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蟹黃包的美味背後

2021-02-17 如皋融媒體中心


建議在WIFI環境下瀏覽

【口導】蟹黃包可以說是咱們如皋最上檔次的早茶了,蟹黃包好不好吃,蟹油是關鍵,而蟹油則是由蟹黃和蟹肉精華熬製出來的,這其中的工序可是十分複雜,今天的走基層,記者就帶您去看個究竟。  

【解說】在城區一家早茶店的廚房裡,掌勺師傅們正在熬製新鮮的蟹油,材料才剛剛下鍋,一股濃濃的蟹香味兒就撲面而來。  

【同期聲 大廚】蟹油是關鍵,先煮多少時間再煮多少時間。  

【解說】這些蟹油將成為第二天包蟹黃包的原材料,那麼先後倒進去的蟹黃和蟹肉又是從何而來呢,我們繼續走進了廚房隔壁的一間小屋,這裡的十幾位師傅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剝蟹人。他們每天工作十個小時,要完成250斤螃蟹的分解工作。  

【現場出像】這些就是十幾位師傅們大半天的勞動成果了,蟹黃蟹肉分得好好的,這些可是1300隻螃蟹身上所有可以食用的部分。  

【解說】那麼,從煮熟的螃蟹到這些剔出來的精華需要幾個步驟呢?  

【同期聲 劉小紅】剝開來,這是第一步,然後還有八個步驟,挑拐。  

【解說】將蟹腳掰開之後,第一個步驟就是挑蟹拐,用針一樣的工具將蟹拐一個個挑出來,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咱們的記者也忍不住來體驗一把,瞧瞧,不光是速度遠遠比不上專業師傅,還不小心戳到了自己的手。  

【同期聲 劉小紅】挑出來才好進行下一步。有刺會戳手  

【解說】蟹拐挑出來後就剩下了蟹段,而蟹腳都轉移到了姚師傅的手中,他要進行的這個步驟是壓蟹腳,將蟹腳中的肉全都擠出來,看看這速度和協調性,難怪,人家這可是練了二十多年的老師傅了。  

