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猶豫,來五臺山走一場朝聖之旅

2020-09-04 五臺山印記

1.景區介紹

五臺山是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景點之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也是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中華十大名山和中國避暑名山之一,又是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地。五臺山風景名勝區以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全球難覓的地質天堂、精美絕倫的古建藝術、魅力無窮的臺頂風光、彌足珍貴的動物植物等享譽海內外。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五峰山、五指山等,據《廣清涼傳》卷四載:《華嚴經疏》云:「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據國內外地質專家考證,五臺山因太古界、元古界變質巖形成,其源可追溯到26億年前後,在漫長的地球演進中,歷經「冰川運動」和「鐵堡運動」、「臺懷運動」、「五臺運動」、「燕山運動」,逐漸形成了以「五臺群」綠色片巖及「豆村板巖」構成的「五臺隆起」,名曰五峰山。又因五峰平頂,氣候涼爽,故又稱五臺山和清涼山。還因其五峰北高南低,呈東北中西南走向,《清涼山志》中說:東、北、中、西臺「一山連屬,勢若遊龍,唯南臺一峰獨秀」,形成像一隻張開但卻指頭微屈的巴掌,其東臺為食指、北臺為中指、中臺為無名指、西臺為小拇指,這四臺為自東向西連綿起伏呈弧形聯袂於一體,而南臺代表的大拇指則屬於另一道山脈,孤立聳峙,決毅挺拔,所以也稱五指山。

五臺山因五座臺頂而名。五座臺頂自然環境各有千秋,人文景觀迥然不同,可謂雄奇險秀,甲於天下。

2.東臺頂望海峰

東臺頂也稱望海峰,海拔2795米,所在的山叫青藍山,壯如聳立的巨象,蒸雲寢壑,爽氣浮空,東望明霞,若波若境,可以遠眺大海變亦見滄瀛諸州,登臨望海峰,可望雲海,觀日出令人有羽化登仙之感,臺頂上建有望海寺,並有羅延窟、笠子塔、觀音坪、棗林坡等景點,該寺坐北向南,寺內正殿為五間石碹窟洞,殿內主供聰明文殊,始建於隋朝初年,後元代重建,明朝嘉靖年間又加重修,寺內原建有三層五間高達16米的望海樓,是觀日出的最佳方位,但由於風雨剝蝕等因素,如今已不復存在。如今的望海樓是198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仍不失為觀日出的妙處。其實望海樓並非是指能看到波濤萬頃的東海。因東臺本身氣勢磅礴,突兀高峻,而其東臨的河北平原卻地勢陡降,站在臺頂極目向東遠眺,可視通萬裡,一望無際。在夏、秋季節的晴天早晨,河北平原特別是在雨霽之後,地面水汽蒸騰,如雲似霧,此時在東臺頂放目,一輪紅日似從大海中躍然而出。當代著名詩人、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曾有詩讚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推薦指數:☆☆☆☆☆

3.北臺頂葉鬥峰

北臺頂也稱葉鬥峰,海拔3061.1米,所在的山叫雲霧山,臺頂平廣,方圓2公裡,恰如一身雙頭的共命鳥,巔摩鬥杓,風雲雷雨,出自半麓,有時下方驟雨而其上暴晴,四方雲氣,雲蒸霞蔚,從臺頂眺望,千嶂競秀,華北大地盡收眼底,是華北地區最高點,通常農曆九月飄雪,次年農曆四月解凍,歷史上亦有農曆七月降雪之記載,積雪之厚,持續時間之長,在華北地區是罕見的,所以被地理學家稱「華北屋脊」。臺頂上的寺廟叫靈應寺,隋文帝時,下詔在五臺山的五個臺頂各建一寺,靈應寺便在這時應運而生。寺宇坐北向南,內供無垢文殊銅像一尊。無垢;即無暇的意思。文殊;稱大智文殊。無垢文殊就是大智無暇、佛法無邊的文殊菩薩。到明代隆慶年間靈應寺進行了重修,原正殿為七間石碹窯洞,內供無垢文殊,側殿為龍王殿,內供廣濟龍王。現仿木構漢白玉砌築的五間大殿和兩側各配殿之間的五個文殊殿等建築,都是2001年以來擴建和維修的。此外臺頂上還有彌足珍貴,不可再生的數億年前形成的冰緣地貌,石海、石湖、石流坡、亞高山草甸和生陷獄、隱峰塔及高山湖泊黑龍池等景點。有詩讚曰:「山麓半腰驚雷響,華北屋脊雲霧裳;高山草甸億年生,地質地貌全球享。」

