邊」。所謂「柳條邊」,即兩邊密植柳樹的壕溝。康熙年間又加築了新邊牆,邊牆設了20座邊門,每門常駐數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邊內居民越過籬笆打獵、採人參、放牧。「柳條邊」的實質是一道「柳條長城」,邊外是滿族漁獵區和蒙古族遊牧區,禁止漢族入內墾荒。這與清政府宣稱的「滿漢一體」「何用長城」並不相符。畢竟對待「龍興之地」,也確實需要更加謹慎。

柳條邊遺蹟

康熙年間只是限制移民,乾隆年間則禁止移民,這也是清朝封禁東北最嚴厲的階段。乾隆不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許入境」,而且下令「逐客」。1740年,朝廷頒布對奉天地區的封禁令,之後三年內封禁了東北全境。其中,吉林地區是封禁重點,這是因為每年來長白山採參、淘金的「候鳥群體」的緣故。乾隆年代的東北封禁政策,在隨後的嘉慶、道光、鹹豐時代被沿用。清朝自康熙時實行封禁,長達200年左右。山海關成為清朝封禁東北的不可逾越的關口。山海關在事實上依然是限隔內外的一座界標。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省則作為清朝的政治與經濟的「特區」而受到嚴格保護。

山海關

不過政策歸政策,凡是政策,都會在實際執行中打折扣,鎖關政策也不例外。一方面由於「柳條邊」長逾千裡,常駐官兵人數有限,難以阻攔。另一方面,為減少關內災民的壓力,不止一次變通規定,允許災民出關,或者採取默許態度。開發與限制政策並行,清政府的矛盾心理一直伴隨其整個統治時期,直到民國建立。

在此情況下,北方流民出關謀事屢禁不絕,而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據史料記載,1712年,僅山東流民出關者就達十多萬人。1777年,在關東謀生的華北農民(包括已改變流民身份定居關東者)總計達80萬人。但在多數情況下,出關是非法的,因此只能「闖」。這些流民都是在「閉關」條件下犯禁闖關、私自進入關東的,所謂「闖關東」之說,「非法闖入」是第一點原因。

之所以稱「闖關東」的第二點原因,是遷往關外前途未卜,風險很大。關東氣候寒冷,人煙稀少,大多數地方還是無人區,《乾隆上諭檔》載「冬則冰雪載道,其深丈餘,其寒令人不能忍受。夏則有哈湯之險,數百裡俱是泥淖,其深不可測」,自古以來關內漢人「以為畏途」。來此苦寒之地,可能歷盡千辛萬苦卻一無所獲,甚至凍餓而死。加上沒有設立行政機構,得不到保護和救援,盜匪橫行,隨時都有危險。當了「鬍子」(土匪)的、淪為奴僕的、客死異鄉的,大有人在。

但為什麼在兩百餘年間,還有三千萬人背井離鄉,不遠千裡「闖」入關東?

因為只有「闖」,才有生路!