【同期聲 姚森林】祖傳,家裡除了沒會走路的都會,小孩去學校了,昨天還來幫忙的。  

【解說】想不到吧,這一屋子的剝蟹人啊都來自同一個大家族,他們的剝蟹手藝是祖傳的,家族裡上至67歲的老人,下到17歲的孩子,都是剝蟹能手。  

【同期聲 李萍】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做,手上綁膠布,裂口子。  

【同期聲 姚森林】從九月份開始做一季,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  

【解說】如今在咱們如皋,有著祖傳手藝的剝蟹人已經不多了,當你吃到香噴噴的蟹黃包時,請記得這些手藝人的付出。 

相關焦點

  • 長壽小城如皋:最是美味蟹黃包
    如皋人會把蟹肉、蟹黃包進包子裡,做成蟹黃包,成就一道獨特的舌尖美味。如皋的飲食風俗有些獨特,既有南方飲食的細膩,也有北方飲食的粗獷。通常一隻包子重達175克,看起來有碗口大小。咬上一口,麵皮鬆軟,餡料濃鬱,面香蟹鮮直擊靈魂深處。來自安徽的胡女士,一邊大快朵頤,一邊直呼人間美味。「我有個好朋友是你們如皋人,所以我會經常來如皋,每次來必吃蟹黃包,這種美味是直擊靈魂深處的。」
  • 如皋蟹黃包和燒餅也有標準?是真的!昨天已正式公布~
    論早茶,你得服如皋人——舌尖上的美味如皋蟹黃包和如皋燒餅是如皋特色早茶產品,為將如皋蟹黃包和如皋燒餅提質上檔,進一步擴大如皋早茶的知名度,保證如皋早茶的獨特口味和質量,《如皋蟹黃包製作技藝但當前,如皋蟹黃包和如皋燒餅的每道操作工序要領僅靠操作者的個人經驗掌握,由於如皋燒餅製作單位的規模不一,管理及技術水平參次不齊,導致各家燒餅口感及內在質量各異。
  • 江蘇南通美食—如皋蟹黃包
    蟹黃包是古城如皋頗具特色的早點小吃,顧名思義包子餡是以蟹黃、蟹肉摻和做成的,我是親眼看見師傅們在用活螃蟹剝殼取得蟹黃,蟹肉,黃澄澄的蟹油浸透薄薄的包皮子,又好看又可口。
  • 蟹黃包到底哪家強?散裝江蘇爭瘋了
    李漁出身在江蘇如皋,如皋是著名的長壽之鄉,如皋人崇尚清淡飲食,這裡水草豐茂,氣候極適合螃蟹生長繁衍。如皋人愛吃螃蟹,蟹黃包是如皋名餐點。將蟹黃、蟹肉、豬腿肉丁和筍丁一起拌在豬皮熬成的膠棟之中,包子皮要擀得非常薄的,又不能漏出蟹黃來,剛剛出爐的蟹黃包,可以看出了黃澄澄的蟹油。
  • 如皋早茶 四海樓
    如皋人的早茶,就這樣詩意地開始。如皋與揚州、泰州同屬江淮官話語言區,文化接近,這其中也包涵了早茶文化。與其他地方相比,依江傍水的如皋飲食中多了一抹水色,更加溫潤滋養。   尋常人家最愛吃的早茶就是燒餅和豆腐腦了。街頭巷尾總能看到燒餅店,一個圓圓的爐子,有夫妻倆開的,有兄妹合夥的,一個做一個貼,面錘敲打案板的聲音很有節奏,前仰後合貼燒餅的動作也頗具有美感。
  • 鄉味|蟹黃包
    江蘇全境水網密布,江蘇人向來善吃螃蟹,蟹黃包子並不稀奇——南京龍袍蟹黃湯包、淮安文樓蟹黃湯包、鎮江宴春蟹黃湯包、泰興曲霞蟹黃湯包、靖江蟹黃湯包、高淳蟹黃湯包、揚州蟹黃灌湯包、無錫蟹黃小籠包……多不勝數。
  • 吃到一隻堪稱夢幻的蟹黃包,比湯包過癮,比蟹粉面還爽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這個時節,吃一隻,豐腴鮮美,無敵滿足的如皋蟹黃包!NONONO!不是這種會魔性搖頭的蟹黃湯包。在如皋,小到街邊包子鋪,大到當地老牌飯店,都有做蟹黃包。康康價格,大多28元起步,對一個包子來說是有點膨脹。
  • 《中國味道》李昌鈺廚房偵查 破獲蟹黃包做法之謎
    李昌鈺化身中國美食推廣大使動情講述家國情懷在節目中,經過夢遙與如皋當地廚師們的共同努力,香氣撲鼻的蟹黃包終於呈現在了李昌鈺博士面前。在演示完蟹黃包的正確「打開方式」後,李昌鈺博士便迫不及待地將包子送入口中。短暫回味之後,李昌鈺博士發出了「真正家鄉味」的感嘆。
  • 長壽之鄉——如皋美食
    南通旅遊「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 如今的如皋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是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這裡的人們不僅注重鍛鍊,吃也有自己的名堂。如皋旅遊 說起如皋美食,恐怕是要滔滔不絕好幾晚。
  • 為何如皋是「世界長壽之鄉」?請看一下當地居民的早餐