推薦指數:☆☆☆☆☆

4.中臺頂翠巖峰

中臺頂也稱翠巖峰,海拔2895米,所在的山叫平頂山,酷似一隻威武的雄獅,頂上北有太華池,右有甘露泉,東南有玉華池,旁有三珠泉,更誘人的是臺頂巨石堆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顏色灰白,稜角分明,被稱作龍翻石。有的似奔馬,有的似喘牛,怪石嶙峋,形態各異,頗具欣賞價值。中臺靈跡很多,尤其是有被明代滕季達作詩詠得:「壁立中臺萬丈峰,半空空翠落芙蓉。千年古塔函金像,滿谷寒冰臥玉龍。晴壑倒懸南澗瀑,春雷隱約下方鍾。青鞋久混淄黃跡,徭草天花處處逢」的盛夏三伏,依然有冰數丈,九夏不消,儼若隆冬,但兩旁山坡上卻是草盛花濃的被人稱為「萬年冰」的千古奇觀。還有澄碧如鏡、不涸不溢的太華池和凍融湖和文殊說法臺、祈光塔等。臺頂上的演教寺創建於隋代,唐代重建,明弘治年間由玉禪法師再建。明正德七年,武宗賜「演教」匾額,使演教寺再次得到修建。清康熙第二次來五臺山朝山期間,賜銀再次修葺。古文殿供養的是銅質孺童文殊。近年來,又新建了文殊殿和大雄寶殿等。

推薦指數:☆☆☆☆☆

5.西臺頂掛月峰

西臺頂也稱掛月峰,海拔2773米,所在的山叫明月山,猶如開屏的孔雀,月墜峰巔,儼若懸境,其上有泉,巖谷幽潛,登臨望之,池映殘月,令人回味無窮。掛月乃西臺勝景,每當晴天夜晚,群巒朦朧,萬籟俱寂,一輪明月就高掛在一峰之巔,好似一面懸鏡。如果有幸的話,甚至可以在西臺掛月還未落下之際,就可看到東臺望海峰的雲海日出,真是日月同輝,美不勝收。西臺除了有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強烈褶皺變形的礫巖露頭,自然露出地表的高10米、長30米、寬3米的露頭牛心石,文殊洗缽池等景觀外,臺頂建有法雷寺,主供的是獅子吼文殊。始建於隋代,歷經唐代、明代重修,但如今明代以前的建築已無,現有的天王殿、文殊殿和後文殊殿等都是近年維修和重建了的。但殿內的彌勒佛、十八羅漢等塑像與五臺山大部分寺廟大相逕庭,成為令人耳目一新、別具一格的藝術景觀。有詩《西臺望》為證:「西臺掛月留客醉,疑似嫦娥玉兔歸;攬月何需問九天,人間夜晚唯此醉。」

推薦指數:☆☆☆☆☆

6.南臺頂錦繡峰

南臺頂也稱錦繡峰,海拔2485米,所在的山叫仙花山,宛如一匹臥馬,山峰聳峙,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密布,猶鋪錦然,每到盛夏,山花爛漫,香氣四溢,遊人至此,猶如置身花海,令人陶醉。每當農曆六、七月間是南臺頂賞花的極佳季節,這裡白菊、石竹、燈籠花、臺參花、茴香花、大黃花、火柴花、手參花等200多種山花迎風搖曳,競相綻放。其中100多種花兒的花、莖、根等都是名貴的中藥材,此時,人們在這裡仿佛置身於花的海洋裡,不僅可以觀賞到南臺錦繡峰赤、橙、黃、綠、青、藍、紫、白等五彩繽紛的爛漫山花的芳姿,而且還能嗅到沁人心脾的鮮美的中藥材花草四溢的芳香,真令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臺頂上有創建於隋文帝時期,重建於宋,明萬曆和康熙年間都曾重修過的普濟寺,寺內三間前殿供有脫沙彌勒佛像,五間正殿殿前立有文殊畫像碑,殿內主供著智慧文殊銅像,還有供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石碹窯洞等。普濟寺也是南臺最高處,站在寺前,極目遠眺,只見山巒起伏,白雲浮遊,遠山近山奔來眼底,真是千嶂盡去,萬裡無礙,讓人浮想聯翩,曾有詩曰:「滿山遍野披錦繡,花仙隨處舒廣袖;智慧文殊南臺住,遊客嬉耍怡然遛。」

