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蛙驚現,秦嶺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2021-02-22 秦嶺生態衛士

近來,一個名為#秦嶺發現罕見雨蛙#的話題悄然登上熱搜,網友們紛紛表示,終於見到了現實版的旅行青蛙!並在話題區內針對秦嶺生態展開了積極的討論。

上世紀60年代,秦嶺雨蛙首先在陝西省周至縣被發現。後因人類活動等多種原因,其生存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破壞,至此多年未見其蹤影。

秦嶺雨蛙隸屬兩棲綱無尾目雨蛙科

前臂背面全為綠色

脛外側有的個體有黑細線手和附足背面棕灰色

體腹面和股部腹面灰白色或淺棕白色

以昆蟲為食,捕食蟻類、椿象、象鼻蟲、金龜子等

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近年來,為修復秦嶺生態環境,保證秦嶺生物多樣性,陝西省愈發抓緊秦嶺生態修護進程,《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多項法規相繼出臺。省財政廳更是從2018年開始每年安排3億元,重點支持秦嶺採礦區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省林業局針對秦嶺生態問題,創建「秦嶺衛士學院」,組建大秦嶺研究創新團隊,探索研究秦嶺生態恢復道路,以期打好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的青山保衛戰。

隨著社會各界人士對秦嶺的關注和不懈努力,秦嶺地區生態環境逐步好轉,隨之而來的是秦嶺雨蛙在人們眼前的再次出現。據秦嶺南麓動保人員浦志勇介紹,他於2013年首次在佛坪海拔1400百米的小水潭邊發現秦嶺雨蛙始,連續幾年每到4月底或5月初,他就可以循著雨蛙的鳴叫聲找到他們的蹤跡,最初只是一兩隻,後來雨蛙數量越來越多。令人驚喜的是,2020年5月浦志勇拍到了兩隻正在交配的雨蛙,當時拍攝位置距離秦嶺雨蛙大約有60cm,這在當地實屬罕見。

隨著生態的逐步好轉,不僅秦嶺雨蛙種群得到了恢復壯大,秦嶺中其他野生動植物種群也逐漸恢復,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在陝西正在形成。

1981年5月,中科院考察隊歷經3年,踏遍14個省份,終於在陝西省洋縣秦嶺山中找到了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蔭增表示:「近代朱䴉只有這一個系統繁衍下來了,所以近代朱䴉這個物種不管是我們洋縣的,還是寶雞的,銅川,完了送給日本和韓國,都是這七隻的後代。」

1981年發現朱䴉後,在加強野生朱䴉就地保護的同時,陝西省也進行著人工飼養繁育研究工作,使得朱䴉得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息繁衍,其數量也從當初的7隻增加到了目前的4100餘只。

金錢豹作為檢驗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的標尺, 曾一度在秦嶺地區銷聲匿跡。專家表明,金錢豹的行蹤極為隱秘,偶遇野生金錢豹,並且近距離觀察的情況,實屬罕見。

2012年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金錢豹,自此不斷加強對金錢豹的科研工作。值得對外稱道的是,2015年,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首次拍到一隻金錢豹帶著兩幼崽覓食的視頻。目前,周至保護區估計生存著4到6隻金錢豹,它棲息的地方同時也是西安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對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除卻秦嶺雨蛙、朱䴉、金錢豹,在秦嶺這片神奇的土地中還生活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林麝等國家重點級保護動物。在秦嶺生態環境逐步恢復的同時,這些來自秦嶺深處的精靈也再次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為加快秦嶺生態保護進展,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在全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中表示各級各部要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要堅持秦嶺大保護原則,強化工作措施,完善政策體系,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有新進展、生態恢復有新成效;要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讓秦嶺的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秦嶺生態保護是一條既保護好生態環境又實現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維護秦嶺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保護一個或兩個物種,應該是整體來保護,這是一個關乎生態安全的問題,也是一個關乎著全人類命運的問題。

