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尋源自不疑,涓涓細流潤心田——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第33期適度教育大課堂(數學專場)
送走碩果纍纍的金秋,迎來積蓄力量的銀冬。11月13日上午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適度教育大課堂第33期在五樓報告廳如期舉行。蒞臨本期活動的嘉賓有: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錦園小學曾傳蔚校長團隊、濮陽市實驗小學團隊、濮陽市綠城實驗學校、濮陽市六中、濮陽市十中,還有適度教育加盟學校的校長及老師們。
來自不同學校的六位授課老師憑藉紮實的基本功、高超的調控能力、嫻熟的教學技能,獨特的人格魅力為大家呈現了6節非常精彩的數學課。
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於徵老師執教的《1億有多大》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於老師以「1億粒大米有多重」為載體進行猜想——操作驗證——得出結論,不僅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的數感,而且讓學生體驗了數學研究的過程——這就是一個建模的過程。
濮陽市實驗小學張麗霞老師執教的《認識周長》是一節概念課,張老師通過「摸一摸,指一指」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一周;又通過「描一描,說一說」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封閉圖形;再通過「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張老師穩重大氣,課堂收放自如,凸顯其紮實的教學功底。
廈門市集美區錦園小學林佳添老師為大家展示的是五年級《取近似數》一課,林老師風趣幽默,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廈門特色為主線引領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體會進一法和去尾法,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還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想學、樂學數學的欲望。
濮陽市六中李變偉老師執教《認識時間》一課,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李老師寓教於活動之中,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說一說、寫一寫等多種活動形式,來了解鐘錶,認識時間,並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濮陽市綠城實驗學校宋慧琳老師執教《比的認識》一課。宋老師的語言簡潔精煉,教學目標適度,教學設計新穎且別具一格,並且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比比除法表示的 範圍更廣,表示的信息量更大,不僅讓學生對比有了整體的認識,還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濮陽市第十中學劉榮麗老師為大家展示的《烙餅問題》是一節思維訓練課,劉老師用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同學們都能夠在她的帶動下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劉老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向學生滲透統籌、擇優的思想。
六節課後,河南省教育專家、濮陽市綠城實驗學校副校長丁千秋對以上六節課進行了精準點評,對這六節課的教學設計給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時,也給出了一些建議:1、數學課不管什麼時候重難點心中都要清楚,重難點的突破是一節課的核心;2、數學活動的設計要與生活相結合;3、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地方要明了化,有些地方感受到即可;4、正確理解什麼是高效課堂,讓學生課堂上有收穫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最後,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李慧軍校長為六位作課教師頒發榮譽證書。
本期活動雖已結束,但在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將繼續前行!相信在大家不斷地探索、交流、碰撞中,適度課堂之花會綻放得越來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