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中的旅遊業:研學遊受歡迎 深度行成趨勢

2020-12-24 旅新網

  日前,跨省遊恢復的消息,為旅遊行業發出了全面復甦的信號。陝西以「美妙西安等你來」為主題,積極推進夏秋旅遊線路;雲南打起古鎮牌,將古鎮產業布局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規劃;江西的稻蝦共作、休閒垂釣、果品採摘等「農業產業+旅遊」項目,為遊客帶來優質鄉村遊體驗。

  在這個暑期,越來越多的遊客走出家門,各地景區人氣明顯復甦,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逐漸恢復經營跨省(區、市)團隊遊及「機票+酒店」業務。當前跨省遊恢復已經一月有餘,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旅行社如何抓住暑期流量為旅遊市場「帶貨」?如何有效提升遊客旅遊體驗?成為當前旅遊市場熱議的話題。

  人氣回升 暑期旅遊市場漸入佳境

  日前,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正式拉開帷幕。公園內,燈光、影像、音樂、表演等手段和特效裝置打造出科技範兒十足的公園夜景,吸引了眾多市民遊覽。7月14日跨省遊恢復以來,北京旅遊業復甦腳步加快。8月18日,「暢遊京郊·北京鄉村旅遊季」啟動,推出重點鄉村遊、京郊美食遊、紅色主題遊和精品民宿遊共四大主題40條京郊旅遊精品線路。

  當前,各地旅遊市場人氣狀況如何?攜程日前發布的《跨省遊恢復滿月人氣報告》顯示,從自由行、跟團遊等度假產品的訂單人數看,麗江、三亞、貴陽、張家界等地成為最受歡迎的目的地城市。西南地區整體人氣較高,雲貴川各省目的地在人氣排行榜中排名靠前。青海多個景點成為網紅,西寧成為西部重要旅行目的地,三亞依然是遊客休閒度假的首選。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復工復產進程,各地景區經營活動從暫停到逐步限制性恢復,旅遊活動也從省內遊、周邊遊逐步放開。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跨省遊恢復當天,各旅遊平臺產品搜索量暴增。在攜程旅遊平臺,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線下7000多家門店諮詢量爆棚。驢媽媽平臺跟團遊、自由行等產品相關即時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3倍。在馬蜂窩平臺,熱門目的地如杭州、廈門、成都、西安、重慶的搜索量周環比漲幅都在200%以上。在飛豬平臺,機票和度假產品的搜索量也不斷攀升。

  在跨省遊恢復疊加暑期旅遊旺季的契機下,各地熱門景點人氣持續升溫。據了解,在山西五臺山景區,遊客每日預約人數達到上萬人次,來自省內外的旅遊大巴明顯增多,賓館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廣西陽朔高鐵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遞增,每天上下車旅客達到7000人以上,旅遊相關產業也開始復甦。

  攜程發布的《2020暑期親子遊人氣報告》顯示,跨省遊恢復後,7月下半月以來,在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的訂單中,親子遊人數環比增長了400%。今年暑期親子遊訂單佔總體旅遊訂單的34%,仍為暑期最大出遊人群,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45%下跌了11%。旅遊業界人士分析,往年佔據暑期國內遊半壁江山的親子遊,今年人數、佔比下降,一方面因為疫情原因影響了出遊意願,同時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門對師生、家長旅行出臺限制性政策,也成為學生出行的一大障礙。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作為暑期旅遊的三大群體,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應受到相關部門的鼓勵,從而進一步激活旅遊市場。

  研學遊受歡迎 深度行成市場趨勢

  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園親子研學遊產品受到遊客歡迎,公園遊客量同比增長30%。8月16日上午,公園又迎來兩個夏令營旅行團,近期這樣的旅行團該景區已接待了6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公園日均客流量約達2000人左右,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沿著歷史軸遊古都;去秦嶺深處近距離觀察大熊貓、朱䴉;在木工課堂體驗木工手作,了解古建築的榫卯、鬥拱結構……近年來,在暑期參加研學遊成為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

  今年暑期,上海市內親子研學遊呈現爆發式增長。「受到疫情影響,遊客對景點選擇比較謹慎,更傾向於選擇室外開闊景區、文化街或者環境好的自然景區。例如外灘、豫園、文化街等。」專注研學遊市場的旅遊企業棒棒龍旅行發起創始人王穎告訴記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內微旅行訂單暴增,從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單一下增長到六七百單。