    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行人來到江蘇如皋旅遊,這是我第一次來如皋旅遊,對這裡完全不熟悉,只知道如皋是個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歷史也比較悠久,是江蘇省的省級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長壽之鄉,說起它,不免讓人好奇,是什麼原因使它成為長壽之鄉?
  • 炎炎夏日自己在家做一道美味的蟹黃鮮肉湯圓,那滋味別提多爽了!
    那下面讓小編來分享做這道美味——蟹黃鮮肉湯圓的所需材料和製作方法吧!~這道湯圓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糯米粉,香菇,豬肉,螃蟹,白砂糖,油,鹽,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水。3、然後準備餡料,將螃蟹用刀背砸碎,拿出裡面的蟹黃和蟹肉,並將豬肉切成小塊並剁碎,加入少許香菇、蝦仁,最後用油、鹽和醬油調味,拌均勻。 4、餡料完成後,就開始包製湯圓啦,將餡料放入麵皮中,將其包住,這樣,一個個美味的湯圓就呈現雛形了。
  • 去如皋,文藝大咖點這些美食.你吃對了嗎?
    如皋豬肉鬆是以豬後腿肉為原料,經傳統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因如皋豬肉鬆營養豐富、美味可口、食用方便、易於保存,深受消費者喜愛。如皋香腸特色:肉質緊密 香味濃鬱如皋香腸條形整齊、肉質緊密、色澤鮮豔、鹹甜適度、香味濃鬱、營養豐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膩,可與廣式香腸媲美,亦稱為如式香腸。如皋蟹黃包特色:雪白晶瑩 料足鮮美
  • 行走如皋東大街:茶縈古巷 美食醉人
    然而,卻有這麼一條古街,宛若古城額前的皺紋,流淌著澄明如水的古典美。讀懂一座城,首先要從這座城市的老街巷開始。  【落幅標題】行走東大街  【解說】東大街,位於如皋古城東隅,始建於南宋,歷史上曾是如皋城內主要的商業街,時至今日,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依然保留著眾多地方美食、傳統工藝及古玩遺址,成為古邑如皋的一片歷史記憶。
  • 江南美食蟹黃包
    江南美食蟹黃包要說是美味的點心,恐怕北方人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南方的品種更多、味道更美。
  • 美味蟹黃包的家庭版做法
    蟹黃湯包是江蘇的傳統小吃,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
  • 如寶:微信裡的如皋表情包
    9月28日,由如皋吉祥物「如寶」代言的表情包如寶第一季也已經成功上架,從此如皋人有了自己的專屬表情包。誕生記如皋有個壽星寶寶叫「如寶」這套表情包由一個主人物加16個動作表情組成。主人翁身穿漢服,手持如皋特色盆景、如意杖和八寶葫蘆,是一個以壽星為原型的擬人化卡通人物,名叫如寶。
  • 江蘇三地蟹黃包拒絕「克隆」守護「原味」
    又到了菊黃蟹肥的時節,當下的時令美食除了「清蒸大閘蟹」,莫過於蟹黃包了,我省以靖江蟹黃湯包、南京龍袍湯包、興化蟹黃大肉包最有名。然而記者探訪發現,三地飯店早茶店蟹黃包堂食扎堆,超市裡卻難見冷凍蟹黃包售賣,與龍袍、靖江一江之隔的南京、蘇州、無錫等大城市,更無蟹黃包分店開設。
  • 央視十套《味道》如皋系列報導節目預告
    4月29日——5月2日,央視十套《味道》欄目將推出如皋系列報導,敬請收看!具體播出時間安排如下:4月29日晚21:05首播《四海樓蟹黃包,蟹黃燒餅》,次日7:15,16:45重播;4月30日晚21:05首播《如皋百歲長壽老人》,次日7:15,16:45重播;5月2日晚21:05首播《蕎麥餅以及春季野菜》,次日7:15,16:45重播。
  • 哪裡的包子最美味,推薦一些有特色的包子店
    哪裡的包子最美味,有什麼好吃但是不常見的餡嗎?本人包子愛好者,吃過江浙滬豫京三省兩市的大部分特色包子,總體而言,我的口味比較偏清淡。三丁包子,必須是揚州和無錫的,而且冶春的真心好吃,其餘地方所謂的三丁包子,呵呵。
  • 如皋人坐不住了……
    ↓↓↓實力不允許我們再低調了有一種炫富叫如皋人的早餐小籠包、肉包、菜包、生煎包小餛飩、雞蛋餅、燒餅如皋的包子有時候不僅僅是填飽了肚子,滿足了味蕾,更多的是見證了歲月的變遷,保留了時光的味道,還有一種不變情懷。>>>蟹黃湯包蟹黃包,褶子朝上,留一個洞口,用蟹黃將洞口堵住以示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