推薦指數:☆☆☆☆☆

「五雲常覆五臺端,天近清都特地寒。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幹。黃河紫塞依依見,碧殿朱樓面面看。萬壑千巖青未了,更從高處望長安。」這是明代文學家、曾任山西提學副使陸深寫的一首《遊五臺》的詩。《文殊經》中說,人聞五臺山名,踏五臺山地,得五臺山石,可以超四果聖人,接近無上菩提。名冠金元的大詩人元好問更是有詩讚曰:「山雲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此外,《華嚴經》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現有文殊師利……」而文殊菩薩又代表大智,是大乘佛教中的首席菩薩。唐華嚴宗四祖澄觀在所撰《華嚴經疏》中曰:「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載五佛之冠,頂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澄觀以五臺山五個臺頂之山形,表示文殊菩薩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並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文化以「五」言事的方法,利用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等古代哲學理論中的木、火、土、金、水等「五行」學說把文殊菩薩與五臺山聯繫起來,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千百年來,無論是善男信女,還是學者專家,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文人墨客,無論是中外遊客,還是普通百姓,凡到五臺山者,莫不以登五臺頂為願。但由於夏短而涼爽,冬長而嚴寒。臺頂年平均氣溫—2℃,無霜期72天左右,年降雨量近960毫米,常常是天上飄過幾片白雲,地上就撒一陣碎雨,路左邊有人打著雨傘攔雨,路右邊有人打著雨傘遮陽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氣候,是全球同緯度地區中降雨較多的地區。早年降雪日在60至101天之間,積雪日最多可達218天。晚雪「五一」節前後,早雪「十一」國慶前後亦不屬罕見。明代雲中人歐江曾在《遊臺山清明值雪》中曰:「故國清明雨,高山作雪飛。藏名甘闃寂,遠市厭輕肥。謝客雪連社,虛窗霧染衣。春鴻頻送目,漂泊澹忘歸。」由於五臺山地區,尤其是臺頂的氣候變化無常,加上道路和交通設施等條件所限,以前人們上臺頂幾乎全是徒步,故人們很難在很短的時日內上遍五個臺頂,即使是皇帝也難以如願。為此,清乾隆年間,大螺頂(也稱黛螺頂)主持青雲和尚才將東臺頂的聰明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等五個臺頂的文殊菩薩,一起合塑於寺院的正殿,稱為五方文殊殿;這樣不用分別登五個臺頂,只要登上黛螺頂就等於登上了五個臺頂,為此,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三月第五次朝拜五臺山之時,在五方文殊殿朝拜之後,萬分高興地實現了他久久渴盼一次能朝拜完五個臺頂的五方文殊的夙願之際,詩興大發,揮毫寫下了:「戀回谷抱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湧現芙蓉。窗間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松。供養五方曼殊像,閬黎疑未識真宗」的御筆詩句。

