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你參加的是「研學遊」,不是政府鼓勵的「研學旅行」

2020-09-02 第一文旅眼


01

博物館發聲,研學遊再引關注

每年暑假,「研學」、「遊學」都是避不開的熱門話題。

疫情之下也不例外。

8月6日,上海歷史博物館一則關於研學的聲明引發廣泛關注。

聲明的核心意思是,在本館出現了很多機構組織的有償研學活動,參與者不遵守參觀規範,行為舉止不文明,享受的還是本館提供給所有用戶的免費服務。

從聲明中,可以看到博物館的憤怒與哀怨,同時還透露出幾分委屈。

是的,打開大門、弘揚文化是博物館的天職,「研學旅行」又是國家積極扶持的教學舉措,但是碰到這種情況,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可是,小眼哥經過梳理發現,博物館最冤的,還不是「好心開門迎客,結果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而是走進來的,未必是正經「研學旅行」。

國家積極扶持「研學旅行」,是,沒錯。

但是市面上研學旅行承辦者五花八門,組織來一群學生,可能只是圖經濟利益,並不是衝著學習來的,美其名曰「研學旅行」!但其實,充其量就是個「研學遊」。

你品,你細品,「研學旅行」跟「研學遊」!

是不是就跟「康師傅」和「康帥傅」,「六個核桃」和「大個核桃」,一樣套路?!

「研學旅行」跟「研學遊」,根本不是一回事!

02

「千億蛋糕」,誘惑商家拼藍海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多麼美好的初衷!

隨著國內中小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大,80後90後家長教育觀念轉變,「研學」教育成為剛需。

據估算,我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人數在1.8億。加之中國二孩政策的放開,未來還將有3000萬左右的潛在教育人口增量。

2018年4月,攜程發布的《2017-2018年度遊學旅行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預計研學客群規模達到100萬人次,收入超過300億元。

就研學活動來說,這個市場肯定是巨大的,玩家自然也多!

2020年3月,中國旅遊協會親子遊與青少年營地分會發布的《中國親子遊與研學旅行年度發展報告2019》顯示,全國範圍內,研學旅遊相關企業共1.3萬家,未來3-5年研學市場總體規模將突破千億。

這塊「千億蛋糕」,已經有公司嘗到了甜頭。2019年,主要面向3-18歲中小學生提供研學產品與服務的世紀明德和環球優學,分別做出了5.98億和1.58億的成績。

「研學」,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片藍海市場。

03

研學旅行≠研學遊!為什麼?!

說了這麼多,研學旅行和研學遊究竟有什麼區別?

原國家旅遊局於2016年12月19日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明確指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從這個定義看,研學旅行側重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這就與市場上所謂的「研學遊」有著本質區別。

其次,從研學旅行服務提供方來看,《規範》也明確規定,一個研學旅行服務項目中,服務方應該有主辦方、承辦方、供應方,三方各司其職。

主辦方,即有明確研學旅行主題和教育目的的研學旅行活動組織方;承辦方是與研學旅行活動主辦方籤訂合同,提供教育旅遊服務的旅行社;供應方是與研學旅行活動承辦方籤訂合同,提供旅遊地接、交通、住宿、餐飲等服務的機構。

就當前研學遊的市場來看,教育機構、旅行社、商業機構等組織的研學遊中,基本就是「三合一」,自然也就無所謂「提升學生素質」的研學目的,更談不上國家支持鼓勵的研學旅行。

「第一文旅眼」智庫專家認為,按照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發布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機構必須具備相應資質才可承接研學活動,並且遵循教育性、公益性、實踐性、安全性等四個原則才能稱之為「研學旅行」!


目前市場上,許多「研學機構」並不具備「研學資質」,它們組織的「研學遊」,不過是打著「研學」的幌子招徠顧客,實際與普通旅遊項目無二。不同的是,以「研學」為名,可以享受諸多政策紅利,還可以在家長、學校面前,要一筆高價。

04

概念被混淆,為營利亂象叢生

國家支持政策紛至沓來,千億蛋糕擺在眼前,引得眾人都想試圖分得一杯羹。

公私立學校、教育培訓機構、旅行社、留學中介機構、專職遊學機構、網絡電商平臺……各類玩家紛紛加入。

各機構為拓展業務邊界,硬是把「研學旅行」做成了「研學遊」。

首先各種承接者五花八門。「研學」跨教育和旅遊兩個行業,旅行社有旅行資質,但是不具備教育資源,培訓機構倒是可以教學,但是又不具備旅行資質。

最保險的做法是申請教育資質和旅行社雙資質。已在新三板掛牌的世紀明德就是一個例子,但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實現。