本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陳昂/文

原標題:《百年史詩生命迴響 「闖關東」的歷史與精神》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闖關東,關東指的是哪裡?為什麼不叫闖東北?
    近日,有網友提問:為什麼叫闖關東而不叫闖東北?關東又是指的哪些地區?1、「關東」戰國時就已出現作為一個地域性的專用詞,「關東」早就戰國時期就已出現了,只不過古時的關東並非現在的關東。戰國時期,遠離傳統中原地區,偏居一隅的秦國日漸強大,並且不斷與東方六國發生戰爭。
  • 為什麼東三省叫關東
    東北三省,又稱關東,關外,因為是在山海關以東,以外!所謂山海之間,一線封喉!就是指山海關的險要!如果當年不是因為崇禎同學煤山蕩鞦韆而去,吳三桂老師腹背受敵徹底失去了理想,最終選擇放清兵入關,中國歷史又不曉得會變成啥樣了。
  • 探訪七臺河「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 魅力四新特色關東文化
    探訪七臺河「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 魅力四新特色關東文化 2020-12-11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春關東文化園「冰雪樂園」開園 共有20餘項冰雪活動
    原標題:長春關東文化園「冰雪樂園」開園 共有20餘項冰雪活動   1月6日,作為2014長春冰雪節的一項重要活動——綠園區舉行第二屆冰雪文化節暨關東文化園「冰雪樂園」開園啟動儀式,關東文化園「冰雪樂園」正式迎接四海嘉賓。
  • 世界最大冰雪主題樂園以冰雪還原「絲路文明」
    中新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 (記者 王琳)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第十九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於23日正式開園,以冰雕雪塑的形式還原「絲路文明」,打造「莫斯科慶典」、「迷情曼谷」、「哈薩克小鎮」等「一帶一路」有關的標誌景觀。
  • 洛浦縣絲路冰雪遊樂場迎來冬季滑雪熱潮
    滑雪Skiing>>洛浦縣絲路冰雪遊樂場冬季是滑雪的好時節,但在和田,夏天雨少,冬天雪少,所以沒有滑雪條件,絲路冰雪遊樂場的成立為全縣各族群眾冰雪旅遊滑雪提供有利條件,絲路冰雪遊樂場這段時間也是做足準備工作,將以更高的服務質量、更完善的配套設施、更豐富的遊樂項目讓遊客樂享冰雪樂趣。
  • 絲路冰雪美食展暨冰雪絲綢之路旅遊美食交流峰會在長春舉辦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第二十四屆長春冰雪節期間,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春市飯店餐飲烹飪協會承辦的絲路冰雪美食展暨冰雪絲綢之路旅遊美食交流峰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也是吉林省首次舉辦絲路冰雪美食交流活動,此次活動與第五屆雪博會同期啟動。
  • 「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系列活動緊鑼密鼓推進
    為大力推進七臺河「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系列活動,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城管局、市體育局等單位共同按下「快進鍵」,茄子河區不斷細化實施方案,專班成員到四新村現場辦公,將所有項目逐一落到實處。
  • 「關東煮」為什麼叫關東煮?
    關東煮是日本人喜愛的小吃。一般有海帶、竹輪、蘿蔔等,將這些材料分別放在小格子鍋中,用海帶木魚花熬製的高湯小火慢煮。說起來,關東煮會在日本出現,還要感謝中國發明了豆腐和醬油。追根溯源,關東煮和豆腐有說不清的淵源,最初,豆腐傳到日本,烤豆腐開始流行。但後來就有人漸漸覺得豆腐太單一,不夠鮮美,於是在豆腐上加了醬油,改用燉煮的方式,改良豆腐的口味。多孔的豆腐吸收了湯汁的鮮美,果然更好吃了呢。這就是御田/おでん(讀音為Oden)」,翻譯過來是烤豆腐。
  • 冰雪絲路|發揮雪的優勢,做足冰的文章
    舉辦第三屆吉林冰雪產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長春冰雪旅遊節,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大格局;舉辦「2018年中國長春冰雪旅遊節暨淨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第23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中國·查幹湖第十六屆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冰雪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的正式運行,填補了我國越野滑雪訓練場地空白……今日吉林,東部冰雪體驗、西部漁獵文化、南部康體養生的冰雪產業新格局越做越強,「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看吉林
