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致富經:在快手,上億人花三年圍觀他造飛機

2020-12-13 騰訊網

2019年初,在一隊東北大秧歌的喧天鑼鼓中,這架精緻的1:1空客A320模型居然真的落成了。上億的人在快手上,花三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

40歲的老朱純手工造出了一架空客A320客機,並準備在裡面開一個燒烤店。上億人在快手上,花3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在這過程中,許多航空製造的專業人士與他建立了聯繫,網際網路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飛機模型,變成了一架獨特的商業機器。

東北春天的風很大,所以,儘管坐在一臺被鋼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飛機裡,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它在顛簸。這甚至會讓那些原本就恐懼飛機的人感到一絲不安。

這架空客A320的主人老朱,今年剛過40歲,遼寧開原人,面相硬朗結實。此刻他正和我們一起坐在機艙裡的皮質沙發上。他帶領我們來參觀他的飛機,有意無意地向我們炫耀著他的細心。他讓我們不必擔心:擺放這架飛機的時候,他考慮了季風、旁邊公路上過客的視角、拍照時的光線甚至風水。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十級大風也吹不倒我的飛機」,他眯起眼睛說。

圖|老朱造好的飛機

與此同時,一些小孩子在飛機上跑上跑下,興奮地摸這兒摸那兒。幾個來自四平的中年男性遊客在前方駕駛艙的模擬器前面興奮地拍著照。

「我在快手上關注這飛機好幾年了,特意開車過來的,這飛機是你做的不?」四平遊客中的一個回頭問身後身穿機長制服的男人。

男人微笑頷首不語,不置可否。他是老朱的小舅子,被聘請過來幫他照看飛機上的生意。他在很早以前就被告知,即使老朱像現在這樣坐在機艙裡,他也不能跟遊客說「這位就是飛機的主人」。

他的姐夫很不喜歡拋頭露面。

而在飛機上工作的不只是老朱的小舅子,事實上,老朱的妻子、父親都在這架飛機上上班。

一盤頗為紅火的生意附著在這架假飛機上:上飛機參觀20元,在模擬駕駛器上體驗駕駛300元,拍攝和飛機有關的需要特殊配合的段視頻段子額外收費……院子裡有老朱自己做的遊樂設施,以及賣水和砸金蛋抽獎的攤位。這裡儼然成了一個小小的遊樂場。

老朱的家人們經營著這盤生意。同時,他的父親還在這裡運營著自己的快手號,每天和各種穿著空姐制服來照相的漂亮女孩兒合影。

儘管老朱並不清楚這架飛機在快手上的曝光總量究竟有多大,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在開原這座東北小城,甚至在南邊的鐵嶺和北邊的四平,經由網絡的傳播,他的飛機已經是一個知名度相當高的景點。

遊客絡繹不絕,為老朱帶來了每個月近十萬塊的流水。而他的家人也都忙活著各自的事兒,老朱翹著二郎腿看著這一切,頗為得意:

「我做了一架飛機,給我們一家人找到了工作」。

圖|開車前來的遊客很多

所有熟悉快手的用戶都應該知道,2016年底開始,快手上出現了一架神秘的飛機。

起初,它只是由一些鋼筋構成的粗糙輪廓,幾個男人在上面日夜忙活著,幹得熱火朝天,讓人們想起電影《鋼的琴》裡合夥造鋼琴的東北工人。

那時候不少人認定這是一個噱頭、某種炒作式的玩笑:畢竟,幾個工人模樣的人每天在一塊廢棄的場地上製造一臺空客A320客機,怎麼看都不像是一件靠譜的事兒。

六個人,50噸鋼材,誰也沒想到,這件不靠譜的事兒居然沒有半途而廢。儘管製造飛機的過程並不那麼順利,老朱始終沒有任何放棄的念頭。他大改了五次,小改無數次,直到飛機完成,老朱攢下的圖紙足足有二十多斤。

圖|建造中的飛機

2019年初,在一隊東北大秧歌的喧天鑼鼓中,這架精緻的1:1空客A320模型居然真的落成了。

上億的人在快手上,花三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他們中的大多數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會有人用這麼久的時間、這麼高昂的投入做了一件這麼荒唐的事情。