相關焦點

  • 從素食到佛旅:一場五臺山朝聖之旅 讓我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因緣巧合,8月19日,一場來自生命和靈魂的洗禮之旅,隨著彬彬一顆平靜而又激動的心,和蟬友圈國旅朝聖團隊來到了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當彬彬從五臺山朝聖遊學下來後,佛旅網記者觀爍把他約到素食學校的「禪茶一味」,開始回憶這一場殊勝的朝聖之旅。
  • 嘿,年輕人,不妨來五臺山,以一場淨心之旅向青春致敬吧!
    很多學生都會在畢業之時,給自己來一場畢業旅行,以此為自己的學校生涯畫個句號,同時也調整自己,放鬆心情迎接下一段人生。而一些青春逐漸遠逝的中年人,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自己那顆最初的赤誠之心在一點點的丟失。或許在某個瞬間,他們會發現,是時候來一場尋找初心的旅行了。
  • 嘿,年輕人,不妨來五臺山,以一場淨心之旅向青春致敬吧!
    很多學生都會在畢業之時,給自己來一場畢業旅行,以此為自己的學校生涯畫個句號,同時也調整自己,放鬆心情迎接下一段人生。而一些青春逐漸遠逝的中年人,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自己那顆最初的赤誠之心在一點點的丟失。或許在某個瞬間,他們會發現,是時候來一場尋找初心的旅行了。
  • 五臺山大顯通寺過堂和朝聖之旅
    蟬友圈佛旅網組織全國各地的同修道友來到五臺山朝聖,大家感受著清涼山恢弘之聖境,參訪了五臺山諸大顯密皇家道場:穿黃袍愛看戲的龍王五爺香火旺,釋迦佛舍利塔、文殊發塔加持力極殊勝,大顯通寺古老莊嚴、恢宏壯闊,菩薩頂黛螺頂盡顯皇室氣派,善財洞觀音洞屍陀林清靜神秘。下午三步一拜大智路1080級臺階,禮小朝臺五方文殊。
  • 《阿拉姜色》一場心靈的朝聖之旅
    ,是一種身體力行的信仰一場心靈的淨化史這是一個關於承諾、諒解、寬容與愛的故事與《岡仁波齊》不同這部片子更著重在了是夫妻、父子之類血緣命題的世俗情感也讓人更覺得溫情身患絕症的人能夠用這樣一場純淨的朝聖之旅
  •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五臺山顯通寺住了7天6晚,顯通寺是五臺山的心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有2000多年的歷史。來到五臺山真的非常殊勝,心生歡喜,天氣也非常涼爽(需穿外套)在廟裡早上6:00過堂吃早飯、中午11:20過堂吃午飯、晚上7:20過堂吃晚飯。
  • 又見五臺山丨第二次朝聖
    攜戰友一起前往佛教聖地——五臺山,去拜佛朝聖。距離去年第一次2019年1月25日去的,時至今日,大概一年的時間。所以,再一次踏上這段行程,前往山西忻州!本來是跟戰友計劃的大概20號以後了,但是呢,昨天突然冷不丁的想要今天去,然後馬上請假,火速邀約戰友過來找我。就這樣,我們一拍即合,並且準備就緒。
  • 每一個去五臺山的人,都叫朝聖!
    「去五臺山就是去親近智慧,走進五臺山就是走進勝境。」沐浴在這條朝聖之路,一種通靈的梵音在紅牆內外飄渺,從千年前的佛卷中傳來,抵達你靈魂的深處,撼了你心魂。那盪氣迴腸的經聲,讓人沉浸,這裡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寺廟、每一個山谷、每一座高山,都飄蕩著一抹抹純淨和神聖的氣息,來這裡,不叫旅行,叫朝聖。
  • 別猶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國學萬裡行」
    作為系列活動的特色板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國學萬裡行」研學活動伴隨著七大景區的免費開放同時開啟快來看看研學之旅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吧還有做拓片、測經緯、寫扇面景觀小品等眾多傳統國粹等你來體驗豐富多彩的「國學萬裡行」研學活動將文化歷史、人文經典、自然風貌串聯起來打造了一個新時代更深、更實、更精彩的文旅融合典範別猶豫了
  • 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
    點擊上方↑ 劉傅家園↑關注我們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文/劉傅俊考一五臺山是全世界佛教信仰者心中的聖地,有大德曾講,能去一次五臺山朝聖相當於500年的修行,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的難得和殊勝(事之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因為內心懷有對文殊大士的無比恭敬,對擁有文殊般大智慧的渴望,對五臺清涼勝境的殷切嚮往,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來一次不一樣的生命體驗,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願得到菩薩的加持,增長自己的智慧,將生命的價值最大化。
  • 五臺山朝聖攻略以及八月十五五臺山醫藥供養計劃
    導讀:7月底王萌獨自一人從青島前往五臺山朝聖,之前從沒去過也沒做過攻略,一路走下來總結了一點點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 清涼勝境·五臺山朝聖攻略(2019版)+航拍五臺山
