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個名為#秦嶺發現罕見雨蛙#的話題悄然登上熱搜,網友們紛紛表示,終於見到了現實版的旅行青蛙!並在話題區內針對秦嶺生態展開了積極的討論。
上世紀60年代,秦嶺雨蛙首先在陝西省周至縣被發現。後因人類活動等多種原因,其生存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破壞,至此多年未見其蹤影。
秦嶺雨蛙隸屬兩棲綱無尾目雨蛙科
前臂背面全為綠色
脛外側有的個體有黑細線手和附足背面棕灰色
體腹面和股部腹面灰白色或淺棕白色
以昆蟲為食,捕食蟻類、椿象、象鼻蟲、金龜子等
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近年來,為修復秦嶺生態環境,保證秦嶺生物多樣性,陝西省愈發抓緊秦嶺生態修護進程,《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多項法規相繼出臺。省財政廳更是從2018年開始每年安排3億元,重點支持秦嶺採礦區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省林業局針對秦嶺生態問題,創建「秦嶺衛士學院」,組建大秦嶺研究創新團隊,探索研究秦嶺生態恢復道路,以期打好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的青山保衛戰。隨著社會各界人士對秦嶺的關注和不懈努力,秦嶺地區生態環境逐步好轉,隨之而來的是秦嶺雨蛙在人們眼前的再次出現。據秦嶺南麓動保人員浦志勇介紹,他於2013年首次在佛坪海拔1400百米的小水潭邊發現秦嶺雨蛙始,連續幾年每到4月底或5月初,他就可以循著雨蛙的鳴叫聲找到他們的蹤跡,最初只是一兩隻,後來雨蛙數量越來越多。令人驚喜的是,2020年5月浦志勇拍到了兩隻正在交配的雨蛙,當時拍攝位置距離秦嶺雨蛙大約有60cm,這在當地實屬罕見。
隨著生態的逐步好轉,不僅秦嶺雨蛙種群得到了恢復壯大,秦嶺中其他野生動植物種群也逐漸恢復,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在陝西正在形成。1981年5月,中科院考察隊歷經3年,踏遍14個省份,終於在陝西省洋縣秦嶺山中找到了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蔭增表示:「近代朱䴉只有這一個系統繁衍下來了,所以近代朱䴉這個物種不管是我們洋縣的,還是寶雞的,銅川,完了送給日本和韓國,都是這七隻的後代。」1981年發現朱䴉後,在加強野生朱䴉就地保護的同時,陝西省也進行著人工飼養繁育研究工作,使得朱䴉得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息繁衍,其數量也從當初的7隻增加到了目前的4100餘只。
金錢豹作為檢驗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的標尺, 曾一度在秦嶺地區銷聲匿跡。專家表明,金錢豹的行蹤極為隱秘,偶遇野生金錢豹,並且近距離觀察的情況,實屬罕見。
2012年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金錢豹,自此不斷加強對金錢豹的科研工作。值得對外稱道的是,2015年,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首次拍到一隻金錢豹帶著兩幼崽覓食的視頻。目前,周至保護區估計生存著4到6隻金錢豹,它棲息的地方同時也是西安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對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除卻秦嶺雨蛙、朱䴉、金錢豹,在秦嶺這片神奇的土地中還生活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林麝等國家重點級保護動物。在秦嶺生態環境逐步恢復的同時,這些來自秦嶺深處的精靈也再次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為加快秦嶺生態保護進展,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在全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中表示各級各部要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要堅持秦嶺大保護原則,強化工作措施,完善政策體系,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有新進展、生態恢復有新成效;要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讓秦嶺的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秦嶺生態保護是一條既保護好生態環境又實現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維護秦嶺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保護一個或兩個物種,應該是整體來保護,這是一個關乎生態安全的問題,也是一個關乎著全人類命運的問題。
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說:「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世界的平衡,如果人類自以為佔盡了優勢為所欲為。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文字來源:劉 甜 陝西日報 陝視新聞 省林業局
視頻來源:網 絡
責任編輯:劉 甜 劉 洵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我們已儘可能追溯來源,但還存在無法考證的部分,如原作者看到素材,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