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快手上的這些看客,讓一件原本「荒唐」的事變得不再荒唐。

老朱完全不是為了玩快手才去造這架飛機的。

1979年,朱躍出生在開原,初二便輟了學。輟學後,他跟著家裡種地,種了一年他發現,靠種地養不了家,找不到媳婦兒,就想著找個師傅學門手藝。

朱躍進了技校,開始學習家電維修,學了一年,技校倒閉,他又陸續學了修摩託車、修理電機,又去了工廠,學會了電焊、鉚工、車工。後來,他索性開起摩託車修理鋪了。那個時候,他對於機械製造、發明創造一些小物件就有著濃厚的興趣。

和電影《鋼的琴》講的一樣,在東北,永遠不缺精通某種手藝的老工人,從修摩託車開始,老朱逐漸建立了自己對機械製造的完整認知,也堅定確立了自己的人生驅動——發明。他不喜歡喝酒,不喜歡唱歌,也不打牌,對旅遊的興致也缺缺,直到如今,他的微信名字仍然叫「我愛發明」。

老朱當然不是愛迪生,他的「發明」倒不至於真的對科技進步有多少益處,大多數情況下,他的發明都是某種「製造」:靠雙手製造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在YouTube上看老外製造各種奇奇怪怪的樂器、遊樂設備,然後他就能根據一個個短視頻,動手把這件東西做出來。他製造一次只能崩出一顆爆米花的迷你爆米花機,把廢棄的小轎車改裝成變形金剛……只要他想做的東西,他都能想辦法把它做出來。

最可貴的是,老朱的發明創造並不僅僅是自我娛樂,他總能為自己製造的東西找到市場:在造飛機之前,通過這項本事,老朱已經實現了小城裡的財富自由。

他賺錢的方式是生產和售賣自己研發的「自動疊元寶機」,一種堪稱「地獄印鈔機」的祭祀用品生產機械。當時,幾乎整個東北的這種機械都是由他銷售的。

圖|老朱的自動疊元寶機

那時候,看到工廠裡有小夥子在玩手機短視頻,他都會去阻止:作為一個實業家,他對虛擬的東西懷有某種本能的忌憚。

而造飛機,一開始只是這個不安分的小城中年人的興趣之舉:當元寶機的賺錢模式已經不能讓老朱感到新鮮,他需要去製造一些超出他舒適圈的東西,需要一些更刺激的項目來讓自己的人生更進一步。

這就是他造飛機的初衷:這是一位以發明製造各種物件為自我驅動的男人,在自我實現之路上的必經一關。

在國內,造飛機的人並不只他一個。從90年代初到現在,被公開報導造飛機的農民就有幾十人,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1994年,衢州人徐斌試飛失敗,受到圍觀人群的嘲笑與奚落,再過了12年後,他的飛機終於在天上飛了25分鐘。2014年,佛山人蘇桂濱的自製飛機發生意外,右小腿骨折、腸破裂,昏迷了一整天。

老朱造飛機的舉動跟他們不是一回事。他沒想過讓後院裡這個龐然大物飛起來,更不覺得造飛機是一個多誇張的事兒、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噱頭。本著一貫的、不幹賠本買賣的原則,他想在造好的飛機殼子裡面開一個主題燒烤店,讓自己沒事做的妻子、父親去燒烤店上班。

真的幹起來,一切就都變得不一樣了。

快手對於這架飛機的傳播力,超出了包括老朱在內的所有人的想像。最紅火的時候,這架還正在施工的飛機就像一個巨大的流量池,「當時就算是路人經過時候拍一個我們造飛機的段子,也肯定會上熱門」。

隨著這架飛機的施工,它漸漸成了快手活躍用戶們心中的一個坐標:

就像是有人在你小區的院子裡造了一架飛機,你可以對它很好奇也可以對它漠不關心,但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分發機制讓這樣一種極具記憶點的事物擺在了每個人的熱門頁面裡,你無法估量這架飛機已經在多少人的記憶裡留下印象。

在快手,老朱有27萬粉絲。在他看來,這是他一個更大的「朋友圈」,裡面有專業的航拍飛手,有東方航空的空姐,有做攝像頭的,有裝修的,有賣保溫材料的,還有貨真價實做航空配件的技術大咖。

