鰉魚、中華鱘傻傻分不清 ,「天價魚」背後其實是魚販子的詭計

2021-02-08 老薩有發現

「天價魚」鰉魚真容——這麼萌的魚,我是不好意思吃,您呢?


隨著調查的深入,哈爾濱的「天價魚事件」逐漸現出真容。魚,不是野生的,品種也不對,顧客籤字是假的,還有營業執照到期,導遊提成等諸多問題,隨著官方表態處罰,為漁村洗地的事情大概可以休矣。這不是一個吃得起吃不起的問題,擱誰花幾倍十幾倍的錢買東西,那不是傻二炫富便是缺心眼,難道是什麼好名聲麼?


然而,這件事背後其實有個蠻有意思的細節——那被稱作「天價魚」的鰉魚,魚頭能賣將近五百塊一斤,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啊?它有可能上餐桌嗎?


如果上網去查,你會查到一大堆五花八門的答案,比如有的說鰉魚就是中華鱘,長在南方就是中華鱘,長在北方呢,就是鰉魚;還有的說陳先生在漁村吃的是鰉魚和中華鱘的雜交品種。


問了問水生動物研究所的朋友,對方強烈懷疑若干條目是魚目混珠的魚販子編寫的,因為每一種說法都對賣魚非常有利。


鰉魚(Huso Dauricus)和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不但是兩種魚,而且至今沒聽說有雜交品種。


前者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後者生活在長江流域,它們的生活沒有交集。中華鱘是一種在繁殖上很「獨」的動物,不要說和鰉魚,就是和同在長江的達氏鱘也沒有成功案例。


野生鰉魚和中華鱘都是不大可能出現在餐桌上的,因為它們都過於珍貴。中華鱘不用說了,去年我國第一次觀察不到野生中華鱘的洄遊產卵,它的自然洄遊路線是從東海到金沙江,看看長江裡的船隻和汙染情況,就應該明白放了那麼多養殖仔魚,也很難挽救其種群。


真的野生鰉魚即便在古代也十分珍貴。說到鰉魚的珍貴,還有一個作家鬧過笑話。


按照曹雪芹的說法,賈寶玉他們家應該是吃過鰉魚的,烏莊頭給賈府送來的年禮這樣寫道:「鱘鰉魚二個」,這裡面說的「鱘鰉魚」,推測便是黑龍江的鰉魚(達氏鰉)或鱘魚(施氏鱘)。因為曹雪芹沒把《紅樓夢》寫完,高鍔先生續的時候看到這段覺得不正常,一抬手改成了「鱘鰉魚二百個」。


這就是有生活和沒生活的區別了,曹雪芹晚年乾隆爺當政的時候,鰉魚(在金朝稱為牛魚,開始進貢)已經很少了,估計只能用施氏鱘(Amur sturgeon)代替。這兩種魚大小差不多,產地差不多,論起來施氏鱘的味道還要好些。於是便含糊稱之為「鱘鰉魚」。


但是從檔次上,其實施氏鱘被視為低於鰉魚,這是因為顏色的原因。施氏鱘是黑色的,而野生鰉魚身軀側面和下方是特有的金黃色,被認為和皇家貴氣相通,因此視為珍物。


施氏鱘


鰉魚


可以清楚看到兩者顏色的差異和頭部形狀的不同。


鰉魚和中華鱘屬於同一科——鱘科,這些年來魚販子幾乎把所有較大的鱘科魚都當中華鱘賣過,比如俄羅斯西伯利亞鱘,或者長江中另一種達氏鱘,它們都是養殖魚種,人工養殖的並不珍稀。


看來是把中華鱘的名聲賣砸了,賣不出高價了,現在又開始炒鰉魚。


達氏鱘,和中華鱘有些相似,但個頭較小,中華鱘古稱「大臘」,達氏鱘古稱「小臘」。


現在被冒充的鰉魚和中華鱘其實都非常有特色,難以冒充。


中華鱘的特徵是頭部到嘴尖過渡比較平滑,像炮彈而不像大多數鱘類伸出一個避雷針,同時,它的嘴巴比鰉魚小,像吸塵器。


鰉魚鼻尖嘴大,看著有些賊眉鼠眼。


瞧,國外教科書裡也有這種嘴比臉寬的魚。


現在鰉魚已經很少了,俄羅斯稱2010年調查,根本就沒找到十年以上的鰉魚(這時候鰉魚才剛剛可以繁殖),而我國建國以來在松花江水系只捕捉到一條鰉魚,黑龍江水域同江以上沒有,以下撫遠等一百餘公裡江段,2001年統計連大帶小八百多條,如今多少就不好說了。總之,今天野生鰉魚沒到能上餐桌的地步。黑龍江有關部門曾宣布去年一年野捕鰉魚一百多噸,最後一統計,基本是施氏鱘。