而數據顯示,國內研學旅行機構中,小微企業佔最大比重,60.7%為30人以下的企業。

第二是組織不規範。按照《規範》,研學旅行的人員配置中,主辦方至少派出一人作為主辦方代表,並為每20名學生配備一名帶隊老師;承辦方要為研學活動配備一名項目組長,還應該為旅行團隊配置安全員、研學導師、導遊人員。

那麼,一個40人的研學團隊,至少要配備7名組織人員。這對一般的旅行社或文化公司、培訓機構來說都是很難實現的,同時,也同步拉高了項目運營成本。

另外在研學產品設計方面,規定中承辦方應該針對不同學段特點和教學目標,設計研學旅行產品。但是目前多數旅行社提供的研學項目中,基本只有人數要求,大多沒有年齡區分。

第三,價格虛高。相較於同期相似行程的普通旅遊,研學項目要貴不少,特別是國外研學項目,價格通常是普通旅遊的1.5至2倍。

2019年8月,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某公司推出的日本阪東文化體驗研學營8天1.68萬元,而在攜程等旅行平臺上,相似行程的費用均價不到8000元。

第四,只遊不學。「研學」機構需要同時向教育局和文旅局申請經營許可,有業內人士表示,文旅局的審批相對容易,但教育局的審批是很難的。

這就導致很多「研學」機構就是把景點堆砌一下,包裝噱頭,結果貨不對板。

把人帶出去,遊多學少,學生收穫不會大。

第五,各類安全、秩序等問題。2019年7月,四川內江二中暑期赴京研學團39名學生,在乘坐列車返程途中,出現細菌性集體食物中毒,該校赴京研學活動組織方即世紀明德。

世紀明德已是國內研學行業的頭部品牌,尚出現這類問題,更何況,那些不具備資質的承辦機構。更可怕的是一些項目行程分段外包,一旦出現事故,各機構中介權責不清,互相推諉。

05

出路:嚴管研學遊,準入研學旅行

2019年9月,哈爾濱市雙城區兆麟高中的幾位學生家長,在網上發起投訴。

8月份,他們為孩子報名參加了哈爾濱市東學方林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組織的研學活動。

原計劃是帶學生去逛北京高等學府,結果行程單約定的17項行程,只完成了8項,且完成的質量很差。學生住宿安排在郊區,每天路上往返時間佔用了大量時間,導致研學活動流於形式,失去了研學的意義。

家長一番調查後發現,該公司經營項目只是各種諮詢,根本沒有舉辦研學活動的資質。

家長投訴至文旅部門,結果文旅部門回應稱該公司不是旅行社,不歸文旅管,他們的行為屬於超範圍經營。

目前網上查詢不到此事後續。但類似的情形,為數不少。

「第一文旅眼」智庫專家表示,「研學遊」的火爆,充分證明了市場的需要,暴露出的問題不失為一面鏡子,究其原因,雖政策規範不少,但操作性不強,沒有明確的管理和責任部門,亂象叢生,也就不足為奇。



專家建議,不妨參考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的管理模式,需要申報取得相應的服務資質。比如,留學中介資質是由教育部、公安部和工商部門聯合核准並管理,那研學服務資質,可以下放到省一級審批認定並公布,由教育部門、旅遊管理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三家核准,並承擔相應的監管職責。

「嚴格規範準入資質,一方面讓家長、學校認清什麼才是『研學旅行』,花了錢真的能享受到『研學服務』;另一方面,也為管理和事後的追責提供便利。」「第一文旅眼」智庫專家認為,「涉及到未成年人,涉及到中小學生,就涉及到千家萬戶的核心關切,嚴格一點,仔細一點,也是社會的普遍共識。」

這樣一來,對擅自開展研學旅行的機構,各地教育、旅遊主管部門,可以會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同時,也為各大研學基地,提供了服務和配合的依據,對於不規範的「研學遊」,大可拒之門外。

其實,做旅遊的,推出商業性的「研學遊」無可厚非,也算是合法的商業服務,只是不要拿政策扶持的「研學旅行」忽悠人、欺騙消費者就行。否則,也就成了「掛羊頭賣狗肉」。

總之,橋歸橋,路歸路;



商業歸商業,公益歸公益。



才是不忘國家支持鼓勵研學旅行的初衷。

———— / END / ————




合作:18301257378(微信同號)