儘管老朱是這架飛機的設計者和製造者,但這架飛機最早和最多的曝光卻並不是來自於他:這盆流量被無數帳號瓜分,飛機在各種人的快手作品裡曝光。

直到如今,與飛機有關的快手帳號中,粉絲數最多的仍然是老朱的表哥:他曾作為電焊工被老朱僱來幫他造飛機,如今,他已經能靠自己的快手號養活自己了。

但這對於老朱來說都無關緊要:洶湧的流量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和媒體採訪,這讓他迅速體會到了「出名的感覺」:小城開原本是趙本山的故鄉,但在趙本山之後,因為造飛機行為的大熱,老朱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原第二名人」。

而當各種報紙、電視臺,老朱沒聽說過的網際網路媒體,甚至外國的電視臺都過來採訪他,在聚光燈的炙烤下,老朱如果再繼續執行他的原計劃——花80萬做一個用來開燒烤店的殼子,他會覺得有愧於人們的關注。

他開始去全國各地跑製作飛機模型的工廠,認識所有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去消防隊參觀用來消防演練的飛機模型。

圖|專家為飛機安裝夜行燈

許多專業人士也與他建立了聯繫:比如駕駛艙,得到了包括清華大學航空愛好者在內的大量業內人士的幫助。「現在就是專業的飛行員到我的駕駛艙,都基本挑不出毛病來。」

老朱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耗資二百多萬,付出了全部的熱忱和心力,從最開始一臺從淘寶上買的小模型開始,做成了連空客公司都頗為認可的1:1大飛機。空客公司甚至邀請老朱去參加新飛機的交付儀式。

而飛機的落成只是開始。

我們剛見到老朱時,他手裡拿著幾張硬紙殼做的單子,那是一種起飛前的檢查單,有航空公司的在職飛行員在快手上認識他,看他對飛機的細節很執著,便把真飛機裡的這種專業的檢查單拍下來發給他。

圖|自製的檢查單

根據照片,他請人做了自己「農民號」飛機使用的復刻版檢查單,並反覆和列印店老闆確認這張紙應該怎麼裁剪,邊角的弧度應該是怎樣的。

儘管這種對看似無用細節的極度較真,在外人看來很難理解。但其實,在這樣一個數字連接一切的時代,我們對待一切事物,都應該拋開傳統的孤立視角,站在更大的系統上去觀察。

儘管老朱造飛機的行為包含很多「非常規」的行動,但依託於快手帶來的巨大曝光度,任何非常規的行為都變得常規。

他面臨的是全國範圍內的極大關注度,需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始每一項工程。他在飛機裡裝訂製的真皮沙發,在自己的飛機發動機殼子裡塞進巨大的、播放發動機轟鳴聲的音響,去北京考察黑匣子,以及列印專業的檢查單……他需要用極致的對細節的較真面對廣泛的關注量可能帶來的質疑。

飛機,老朱,老朱的身邊人,開原的市民,快手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看客,共同構成了一個微妙閉環:此刻它正在緩緩流動,並正在給老朱帶來真實的利益。

甚至,當外地的九十歲老奶奶被輪椅推著來到老朱還沒建好的飛機旁邊,請求讓她上飛機看看、圓自己的飛機夢的時候,老朱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某種升華:這是某種比快手直播、門票收入以及其他依託於飛機的商業模式更高級的收益。

圖|朱躍和他的飛機

圍繞老朱和他的飛機建立起來的某種複雜而奇妙的連接方式,為我們提供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角:快手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粗糙飛機,變成了世界最大最精緻的1:1科技模型,又讓這臺鋼鐵做成的實體模型,變成了一盤依附於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型。而這樣的故事,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文中部分圖片為記者陶冉所攝

