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韓國人抵制,後果有多嚴重?優衣庫交出了一份「透心涼」的財報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優衣庫在韓國遇到了大麻煩。

1月10日,日本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三個月內,其銷售額同比下跌3.3%至62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4億元),營業利潤大跌12.4%至9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報告期內,優衣庫日本銷售額同比下跌5.32%至2330億日元,經營利潤增長1.58%至385.57億日元;優衣庫海外收入則同比下跌3.6%至2807.48億日元,創十年來最大跌幅,經營利潤更大跌28%至378億日元,是2016年以來首個季度收益出現下滑。

對於優衣庫的業績表現,迅銷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下滑主要受暖冬天氣和在韓國市場遭到抵制影響。但是,真的只有這兩個原因嗎?

如今在韓國買優衣庫

可能要「偷偷買,迅速結帳、遮住Logo」

優衣庫於2005年與樂天集團(Lotte Group)合作進入韓國市場,因此韓國市場在創始人兼執行長柳井正(Tadashi Yanai)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截至2019年11月底,優衣庫在韓國擁有186家門店,比除中國以外的任何其他海外市場都多。此外,2018財年韓國市場還為優衣庫帶來了1400億日元(約12.78億美元)的收入。

2019年下半年,日韓兩國陷入了激烈的貿易和外交爭端。7月開始,韓國消費者發起了大規模抵制日貨的運動。優衣庫首當其衝。

當時,迅銷財務長岡崎健(Takeshi Okazaki)表示,預計韓國「抵制日貨」活動不會持續太久。該言論被視為「輕視韓國消費者」,隨即引發韓國輿論強硬抗議,迫使迅銷兩度在官網發布道歉聲明。但消費者並不買帳,由韓國快遞員組成的工會也宣布拒絕為優衣庫配送。

韓國「抵制日貨運動」,導致優衣庫9月銷量銳減,還關了3家門店。到了10月,優衣庫又因一則廣告引發爭議,再遭「暴擊」。

據環球網援引韓聯社報導,10月20日,優衣庫宣布在韓國停播一則廣告,原因是該廣告涉嫌侮辱「慰安婦」。

在優衣庫的視頻中,一名十幾歲的女孩問一位九旬老太太「您像我這個年紀時怎麼穿」,老太太回答「我不記得這麼久遠的事情了(I can't remember that far back)」。

而這句英語回答配的韓語字幕卻是「80多年前的事情怎麼還會記得」。有部分人質疑,優衣庫非要用一個九旬老太來提及韓國80多年前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配字幕還和原意不符,是在挖苦韓國「慰安婦」相關問題。

但撤下廣告並不能讓韓國民眾滿意。據韓國YTN電視臺當時報導,21日,大批大學生團體聚集在首爾街頭抗議,還有人在優衣庫光化門店門口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們呼籲「抵制運動將持續下去,直到優衣庫和安倍晉三出面道歉為止」,「我們不會忘記80年前的歷史。」

圖片來源:韓聯社

《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稱,優衣庫韓國的業務在上個季度在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出現了運營虧損,一些門店儘管開門營業,但基本上沒有生意。岡崎健在日前的財報簡會上表示:「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商業環境。」

據《鳳凰周刊》去年12月報導,在這樣的背景下,少數十分青睞日本產品的款式與性能的韓國年輕人,為了不被別人發現,只好偷偷溜進優衣庫門店,迅速結帳,還要遮掩住包裝袋上的品牌Logo。更有甚者,會為了買一件衣服專門飛一次日本。

而更多「害羞」的日貨購買者,既缺乏勇氣走入門店,也缺乏財力頻繁往返國外,只好選擇網上購買,還要小心那些不願配送日貨的快遞員。

天公也不作美:

暖冬致保暖內衣銷量下滑

儘管因為日韓爭端導致優衣庫在韓國遭到抵制,但迅銷的一位高管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計劃」關閉在韓門店或削減薪資;然而,考慮到韓國市場對優衣庫公司整體海外業務的重要性,如果抵制仍持續,可能有必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優衣庫仍對前景保持樂觀,稱除了韓國外,公司海外銷售和利潤都有所增長。報告稱,由於天氣變暖,公司在北美和歐洲的收入預計將會疲軟,但亞洲其他地區和大洋洲的銷售和利潤預計將大幅增長。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優衣庫_UNIQLO

記者注意到,中國大陸市場依舊扮演著「優等生」的角色,貢獻了收益、溢利雙增長的成績。與此同時,電商銷售亦實現約30%的收益增長——優衣庫在2019年雙十一時期銷量是服飾類品牌的第一。

報告期內,由於相對溫暖的冬季影響了市場對該品牌超輕型和Heattech系列服裝的需求,優衣庫在日本國內的收入下降了5%。

截自優衣庫韓國官網

儘管營收下滑,但由於日元走強降低了庫存成本,推高了該塊業務的毛利率,報告期內優衣庫的運營利潤還是增長了2%。由於市場對輕便外套和其他產品的需求旺盛,迅銷旗下價格較低的GU品牌卻實現了強勁的銷售和利潤增長。