  受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家長的出行選擇比較謹慎,更加關注同行遊客的安全情況。據王穎介紹,在今年選擇跨省參加研學旅行的團隊中,互相認識的遊客們自組團、包團的較多,「熟人團」成為主流。

  據了解,研學遊成為旅行社眾多旅遊產品中相對恢復較快的類型。王穎表示:「研學遊恢復較快的主要原因在於暑期孩子們有著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學遊的爆單主要在於疫情期間本地遊是更為放心和安全的選擇。同時,家長也希望孩子在出行的同時,能有更多知識上的收穫。」

  王穎分析,從市場恢復狀況看,在今年暑期,很多主題性親子酒店呈現爆滿狀態,更多的人選擇了更為安全的自由行,選擇旅行社團隊遊的減少了,但是旅遊需求仍然存在。等疫情控制更為良好後,市場會迅速恢復。

  研學遊在暑期旅遊中突圍,也展現出深度旅遊產品的競爭力。當前,旅行方式不斷迭代,旅遊需求也在升級,要求旅行社等旅遊企業開發出更多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蘊的旅遊產品。

  「目前,國外疫情狀況還處在不確定狀態,國內疫情防控狀況不斷好轉。此前,家長會更多地選擇國外的研學遊產品,現在客戶逐漸回到了國內市場,會倒逼國內旅行社開發出更為優質的研學遊產品和課程。」王穎認為,國內研學遊產品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各地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王穎表示,積極的政策推動了旅行市場研學遊的發展進程,對旅行社而言,不能停留在依靠景區門票賺取差價的模式,應該開發出更有深度的旅遊產品,提升知識性、體驗性的旅遊附加值。

  票價更低 全面復甦仍需持續動力

  8月8日,湖北開啟「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全省近400家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全國疫情低風險地區遊客實名預約、測溫、掃健康碼後均可免門票進入,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據了解,活動啟動以來,利好效應進一步釋放,省內外遊客出遊熱情高漲,黃鶴樓、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宜昌三峽人家等景區遊客接待量普遍增長。

  一直以來,部分景區門票定價過高、旺季漲價、景區內「門中門」「票中票」多次收費等現象讓許多遊客望而卻步。「門票經濟」也制約了景區合理發展,阻礙了景區更好承擔公共服務屬性和公益屬性。如何合理降低門票價格,推進旅遊景區從依賴「門票經濟」到探索更多發展模式,也成為今年暑期旅遊期間各地景區的「必答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持續推進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明確,繼續推動景區門票降價,不斷完善門票價格形成機制,著力規範景區價格行為,切實落實門票價格減免政策。

  在政策推動下,今年暑期旅遊期間全國多地景區推出一系列門票減免紅利。在山東,81個國有景區集體降價,其中9家5A級景區。除法定節假日外,在政府定價的門票價格基礎上,全部執行不低於5折的票價優惠。山西宣布今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省126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將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其中包括雲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等著名景區。據統計,目前山西、雲南、山東、內蒙古、貴州等省份紛紛出臺了景區門票免費或打折的優惠政策。

  戴斌表示,地方政府為振興旅遊市場,在一定範圍內短期減免景區門票,對於樹立市場形象和提振消費信心是有益的。他同時提醒,行政主管部門既要考慮復工企業的市場節奏,也要考慮可能引發的不正當價格競爭,切實助力景區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跨省遊、門票減免等政策利好推動了暑期旅遊的復甦,但目前旅遊行業前景及市場需求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需要政府、企業攜手合作,為旅遊復甦提供持續動力。《跨省遊恢復滿月人氣報告》指出,目前,市場依然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由於有效需求不足和旅遊消費受到限制,一些消費者依然不放心出門旅遊,旅遊業尚未形成全面復工復產的局面,大部分旅遊企業、線下門店依然承受很大壓力。