- END -

作者 | 趙亮

編輯 | 李一倫

相關焦點

  • 在快手上造飛機的人:「十級大風也吹不倒我的飛機」
    上億人在快手上,花3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在這過程中,許多航空製造的專業人士與他建立了聯繫,網際網路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飛機模型,變成了一架獨特的商業機器。一東北春天的風很大,所以,儘管坐在一臺被鋼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飛機裡,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它在顛簸。這甚至會讓那些原本就恐懼飛機的人感到一絲不安。
  • 一個農民是怎樣造飛機的(組圖)
    圍觀的人說:「看見他像石頭一樣從飛機裡被甩了出來,我奔到他身邊,看見他仰面躺在草坪上,滿臉是血,嘴裡還不停往外噴血,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嗜飛:「飛過才明白飛翔的快樂」  今年30歲的李賢峰告訴記者,從10年前打算造飛機開始,先後造過三架飛機。
  • 農民可不可以造飛機
    廣東農民張鬥三帶著他的「怪翼飛機」應邀參加了今年的珠海航展。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參加珠海航展了,上一次他展出了在自家天台上製造出來的「鬥強三號」。  這幾年,媒體上報導的正在造飛機的農民,除了張鬥三還有不少。
  • 農民造飛機試飛路上被交警攔下(圖)
    張明自造的飛機。  「廣漢新豐鎮有個農民造了一架酷似F22的戰鬥機,翅膀還是摺疊的,在路上試飛時引來不少人圍觀。」張明說,可能是動力不足的緣故,飛機起跑沒有力。「圍觀的人比我還著急,有出謀劃策的,有幫著推的,有吶喊助威的。油門踩到底,馬達轟鳴聲中,飛機硬是沒有飛起來。」  第一次試飛失敗,張明沒氣餒。他藉助自製飛機愛好者聊天群,講述了自己試飛經歷。網友獲悉後,一方面繼續鼓勵他進行第二次試飛,另一方面幫助指導改進飛機,包括動力、轉向、螺旋槳等。
  • 近些年,為啥這麼多農民愛造飛機?飛機達人:總比打麻將強
    是什麼讓農民們寧可花光積蓄也要造出中看不中用的飛機呢?農民們回答出奇地一致,五個字:「那是我的夢!」連「空客320」都造得出來鐵嶺農民朱躍今年春節以來特別忙碌,因為他造出來的「空客320」太受歡迎,每天都有三四千人來參觀。
  • 巴鐵農民花3萬造飛機,起飛不久後被捕
    在不久之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阿里夫瓦拉小鎮上聚集了了大約500人,後來經過調查有關人員發現這些村民在觀看一場特殊的飛行表演。飛行表演所用的飛機是一架用12瓦特電池驅動、裝有10升汽油的自製土飛機,飛機的主人也是這次飛行表演的駕駛員穆罕默德·法亞茲,他是一名農民。
  • 遼寧農民花80萬手工造「空客A320」 ,建成後想開餐館
    遼寧農民花80萬手工造「空客A320」 ,建成後想開餐館 近日,因為農民造飛機的視頻,讓遼寧省開原市的朱躍成了網紅。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1飛機坦克農民造但是在中國龐大的人口中,還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受過什麼專業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沒有高精尖的設備,卻愣是鼓搗出了飛機、坦克和潛艇……這是些什麼人呢?農民……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可以來看幾個例子。
  • 甘肅農民造飛機
    甘肅農民造飛機     學歷高中歷時3年耗資8萬  9月3日,在試飛失敗後的第二天,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共和鄉兄弟村村民張玉祥(右二)對自製飛機的相關環節進行改進
  • 巫山一農民自製遙控飛機 能升上千米高空
    「沒條件造真正的飛機,造一架模型機過過癮總可以吧。」回到工廠後,鄧衣焱開始著手實現自己的夢想,畫圖紙、設計飛機外形……每天下班後,工友們都出去玩耍,勞累了一天的鄧衣焱就一個人在宿舍琢磨,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購買材料搭建一些簡單的支架。工友們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就問他「在幹嘛」。「我想造一架飛機模型。」他頭也不回地說。
  • 巫山一農民自製遙控飛機 能升上千米高空(圖)
    鄧衣焱展示他的遙控飛機  一個40歲的農民,能折騰出啥來?家住巫山縣雙龍鎮的鄧衣焱告訴你,可以造數十架遙控飛機飛上藍天。「一進候機室,我就沒有坐下過,從玻璃窗一個勁兒地看停機坪上的飛機,飛機起後,我興奮得不停地東張西望,總想弄清楚真正的飛機是如何在藍天上翱翔的。」8月1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鄧衣焱笑著說。  為方便購買製造飛機模型的材料,去年3月,鄧衣焱在巫山縣城平湖路租了一套房住下來。「材料從哪兒來?上網噻!現在城裡人不是時興網購嗎?組裝怎麼辦?自己動手!咱農民不就是動手能力強嗎?」
  • 河北80後農民自製飛機上天了,網友:農民也能造飛機感覺很好笑
