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種高產蔬菜,畝產上萬,產量增加一倍有餘

2021-12-31 趣聞暢談

經常種植蔬菜的小夥伴肯定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是種植蔬菜,有些小夥伴的產量是其他人的兩三倍,相差甚大,收益自然也就相差兩三倍;為什麼同樣是種菜,不同的人,產量會相差那麼多呢?而且還是用同樣那麼多的管理時間和工作,其實啊,這都是蔬菜品種的問題,普通蔬菜品種和高產蔬菜品種之間的差距就是那麼大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三種高產蔬菜,我地村民最喜歡種植的三種高產蔬菜。

一、高產韭菜

韭菜是最常種植的一種蔬菜,大家應該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農村很多人種植的韭菜,一般都是一些常見的韭菜,長得不高,葉片還很細,這些韭菜產量都不高,一畝地一年能產8000多斤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大家知道嗎,韭菜也有高產品種的,這類的韭菜,韭菜棵長得又高又粗,一年可以割8到10刀,肥水充足的情況下,年畝產50000斤左右;新品種的韭菜,耐寒、耐高溫、耐旱、抗重茬方面都非常好;高產韭菜品種是「791雪韭」,就是下面這種。

二、高產辣椒

這裡所說的辣椒,不是雞心椒那個品種的辣椒,而是一種名為福龍的螺絲椒,一種早熟品種,果實很長,果實的外形跟羊角相似,跟螺絲的螺紋一般,因此有螺絲椒的叫法。

福龍螺絲椒畝產很高,根據我們以往的種植來看,最高產量可達畝產5000公斤,護理得好,畝產還可達到7500公斤,比普通的辣椒產量高出至少30%左右。

三、高產的番茄

番茄也就是日常所說的西紅柿,凱撒品種的西紅柿是一種高產西紅柿,根據菜農反饋回來的信息,凱撒西紅柿的產量很高,比普通的西紅柿高出上萬斤的產量,有畝產25000斤的高產。