投稿:zlfz@chinanews.com.cn

地址:北京西城區百萬莊南街12號

本號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本號原創請聯繫小編或作者獲得授權。

非商業轉載務請註明作者和來源自「第一文旅眼」公眾號。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研學遊」成暑假出遊「香餑餑」
    從目前的報名情況來看,暑假出發的國內研學團隊基本報滿,超過五成消費者選擇主打科學類研學課堂的團隊,如「小小天文學家·天眼看世界貴州研學旅行4天」、「飛行員直升機體驗·夜宿海洋館珠海研學旅行3天」等較受歡迎。同時,廣東青旅也在打造研學旅遊品牌。7月8日-15日,廣東青旅組織85名高一學生進行了為期7天的陝西國防科技古都風採研學團。途牛和同程旅遊也推出了研學旅行產品。
  • 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選擇研學旅行機構和產品?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究竟研學旅行與親子旅遊有啥區別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研學旅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所以,研學旅行,集體旅行是形式,本質是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為什麼參加研學旅行?01培養獨立自主能力,感受集體生活研學旅行就是以集體的生活形式,讓孩子們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
  • 復甦中的旅遊業:研學遊受歡迎,深度行成趨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作為暑期旅遊的三大群體,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應受到相關部門的鼓勵,從而進一步激活旅遊市場。專注研學遊市場的研學旅行聯盟中心大航海告訴記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內微旅行訂單暴增,從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單一下增長到六七百單。受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家長的出行選擇比較謹慎,更加關注同行遊客的安全情況。據大航海介紹,在今年選擇跨省參加研學旅行的團隊中,互相認識的遊客們自組團、包團的較多,「熟人團」成為主流。
  • 今年暑期研學遊有哪些特點?
    「比起只靠課本文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旅遊『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而言更加立體直觀,也更易於接受。」陪著孩子參加訓練營活動的林先生說,能在暑期和孩子一同參加國防軍事教育意義非凡。開元酒店集團旗下紹興大禹開元觀堂推出了「跟著課本遊紹興」、越地風俗遊等多條研學路線,並打造了一個研學主題、多條旅行線路搭配的「1+N」定製化旅行服務,推動研學遊從單一的「參觀式」向以體驗為主導的「沉浸式」過渡。西安航空基地推出航空親子遊、航空研學遊等多元化夏令營產品。
  • 復甦中的旅遊業:研學遊受歡迎 深度行成趨勢
    旅遊業界人士分析,往年佔據暑期國內遊半壁江山的親子遊,今年人數、佔比下降,一方面因為疫情原因影響了出遊意願,同時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門對師生、家長旅行出臺限制性政策,也成為學生出行的一大障礙。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作為暑期旅遊的三大群體,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應受到相關部門的鼓勵,從而進一步激活旅遊市場。
  • 首推黨員幹部紅色研學遊 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再升級
    2018-01-29 09:58 | 紹興晚報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寒冷的冬天,紹興魯迅故裡的研學遊開始升溫: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趁著寒假紛紛來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本月,已有25批學生來魯迅故裡進行研學遊。日前,魯迅故裡景區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而在2016年,國家旅遊局將魯迅故裡命名為中國首批研學遊基地,浙江省僅此一家。在上個月,魯迅故裡等景點宣布向全世界遊客免費開放。為了做大研學遊這篇文章,魯迅故裡專門對研學進行升級。
  •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今年暑期研學遊有哪些特點
    產品創新供給足面對加速復甦的旅遊市場,尤其是人氣頗高的研學旅遊市場,廣大旅遊企業紛紛結合自身優勢,通過整合特色資源、創新產品設計等方式,精心打造研學旅遊產品,為研學遊群體提供高品質旅遊體驗和學習內容。開元酒店集團旗下紹興大禹開元觀堂推出了「跟著課本遊紹興」、越地風俗遊等多條研學路線,並打造了一個研學主題、多條旅行線路搭配的「1+N」定製化旅行服務,推動研學遊從單一的「參觀式」向以體驗為主導的「沉浸式」過渡。西安航空基地推出航空親子遊、航空研學遊等多元化夏令營產品。
  • 八界研學遊之走進元一能源 共探科技創新項目與研學旅行的融合
    6月18日,「八界研學遊之走進元一能源」在元一能源總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成功召開,雙方共同探討科技創新項目與研學旅行的融合相關課題。本次研學會由廣東元一能源有限公司、助八界研學院HCI主辦,廣州元一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承辦。
  • 玉林多個景區研學遊火爆
