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購匯額度限定限制新政解讀丨開始時間2017年1月1日

2020-12-12 閩南網

  人民幣持續貶值,資金外流風險不斷加大。央行接連下發新規,均涉及敏感的換匯操作。先是於2016年12月30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對跨境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銀行需要上報給央行;隨後2016年12月31日夜間對銀行下發文件,從2017年1月1日起,個人購匯申報需要細化到用途和時間,禁止在境外用於投資。這兩項新規都被認為是旨在增加資本管制,不過央行和外管局澄清稱,新規僅是為了加大對洗錢、腐敗等犯罪活動的監測和打擊。

  新規引發下調換匯額度猜測

  央行2016年12月30日公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在現行規章基礎上做了幾點修改和補充。其中最受熱議的是一條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額跨境交易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對跨境資金交易,金融機構應當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公告一出,瞬間成為市場話題。同花順iFinD觀點稱,央行發布新《管理辦法》,顯示人民幣的短期貶值壓力還很大。資本外流加劇的風險猶在,更嚴格地控制資本外流是目前央行不多的選擇之一。

  市場猜疑並非「無風起浪」。從2015年人民幣加入SDR以及美元開啟加息周期等事件後,人民幣一直處於較大的貶值壓力下,資本不斷外流,外儲下滑,屢屢被擔心會否「空倉」。「換匯額度遭下調」的傳聞不時傳出,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間,央行和外管局多次對此闢謠。就在央行發布《管理辦法》的同一天,外管局人士在答記者問中也再次提到資金流出問題時稱,四季度跨境資金淨流出規模有望收窄。

  對於市場的猜疑,央行有關負責人在2016年12月30日《管理辦法》發布當天就曾解釋道,該管理辦法有助於金融機構提高可疑交易報告工作有效性,有助於預防、遏制洗錢、恐怖融資等犯罪活動,有助於維護中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健,有助於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

  事實上,這並不是近期央行出臺的第一個「防洗錢」政策。2016年12月1日,銀行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新政開始實施時,就有銀行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新政規定每人在一家銀行名下只能有一個Ⅰ類帳戶,就是為了「防洗錢」,而原來一個人在銀行可以開很多張卡,不法分子利用帳戶倒錢,銀行查起來有難度。

  央行澄清5萬美元額度未變

  在《管理辦法》發布後,該銀行人士分析稱,僅從這一份文件來看,不能把「大額交易報備」和「限制購匯」畫等號。此前,很多業內人士也都曾表示,2016年11月下旬以來決策層進一步收緊了對資本外流的管制,資本管制措施可以、並且很可能會進一步收緊,不過從目前看來,決策層並不會降低居民每年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

  曾在外管局任職的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下調換匯額度「沒必要」。首先,根據他的測算,個人每年5萬美元換匯額度的整體量級並不太大,對外匯市場衝擊有限,測算個人購匯規模在600億-1200億美元。

  此外,5萬美元購匯額度的政策初衷是經常項目業務的便利化;再次,維持5萬美元換匯額度對中長期外匯市場的建設也具有一定意義。

  而後,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2016年12月31日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強調,新管理辦法中對大額交易報告的規定,不影響企業和個人正常外匯業務辦理,不改變境內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不涉及個人外匯業務政策調整。

  馬駿還以國際反洗錢標準為例解釋稱,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的大額現金交易報告起點均為1萬美元(或等值外幣),而且這些國家的監管部門為打擊特定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據法律授權還可以進一步下調現金交易報告標準。比如,美國監管部門發布過「特定地區報告指令」,要求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地區的特定報告機構,向反洗錢監管部門報告單筆或累計金額在3000美元以上、含現金在內的指定交易。

  換匯申報明確不得境外投資

  就在市場剛剛「消化」完央行新的管理辦法,元旦過後,很多人到銀行購匯的時候發現,無論是手機銀行、網銀、網點自助購匯機還是網點櫃檯購匯時,都需要先填寫一份《個人購匯申請書》。有兩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都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這是2016年12月31日夜間央行對銀行下發的最新政策要求。

  相比以往購匯時可隨意勾選購匯用途,《個人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了更詳細的調查,分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諮詢服務以及其他共九大項,每個大項後面還跟著三四條子項。例如因私旅遊大項就包含了「預計境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國家、地區」兩個子項。最多的境外留學大項,包含了「學校名稱,留學國家、地區,年學費幣種、金額,年生活費幣種、金額」四個子項。

  不僅如此,《個人購匯申請書》上還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違者將列入『關注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這意味著,雖然5萬美元購匯額度並未縮減,但卻迎來了更複雜的購匯流程以及更嚴格的購匯用途監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表示,購匯申報細化的政策,與之前一日央行下發的《管理辦法》其實是順承關係。名義上是給了額度,沒有收緊,但實際上換匯要填申請表,要報的信息增加了,換匯的難度也會由此增加。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他表示,正常留學和旅遊是不受影響的,但是如果假借合規的名義去買房或者買股票,是不可以的。新規出臺後,所有的購匯都留下了用途的備案,相當於增加了信用成本,也增加了換匯的難度。(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程維妙)