    火車:從太原和北京兩個方向可乘坐火車直達五臺山火車站(繁峙縣砂河鎮,距臺懷鎮51公裡),然後搭當地的中巴到五臺山。其它方向的遊客,一般先乘火車到太原,再前往五臺山。 6、住的地方,不要到價錢太貴的地方去,農家的小賓館有的20元一天,還可以洗澡。也可以住在寺院,不過要有皈依證,去客堂掛單。住在寺院裡要守寺院的規矩,吃飯,上早晚課,住宿都要按寺院的規定來嚴格執行。最好能去廚房幫忙勞動,也利於培福!
  • 兩個人朝聖,再訪五臺山
    夜色初沉,班車穿過鳳凰嶺隧道,眼前雪海茫茫間,兩旁起伏山脈,如同鐵獸一般和我們比肩飛馳,一條冰封的河流留住了太多的人間往事,朔風不斷給我們吹了過來,輕輕地告訴我們:這裡就是幾千年來,世人紛紛來朝拜的佛教聖地——五臺山。
  • 兩個人朝聖,再訪五臺山
    世人紛紛來朝拜的佛教聖地——五臺山。晨陽從黛螺頂山峰頂撲射過來,照在莊嚴肅穆的五臺山各大寺院的朱紅色的外牆上,特別的耀眼壯觀;隨之放眼望去,遠處的山頂上,皚皚白雪如同被煥活了似的,似有似無的一團一團白霧,在山峰尖起伏,猶如一條雪白的巨龍在在扭動著身姿,告訴來此的遊客們,五臺山佛教聖地,處處都是奇觀奇景,讓你們百看不厭留戀忘返。
  • 小說推薦:《一個人的朝聖》,我們都需要一場朝聖的旅行
    當世界呈現在你面前的不是它好的一面時,不妨向著遠方走去,徒步來一場朝聖的旅行。生活可以忙碌但不能失去自我,生活可以卑微但不能自卑。正視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場放鬆的機會,看看天空也好,散散步也罷,不要讓自己總那麼緊,試著放空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一個人的朝聖》:一個人,87天,一場尋心之旅
    ——奧斯卡·王爾德第一次讀《一個人的朝聖》,是因為這本書在當時很受追捧。還有封面「有關自我發現、愛的回歸、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萬物之美。這一年,我們都需要他安靜而勇敢的陪伴」這句話打動了我。可讀完並沒有引起我深入的思考,也沒有心靈的震撼。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本書就靜靜的躺在我書架的最底層。
  • 體驗不一樣的年味 春節到廈門同安五顯鎮來一場人文朝聖之旅
    原標題:體驗不一樣的年味 春節到同安五顯鎮來一場人文朝聖之旅   黃勁超 圖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裡,同安區五顯鎮以黨建富民強村為引領,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閒農業相結合的現代都市農業,深入挖掘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五顯文化品牌,成功舉辦第四屆開閩王文化節、首屆農耕文化節、群眾文化節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仰望北辰》《北辰山有了開閩王》《來阮兜叫五顯
  • 五臺山朝聖十大聖跡,你都去了嗎!
    在佛旅網組織的五臺山朝聖之旅中,便包含了以下十大聖地,具體如下:登顯通寺金頂五臺山第一座寺院——顯通寺臺懷鎮的大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廟,始建於東漢時期,它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菩薩頂·廣州素食學校兩位校長的朝聖之旅(ps:旁邊的兩位團員神配角呀)五臺山十大黃廟之首——菩薩頂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臺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
  • 不為朝聖而朝聖-2018送給自己的旅行 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旅(Camino de Santiago)
    不為朝聖而朝聖,只為靈魂深處的感受。然後從拉科魯尼亞,自駕穿越索米耶多自然公園、歐羅巴山國家公園等至馬德裡。(這段自駕旅行的部分,有時間再更新分享。)左腳的傷有點復發,所以早上在走與不走間猶豫。當決定堅持走下去的時候,就發現一念之間,卻是自己最好的選擇。聖地牙哥朝聖之旅Camino de Santiago葡萄牙之路Camino Portugués第2天,沿著貝殼標誌的指引,往蓬特維德拉(Pontevedra)徒步中,每當看到朝聖者都很親切,互相鼓勵著繼續前行!
  • 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
    點擊上方↑ 劉傅家園↑關注我們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文/劉傅俊考一五臺山是全世界佛教信仰者心中的聖地,有大德曾講,能去一次五臺山朝聖相當於500年的修行,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的難得和殊勝(事之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因為內心懷有對文殊大士的無比恭敬,對擁有文殊般大智慧的渴望,對五臺清涼勝境的殷切嚮往,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來一次不一樣的生命體驗,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願得到菩薩的加持,增長自己的智慧,將生命的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