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櫃面轉帳業務風險防範

2020-12-24 中國電子銀行網

銀行必須重視個人臨櫃轉帳業務風險,原因在於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這麼普及的情況下,個人還會親自到銀行櫃面辦理轉帳業務機率應該不高,所以只要是個人親赴櫃面辦理轉帳的情況,背後多有特殊原因,風險自然較高,值得銀行重視;另外銀行櫃面人員一般都較為年輕,生活經驗單純,對判斷風險或潛在違法行為的經驗不足,也可能讓櫃面轉帳業務成為銀行風險防範工作的缺口。

實務中有幾種情形,個人客戶會親自到櫃面辦理轉帳業務,一是基於某些原因個人未開通網銀、手機銀行;再者是轉帳當日所累計的限額、筆數或年度累計金額已超出銀行規定上限;最後根據銀髮〔2016〕261號文、銀髮〔2017〕117號文、銀髮〔2019〕85號文三項規定,個人客戶在銀行開立帳戶之日起6個月內,如果沒有任何歷史記錄,或對於已被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的帳戶,或經區級、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個人帳戶存在出租、出借、出售、購買帳戶等情況,銀行都須暫停該個人帳戶的非面對面業務交易,那帳戶所有人只能親自到櫃面辦理轉帳業務,這類情況自然也是風險最高的情況。

但從銀行防範洗錢風險角度看,個人櫃面轉帳業務因為是帳戶持有人或代理人親自到銀行辦理手續,相對網絡轉帳等非櫃面業務的洗錢風險自然較低,雖然如此,銀行對於個人櫃面轉帳業務還是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判斷風險,確認需不需要採取進一步降低風險的動作。

一、阻止遭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的被害人匯款

實務中到銀行櫃面辦理轉帳業務的多為老年人,當中有一定比例屬於遭電信詐騙或非法集資的被害人,當櫃面轉帳出現轉帳金額大,對收款方情形不了解,而且很急著匯款,甚至不在乎會損失定期存款的利息,多是遭到詐騙的徵兆。

銀行櫃面人員發現上述特徵時,可與匯款人確認匯款用途、與收款人關係及對方是否許諾高額利息或回報、是否了解電信詐騙行為等問題,想辦法讓匯款人再確認自己是否遭到電信詐騙或非法集資行為。

銀行還可根據銀髮〔2016〕261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未辦理網銀的客戶建議採取次日到帳的轉帳方式,對轉帳金額超過當日累計限額或筆數的個人客戶,也可建議次日再進行網上轉帳,爭取個人客戶冷靜面對的時間,必要時甚至應報警以阻止客戶遭到詐騙。

二、限制非面對面業務客戶

限制「非面對面」交易,就是要求客戶必須親自臨櫃辦理轉帳業務,銀行會對客戶限制非面對面交易,一般都是針對風險較高的客戶,這類客戶除了要考慮重新進行身份識別(KYC)外,還要根據銀行內部客戶分類標準,重新對該客戶風險等級進行確認,這類客戶即便在櫃面辦理轉帳業務時,銀行也應當要求客戶本人親自赴櫃面辦理,不可由代理人臨櫃代理交易。

若在櫃面辦理轉帳金額較大,銀行還須對交易背景進行調查,了解款項來源及去向,並對該帳戶近期交易情況進行回溯分析,以確認櫃面轉帳業務真實性與合法性。

三、代理轉帳業務

根據人民銀行[2007]第2號令《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方式,在非帳戶所有人本人到銀行辦理業務時,確認代理人與帳戶所有人間代理關係存在的真實性,並按照2號令要求,對被代理人採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核對代理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身份證明文件並登記聯繫方式。

當代理人辦理的業務超過行內規定金額,或代理屬於大額轉帳業務時,銀行還可要求提交代理協議,直接與被代理人聯繫確認轉帳意願,如被代理人屬於銀行高風險客戶,那就還須調查交易背景,進一步了解資金來源及去向,如果發現該帳戶均採取代理人交易,或多次更換代理人,那就須特別關注該帳戶是否已被他人控制。

(本文作者系上海富拉凱會計師事務所銀行風險合規部中國註冊會計師)