那麼,有消息說陳先生在飯店吃的是雜交養殖「鱘鰉魚」,這倒是可信的。


從生物學而言,鰉和鱘不是一種,甚至也不是一屬,自然界中不會雜交。


這是什麼概念呢?


老虎,獅子和貓都是貓科動物,但是老虎,獅子是豹屬,貓則是貓屬,區別就這麼大。


在野生條件下,黑龍江有鰉魚,也有施氏鱘,但由於繁育時間,地點,習慣都不一樣,它們是沒有共同後代的。


不過人類的確是很偉大,竟然超越自然確實成功地探尋出了施氏鱘和鰉魚的雜交技術。這項技術是1958年由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孫大江先生完成的,生出來的就是新版的「鱘鰉魚」,容易飼養而且長肉頗快。孫先生為此頗為得意,因為此前東北漁民養殖這兩種魚很是無趣,施氏鱘好吃易飼養但長得慢,鰉魚基本養不活,不好吃(真的?那皇上還要了當貢品?據說肉質太粗糙,的確不好吃,皇上是圖個名聲),但是長得快,鱘鰉魚兼顧兩者優勢。估計孫先生做夢也想不到後來的魚販子會拿這種雜交魚冒充鰉魚去賣,因為它比鰉魚好吃嘛。


但是物以稀為貴,誰讓人家帶個「鰉」字呢?



囉裡囉唆寫了一大堆,其實真要說的是後邊這段話。


達氏鰉,達氏鱘,中華鱘,施氏鱘,俄羅斯鱘,鱘鰉魚……您覺得亂不亂?雖說有些區別,抓一條來能認清嗎?


區分它們對大家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雜交魚,更是父母各有一點相似。不過,它們的營養價值和味道,甚至烹調方法基本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大區別。


所以,咱們犯得著專門花那麼大心思去吃又貴又珍稀的鰉魚和中華鱘嗎?


人家舉著刀,咱犯不著送去挨宰吧。


有這點兒自知之明,從根上就斷了有些人開黑店的毛病。


[]

長按二維碼,關注薩書場(sashuchang2015)

