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冒充「境外商人」,交談中秀塑料英語,不料遇上英語女老師
俗話說「天上掉餡餅」,但凡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沒有人會遇上這樣的好事。可有些人卻依然拋出橄欖枝,以此作為謀生手段來實施詐騙。這不最近就有騙子冒充「境外商人」,和異性美女交談時不忘秀「塑料英語」,不料卻遇上了英語女老師將自己送入法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近日廣州黃埔警方接到多名女事主報案,報案人紛紛稱自己被駕駛豪車的境外商人詐騙,而且詐騙經歷極其相似。據了解嫌疑人穿戴名牌服飾,駕駛著豪車專門物色年輕女性向他們搭訕。從警方提供的監控錄像中看,嫌疑人駕駛一輛白色豪車停在路邊,隨即招呼了一名身穿藍色套裝的年輕女子。在兩人交談了幾句後,女子直接打開車門坐在了副駕駛上揚長而去。
原來嫌疑人在作案時不下車,在車上告訴搭訕女子自己是從境外剛到本地,由於沒有電話,也沒有認識的朋友,就想借一部手機連接一下熱點。在女子上車後,嫌疑人聯繫團夥偽裝成秘書塑造成功人士的假象。隨後又以自己的銀行卡無法使用,又急需用錢為由,讓秘書把境外款項先轉入女子銀行卡,再讓女子幫忙提取現金。
為了取得女子信任,嫌疑人承諾給女事主幾千塊好處費,但款項設置了24小時內到帳,期間可以隨時撤回。之前有一名女性被騙上車,嫌疑人還時不時大秀自己的塑料英語,不料對方卻是一位英語女老師。不僅沒有將對方的錢再騙到手,還把自己送到了警局之中。
該團夥詐騙作案金額5000至2萬元不等,目前5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筆者觀點:
騙子的手法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大家在遇到陌生人藉手機、涉及轉帳等手段時,不得不多一個提防心。如果對方真實需要幫助,又怎麼會連車都不下,甚至還在車內拉下擋光板呢?都說人善被人欺,雖然對方的身份是未知的,但是出於自身考慮,一定要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別因貪圖小利,就將自己的財產親手送在他人手裡。
即使騙子的手段再高明,也終究逃不過法網。聰明反被聰明誤,在自己大秀塑料英語的同時,肯定沒有預料到對方是一個英語老師。而正是因為有漏洞,才會被識破騙局。望廣大群眾不要投機取巧試探法律,一旦引火上身,就是將自己親手送進法網之中。
今日互動話題:
大家有被騙的經歷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