GU是迅銷集團在2006年10月創建的品牌,主打低價,靠著2009年3月推出的一條990日元的牛仔褲而在日本走紅,平均定價是優衣庫的60%至70%,被消費者稱為「低價版優衣庫」。

日本央行的季度調查顯示,一項衡量家庭對經濟信心的景氣判斷指數(DI)在去年12月持穩於負29.8,創下自2014年以來同期新低。這次調查是在截至12月3日的大約一個月裡,針對4000戶家庭進行的。調查還顯示,32.9%的受訪家庭在去年10月日本提高銷售稅後削減了支出。

記者|蔡鼎編輯 |何劍嶺 趙雲 王嘉琦 肖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韓國人開始抵制日貨了!日韓貿易糾紛,韓民眾開列日貨「黑名單」
    而這引發了韓國方面的激烈反彈,韓國消費者已開始抵制日本產品,這引發了豐田、本田、優衣庫等在韓國經營的日本企業的擔憂。日本突然於7月1日宣布對韓國限制出口半導體材料後,韓國外長康京和2日表示,韓國方面將根據形勢研究反制日本經濟制裁的跟進對策。
  • 韓國抵制日貨浪潮愈演愈烈,優衣庫被迫要關門,任天堂依然受追捧
    這家店是日本最大品牌之一,因此也是2019年夏天開始的韓國抵制日本產品的焦點。雖然抵制運動相對之前來說已經明顯減弱,但這股浪潮並未完全消退。優衣庫關閉的原因不僅僅是韓國對日本的抵制。一位工作人員說:"因為新冠疫情,外國旅遊業已經停擺,這對整個零售業造成了破壞。"
  • 日本優衣庫:被韓國抵制的最大日本企業
    優衣庫是日本在汽車和電子行業以外的全球知名品牌之一。該公司在韓國擁有近190家門店,每年銷售約1,400億日圓(合13億美元)的服裝,佔其總收入的6.6%。 優衣庫(Uniqlo)上周五表示,韓國抵制日貨影響了休閒服裝連鎖店優衣庫(Uniqlo)在韓國的銷售。
  • 韓國抵制日貨一周年!優衣庫關閉15家門店,把日產逼得退出韓國?
    日本宣稱有三種關鍵的原材料對韓國進行斷供,我不給你了,我讓你這些企業無米下炊。要說日本這招挺狠,直接在經濟上卡韓國的脖子!但問題是大家知道,韓國人那是有血性的,尤其是歷史上日本對韓國做出過什麼?韓國人一提到日本那是咬牙切齒,而現在你還對我卡脖子,原材料給我斷供,好!從去年7月份開始,整個韓國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的運動。
  • 韓國人抵制讓優衣庫當地銷售暴跌30% 至少關店2間
    伴隨著日本和韓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更多的日本品牌在韓國因抵制而成為犧牲品。讀賣新聞周五爆出Uniqlo 優衣庫將關閉首爾一間門店之後,品牌母公司Fast Retailing Co. Ltd. (9983.T)迅銷集團確認此事,但否認因為抗議關店,而是租約到期。市場對優衣庫韓國關店毫無意外,並認為如果衝突繼續,關店數量也可能會因此增多。
  • 韓國人開始抵制日貨……
    經濟產業省說,採取上述舉措的原因是「日韓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這三種材料在日本一直實施出口管制,只是從本月4日開始,將韓國從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名單中剔除。以後每次對韓國出口都必須向日本政府提交申請,審查需要約90天時間。
  • 韓國人抵制太兇猛!又遭新冠打擊,優衣庫無奈關掉「世界第二店」
    受疫情和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的雙重影響,日本快消巨頭優衣庫在韓國市場遭遇「滑鐵盧」,營收同比大降超50%。面對疲軟的韓國市場,優衣庫已經關閉了26家門店,周日更宣布將於明年1月底關閉位於首爾明洞的全球第二大旗艦店。
  • 韓國人「抵制日貨」的第一個月咋過的?不喝日啤 不穿優衣庫
    韓媒稱,期間韓國民眾的反日情緒持續上升,流通企業、地方自治團體紛紛參與其中,抵制日貨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其中,日本啤酒和優衣庫成為首當其衝的抵制對象。韓國一超市貼出告示稱,將停售朝日啤酒(韓聯社)日本啤酒遭受的打擊有多大?
  • 自焚、砸車、換大米,為了抵制日貨,韓國人真是「拼」
    在民間,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已蔓延至各行各業,超市、服裝零售、旅遊等無一倖免,可謂「群情激憤」。天價啤酒、旅遊換大米和兩度道歉的優衣庫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從4日起對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管制,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
  • 在韓受到抵制的優衣庫,在中國能否安然無恙?
    近日,優衣庫再次登上了熱搜,據了解,是因為受疫情和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的雙重影響,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韓日貿易爭端引發韓國民眾抵制日本產品;其二是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總結起來就一個詞:虧損。2019年7月初,日本開始限制3種半導體產業關鍵原材料出口韓國,並於8月28日把韓國正式移出日方貿易「白色清單」。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為全球第二大門店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為全球第二大門店時間:2020-12-06 22: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為全球第二大門店 據韓媒報導,韓國抵制日貨(NO JAPAN)一年後,給優衣庫留下了800億韓元的巨額虧損。