凱撒西紅柿是一種新培育成的無線生長型西紅柿,果很大,硬度很好,不易裂果,如果有小夥伴要種植西紅柿的,可以考慮一下凱撒品種的西紅柿。

上面三種高產品種的蔬菜,是南方海邊地區比較受歡迎的蔬菜品種,產量高銷量好,最主要的,這三類品種的蔬菜比較耐病蟲害。

相關焦點

  • 超級稻高產,畝產1365公斤!袁隆平團隊長江中遊雙季稻產量新高
    超級稻高產,眾所周知。但它好吃、綠色嗎?今年,雙季稻合計均畝產1365公斤,創下了我國雙季稻產量新高。中心副主任張玉燭介紹,團隊在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建立了萬畝超級稻工程化示範區。其中,雙季超級稻模式示範面積2500畝,早稻種植的高產品種株兩優819和株兩優173。晚稻則選用了高產國標二級優質稻品種Y兩優911。
  • 貴州馬鈴薯高產示範項目和原原種測產均實現畝產萬斤
    11月18日,在威寧縣麻乍鎮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集成示範基地,貴州省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度高產示範麻乍現場觀摩會召開,貴州省馬鈴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邀請來自雲南省農科院、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農科院、威寧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到現場觀摩交流,同時邀請專家對高產項目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 比照荷蘭和以色列 黃瓜畝產還能增加5倍
    中國江蘇網10月16日訊 我國黃瓜的規模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黃瓜的畝產量卻只有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的1/5。
  • 畝產達314.6公斤「石豆8號」創省最高畝產記錄
    品質優良 畝產達314.6公斤「石豆8號」創河北省最高畝產記錄日前,正值大豆成熟採收的季節。10月12日,由石家莊市科學技術局組織國家大豆產業體系專家,對在藁城區劉海莊村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建設的「石豆8號」高產示範田進行了實打實收,畝產達314.6公斤,創造了當年河北省大豆單產最高記錄。
  • 小雪過後,抓緊種植這三種蔬菜,效益好產量高,附上高產管理技巧
    ,尤其是一些喜涼的蔬菜;下面給大家分享我們在小雪前後最常種植的幾種蔬菜,是我們最喜歡種植的,價值高、產量高,而且又好種植。一、白蘿蔔白蘿蔔,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蔬菜,在冬天的時候,我們經常用來打火鍋,可以消解肉類中的熱氣,增加食物的口感;常吃蘿蔔,還可以除掉體內的痰,潤肺;由此可見,白蘿蔔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農作物。
  • 畝產980.43公斤 青島超級稻畝產創高緯度新紀錄
    通過與常規稻稻穗的粒數對比,當地農民張歷山告訴記者,這些雜交稻一穗的顆粒數比常規稻多出一倍。當天,經過專業部門的測算,該基地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980.43公斤,刷新最高緯度雜交水稻的高產世界紀錄。  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說,今年是該超級稻項目的收官之年,他們對今年的畝產數極為期待,將從百畝稻田中按高中低選定三畝,實打實測這三畝水稻的產量,將其作為該雜交稻基地產量的參考。從當天實打實測的三塊地看,畝產量分別為907.36公斤、964.70公斤、1069.22公斤,核算出該基地平均畝產980.43公斤。
  • 玉米高產,產量的2/3以上來自技術!
    有些「買種子的」喜歡問:哪個玉米種高產?畝產多少? 有些「賣玉米種」喜歡說:「某某品種產量高」或「某某品種是高產品種」。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玉米品種高產」和「玉米高產品種」都是一部分人的「意淫」而已。
  • 河南培育出花生高產新品種 「益花一號」畝產達 644.8公斤
    經省種子管理站邀請的花生專家測定,這塊種了「益花一號」的花生田,百畝方畝產高達644.8公斤,比全省花生平均畝產300公斤翻一番還多。「這塊地看著種得很稀,但隨便拔一株,結的花生果都在150個以上!」魏電傑坦言,種法很簡單,就是要嚴格按照品種要求科學稀種。「就拿一畝地來說,以前需要花生種子40斤,種2萬株以上,現在用15斤種子種7000株左右就夠了。」
  • 平均畝產達980.43千克 青島超級稻創世界紀錄
    「今年是超級稻項目的最後一年,我們對今年的畝產數十分期待,將從百畝稻田中按高中低選定三畝,實打實測這三畝水稻的產量,將其作為該雜交稻基地產量的參考。 」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說,三塊地畝產量分別為907.36千克、964.70千克、1069.22千克,核算出該基地平均畝產980.43千克。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現在的玉米品種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什麼樣的品種好,很多廠家為了搞推銷,也是用各種方法來誘導用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我國產量排在前五的超高產玉米品種,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番茄畝產3萬公斤,這個高效基質栽培「科技套餐」值得入!
    當前,國內的設施蔬菜栽培面積已經超過了5000萬畝,但由於土壤栽培連作障礙日益嚴重,產量效益有所下降,而無土基質栽培是解決土壤連作障礙的有效途徑。從土壤栽培到無土基質栽培,再到高效無土基質栽培,科技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有人說,追求高產已經過時了
    加上今年7月測得這個基地的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超世界紀錄。這次測產的晚稻,是屬於雜交水稻最新攻關技術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在經歷今年罕見的低溫寡照天氣後,這位「尖子生」表現依然較穩定。「非常滿意!」
  • 2020年最具實力幾個高產多抗玉米新品種,平均畝產都在2000斤以上
    東華北、西北、黃淮海是我國三大玉米主產區,具有種植面積大、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也是許多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選擇優質高產、廣適抗病的玉米新品種,是獲得高產優質的前提。哪些品種高產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結果最具實力的高產玉米新品種,平均畝產都在2000斤以上。
  • 這個辣椒種,畝產超萬斤以上,高產又耐熱!建議農戶試種
    辣椒是我國眾多蔬菜作物中,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而在眾多辣椒品類中,有一個辣椒,膨果快,連續坐果能力強,比同類品種的辣椒產量都要更高!所以種植更為普遍,深受種植戶的喜愛! 並且,還由於其極佳的品質,特辣的口感,鮮美的肉質,又廣泛受到市場消費者的喜愛!這個辣椒就是螺絲椒!
  • 我國玉米畝產達1663.25公斤
    日前,在新疆奇臺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綠色生產技術實收測產暨現場觀摩會上,由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織專家,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的玉米密植高產示範田進行了實收測產。結果顯示,示範田玉米最高畝產達到1663.25公斤。
  • 農村種植蔬菜啥品種利潤大?三種蔬菜無需太多成本,效益卻挺高
    在農村想搞一點種植真的是不容易,普普通通的農作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一些賺錢的經濟作物投資又高,一畝地就需要投入幾千上萬元,這對於很多農民來說,根本就不敢種植
  • 農村院子有空地種什麼菜好?管理簡單、產量高的蔬菜,了解下
    農村院子有空地可以種植蔬菜,這很好啊,自己種植的蔬菜吃得更放心呢;想要種植些管理簡單、產量高的蔬菜,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像鄉居小菜自己種菜也喜歡種植這類菜,這類的蔬菜種類也是不少的,就看個人喜好來種植了,若是不喜歡吃,再好管理再高產也沒有必要種。
  • 貴州馬鈴薯高產示範項目突破萬斤大關
    現場實收並回收地膜集中處理11月18日,記者從貴州省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度高產示範麻乍現場觀摩會獲悉,貴州馬鈴薯高產示範項目和原原種薯測產均實現畝產超過萬斤。當日,在威寧自治縣麻乍鎮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集成示範基地,貴州省馬鈴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邀請來自雲南省農科院、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農科院、威寧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專家組對高產項目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對基地內雲薯108號、青薯9號兩個品種各自隨機選取兩個不同地塊進行稱量,取點實收、現場宣布,雲薯108號兩個測產點產量折算為畝產量為4754.03公斤
  •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生產——「十七連豐」背後
    今年,七星農場的100多萬畝水稻顆粒歸倉,水稻畝產超過1200斤,站上歷史高位。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今年糧食豐收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結果,是戰勝疫情和洪澇災害的結果。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連說more than excited!
    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曾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測產結果出爐,意味著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紀錄。此前,袁隆平團隊曾屢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