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進事業單位就是求一個穩定,但是事業單位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沒有編制當然也沒辦法享受體制內的一切福利,但是工作量不比同崗位有編制員工少,最慘的是這些合同工臨時工月薪也非常低,通常就兩三千元,既然沒有保障工資也比不上外面的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搶著要去呢?難道其中有什麼深層次的緣故?
一、電視臺
國家一直推行的都是國家、省、地市級三級辦臺,電視臺的工作複雜多樣,編制卻很有限。地市級電視臺很多只有主任級別才有編制,因此需要非常多合同工來支持電視臺的正常運營。這些沒有編制的記者、主持人、編導雖然沒有編制,但是工作量一點不少,省、地市級的工資基本在三-四千左右算是合同工裡薪資比較高的。我們知道電視臺的流動性是非常大的,每年電視臺都會接納很多大三大四的學生來實習,一部分人就會選擇留下來,等到實踐經驗和技術成熟後基本會選擇跳到更高的平臺。好的電視臺如央視、湖南臺為了學習不拿工資的也大有人在,普通電視臺雖然薪資不高誕生在實踐機會非常多,能夠真正上手學到東西,因此把電視臺當作跳板很不錯一直幹下來也是比較有面子的工作。
二、護士
護士大多是專科畢業,畢業以後如果不改行的話一般會有兩個就業途徑。一是進入大醫院如果沒考上事業編制,通過編外的身份進入就成為了醫院的「臨時工」,這類工資一般是兩千到三千之間,實習期按80%發放,福利方面通常只有五險沒有一金,可以說是很低了。二是進入基層衛生院但是基層都知道是比較容易考上編制,但是工作量大工作條件艱苦,薪資也並不比大醫院合同制員工高,因此很多人也放棄了基層衛生院的編制選擇到大醫院做臨時工。一邊工作一邊等待考編的機會。護士一般都是倒班制,熬夜是常事。每天看著生老病死,他們也非常不容易,以後到醫院要是遇到態度不佳問題還是多給一分理解。
三、輔警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輔警待遇都是不高的,雖然有深圳8000工資煩人個例但也有地區輔警拿著1500的月薪。輔警作為輔助人員一般是通過公開招聘後籤訂勞動合同,之前輔警的要求不高,有些地區初中高中就可報名,加上警察局這個聽起來還算體面的單位,因此大多數人看著兩千多的月薪,報考的人還是非常多。近幾年各行各業都在「內卷」,輔警當然也不例外,目前招聘學歷都提升到了大專,但是薪資卻是沒有提起來。之前國家輔警改革提出了一些關於輔警轉正,提薪的框架性政策,但是目前還僅限於書面消息,僅僅有部分城市在進行試點,等到這項政策全面鋪開還要走很長一段路。
四、城管
城管衝在維護城市秩序的前線,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各種不規範的執法行為讓城管成為了貶義詞。俗話說得好一顆耗子屎壞了一鍋湯城管隊伍也是很少一部分人,拉低了整個隊伍的人民群眾喜愛度。但是大多數城管拿著兩三千的工資,風裡來雨裡去,承擔著誤解和委屈。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去呢?因為需求量大,招聘的學歷和年齡限制都算比較低,一般是當地人,四五十歲退休後第二份職業的首選。他們管轄的街道和社區,基本都是街坊鄰居,不到上級檢查時間,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事業以上四個事業單位的合同工雖然拿著不高的工資也幹著繁重的工作,電視臺和護士看中技術,雖然錢不多但是實踐機會管夠,給了大家一個緩衝時間和鍛鍊的平臺,有了機會就往更好的平臺衝。輔警、城管則是招聘條件較低,作為圓警察夢和發揮餘熱的工作也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