  戴斌分析指出,那些還是走傳統線路的不合理低價銷售模式,靠遊客的自費項目和購物返傭,甚至搞強迫消費和欺詐消費的行為,註定還是會被市場無情淘汰。疫情下的旅遊企業更要加強科技應用和文化創意,在轉型升級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復甦中的旅遊業:研學遊受歡迎,深度行成趨勢
    研學遊受歡迎深度行成市場趨勢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園親子研學遊產品受到遊客歡迎,公園遊客量同比增長30%。據大航海介紹,在今年選擇跨省參加研學旅行的團隊中,互相認識的遊客們自組團、包團的較多,「熟人團」成為主流。據了解,研學遊成為旅行社眾多旅遊產品中相對恢復較快的類型。研學旅行聯盟中心表示:「研學遊恢復較快的主要原因在於暑期孩子們有著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學遊的爆單主要在於疫情期間本地遊是更為放心和安全的選擇。
  • 戶外跋涉、星空露營...暑期研學遊升溫
    近日,記者走訪省內各大旅行社、研學遊基地等了解到,研學遊已有明顯升溫。  「省內城市周邊半日遊研學市場已恢復至往年的八成。」研學遊市場的升溫,令黃海對今年旅遊市場復甦有了信心。受疫情影響,目前出境遊、國內遊業務基本停滯,省內長線旅遊業務也開展較少,但半日遊、城市周邊遊市場恢復態勢良好。暑期來臨,不少旅行社格外重視短途遊,特別注重開發城市周邊半日研學遊產品,這類業務已經恢復到往年的七八成。
  • 「研學遊」成暑假出遊「香餑餑」
    (原標題:「研學遊」成暑假出遊「香餑餑」) 信息時報記者 韋柑潞
  • 「考古研學遊」來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探索文旅融合之道
    8月1日,湖南考古研學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長沙明珠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籤署協議。紅網時刻8月1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陳子慧)今天,湖南考古研學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長沙明珠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籤署協議,今後雙方將充分依託各自資源優勢,在打造研學旅遊示範點、傳播歷史文化知識、開展研學教育活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人民日報談研學遊升溫:研學遊更要「研學優」
    每年暑假,研學遊都會迎來旺季。背上行囊,結伴去看看,已經成為許多孩子的假期標配,而各類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是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館的聲明引發了關注。聲明表示,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遊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不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
  • 細化安全責任,讓「研學遊」行穩致遠
    7月23日凌晨,北京西開往重慶西Z95次列車上,來自四川內江二中北京研學旅行團返川的39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經衛生部門初步診斷,學生發病的原因為細菌性集體食物中毒。目前,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至於學生為何會食物中毒,目前尚無確切說法。
  • 研學遊,更要「研學優」
    每年暑假,研學遊都會迎來旺季。背上行囊,結伴去看看,已經成為許多孩子的假期標配,而各類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是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館的聲明引發了關注。聲明表示,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遊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不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博物館是公益性文化場館,肩負教育科普的職能。
  • 人民日報評論:暑假研學遊迎來旺季 研學遊更要「研學優」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研學遊,更要「研學優」(人民時評)作者:管璇悅每年暑假,研學遊都會迎來旺季。背上行囊,結伴去看看,已經成為許多孩子的假期標配,而各類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是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館的聲明引發了關注。聲明表示,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遊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不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博物館是公益性文化場館,肩負教育科普的職能。
  • 研學遊等措施旅遊業拉動快速增長,文旅行業是否已經走出困境?
    據王穎介紹,在今年選擇跨省參加研學旅行的團隊中,互相認識的遊客們自組團、包團的較多,「熟人團」成為主流。據了解,在山西五臺山景區,遊客每日預約人數達到上萬人次,來自省內外的旅遊大巴明顯增多,賓館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廣西陽朔高鐵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遞增,每天上下車旅客達到7000人以上,旅遊相關產業也開始復甦。