相關焦點

  • 以為釣起了中華鱘!官方解釋來了!
    江津廣播電視臺消息,「我好像釣到一條與普通魚長得不一樣的魚,好像是條中華鱘。」11月21號下午,江津釣魚愛好者李大爺在長江江津段賈壩沱水域釣起了一條大魚,這條魚究竟有多大呢?由於自己並不認識這個「大傢伙」,從偶爾出水的背鰭來看,李大爺一直以為這個魚是中華鱘。
  • 哈爾濱天價魚鰉魚揭秘:附近飯店價格每斤98元
    法制晚報訊針對哈爾濱「天價魚」事件,松北區的專項調查組15日發布通報。但通報發出後,當事消費者指出菜單籤字造假、魚的斤兩存在問題等。  昨日,法晚記者來到涉事「北岸野生漁村飯店」調查發現,店內人員對該事件均表示「不知情」,並稱因為受事件的影響,飯店無人上門就餐。
  • 「天價魚」惹爭議 鰉魚到底賣多錢?
    今年春節,微博上爆出遊客在哈爾濱旅行就餐時遭遇「天價魚」,事件幾經反轉,引爆了新聞關注度,幾乎同時「佔領」
  • 扒一扒這風口浪尖兒上的大鰉魚
    黑龍江的大鰉魚 前幾日,哈爾濱一席萬元天價魚將這座極北的城市和鱘鰉魚推到了風口浪尖。各路大V及鍵盤專家紛紛呼嘯而起,或挺或黑,大撕其逼。《紅樓夢》裡門下莊頭孝敬賈府的單子裡就赫然有鱘鰉魚在列。俱載,琉球使臣與清帝一起吃飯的時候也被賞過鰉魚一尾和葡萄一袋。直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八日,沙俄軍隊侵入伯都訥新城,守城文武官員棄城逃走。俄軍將伯都訥新城劫掠一空後撤離。同年,鰉魚貢停。
  • 起底天價鰉魚:沒人賣純種 最貴30元每斤
    其中,「鰉魚中段鐵鍋」一斤魚單價高達398元,14.4斤鰉魚共計5731.2元。就在網民們紛紛聲討這家黑心餐廳的時候,昨日網絡上一篇名為《天價菜單貴族魚》的文章又讓輿論發生急轉。作者「裸槍」在文章裡聲稱:「在黑龍江這種高寒地區,(魚的)個頭就是王道。二斤以上的鯽魚都是珍品,更別說這水中之王,有『水中大熊貓』美譽的鰉魚了,那更是長一斤都翻一番的節奏。」
  • 追問 哈爾濱「天價魚」舉報人再發聲!所訴屬實嗎?飯店有沒有宰客?鰉魚是啥魚...五大疑問仍待解
    二、鰉魚的市場價到底是多少?對於哈爾濱官方和店家稱「沒有價格欺詐」,很多人並不是很認同。這種鰉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有那麼貴嗎?據介紹,鰉魚屬於鱘科,鱘科中又分「鱘屬」和「鰉屬」兩種魚類,其學名叫做「達氏鰉」。黑龍江撫遠縣因生產鱘鰉魚而被稱作「鱘鰉魚之鄉」,全國最大的鱘鰉魚繁養基地就坐落在這裡。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今日,微博上一條「27歲魚爸爸守護7條中華鱘魚」引起熱議,講述了蘇州常熟漁政執法隊27歲的嚴御誠和同事們盡心盡力救護7條中華鱘的事跡。眾所周知,中華鱘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它們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天然水域更是難覓蹤影。其實,瀕臨滅絕的鱘魚遠遠不止中華鱘一種,關於它們,你又了解多少呢?
  • 你知道鰉魚嗎?一種肉食性淡水魚。鰉魚凍成「木頭」,魚販賣魚靠...
    有多少朋友知道鰉魚的?如果是生在東北的朋友或許就比較清楚了,至於其他地方的朋友恐怕大部分是不知道的了。這種鰉魚又叫達氏鰉,頭尖、尾歪、體長,顏色黃褐,身上無鱗,而在背脊和兩側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鱗)。鰉魚長可達5.6米,重可達1000千克。在我國目前也只有黑龍江河才有它們的存在。
  • 為了一條魚,上海立了一部法!揭秘中華鱘立法背後的故事
    這背後,是一段什麼樣的立法博弈與達成共識的故事?上海是中華鱘的「待產房」和「幼兒園」「凡是冠以『中華二字,說明此魚不同尋常,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物種之一。」孫雷說。當他還在市農業農村委任職時,這條特殊的魚就已進入了他的視野。 中華鱘的確不同尋常,個體碩大,體長能達到4米,體重超過700公斤,平均壽命能達到40歲。
  • 南昌大學生物學教授鄧宗覺:與中華鱘結下不解之緣
    現陳列於南昌大學生物博物館的巨型中華鱘標本。南昌大學檔案館供圖南昌大學檔案館供圖  ■檔案故事 70年光輝歷程 70年難忘記憶  1952年的一個早晨,在南昌中山路菜市場買菜的鄧宗覺,看到一個魚販子正在叫賣一條體形巨大的魚,由於是近兩米長的大魚,一時無人問津,魚販子決定將魚分割成數塊賣出。出於專業敏感,鄧宗覺趕緊制止,掏出「巨資」100元將魚買回,並在實驗室裡將其製成了標本。
  •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六問中華鱘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中華鱘會像白鱀豚一樣滅絕嗎?既然物競天擇,為什麼要保護它?記者帶你走近中華鱘。一問: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其次,中華鱘是一條「大」魚。中華鱘個體碩大,壽命較長。長江邊有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其中臘子指的就是中華鱘,中華鱘成魚可以輕鬆達到兩米多身長,500斤以上體重。中華鱘壽命比一般常見魚長很多,和人的正常壽命差不多。中華鱘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