  • 韓國「抵制日貨」一年了:優衣庫「涼涼」,有日本車企撤離
    視頻來源:央視網韓國抵制日貨,在韓優衣庫「涼涼」據人民網援引韓國KBS電視臺報導,韓國大學生金秀晶(音)曾於2019年在韓國明洞優衣庫賣場前進行1人示威,她表示抵制日貨運動仍在繼續。去年八月以後,韓國「抵制日貨」運動愈演愈烈,優衣庫賣場便無人問津。僅一年時間,優衣庫的18家賣場相繼關閉。在一些表示即便業績受損也不販賣日貨的超市中,曾經陳列日本啤酒、調味料、洗滌劑等物品的貨架如今亦空空如也。根據韓國一家大型超市的銷售額顯示,日本產啤酒和方便麵在該超市的銷售量減少了90%左右,幾乎相當於退出了韓國市場。
  • 韓國人抵制日貨動真格,訪問量過大「不買日本」網站崩潰
    據《韓國先驅報》7曰22日報導,在日本對韓國科技公司至關重要的高科技材料限制出口後,兩國關係繼續緊張,韓國人抵制日本產品和服務的運動愈演愈烈。報導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悄悄加入抵制活動,一家名為「不買日本」(NoNo Japan)的網站上周遭遇了伺服器崩潰,原因是流量突然激增。該網站提供哪些本土產品可以替代日本產品的信息。報導稱,這場平靜而廣泛的抵制運動的核心是韓國和日本圍繞日本戰時暴行(包括日軍性奴役和強迫勞動)而爆發的根深蒂固的歷史衝突。
  • 韓瘋狂抵制日貨:快遞員拒送優衣庫商品 部分超市日本商品已下架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該勞動團體24日發表聲明稱:「我們聲討安倍政府的經濟報復,宣布加入拒絕為優衣庫配送商品的全民反日浪潮。」之所以選擇優衣庫,該團體表示是因為其運營方是日本迅銷公司,他們的工作人員曾發表過輕視「抵制日貨」運動影響的言論。
  • 行業關注|優衣庫要涼涼!遭遇韓國民眾抵制,全球最大門店將於下月撤...
    自2019年7月以來,韓國消費者抵制日本產品,以抗議日本對一些運往韓國的關鍵工業材料的出口限制。 面對疫情和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的雙重影響,日本快消巨頭優衣庫在韓國市場營收同比大降超50%,至今優衣庫已經關閉了26家門店。 優衣庫於2011年11月入駐首爾明洞,共4層,佔地3729平方米 ,是全球僅次於紐約的第二大門店。
  • 韓國「抵制日貨」愈演愈烈,200多家超市下架日本商品
    歷史積怨加上日本的制裁行為,引燃不少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憤怒,展開了愈演愈烈的「抵制日貨」活動。不少韓國的零售業商家紛紛下架日本商品,一名超市的經理Cho Min-hyuk對路透社表示:「日本通過出口限制對韓國施加壓力,對日本在歷史上的不法行為毫不後悔,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還補充說,「即使面臨銷售額下降10-15%,他也部會改變他的想法。」
  • 韓國人開始抵制日貨 網友請求政府採取報復措施
    經濟產業省說,採取上述舉措的原因是「日韓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這三種材料在日本一直實施出口管制,只是從本月4日開始,將韓國從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名單中剔除。
  • 迪卡儂每2天開一家店 交出了一份靚麗的全球財報
    迪卡儂卻以每2天開一家店的速度,在全球新增了164家門店,並交出了一份靚麗的全球財報。去年一年,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集團全球營收超100億歐元,同比增長12%。過去一年來,在譁啦啦的關店聲,迪卡儂卻以每2天開一家店的速度,在全球新增了164家門店,並交出了一份靚麗的全球財報。
  • 優衣庫在韓國成最受抵制日貨
    韓國女性對抵制日貨更積極【優衣庫在韓國成最受抵制日貨】據韓聯社22日報導,韓國一家市場調研機構於本月初面向韓國1000名成年消費者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1.8%的受訪者有過參與「抵制日貨」的經歷。從性別來看,76.4%的女性受訪者曾「抵制日貨」,高於男性(67.2%)。按品牌來看,抵制優衣庫的消費者佔75.7%,排首位。
  • 優衣庫在韓國遭抵制,最大門店將關閉,韓國民眾大呼:抵制日貨
    近期,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貌似不小,不少韓國民眾都開始抵制日貨了。優衣庫是非常著名的日本快時尚品牌,深受全世界消費者的喜愛。韓國也有優衣庫的門店,受此影響,優衣庫受到了韓國民眾的抵制,可能要被從韓國趕出去了。韓國優衣庫的官網上已經給出了公示,顯示說位於首爾市中心明洞的全球旗艦店將於1月31日停止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