責任編輯:王超

相關焦點

  • 銀行新規:客戶櫃面轉帳超50萬 銀行應提示風險
    針對個別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向客戶銷售或推介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投資產品的情況(俗稱「飛單」),廣東銀監局於近日印發《關於加強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管理防範員工違規私售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十四條要求,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加上「緊箍咒」,加強對銀行客戶資金安全的保護。
  • 央行新規嚴管個人帳戶 同行異地轉帳不收手續費
    原標題:同行異地轉帳將不收手續費   為全面推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央行昨天晚間發布了《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
  • 央行新規嚴管個人銀行帳戶 同行異地轉帳將不收手續費
    為全面推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央行昨天晚間發布了《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此外,同行異地存取現、轉帳等業務,應在通知發布三個月內實現免費。
  • 央行新規將個人帳戶分3類 ATM轉帳24小時後到帳
    根據央行9月底發布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以及上周五深夜特急「302號文」,12月1日,將正式實施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新政。界面新聞梳理了個人銀行帳戶即將迎來的一系列變化。
  • 下月起ATM機轉帳可「反悔」
    央行此前發布《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下個月起,ATM機轉帳24小時內將可撤銷,一個人在一家銀行將只能開一個Ⅰ類戶(借記卡)。對於ATM機轉帳24小時內可撤回,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該項規定是為最大限度阻斷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進行資金轉帳和贓款變現。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已按照總行的統一部署,進行ATM系統改造。
  • 個人ATM轉帳24小時到帳到底會耽誤辦理事情嗎?
    個人ATM轉帳24小時到帳到底會耽誤辦理事情嗎?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為了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央行發布了《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
  • 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發展及風險防範
    針對此類問題,本文從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發展現狀著手,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梳理,並就如何防範網上銀行外匯業務風險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議。銀行可以減輕櫃面操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業務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擴大銀行業務輻射半徑,增強客戶忠誠度和粘合度。   (三)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局限。一是業務種類、金額和幣種受限。
  • 銀行如何防範「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
    相對於之前專欄分析的「公轉私」洗錢風險,資金流向相反的「私轉公」洗錢風險一樣值得銀行注意。銀行的私轉公業務常涉及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虛開增值稅發票及偷逃稅款等洗錢上遊犯罪,與公轉私業務洗錢風險多來自資金流向的中間環節不同,銀行私轉公業務的洗錢風險,更多是涉及洗錢上遊犯罪或被認定為洗錢行為的起點。
  • 寧波銀行業金融機構 老年人金融消費櫃面服務指導規範
    ,做好業務風險提示,有效避免老年人金融消費投訴發生。做到充分提示,確保老年人客戶對櫃面所辦業務無異議。 三、認真信息核對 要提示老年人客戶認真核對業務單據後再行籤名。在籤名環節,櫃員要明確提示老年人客戶注意仔細核對單據信息,重點提示金額、收款人信息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再要求客戶籤字。如果遇到書寫困難的老年人客戶無法籤字的,可使用按手印的方式代替籤名。
  • 「ATM機轉帳24小時內可撤」實施首日 建行挽回客戶損失
    建設銀行提醒廣大客戶,根據央行261號文件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轉帳服務時,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ATM機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帳,如對轉帳存疑,在24小時內,個人可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此功能有效的保護了帳戶人資金安全,降低了因詐騙而引起的資金風險,為客戶的帳戶安全撐起了一道保護傘。
  • ATM轉帳新規實行 「現金存款櫃面轉帳」被騙子盯上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 王玉婷 實習生 李曉燕 通訊員 洪恆亮)「ATM轉帳24小時後到帳,24小時內可『反悔』。」銀行轉帳新規近日剛實行,不法分子們就「聞風出動」:通過ATM機進行卡對卡轉帳擔心被撤單,於是就利用起「現金存款」這種可以實時到帳的方式。
  • 周四起個人ATM轉帳24小時內可「反悔」
    根據央行9月30日發布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一批保護消費者錢袋子的新規定將在今年底、明年初正式亮相。針對這種情況,央行支付結算新規規定,從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ATM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才會辦理資金轉帳,這期間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受理行應當在受理結果界面對轉帳業務辦理時間和可撤銷規定作出明確提示。銀行通過ATM機為個人辦理轉帳的,應增加漢語語音提示,並用文字、標識、彈窗等設置防詐騙提醒,無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轉帳。
  • 12月1日銀行新規:取消銀行卡漫遊費 ATM機轉帳24小時內可撤銷
    12月1日銀行新規,取消銀行卡漫遊費調整轉帳方式和轉帳時效。日前,央行發布《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取消銀行卡「漫遊費」、調整轉帳方式和轉帳時效、個人帳戶分類管理等多個方面對金融支付結算業務進行了調整。這些規定將從12月1日(本周四)起實施,下面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變化吧!
  • 招聯金融教你如何防範個人金融信息風險
    敏感人物的個人信息外洩,還會損害企業和國家的利益。可以說,個人信息洩露後患無窮。近日,招聯金融整理了一份關於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的基礎知識及防範要點,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保護個人金融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辦理銀行卡、會員卡、租賃或買賣房屋等,都會被要求提供身份證或者複印件,而這些信息一旦管理不善,就會有被濫用甚至被出售牟利的風險。
  • 同一銀行異地轉帳明起免手續費 24小時內可撤銷轉帳
    韓睿   同行異地存取款轉帳免手續費,通過ATM機(自助櫃員機)向非本人同行帳戶轉帳24小時後到帳,個人在銀行開立帳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帳戶,如果已有Ⅰ類帳戶的,再開戶時只能開立Ⅱ、Ⅲ類帳戶……根據人民銀行9月底發布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
  • 個人ATM實時轉帳不再強制要求24小時後到帳
    該通知要求,從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設備)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帳。在發卡行受理後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央行相關負責人當初表示,這麼做,是為了防止不明真相的群眾不小心把錢轉給了不法分子,造成資金損失。
  • 工行建行交行招行暫停個人帳戶貴金屬業務新客戶開戶
    11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期,受全球疫情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強。目前貴金屬市場風險較高,提醒用戶合理控制持倉規模,做好交易安排,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注意控制風險。
  • atm轉帳要24小時嗎? 央行新規atm轉帳可實時到帳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經商公安部門,《通知》對自助櫃員機轉帳管理政策作了適當調整,即通過自助櫃員機具為個人辦理業務時,可在轉帳受理界面(含外文界面)以中文顯示收款人姓名、帳號和轉帳金額等信息(姓名應當脫敏處理),並以中文明確提示該業務實時到帳,由客戶確認。符合上述要求的,可不再執行自助櫃員機具轉帳24小時後到帳的規定。
  • 2017年不得不知的銀行13大新規:同行異地取款免費、ATM轉帳24小時...
    新規1:取消同行異地存取款、轉帳手續費   2016年9月30日,央行發布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帳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也即最遲2017年1月1日起同行異地存取款、轉帳手續費全免。
  • 下月起銀行新開帳戶轉帳將限額度筆數 同行異地存取現、轉帳免費
    12月1日起,央行關於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的辦法就將正式實施。 根據此前下發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個人銀行帳戶被分成I類、Ⅱ類和Ⅲ類、同一個人同一銀行僅能開立一個Ⅰ類銀行結算帳戶,分類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