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說:「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世界的平衡,如果人類自以為佔盡了優勢為所欲為。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當前人們對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未形成全面的、透徹的認識和共識。但經過環境惡化、種族瀕危等事件的發生,我們也深化了自己的認識,將認識落實到實踐中。面對威脅和考驗,秦山綠水團隊願意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把守衛秦嶺生態環境、加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貫徹到底。團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秦嶺這塊神秘的土地上,會有更多的森林精靈出現。為此我們將不畏艱難險阻,加強對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為秦嶺生態保護提供源源不斷的青春動力,切實做好守護秦嶺生態的好衛士!

文字來源:劉 甜  陝西日報  陝視新聞  省林業局

視頻來源:網 絡

責任編輯:劉 甜  劉 洵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我們已儘可能追溯來源,但還存在無法考證的部分,如原作者看到素材,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秦嶺發現罕見雨蛙,膨脹成球萌蠢又可愛,雨蛙兒子已經回秦嶺老家了
    近日,陝西漢中,動物保護人員在秦嶺深處拍攝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雄性雨蛙「縱聲歌唱」,外聲囊膨脹成球狀,畫面十分罕見。據了解,秦嶺雨蛙成體長僅4釐米左右,是秦嶺地區特有的物種,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近年來,隨著秦嶺生態保護的不斷加強,在秦嶺南麓的佛坪縣,昔日終年不見蹤影的秦嶺雨蛙也慢慢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秦嶺雨蛙分布範圍日前,秦嶺雨蛙又在秦嶺南麓的陝西省佛坪縣現身。
  • 秦嶺發現珍稀「雨蛙」
    最近,秦嶺深處的漢中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
  • 秦嶺深處發現難得一見的雨蛙
    最近,秦嶺深處的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 。熊貓谷景區的工作人員蒲志勇說,還有不少秦嶺雨蛙匍匐在山水間、磐石上,不停地鼓著腮幫子大聲「吆喝」著,向其他同類宣示著自己的存在。它們翠綠小巧的身姿,搭配上各種保護色,使它們完美地隱跡於自然環境中而難以被發現。據了解,秦嶺雨蛙成體長僅4釐米左右,是秦嶺地區特有的物種,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白天,它們潛伏在樹根附近的石縫或洞穴中,夜晚才會紛紛現身,以蟻類、金龜子等為食。
  • 秦嶺發現罕見雨蛙 超可愛酷似旅行青蛙
    【秦嶺發現罕見雨蛙】最近,秦嶺深處的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視頻截圖據了解,秦嶺雨蛙成體長僅4釐米左右,是秦嶺地區特有的物種,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近年來,隨著秦嶺生態保護的不斷加強,在秦嶺南麓的佛坪縣,昔日終年不見蹤影的秦嶺雨蛙也慢慢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網友評論網友直呼可愛。
  • 秦嶺發現罕見雨蛙,網友:可愛,好怕「泡泡」破掉
    最近,秦嶺深處的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 。據了解,秦嶺雨蛙成體長僅4釐米左右,是秦嶺地區特有的物種,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近年來,隨著秦嶺生態保護的不斷加強,在秦嶺南麓的佛坪縣,昔日終年不見蹤影的秦嶺雨蛙也慢慢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網友評論:來源:@陝視新聞 網友評論流程編輯:TF020
  • 終年不見的雨蛙驚喜現身蛙界,萬獸之王的老虎正在退出獸圈
    最近,秦嶺深處的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與此同時,作為曾經擁有龐大的身軀以及鋒利獠牙的百獸之王。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人類持續不斷的偷獵,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翠綠小巧的身姿,匍匐在山水間、磐石上,不停地鼓著腮幫子大聲「吆喝著」仿佛向其他同類宣示自己的存在。網友紛紛表示:真的是被可愛到了,我的旅行青蛙終於找到了。
  • 保護秦嶺 | 秦嶺生態環境是關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位於秦嶺西安段的終南山,是山水秀美、緊臨並屏護西安古城的天然屏障。「幾十年來,我們沒有停止過對秦嶺的研究,對秦嶺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土地利用和動植物資源及水資源,我們都做過一定程度的調查研究。」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明明接受採訪時表示:「以秦嶺為界,在中國版圖上劃出一道東西向的橫線,作為南北大陸地理分界線。
  • 西藏日土縣:班公湖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近年來為了讓班公湖更好地發揮生態保護屏障作用德汝村群眾索南達瓦已經做了12年的野保員,他說:「在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下,保護區大力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配備給排水、電器等設施的同時開展沼澤封育、植被恢復、溼地垃圾清理等工作,使得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來這裡棲息的動物數量在增長,它們很多都不怕人,人與動物的關係也更加和諧了。」