    容州古城景區研學遊人氣火爆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 (記者 周立華) 「寒風凜凜,阻擋不了學生研學的熱情,周末這兩天,我景區迎來數百名學生前來學習參觀。」12月21日,容縣容州古城景區鄧經理高興地說。記者走訪發現,近段時間不少學校開展「秋遊」活動,玉林各大景區也相繼推出不同的類型的「研學」旅遊產品來「吸客」,「研+學」的旅遊學習模式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的理想選擇,我市研學遊持續火爆。研旅結合、學遊融合成景區「主打菜」周末的龍泉湖景區,記者看到不少身穿校服的學生在積極參加各類活動,他們的歡聲笑語響徹整個園區。
  • 暑期研學遊鎮海
    湯 越攝  登上招寶山,一覽雄鎮英姿;走進海防遺址,重溫抗敵歲月;換上軍裝,在中國防空博覽園體驗「戰爭」歲月……這個暑假,來自上海的何棟和20多名同齡孩子一起,來到浙江寧波鎮海區招寶山風景區,參加「尋找民族精神紅色基因」主題研學活動,既放鬆心情,又學習了知識,收穫頗豐
  • 讓鄉村筆記告訴你,如何做好鄉村研學遊
    去年年底國家教育部一紙文件興起了研學旅行風潮,研學遊不同於其他傳統的遊學、夏令營等。研學不是享受,而是一種體驗。研學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感受鄉村風情,體驗鄉村生活方式,開闊眼界。同時,也能為鄉村帶去更多社會關注,為村民們增加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新疆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瑰麗的文化寶庫,給了孩子們研學的最佳平臺。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出臺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鼓勵中小學生親近自然,參與體驗。近兩年,新疆研學遊成為熱點,阿勒泰、伊犁、吐魯番、阿克蘇已經成為國內省區市和新疆本地研學團隊的主要研學地,研學科目囊括了自然科普、文化尋根、生存技能、探險拓展、特種體驗等。
  • 人民日報談研學遊升溫:研學遊更要「研學優」
    每年暑假,研學遊都會迎來旺季。背上行囊,結伴去看看,已經成為許多孩子的假期標配,而各類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是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館的聲明引發了關注。聲明表示,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遊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不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
  • 文投研學遊|走進紅色照金,一起快樂成長
    同時是第六批陝西省唯一國家級丹霞地質公園、也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研學旅行條件。「西安中小學研學旅行經典線路」。>走進革命聖地,傳承紅色基因」紅色主題研學一日遊和兩日遊線路。認識世界以此為契機推出「賞照金丹霞,探自然奧秘」地質科考主題研學遊
  • 研學旅行不是你說行就行
    大家好,我是童心慧遊研學圈(ID:txhy2006)的陳凱宏。2018年被視為研學旅行行業的爆發年,而每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出現後,總會有一大波跟風者,研學旅行也不例外。接下來,我將就2個月市場走訪看到的情況,從行業內、行業外兩個維度剖析爆發年研學旅行的發展現狀。
  • 宜賓興文久慶初級中學開展「地質科普研學遊」活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宜賓市興文縣久慶初級中學在興文石海景區,開展「地質科普研學遊」活動,學校1000餘名師生參加活動。  興文石海是四川省首家世界地質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自2017年起,興文石海積極推動旅遊與教育、文化領域的跨界融合,推出地質科普研學遊項目,吸引了北京、重慶和省內周邊市(縣)的10餘萬名師生走進石海、研學石海,實現「遊中有學,學中有思」。
  • 2018中國研學旅行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分析 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
    行業發展趨勢: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工業科技研學遊、農業研學遊、文化研學遊、拓展研學遊等。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約3/4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研學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對研學旅行很感興趣,六成左右受訪者參加過研學旅行。從參加研學旅行的意願調查來看,70%的人期望旅行時長是6-10天,人均花費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佔比例達88%,64%的人認為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產品能滿足需求。
  • 婺源設立100萬元研學旅行專項資金,打造研學旅行「加工廠」
    今年以來,該縣通過資源驅動、規劃先行、示範引領,積極探索發展全生命周期研學遊,努力打造全域旅遊新增長極,為全域旅遊貢獻「研學力量」。僅今年暑假,就接待研學遊客約50萬人次。(營地)2家,省級研學旅行基地(營地)5家,成為全國知名鄉村研學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 甘肅的研學旅行,能否佔據心靈的海拔?
    文|陳國靖一直以來,我認為尼採的「成為你自己」的教導,可以說是對任何尼採思想追隨者的一番提醒,「成為你自己」的生命價值立場,是每個個體必須堅守的。可如何堅守,如何覺醒成了問題。也許,自然和社會才是人類最好的課堂,才是堅守的永久聖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教育倍受重視。
  • (研遊學篇)
    開啟長江航運史上研學旅行新篇章讓孩子們在享受三峽美景的同時邁開腳步 放眼世界(長江航運史上首個大型研學包船)迄今為止黃金郵輪已對接60多家資源合作方共開創10餘類研遊學產品因我們獨有的「安全服務體系」被譽為「0安全事故」長江安全營地為孩子的研學之旅保駕護航接下來小編就為你一一介紹黃金郵輪森羅萬象的研遊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