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嘉魚縣人民政府發布了
《嘉魚港總體規劃(修編)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
據悉
嘉魚港將規劃建設五個港口
包括陸溪口港區、石嘰頭港區、
魚嶽港區、潘家灣港區、簰洲港區
速來圍觀
規劃概述
嘉魚港總體規劃的範圍嘉魚縣境內的長江岸線,以及長江支流陸水河,三湖連江、斧頭湖和西涼湖等湖泊水庫的港口岸線。規劃期限為2017-2035年。
嘉魚縣港口規劃的總體範圍:嘉魚縣縣域轄區內長江幹流,上起洪廟,下至沙堡村止,全程109.6km。共分為陸溪口港區、石嘰頭港區、魚嶽港區、潘家灣港區、簰洲港區等五個港區。嘉魚港屬內河港口,是湖北省重要港口,非對外開放口岸,現狀無港口保稅區(庫)及相關物流園區等設施。港口由嘉魚縣交通部門的公用碼頭及企業的專用碼頭和民間投資興建的個體碼頭組成,共有碼頭27座,泊位37個。
本次規劃修編在基本維持原有陸溪口、石磯頭、魚嶽、潘家灣、簰洲港區功能不變的基礎上,在牌洲六壇和陸溪河規劃新作業區。嘉魚港長江自然岸線109.6公裡,其中宜港岸線39.3公裡。本次規劃長江港口岸線5598米,其中已利用港口岸線2128米,新增規劃港口岸線3470米。長江段已利用港口岸線和規劃的港口岸線見下表:
支流及湖泊方面,陸水紅廟口至節堤樞紐規劃為規劃航道等級為Ⅲ級航道,規劃港口岸線範圍為湖北嘉魚珍湖國家溼地公園保育區邊界至節堤樞紐,規劃港口岸線550米。境內其他三湖連江、斧頭湖和西涼湖等湖泊水庫的港口岸線範圍將結合後期發展需要,進一步論證和明確。
嘉魚港總體規劃的實施,將調整現存的不合理的港口碼頭,取消重汙染的港口,合理避讓白鱀豚保護區和飲用水源保護區,同時採取措施加強港區汙水收集處理回用。揚塵控制、噪聲控制、生態保護等措施,確保港區環境質量達標,汙染物排放達標。
規劃港口性質
嘉魚港是湖北省重要港口和鄂東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是促進鹹寧市、嘉魚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
嘉魚港將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和港口物流業,形成具有大宗散貨、件雜貨、貨櫃、成品油運輸和LNG加注等功能,兼具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公務管理的,生態環保、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管理高效、效益顯著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
嘉魚港規劃的目的及意義
嘉魚縣地處鄂東南,緊頻長江,內多河湖,歷為鄂南交通要道,水運門戶。嘉魚長江碼頭,隨長江航道變遷時有廢興。自晉至隋唐江北有寶塔洲、龍口、田家口,江南有陸溪口、邱家灣(江口)、石磯頭、駕部口(嘉魚口)、簰洲。宋政和三年(1113)修築江堤後增加餘碼頭、潘家灣等碼頭。1951年11月後隨域變遷及交通事業的發展,長江碼頭陸溪口、石磯頭(臨江山)、魚嶽(嘉魚)、潘家灣、簰洲逐漸擴建為長江航運港口。
嘉魚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其發展水平還遠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目前嘉魚的港口存在岸線利用率低,使用不盡合理、碼頭布局混雜凌亂、港口裝備落後、庫場面積小、集疏運條件差、碼頭規模小、專用碼頭少、建設資金缺乏影響港口建設的發展。
由此可見,嘉魚港的發展已經滯後於嘉魚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為適應地方建設和進一步開放、開發的需要,發揮嘉魚港作為湖北省重要港口的作用,必須加強港口設施建設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充分發揮長江水運優勢。
來源:嘉魚縣人民政府
港口建設與嘉魚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有利於促進嘉魚縣貿易運輸業的發展
對河域的管理也更加規範
更讓嘉魚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來源 | 鹹寧新聞網等
湖北水運
微信號:hbgh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