  • 陝西:生態環境持續變 藍天碧水天天見
    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金東,陝西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主任龔國明,西部機場集團機場建設指揮部安全質量部副總經理高戈,大唐寶雞熱電廠副總工程師孫東峰出席,介紹「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有關情況。
  • 西安召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會
    9月30日,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會召開。 會上傳達了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主要精神;觀看了長安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宣傳片;會上安排部署了當前、下一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長安區介紹秦嶺保護工作主要做法。
  • 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全文)
    則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要有六個特徵
    這裡所說的都是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關鍵,是全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何謂「根本好轉」?這種好轉應該具有全局性、顯著性、穩定性,改善範圍廣、改善幅度大、穩定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具體包括6個方面的特徵。一是生態環境質量不僅不能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後腿,並且還要努力為其增光添彩。二是要從根本上有效解決制約生態環境改善的主要問題,才能穩固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8年7月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刻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教訓,著力建立健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下氣力整治亂搭亂建、亂採亂挖、亂砍亂伐、亂排亂放、亂捕亂獵「五亂」問題,實施系統性保護和修復,秦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掀開新的篇章。
  • 綠色高質量發展 | 張智華: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產業發展的過濾器、優化營商環境的淨化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本期我們特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智華暢談如何圍繞高質量發展做好生態環境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西考察工作都強調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的問題。
  • 第十一屆秦嶺大熊貓文化旅遊節在陝西佛坪開幕
    新華社客戶端西安8月8日電(記者周永穗)雨後初晴的秦嶺深處翠色慾滴,傍著青山綠水好風光,第十一屆秦嶺大熊貓文化旅遊節於8月7日晚在陝西省佛坪縣的大山中拉開序幕。從野生大熊貓到難得一見的秦嶺雨蛙,近些年來,佛坪縣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感受大自然的風光。
  • 輝煌十三五——生態保護成效顯著,綠色生態產業持續興旺(二)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好的生態環境。我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鍥而不捨抓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守護好太白的綠水青山,走出了太白綠色崛起的生態化發展之路。
  • 一定把秦嶺天然林持續保護好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並作出重要指示,為更好地保護秦嶺生態環境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特別是「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的囑託,讓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黃河下遊河道水面面積增加248.5平方公裡
    央視網消息:今天(18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一周年。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一年來,黃河流域生態持續好轉。經過一年來的生態補水,目前黃河下遊河道水面面積增加了248.5平方公裡,河口三角洲水面面積增加了58.77平方公裡。
  • 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原標題: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強調,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石擁百泉合,雲破千峰開」……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流連忘返,多少名篇佳作流傳千古。
  • 2019,寶雞生態環境巡禮|鳳縣篇:秦嶺裡閃亮的明珠
    2019年,已經悄然離去但是,這一年有很多值得我們銘記這一年環保人在築夢路上奮力前行近期,我們將在「寶雞環保」官方上推出「2019,寶雞生態環境巡禮」專欄盤點過去一年寶雞生態環境系統工作亮點都說陝西最美在秦嶺,而大美秦嶺,美在鳳縣;鳳縣的一年四季,風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