  • 探訪七臺河「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施工加速 真容初現
    探訪七臺河「冰雪嘉年華·關東雪村」:施工加速 真容初現 2020-12-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關東文化有哪些特徵
    原創牛汝辰1.粗獷幽默的樂觀精神關東文學藝術風格展現一種雄健昂揚、慷慨悲壯的格調,富有粗獷放達、幽默風趣的特色,洋溢著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樂觀精神。這同江南柔媚、清秀、豔麗的風格形成鮮明對照。2.拜火尚自然關東地區的少數民族大都信奉薩滿教。薩滿教是一種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豐富內容,並且具有複雜的宗教教儀和祭典儀式。在關東民俗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是冰雪文化和火崇拜,這與關東地區寒冷的氣候相關,生活在冰天雪地的關東人對冰雪有著特殊的感情。
  • 聚焦冰雪夢幻情緣,體驗關東民俗文化。
    ,體驗關東民俗文化--老白山雪村亮相寧波2019延邊敦化冬季旅遊產品推介會11月6日,由中共敦化市委、敦化市人民政府、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敦化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承辦的2019延邊敦化冬季旅遊產品(寧波)推介會在寧波南苑飯店舉行。
  • 中國的關東煮,基本是假的,只能叫串串!
    提到關東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能有人還是關東煮的忠實愛好者,就算沒吃過,也看過便利店裡咕嘟咕嘟煮著的一串串食物,還有一些街邊的小吃車,雖然和便利店的有些許差別,但竹籤上清晰的寫著三個大字「關東煮」,但這些並不是真正的關東煮,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東煮的真模樣。
  • 冰雪絲路|「蝦夷錦」的源頭
    蠣崎慶廣明清時期,我們的先人披荊斬棘,風雪長行,通過「冰雪絲路」將絲綢製品運輸黑龍江下遊與庫頁島等地,甚至當今屬於日本的北海道地區,也無不留下他們的足跡。明清兩朝產自中國內地的蟒袍、錦緞東傳日本扶桑,成為「蝦夷錦」並造就「蝦夷錦」文化現象,並永放溢彩,同樣也成了「冰雪絲路」的永恆紀念。
  • ...熱經濟」——2019遼寧冬季旅遊啟動儀式暨關東民俗雪鄉冰雪節開幕
    本屆冬季旅遊節以關東民俗文化凸顯冰雪項目特色2018年12月23日,由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葫蘆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葫蘆島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葫蘆島市龍港區人民政府、遼寧葫蘆山莊文旅集團承辦的「嬉冰雪泡溫泉到遼寧過大年
  • 冰雪絲路|「營州道」的復興
    當鄭和的龐大船隊正在南海與印度洋上破浪前行時,由另一位內官亦失哈率領的軍隊,也在幾乎五十個緯度之外的北方,將「冰雪絲路」延伸到了今天鄂霍次克海海岸線的不遠處……到永樂七年(1409),明朝已在黑龍江流域先後設置了129個衛所,並在其之上設置了「奴兒幹都司」進行統一管理。「奴兒幹」位於黑龍江下遊,此地在元朝時被稱作「弩而哥」或「耦兒幹」。
  • 闖關東,關東指的是哪兒?
    關東,是以山海關為界,過了山海關,就是關東了,關東泛指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自治區靠近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幾個盟,如果說闖,就是有點冒險的意思,就是沒有具體目標的冒險,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甚至連地圖都不會有,闖也就是沒有具體目標,只有一個東北的大方向,也就是闖到哪算哪
  • 遊鴜鷺湖畔,品關東文化:遼源邀您暢遊冰雪節
    根據遼源展區位置合理布局,從外部造型到內部展示,以琵琶和冰雪為主題,集中展示遼源的文創產品、非遺產品、旅遊商品及冰雪運動裝備,現場通過東豐農民畫、滿族剪紙、草編編織、琵琶演奏、文化展演等進行遼源文旅產品和形象推廣。同時,展區內設立旅遊消費扶貧專櫃,展銷貧困村產品,以文旅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工作。
  • 遊鴜鷺湖畔,品關東文化:遼源邀您暢遊冰雪節
    根據遼源展區位置合理布局,從外部造型到內部展示,以琵琶和冰雪為主題,集中展示遼源的文創產品、非遺產品、旅遊商品及冰雪運動裝備,現場通過東豐農民畫、滿族剪紙、草編編織、琵琶演奏、文化展演等進行遼源文旅產品和形象推廣。同時,展區內設立旅遊消費扶貧專櫃,展銷貧困村產品,以文旅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