    這位大小夥今年33歲,名叫解保剛,家住河北景縣廟鎮八裡屯村,他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與其他農民有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一個有理想的農民,雖然他只有初中水平,但從小他就有一個夢想:要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最後,他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 遼寧農民手工造飛機,兩年耗資上百萬,為了圓兒時的飛機夢
    2017年12月16日,遼寧省開原市,農民朱躍正在焊接飛機的渦輪發動機。為了實現兒時開飛機的夢想,朱躍和幾個朋友一起歷時近兩年時間純手工打造的A320飛機飛機按照空客A320外形,1:1比例純手工打造,長37.84米、寬36米、高12米,目前飛機用了40頓鋼鐵,花費了80萬人民幣。農民朱躍賣掉自己的寶馬車,全身心投入到造飛機的行動中朱躍,從事機械加工行業,從小就有著「飛機夢」的他,去年產生了圓夢的想法。
  • 農民耗資80萬,用40噸鋼鐵造飛機,只為一個夢想!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我們的印象中,想要製造一架飛機十分困難。需要很多高科技技術,不過你知道嗎,來自中國的幾位農民卻成功造出了一架A320。遼寧農民為完成夢想,自掏腰包80萬製造飛機這是來自遼寧省開原市的朱躍,他表示造飛機是他從小的夢想,因為買不起飛機就想造一架,於是他就按照客A320完全1:1製作了這個巨型飛機,據悉這架飛機的機長37.84米,寬36米,高12米,目前已經用了40噸鐵,花費已經超過了80萬元。
  • 安徽一農民造飛機上天 村民嚇得報警
    錢新苗迷戀「冒險」,他篤信,風險越大,回報就越大。儘管此前諸多媒體將他稱為「農民」,但其實他沒有當過一天農民,固守土地的想法也跟他沾不上邊。他甚至在今年4月跑到柬埔寨開了一家醫館。「你學過醫?」別人問他,他把頭往後一甩,「誒,我哪裡會,我請人去的!」過年期間,親戚告訴他在柬埔寨有很多中國人在搞開發,他分析這是個商機,於是聘請了醫生去當地開醫館。
  • 五旬農民曆時16年,造飛機試飛成功,二次試飛卻被人盯上:拆除!
    飛機對於現在的生活來說已經並不陌生了,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個機場。飛機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不管是去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有飛機場的地方,我們乘坐飛機都能到達。在現實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對飛機都很感興趣,尤其是一些男性朋友,對汽車、飛機等等都喜歡研究,喜歡把弄一些模型之類的。最近,家住安徽懷寧的錢先生,就是一個飛機愛好者。雖然他的學歷不高,只有初中文憑,生活中的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他非常喜歡飛機,在他小時候,就有了宇宙飛天夢。
  • 林依晨自曝期待母親節,備孕三年造人屢失敗,為孩子準備上億豪宅
    說到林依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曾經是臺灣的偶像劇女王,她也是娛樂圈裡典型的「凍齡女神」了,如今的林依晨也已經37歲了,可是歲月的滄桑好像一點都沒有在她的身上出現過,如今的林依晨也已經為人妻了,但是卻依舊給人少女的印象,可是結婚多年入卻一直都沒有懷孕,一次林依晨在一次採訪中也說過自己的卻有懷孕與傳宗接代的負擔
  • 農民造飛機,只為圓飛行夢,最後為什麼會被拆除了呢?
    每個人都有夢想,或許有的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或許有的人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或許有的人為了夢想在不斷的努力奮鬥中...現在就有這樣一位農民,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斷堅持不懈的付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飛行夢。
  • 男子80萬手工造「空客 A320 」造好後自住或開餐館
    近日,因為農民造飛機的視頻,讓遼寧省開原市的朱躍成了網紅。昨日," 網紅 " 朱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造飛機是他從小的夢想,他想造出與真正 A320 客機最像的 1:1 模型。朱躍想在飛機造成後開個餐館或者直接把飛機運到鄉下當住處。對於網友的質疑聲,朱躍說,如果是炒作不可能付出那麼多時間和金錢," 造飛機完全是夢想。"   男子造飛機成網紅   近日,一則農民造飛機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這讓遼寧省開原市的朱躍因此成了 " 網紅 "。
  • 山東一農民大哥造飛機,每架都能飛上天
    "從小就想著能到天上飛一飛"自己造飛機,一直是朱士全的夢想,也是他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做的。 造飛機很燒錢,也很燒腦,作為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民,錢和知識,朱士全一樣都沒有。沒有錢,他就打工掙錢,沒有知識,他就在網上找老師學習,如今,他已經造出了幾架飛機,並且成功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