相關焦點

  • 購匯額度增加深圳反映平淡 外幣現鈔存取限制更多
    : 2007年02月02日 04:15 作者: 唐曜華       證券時報記者 唐曜華  本報訊  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1月5日發布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昨天起,個人年度購匯結匯額度從2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
  • 2017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金投外匯網1月21日訊,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額恐將調低的傳言,在2016年的最後一天的深夜得以間接澄清。 2016年12月31日晚,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答記者問。
  • 外匯新政7月實施: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不能「出海」買房買股票
    原標題:外匯管制新規7月起正式實施 人民幣不能「出海」買房買股票 摘要 【外匯新政7月實施: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不能「出海」買房買股票】7月1日,外匯管制新政正式實施
  • 外管局重申購匯額度不變 加強個人購匯真實性審查
    原標題:外管局重申購匯額度不變 加強個人購匯真實性審查 摘要 【外管局重申購匯額度不變 加強個人購匯真實性審查】1月3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幾家銀行營業廳注意到
  • 個人購匯禁止海外投資
    先是於2016年12月30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對跨境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銀行需要上報給央行;隨後2016年12月31日夜間對銀行下發文件,從2017年1月1日起,個人購匯申報需要細化到用途和時間,禁止在境外用於投資。這兩項新規都被認為是旨在增加資本管制,不過央行和外管局澄清稱,新規僅是為了加大對洗錢、腐敗等犯罪活動的監測和打擊。
  • 個人年度購匯額度5萬美元沒有變化
    據新華社電,國家外匯管理局2016年12月31日晚發布消息稱,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 個人購匯用途受限 專家:對港股影響可基本忽略
    新年伊始,個人辦理購匯需填報申請書,並明確不用於境外證券投資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近日獲悉,進入2017年,境內居民仍維持每人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但國家外管局對於個人購匯用途的監管開始加強,明確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證券投資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 2017年起換匯需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
    編者按:從2017年1月1日起,無論你是在銀行櫃面還是通過網銀
  • 外匯局:5萬美元個人購匯額度無調整
    國家外匯局回應市場近期有關限制購匯等傳言時表示  5萬美元個人購匯額度無調整  經濟日報北京1月13日訊 (記者 陳果靜)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銀行近期對購匯實施了限制,個人兌換外幣需提前預約,若無事先預約則每天有
  • 5萬美元個人便利化購匯額度無調整
    摘要 【5萬美元個人便利化購匯額度無調整】有關「銀行近期對購匯實施限制」的傳聞近日引起部分市民的擔憂。記者13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個人購付匯政策沒有變化,境內個人和過去一樣,不提供證明材料僅憑本人身份證每人每年可購買等值5萬美元外匯。
  • 境外取現限額每人每年10萬元 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戴曼曼報導:今年的1月1日起,個人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每人每年不超過10萬人民幣。近日,羊城晚報記者不斷接到計劃春節期間計劃出遊的讀者諮詢,境外取現的新規是否會對普通人境外消費產生影響?國家外匯局方面表示,新規不影響持卡人境外消費,個人出境旅遊等均可以使用銀行卡支付,且不佔用個人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
  • 外匯局: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境內個人憑有效身份證件進行真實性購匯需求申報後,直接在銀行辦理年度便利化額度之內的購匯;便利化額度之外的經常項目購匯,憑有交易金額的真實性證明材料辦理,不存在任何障礙,對境外留學和旅遊等用匯沒有影響。
  • 個人購匯額度沒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2016年12月31日晚發布消息稱,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 外匯局:個人銀行卡境外提現年額度10萬 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12月3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匯發〔2017〕29號,以下簡稱《通知》),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完善跨境反洗錢監管。
  • 購匯額度不夠用境外取現受限制? 留學生要注意這些
    購匯額度不夠用境外取現受限制?月05日 14:58 來源:中國僑網   一、關於購匯額度問題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政策,境內個人每年享有等值5萬美元的便利化額度的購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超過年度便利化額度的購匯,經常項目項下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辦理。
  • 國家外匯局:5萬美元個人購匯額度無調整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陳果靜)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銀行近期對購匯實施了限制,個人兌換外幣需提前預約,若無事先預約則每天有5000美元限額。這引發了部分市民的擔憂。
  • 銀行對購匯實施了限制 個人兌換外幣需預約
    金投外匯網1月14日訊,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銀行近期對購匯實施了限制,個人兌換外幣需提前預約,若無事先預約則每天有5000美元限額。這引發了部分市民的擔憂。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今天回應,目前個人購付匯政策沒有變化,境內個人和過去一樣,不提供證明材料僅憑本人身份證每人每年可購買等值5萬美元外匯。
  • 這三種特徵或視為「螞蟻搬家」 5萬美元購匯額度當心被取消!
    根據《實施細則》,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主要具有以下特徵,都可能被認定為「螞蟻搬家」,其中包括: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帳戶5次以上(含)提取接近等值1萬美元外幣現鈔;或者……
  • 國家外匯管理局:個人購匯額度不變、申報信息更加細化
    基金商城1折起購   國家外匯管理局2016年12月31日晚發布消息稱,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專家建議,儘管新的一年個人換匯額度刷新,但市場主體要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謹慎理性投資。
  • 個人購匯監管變局,「螞蟻搬家」將重罰
    繼銀聯卡停刷資本項下投資性保險、國內公司跨境併購審核升級後,個人購匯監管也開始趨嚴。具體而言,個人在購匯時須籤署《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