  • 市場賣10塊錢一斤的龍利魚,魚販子自己都不吃,多數人還傻傻不知
    市場賣10塊錢一斤的龍利魚,魚販子自己都不吃,多數人還傻傻不知龍利魚吃起來味道鮮美,刺少肉嫩,營養價格高,可以保護眼睛視力,可以說是一樣優質魚,用來給孩子食用在好不過了,無論是蒸,煎,烤,炸,吃起來都特別的鮮美,龍利魚好吃,喜歡吃的人也就多了
  • 其實是天朝淡水第一魚,原本住在黑龍江!
    魚,是長江流域生態的一個重要指標。日前有段視頻上了熱搜:重慶江津區釣魚愛好者在賈壩沱長江水域釣到一條2.18米長、重約120斤的「怪」魚,引起附近民眾紛紛圍觀拍照。但根據江津區漁政站和西南大學魚類專家種類識別,這條大魚其實是達氏鰉(你說尷尬不尷尬?)。而且這是達氏鰉今年第二次出現在長江流域,今年年初也有垂釣愛好者釣起了一條達氏鰉並放生。達氏鰉:白堊紀遺民,天朝淡水第一魚!
  • 我國大型猛魚,活在恐龍時代,卻跟中華鱘一樣不幸
    鰉魚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幾種淡水魚之一,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等地廣泛分布。這種魚很兇猛,食量大,飢餓的時候會咬同類。在當地水域中,應該沒什麼魚比它更霸道了。雖然在恐龍的王國裡,天空中飛翔的始祖鳥比水裡遊的鰉魚更安全一點,但生物大滅絕之後,始祖鳥消失了,鰉魚還活著。它在沒有恐龍的淡水裡遊動,大概會慢慢找到君臨天下的感覺。因為這種魚原本性格殘暴,體型龐大,很少有生物能抵擋它的攻擊。至少在我國諸多水域中,並沒有什麼生物能威脅到它們的生命。
  • 「天價魚」飯店服務員:已無人上門就餐
    ▲陳先生在「北岸野生漁村」飯店就餐時的包間 網絡圖片  「天價魚」飯店服務員:已無人上門就餐 法晚調查附近飯店 鰉魚價格不分部位和季節而變 >附近飯店:鰉魚每斤98元   針對哈爾濱「天價魚」事件,松北區的專項調查組15日發布通報。
  • 「茅臺酒」和「茅臺」的酒,傻傻分不清
    一直都說茅臺是中國白酒的佼佼者,其實果真如此,大家對於現在的情況都有一定得了解吧,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茅臺的價格就是昂貴,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得起消費得起的飲品,可以說小編我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買三瓶,所以我們這些打工仔主要還是為了吃飽飯,這些東西根本無從遐想,因為這些都是有錢人所享受的。茅臺難買!
  • 重慶一漁民捕到「怪魚」 得知為野生中華鱘後放生
    重慶一漁民捕到「怪魚」 得知為野生中華鱘後放生 原標題: 我今天出門打漁,捕到一條奇怪的魚,會不會是什麼珍貴魚類?」28日一早,巫山縣培石鄉政府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當地漁民李尚平。聽聞情況後,鄉政府立即派人前往查看,後經農業部門工作人員驗證,李尚平所說的「怪魚」竟是一條野生中華鱘,最終這條野生中華鱘被帶到了離陸地較遠的深水區域放生。
  • 中華鱘簡介:水中大熊貓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基部寬厚,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鬚。口小無牙,身體呈橢圓筒形。口前有四條觸鬚,用來搜尋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小魚和其他食物。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稜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  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
  • 為了一條魚,上海立了一部法!揭秘中華鱘立法背後的故事
    這背後,是一段什麼樣的立法博弈與達成共識的故事?上海是中華鱘的「待產房」和「幼兒園」「凡是冠以『中華二字,說明此魚不同尋常,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物種之一。」孫雷說。當他還在市農業農村委任職時,這條特殊的魚就已進入了他的視野。
  • 市場10元一斤的龍利魚,好吃又便宜,魚販子:又來一個「冤大頭」
    市場10元一斤的龍利魚,好吃又便宜,魚販子:又來一個「冤大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鮮也逐漸成了家裡餐桌上的常客,海鮮的種類多種多樣,其中龍利魚就是一種特別受歡迎的。說到假的龍利魚,相信有的朋友會了解一點,其實龍利魚的代替者叫巴沙魚,雖然外形外表和龍利魚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經過宰殺以後,兩者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是資深的吃貨,或者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人員,相信大多數的人是傻傻分不清的。