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盡人間繁華 ,光怪陸離。此刻,你需要那天堂的寧靜和純粹。
我沉溺安穩足渥 ,喧囂浮躁。瞬間,我感知到深淵的凝視和律動。
這條路,似乎沒有盡頭。
幾個小時過去了,不見一輛來車,也見不到一間屋,一棵草。
只有天,戈壁,路。
那裡,伸手不見五指,沒有城市的紅光,沒有一點草木動物的聲音。只有風,月,星。
這不是夢,這是一個旅程。
十天,單騎穿越 甘肅 青海 無人區,到達火星營地,到達魔鬼之眼,到達天堂般的湖泊。
對於從小生長在城市中的我來說,見所未見。一幕幕的驚險,一幕幕的奇景。
這邊寫在前頭,先感謝一在路上遇到幫忙拖車的大哥和幫忙拍攝的老法師,萍水相逢,感激在心。
電影《無人區》的那種荒蠻、絕望、無助,我事前是有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還是在這次旅程中感受到了,可謂是求仁得仁。所以,安全起見,來這,大家最好還是結隊而行。
由於篇幅較長,有三萬多字,四百多張照片,兩段視頻,請看官活用屏幕左下角的「目錄」進行觀看(電腦版的「目錄」在屏幕右邊)。謝謝
1、無人區沒有信號,而且很多土路,所以請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
2、路途遙遠,荒無人煙,有時找不到或者來不及到達有補給的地方,所以需要在車上自備足夠的糧水物資。
3、深入無人區,一不留神就會陷車,防不勝防。建議自駕的話租四驅車,或者聘請當地司導。包車、組車隊、拼車前往。
4、景點、投宿地、休息站等,都相隔非常遠。有幾段路,開幾小時都沒有辦法停車,停在主路又太危險。所以每次開車前,注意油量和車況,提前把解悶的音頻下載到手機裡。
5、不請人,不包車,自己去的話,一定要看好地圖,做好行程規劃和攻略,這對於遠探無人區尤為重要!
6、鞋套、墨鏡、風衣、無人機、防曬霜、物理防曬、鮮色衣服,這些最好配備,後面行程中會詳述。
特別提醒
1、忌連續長途開車,一遇加油站或休息站,必須讓自己和車輛進行休息。
2、忌超速、開夜車、疲勞駕駛。
為了節省工作日,我是下班後搭晚上的飛機去 敦煌 ,即提前一晚出發。
廣州 飛至 西安 ,兩個多小時。在 西安 停留兩小時。再從 西安 飛往 敦煌 ,也是兩個多小時。
午夜降落 敦煌 莫高機場,拿了車,直奔鳴沙山景區附近的酒店—— 敦煌 山莊。
在 敦煌 , 敦煌 山莊算很貴的住宿了,主要是要拍古裝夜景vlog,所以才會選這裡住。
要知道,幾乎所有古裝影視城晚上都是不開的,拍個古代街道夜景, 敦煌 山莊這裡比較合適。
廡殿迴廊,飛簷鬥拱,摩星 高臺 ,這就是 敦煌 山莊。一派氣勢恢宏的漢唐風格建築群。
既有寬敞氣派、高柱聳立的大堂,又有細柳夾道、幽深靜謐的庭院,喜歡古代建築風格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入住這裡。
沒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在市中心或月牙泉小鎮的客棧入住,有特色又方便,選擇也多。
由於到得晚,我趟上床的時候已經過了子時,趕緊休息,明日要正式開始行程。
小時候,就從電視看到關於月牙泉的介紹。
萬裡黃沙中,赫然存在一口清泉。
清泉形如新月,殿宇塔樓建於其側。
神秘而引人入勝,美麗而富色傳奇。「天下奇觀」,當時電視上是這麼介紹的。
確實,從1400年前的唐朝開始,月牙泉就是旅遊聖地,一直延續千年,至今,遊人依然絡繹不絕。這對西北 偏遠之地來說,非常難得,原因當然是月牙泉的奇特風貌。
月牙泉距離 敦煌 市中心,只有10分鐘車程,在市區南面。距離 敦煌 山莊,更是只有一公裡。
開車到景區還有三百米的地方,封路不讓前進。停進停車場,拖著器材,走過去,檢票。
遠處的沙山赫然拔地而起,高聳連綿,無比奇麗壯觀。
走進景區廣場,首先出現的,是巨大的門扁和供遊客拍照的鳴沙山石碑。
過了門扁,左側(東)是通往鳴沙山頂峰的路。廣場邊有大量遊樂項目,越野車、滑翔傘、直升機、摩託、駱駝等,任君選擇。
右側(西)是通往月牙泉的路,比較遠,需要搭電瓶車過去。
當然,再遠也沒有通往鳴沙山頂峰的路那麼遙遠。我選擇了這條路,深入沙山。
【鳴沙山】
路太遠了,我選了坐越野摩託進山。
這種越野摩託真的超級刺激,危險性非常高,大家不怕的可以體驗一下,比過山車、跳樓機刺激。
摩託車的師傅問我是自駕還是坐他的車,我說肯定是坐他的車。一是我從來沒有開過越野摩託,二是我要一邊走,一邊舉著我的全景相機拍視頻。
在起伏不定的大小沙丘中,摩託車閃轉騰挪,幾乎都不減速的。
司機輕車熟路,毫不畏懼,只是一路提醒要我抓緊。其實不用他提醒,我都已經嚇得死死抓住後座車架。
如果抓不緊,真的兩下就被甩下車。
碰到傾斜45度的大坡,摩託一躍而下,坐在後座的人真的是嚇到魂飛魄散。
一路刺激到飛起的狂奔,很快就到了半山腰的一個平坡,我下了車,跟摩託司機商定了回程時間,就穿上鞋套,向沙山深處走去。
環視周圍的沙山,相對高度離我還有差不多一百米,而遠眺東南面的最高峰,更是遙不可及。
摩託師傅指著遠處的山峰說說,不少人會去攀登鳴沙山最高峰,不過深入沙山,耗時極長,很容易因耗盡體力發生意外,滯留或迷失在主峰附近。
要知道,沙海裡跋涉,體力消耗巨大,再加上登山的體力消耗本來就是平地移動的三倍以上。所以我只能選擇攀登最靠近我的一座沙山,而且還只是抱著嘗試的心態。
因為爬上木梯,走了幾步,我已經發現,在乾熱的沙漠中攀登沙山,比我想像中要艱辛得多。
體力消耗巨大之際抬頭望去,那距離山頂還有幾百步的距離,頓時有望而卻步之感。
但是從沿海平原不遠萬裡至此,沒理由不去體驗一下沙頂上的風光。
於是,沉下氣,喝了口水,調整了呼吸,堅持著慢慢向那似乎高不可攀的沙頂進發。
幸運的是,我登山的地點,在那個時候正好是陰坡,不用烤著太陽爬山。如果這麼艱辛的情況下,還要在陽坡爬山,不敢想像……
累死累活,披頭散髮地,終於登上了沙頂。陽光從陽坡曬過來,我整個人融進了一片金色當中。
放眼望去,是由近及連綿不斷的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