  • 暑期研學遊鎮海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鎮海以研學遊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山水資源和人文歷史底蘊優勢,推出「奪寶奇兵」紅色基因遊、「海絲溯源」人文歷史遊、「中國驕傲」現代工業遊、「漁港文化」非遺傳承遊等主題研學活動與特色旅遊線路,成為吸引遊客、促進文旅產業復甦的重要抓手。
  • 甘肅敦煌旅遊持續升溫「研學遊」成為新時尚
    暑期到來,敦煌旅遊業持續升溫,與之而來的研學遊也跟著熱了起來。圖為研學遊學員在敦煌畫院傾聽敦煌文化藝術講座。王斌銀 攝暑期到來,敦煌旅遊業持續升溫,與之而來的研學遊也跟著熱了起來。圖為研學遊學員在敦煌畫院傾聽敦煌文化藝術講座。 王斌銀 攝中新網蘭州7月31日電 (張曉亮 趙建軍 馬朝黎)連日來,隨著國內跨省團隊遊的放開和暑期的到來,前往敦煌旅遊的遊客大幅增加,旅遊業持續升溫,與之而來的研學遊也跟著熱了起來。
  • 今年暑期研學遊有哪些特點?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旅遊消費加速復甦,暑期旅遊客流增長明顯,其中,研學旅遊熱度可謂節節攀升。革命聖地、名山大川、古村古鎮、文化和文博場館等成為研學遊的熱門目的地,研學旅遊儼然成了「行走的課堂」,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而且促消費、擴內需,對推動旅遊業恢復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 人民時評:研學遊,更要「研學優」
    原標題:研學遊,更要「研學優」(人民時評)每年暑假,研學遊都會迎來旺季。背上行囊,結伴去看看,已經成為許多孩子的假期標配,而各類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是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館的聲明引發了關注。聲明表示,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遊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不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
  • 讓研學遊和旅行體驗結合 更好地貼合傳統文化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研學旅行成為一種趨勢。每到暑期,中國各大高校、博物館、科技館裡,隨處可見浩浩蕩蕩的「研學大軍」,那些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研學遊,更成為當下的熱門之選,受到許多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 研學遊:鋪就臨夏市詩與遠方之路
    新華社客戶端甘肅頻道11月18日電(朱琳、朱振斌)今年以來,甘肅省臨夏市研學遊悄然興起。臨夏市注重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加大鄉村振興力度,打造了紅色文化+研學、民俗文化+研學、非物質文化+研學、牡丹文化+研學、鄉村田園+研學等一系列中小學主題研學遊活動。
  • 2020廣州沙灣古鎮暑期研學遊有什麼好玩的?
    沙灣古鎮研學遊產品內容推介及特色:  1、「印象沙灣」研學遊線路:內容最豐富、全面的研學遊線路,涵蓋沙灣古鎮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何氏家族、嶺南建築等內容,通過多角度研學遊沙灣古鎮,感受廣府文化的魅力,極高民族自信。
  • 導遊一閒5個月,濟南一旅行社迎來首個研學遊旅行團
    當天,濟南一家旅行社也迎來了首個研學遊旅行團。「我在家閒了5個月」帶團的女導遊說。隨著旅行社的復工復產,景區各景區陸續迎來不少旅行團,不過人數相對較少,而且成員以中老年人為主。7月14日,黑虎泉景點附近就至少出現了兩個旅行團,其中一個旅行團的導遊不僅給五六位遊客做講解,還拿起手機給遊客拍照。
  • 曲阜研學遊:在「知行合一」 中感悟儒學魅力
    來自省內外的研學遊團隊在「知行合一」中感悟儒學魅力。  「全體人員整冠樹立,向至聖先師孔子聖像行三鞠躬禮%……」今天,來自濟南的百餘名初中生來到曲阜研學基地,開啟了聖地尋根研學之旅。儒學課堂上,學生們身著漢服,正衣冠、拜孔聖、讀經典,大家認真學古禮,習禮儀,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 首推黨員幹部紅色研學遊 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再升級
    2018-01-29 09:58 | 紹興晚報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寒冷的冬天,紹興魯迅故裡的研學遊開始升溫: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趁著寒假紛紛來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本月,已有25批學生來魯迅故裡進行研學遊。而在2016年,國家旅遊局將魯迅故裡命名為中國首批研學遊基地,浙江省僅此一家。在上個月,魯迅故裡等景點宣布向全世界遊客免費開放。為了做大研學遊這篇文章,魯迅故裡專門對研學進行升級。
  • 暑期旅遊市場漸升溫研學遊親子遊成熱門
    畢業季又到,我市多家旅行社、國內在線旅遊平臺紛紛制定個性化旅遊產品,研學遊、親子遊成為眾多家長的首選。線路類產品中,雲南昆大麗線、川西線、西北大環線、長沙—張家界—鳳凰、呼倫貝爾草原線路預訂和諮詢人數最多。日本、泰國、越南等國家的5—8天行程出境遊也很受青睞,特別是「日本大阪—京都—奈良—箱根—東京動漫之旅6日5晚」線路非常受歡迎。研學產品熱度漸高「零距離接觸了解動物,發現更大的世界,泰國清邁研學產品來啦。」「中國科學院研學7日遊,走進中科院探索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